我喜欢吃糖,那甜滋滋的味道在舌尖漫开时,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充溢全身,每一次吃糖,我都会想起关于两个女孩的故事。
夏天,蝉在树上无休止地鸣叫。一个穿橙色衣服的小女孩手上拿着一张白色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题,很多道题的答案后面全是鲜红色的*。她一直走到一棵大树下,把卷子扔向一边,把头埋在手臂里,小声的哭着。卷子被风吹走了,这里好像只剩下鸣叫的蝉,大树以及哭泣的小女孩。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女孩的肩膀被拍了一下,抬头见到一张笑得一张灿烂的脸,是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小女孩,她的裙子被风吹得鼓起来。靠在树下,她对哭泣的小女孩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眼里闪着坚定的光芒。哭泣的小女孩也停止抽泣,只是疑惑地望着另一个小女孩。
穿裙子的小姑娘用手碰了碰另一个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放进她手里。那个橙色衣服的女孩吧糖含在嘴里,轻轻的笑了……
那个哭泣的女孩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再也没有尝到与那糖相同的滋味,我也记不得另一个女孩的模样,时光把她的样子模糊了。在那个夏天,我哭得很伤心,那个女生和她的那颗糖一直在我心里。
在我被失败打败时,是那颗糖让我又鼓起信心。那年,我在树下尝到的也许并不只是糖的甜蜜滋味,还有那个女生在我伤心时给我的鼓励……
在人的一生中,有无穷无尽、各种各样的滋味,有成功的、失败的、批评的、表扬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表扬的滋味,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一讲我受到表扬时的滋味。
那一次,我们学校举行诗歌表演比赛,我们班表演的诗歌是《将进酒》,大家都知道那是一首古诗词,老师说为了让表演达到完美,决定让三位同学来饰演诗中的角色,经过我们同学的推选和投票后选出了三位同学,但是,我们一想光有演员哪里够啊,还需要用服饰来装点。老师问:“古时候的帽子由谁来做啊?哪位同学愿意来?”我对古代的帽子很了解,就果断的举手示意,帽子这件事便归我负责了。放学后,我到超市买了三种颜色的卡纸,回家后我设计了好几种不同样式画了很多图纸,从其中选了最好的图纸,开始做,帽子已经成形了,准备缝合,可一想不对啊,同学的头我不知道有多大,我还是用线来系好了,经过一小时后,做好了。第二天,我拿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表扬我,她说我是一个非常热心为班级服务的人,老师从来没有那样夸过我。那一次我做的帽子非常令老师满意,也让我们班取得了第一的比赛成绩。
那一次,我尝到了表扬的滋味,我深深地知道我为帽子付出的劳动和辛苦,我终于明白原来被表扬的滋味是那么的好!
巴金笔下的《家》描述了一个五四时期封建的大公馆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个三兄弟,姓高,名叫觉新,觉民,觉慧。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的权威。三兄弟都有着创新的的精神。
大哥觉新是一个忍受者,他虽然有着新思想。他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待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重担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家庭里任何命运的不公,忍受着自己心爱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忍受着爷爷的任性妄为……他只是一个忍受者,仅仅只是一个忍受者。
和觉新比起来,觉民就比较开放多了。他和弟弟觉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久后,觉民爱上了张太太家的女儿,琴。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觉民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
觉慧是这三兄弟中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
最后觉新终于领悟到了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我认为觉新,觉民和觉慧就是现在社会中三个不同的人群。觉新就相当于社会中刚刚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们,他们不停地去聘职,而他们只能听公司老板的命令。对于这些,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他们不敢对老板倾诉,也不敢反抗,他们就像觉新,在这个大公馆里面,不敢说话,不敢反抗。觉民觉民就像现实中的中年人,非常稳重,成熟。而三弟觉慧就像冲动的青年,不顾后患地去追求。这样虽好,但是不顾后患未免表现得太冲动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旧制度的无情,它给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