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不乏残疾人克服自身的种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示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海迪,我们小时候,几乎每个小学生都会知道张海迪的故事。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海迪的故事逐渐远去,另一个澳洲的残疾人却用一种现代人独特的积极的方式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心底的震撼,他的名字叫做力克?胡哲。从一个风趣激扬的演讲视频初识力克,从《人生不设限》这本书理解力克,这个可敬、可佩、可爱的大胡子小伙给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心灵冲击。
在仔细品味《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力克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词:信仰、豁达和坚持,信仰是人生动力之源,豁达是人生态度,而坚持则是成功途径。力克从他的实际人生经历,完美阐释了这三者对个体的作用。
力克天生没有四肢,没人相信他这辈子能做成什么事情,他被同学视为“外星人”,他自己也曾自暴自弃,甚至于试图在家里的浴缸自***。力克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他们用上帝的胸怀包容了力克的一切,在力克读了圣经之后,上帝给他的启示出现了,他开始信教,心情开始平静,他把残疾认为是“上天的礼物”,而后我们看到了现在的力克。信仰给力克带来动力、带来人生目标、带来快乐豁达的心态,这是最精彩的
我们经常说,现在的
力克在演讲时谈笑风生,对自己的残疾身躯丝毫不以为意,还得意的把自己病态化的左下肢和两个脚趾称为“小鸡腿”,用自己的“小鸡腿”和颈部肌肉,力克做了很多常理来说四肢缺失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打字,甚至于游泳、骑马、钓鱼,让人目瞪口呆。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更表现在力克不再害怕被人骂作“怪物”,走出躲在角落一个人吃午餐的世界,主动接近他人,我能想象这种不易;表现在敢于做一些正常人才能完成的事情,那是彻底摆脱了身体桎梏;更表现在力克选择了一条通过坦陈自己心路历程,以幽默有趣、轻松快乐的演讲鼓励别人,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路。现在的力克激励了数亿普通人,力克曾经害怕自己不能给任何人拥抱,但现在人们争相拥抱力克。力克在《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一开始,就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幸福的不像话”,他鼓励读者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走向好得不像话的人生,这两个“不像话”正是力克这种豁达态度的最好诠释。
其实,
力克最终能走出这样一条感动世界的道路,他本人坚毅不屈的品质绝对是其中的关键。毕竟缺了四肢的人要完成这么多无法想象的工作,那是需要多少的付出和努力啊,我们完全能想象他本人在练习用“小鸡腿”握笔时的难度,能想象他只用头穿衣服的滑稽与无奈。没有对人生目标的坚持,那最后只能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力克在书中描述了本来没手没脚的人偶然发现畸形的下肢也能干点什么,而通过手术,分离出来两个脚趾,力克马上学会了灵活地使用这个“小鸡腿”,对他而言,这个分离手术就像是突然多出了一只手。他在书中这样劝读者:“只要拒绝放弃,就会有超乎想象的美好在前方等着你。”
我们曾经经历过多少次放弃?也许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几年前,一部只讲“不抛弃、不放弃”这么六个字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就把大家都感动了,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自己在抛弃自己,在放弃自己,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力克这样找准生活目标,为这个目标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很多年轻人,大学之前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而当这个目标结束之后,来
人们在读同一本书时,各人从书中品味出来的感觉不尽相同。力克的故事精彩绝伦,《人生不设限》这本书更是内涵丰富,我希
各位同学:
今天我和大家谈两个问题,叫做“每天两问”。
第一问,自己的学习习惯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促进我们健康地成长。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否则一切都是杂乱无序。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自己的坚持,离不开家长的帮助。我希望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问,自己的书写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因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他某部分的性格与修养,这就是所谓“字如其人”。在写字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审美修养和严谨作风都将得到提升。如果想要锻炼自己,也可以用写字的方法来提高文化修为。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许多文字的表现和现实紧密联系。想要让自己的书写有进步,就要认真观察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一笔一画,将横、竖、点、撇、捺、折写清楚。这样,你的书写一定会有进步的。
以上就是我说的“每天两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问问自己,激励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
第一次看到《人生不设限》这本书,还是某一天和父母逛书店的时候偶然看到的。看到封面的时候,我很震惊。心想,原来世界上还有没有手没有脚的人。于是好奇就买了这本书。
后来看了这本书,我就更震惊了。《人生不设限》是一部自传体,书的作者是力克·胡哲。"他是一个天生没手没脚,却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活出不受限制的生命奇迹"。这本书正印证了这句话。一开始看前言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认为一个四肢不全,靠轮椅生活的人,做不到他说的那样:"鼓励上百万人以信心、希望、爱和勇气克服逆境,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恐怕都做不到,何况他没有手没有脚。
但是,我越往后读,越震撼。尤其是读到了第七章:跌倒七次,要爬起来八次。胡哲告诉我们:"你失败,我失败。我们之中最厉害的人失败过,其他人也是。那些无法从挫折中站起来的人,常常把失败当结局。但我们应该记住,人生并非一试订终身,而是个试误的过程。那些成功的人都从愚蠢的错误中再站起来,因为他们觉得失败只是一时的,并视为可以学到东西的经验。"正如丘吉尔所说:"成功是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期间却热情不减的能力。"
力克·胡哲有着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幽默的性格。他是个很受欢迎的人,他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做了1500多场演讲,给予数百万的拥抱,自称"拥抱机器"。他获得各国、各级领袖的接见,在国会发表演说。至今已有六亿人被他的勇气人生所激励。
这个全身上下充满力量与热情,阳光,事业有成的.人,一定备得上天眷顾吗?不!力克·胡哲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连他那饱受十月之苦的母亲都没有勇气去看他一眼,去抱抱他。但胡哲相信他是上帝的特别计划。
当然他也有一度怀疑过。当人们嘲笑他,躲避他的时候。当他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他也曾尝试过自***。在10岁那年,他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胡哲他在帮助人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他感动和改变了太多人。他在书中说:"生命的重点不是拥有,而是存在。当你的天赋与热情找到交集、全然发挥时,你会获得满足"。让人感动的,也正是他那种面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总是会在各种的心理区中迷失自我。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胡哲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谁敢断言失败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音乐家贝多芬是大家很熟悉的了。在他失聪之后,注定他一生要失败。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觉就是命根。原是指挥的.他,因听不见音乐而让一场音乐会变成了噪音污染,全场顿议纷纷。面对失败他曾沉沦,但最后他选择了坚强。也正因为他的坚强把他的失败转变成了惊人的绝唱,辉煌的音乐造旨,他到达了心灵的顶峰。
失败让人更坚强,贝多芬的成功是人生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谁说失败不是美味佳肴?
当你失败的时候,你会徘徊,你会失落,你会想着要放弃。但我告诉你“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多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经历失败,怎么会成功。因此你努力,你不懈,你执着,最后你终于扬起笑脸,走上成功的舞台。
是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我们站在成功的彼岸,回味失败的点点滴滴,我们难以忘记那种失败的味道,感觉就是佳肴的味道,另人回味无穷。
谁说失败不是碧空中的彩云?高挂空中的彩云,形态各异,凹凸不平,就如人生的坑洼,美丽而具诱惑力,因为有她的存在,天空才会完整,也如人生因有失败才完整。
被风吹残的果园虽已枝残叶败,却依旧果香四溢。
记住:生活需要失败,没有经历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名为《人生不设限》的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力克·胡哲,他患有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只有一个可怜的脚丫子,并且只有两个脚指头。随着成长,力克·胡哲学会了怎样克服自身的缺陷,努力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像刷牙、洗头、用电脑、游泳、运动等很多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力克·胡哲开始热爱他的生活环境并完成更伟大的事情。在七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为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与学生会的其他人一起,处理地方慈善机构和残疾组织的各种事情。
一个没有四肢的人都能活出不设限的生活,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更要学习力克·胡哲的顽强与豁达。一个没手没脚的人都可以活得开心快乐、没有烦恼,我们难道做不到吗?从他身上我知道了凡事要坚持不懈,在悲伤的另一边,有一条不同的出路,会让人更坚强,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读了这本书,我沉思良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首先,人活着要有目标。力克·胡哲的目标就是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用的人,而我的目标是成为围棋世界冠军。不管目标是什么,只要有,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实现。
其次,想要达到目标,就要付出努力。要是不付出努力,有目标也不行,一定要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最后,有了目标,也有了努力,还要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这一点很重要,就算有目标,去努力,半途而废也不行。如果有目标,去努力,永不放弃,我想,成功就在前方。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未来总比你想象的美好很多,你可以抱怨,可以迷茫,也可以爬起来坚强地走下去,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通过阅读《人生不设限》这本书,我感受很深,谢谢爸爸给我买的这本好书。
读过《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你会反省自己,反省自己对待世事的态度。同时也会改变态度。
尼克.胡哲的出生并没有给他的家庭带来喜悦,因为他患有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曾经三次想要自***。这种种都不难理解,但你能想象,至今他已在25个国家,举办1500场演讲。至今已有六亿人听说了他的勇气人生。我和这六亿人一样为他曾经选择坚强地活下去而感到庆幸。他就像阳光一样,给世界带来希望。
在我看来,他能有如今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面对人生的态度。看完书后,他告诉我:“把“态度”想象成电视机的遥控器。假如现在正在收看的节目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就拿起遥控器转台。而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当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时,就可以调整态度,就像转台一样。”此时此刻,面对考试的失利,老师声声严厉的鞭策,父母眼里若隐若现,却久久褪不去的那一抹失望。那是一次失败,尼克告诉我,每个胜利者都曾是失败者,没有失败的成功也不算是成功。我们经常被生命偷袭,这一分钟,你可以悲伤、难过,甚至可以大哭一场,疯狂的宣泄,但下一分钟要把自己拉起来,问问自己:“好了,我接下来该怎么做。”振作起来,调整好你的态度,坚持下去,对未来要充满信心。
这种态度就是坚持吧,也只有坚持。让我们领悟使度过的是比别人黑暗的夜,迎来的定是比别人更绚烂的晨光。而尼克另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也深深打动了我。
他在小伙伴们另类的眼光里长大。他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个被天使遗忘的人,像一株被风刮落在墙角里的蒲公英。但他能微笑着面对现实,面对自己身体的缺陷和自己注定“受限”的人生。尼克对自己的说:“我真是幸福的不想话。”他把缺陷看成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只是裹了一层特别的包装纸。他可以感悟到自己的缺陷是一种美,在于与众不同。那种态度是不可以仅仅只用乐观豁达来形容的。
我感谢他在自***时生命即将转瞬即逝的时候,改变了他面对人生的态度。这或许就是他想告诉我的“感恩的态度”。
态度决定我们人生的高度,改变错误的态度,走正确的人生路。而这条路也注定布满荆棘…我们能做的唯有坚持,直到再也撑不住那一刻——相信自己定会成功!
第一次听说竺可桢这个名字,还是在小学的自然课本上,非常简要:竺可桢,著名气象学家,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十几年过去,当我第一次踏入浙大校园,与导师讨论未来的科研方向时,送我来的母亲却顶着杭州七月的炙烤高温逛起了校园。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再和母亲会合时,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玉泉校区正门草坪里立了一块牌子,写了浙大老校长竺可桢提的两个问题,说的真好。”
一切都安置妥当后,我去寻找母亲提到的牌子。在葱郁的草丛中,我终于看到了竺老校长的两个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也揭示了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南方城市,来到浙大求学的初衷。
我查阅了资料后更为震惊,如此深刻的教育理念,竟然是竺可桢老校长在1936年时就提出来的。从竺老校长的人生经历中,我找到了些许端倪。竺老校长自年轻时就离乡求学,出国深造后毅然选择回国,无论经历怎样的时局变动,无论处于何种的困难环境,竺老校长始终坚持把钻研学问、训练思想、服务国家作为首要目标。竺老校长把热忱倾撒在浙江大学这片育人沃土,他让一代代浙大人受其精神鼓舞走向世界,他也为每一个浙大人注入了灵魂。
从此后,竺老校长的“两问”就成为我在浙大学习的印记。每当在学习和科研中遇到迷茫、态度松懈的时候,我就以这两个问题来鞭策自己,回溯自己来到浙大的初心。
另一个触动我的竺老校长的故事也是在校园里发现的。在我实验室的背后,有一座亭子,题名“费巩亭”,为了纪念曾任浙大训导长费巩先生而设立。费巩先生也曾与竺可桢校长有一段故事:费巩恃才傲物,但很长一段时间对竺可桢非常不满,认为竺校长“只会看天,不会看人”。消息传到竺可桢那里,竺可桢只是一笑了之;还极力推荐费巩使其当上了训导长。费巩先生后来为了浙大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也恰恰体现了竺可桢老校长做人的大格局、大气度。
在浙大的校园里,有着太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他们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以竺老校长的胸怀为榜样,也让我学会与优秀又有独立思想的浙大人共同交流和成长,从他们身上学习长处来武装自己。
我从事微纳卫星技术的研究,这是一个服务于我国前沿技术和国防事业的研究方向,更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共同攻坚克难完成的工作。在我经历的众多研究项目中,我感受到了浙大人的坚韧和执着,也体悟到了竺老校长精神的传承。20xx到20xx年间,我参与到浙江大学皮星二号研制任务中,时间紧、任务急,整个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队全体师生工作时间近乎饱和,无数个日夜坚守,无数次通宵达旦。我至今仍然在思考,是什么让整个团队如此步调一致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我想,正是竺老校长传承下来的“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求是精神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骨髓,每一个人不再单纯是一个个体,而是整体的一部分,团结一心凝聚心血和智慧,践行浙大人的共同价值观和使命。
每一个经历过浙大学习生活的浙大人都怀有一个抹不去的心灵印记——竺可桢。竺可桢这个名字,赋予了浙大人太多情怀,也给予了浙大人精神支柱。今年,在优秀学生表彰典礼现场,当我托起吴朝晖校长颁发的竺可桢奖章时,我又感受到了“竺可桢”给予我厚重的责任。我从浙大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后,当倾尽一生来回答竺老校长的第二个问题,开物前民、树我邦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