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转眼10年过去了。世界在发展,生活在改变。现在的我,已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经验丰富的宇宙探索工作者了。
有一次,我与同伴去太空遨游。我们坐着16号飞船向太空飞去。飞着飞着,我们感到肚子饿了,就在飞船里吃东西,现在飞船里吃东西,比费俊龙叔叔和聂海胜叔叔在飞船里吃东西先进多了:象人们在地球上一样的吃法。在太空喝水也是一样,只要把水倒入杯中,就可以喝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科学家在飞船上装上了具有地球引力的装置,因此,在飞船上如同地球上一样的生活。
一天,我们去月球上旅游,走进月球,哇!现在的月球真美呀!不再是过去的不毛之地了。到处是鸟语花香,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到处是欢歌笑语,人声鼎沸,好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
我们在月球上玩了一天,又回到飞船,继续遨游。在太空上看见的星星有的象一团团红红的火球,有的象一条碧绿的河水,还有的象一块巨大的岩石。星星的形状真多呀!多的难以形容。
最后,我们来到土星上。把带来的植物种在土里,没想到,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奇迹。植物竟会慢慢的长出小茎,然后,长出叶子,最后,绽开了美丽的花朵。
几天以后,我们把事情记录下来以后,回到太空时领导就用太空电话和我们勾通,领导在电话里和我们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完成任务后就回地球来吧。”我们说:“好!明天就启程。”
当我们的飞船着陆时,看见了许多欢迎的人群,孩子们拿着一束束鲜花,向我们跑来。我们从孩子们的手中接过一束束鲜花,激动地抱起孩子们说:“我们成功了。”领导从我们身边围过来说:“航天员,你们辛苦了!”我们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天亮了,妈妈叫我起床了,我睁开眼睛一看,哦,原来是一场梦啊!不过我会努力学习的,将来我真当上了航天员,一定去太空遨游。
这天,我们学校有幸邀请到航天专家刘爷爷为我们讲述航天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听航天知识讲座,心情格外激动。刘爷爷风趣幽默的语言仿佛把我们带入神秘的宇宙,亲临火箭发射现场。
刘爷爷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工作等等知识,用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片,文字和实物模型,给了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刘爷爷还亲切地与我们互动,让我们明白了火箭升空的原理。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我国实现了把人送入太空的梦想。刘爷爷给我们介绍了杨利伟、翟志刚等宇航员的事迹,让我对这些宇航员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我听到对航天员的要求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那些站在辉煌后的英雄,背后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当他们登上飞船的时候,全世界都为他们骄傲。在无数次汗水与泪水划过后,他们成功了。他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英雄,是他们把我们带入一个新时代。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航天事业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是生活的进步,是人民的进步,是民族的进步。它带领人类探索宇宙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让人类的文明和生活更上一层楼。它使一个国家平安进步,使人民幸福。航天事业的进步更是人类的进步的标志。
刘爷爷的讲座使我明白,要探索未知的太空,就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有坚强的意志,来迎接未来的挑战。这次讲座,激发了我对航天知识的兴趣,我以后会更关注这方面的知识。航天之路,漫漫征途,科技的创新,民族的未来在我们身上!
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与渴望,有的同学渴望成为教授,有的渴望成为科学家,有的渴望成为明星,还有的渴望成为作家……而我,却渴望成为宇航员,飞向茫茫的太空!
“我曾经问聪明的星星,我曾经问慈祥的月亮,梦的路到底有多漫长……我曾经问深情的大地,我曾经问温暖的太阳,梦的路到底有多漫长……”每次耳边响起《梦幻童年》时,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渴望。
当一位宇航员,翱翔在茫茫的太空,为祖国探索宇宙做出自己的贡献,像翟志刚叔叔一样迈出重要的探索步伐。在太空中,看看人类生活了几亿年的蓝色星球,拍几张照片,做为永久的留念,为祖国做出卓越的贡献,我也会成为太空英雄。
我知道,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只有渴望是不行的,必须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必须安全驾驶飞机1000个小时以上,要会外语,在几年的时间内学会八门主要学科,会背航天手册,还有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残酷训练,才有可能飞向那神秘的太空。
因此,我要想成为一名宇航员,现在就要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畏艰难,用这个目标鼓励我奋勇向前,向我的理想奔跑,最终冲过终点,成为幸福的圆梦人!
梦之路并不漫长,只要敢于拼搏,敢于奋勇向前,就一定能摘下属于我自己的愿望之星!
几年后的一天早上,我穿着沉重的宇航服,艰难地走向发射台,我边走边看见许多人正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因为我这次的任务非常艰巨:以前还没有尝试过探索太阳。过了一会儿,我走进了火箭,准备发射。
“5,4,3,2,1点火!”总指挥大声喊道。
顷刻间,发射平台火光顿起,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笼罩了大地,大地也微微颤抖,火箭徐徐上升,以一秒十千米的速度直冲云霄。
过了几个小时,飞船降落到了太阳上,我走出飞船,虽然穿着用非常抗热的材质做的宇航服,但身体还是感觉有些热。这时,走来了一个外星人,满脸疑惑,问我:“你应该不是星球的人吧。”“我是地球人。”我回答道,”这里就是太阳吧?”“地球人?哦,真是稀客啊。我是太阳上的居民,我叫阿飞。”
我们交谈了好久,接着,阿飞对我说:“我带你去些地方玩。”然后,他拉着我的手向一个地方走去。突然,一道强光闪到了我眼前,我连忙捂住眼睛。阿飞见了,拿出一个眼镜给我带上,说:“现在没关系了,睁眼吧!”
我睁开眼,眼前一下子暗了许多,我刚想问阿飞,但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花儿五彩缤纷,大树顶天立地。“这是我们星球最著名的植物:太阳草、太阳花、太阳树。”阿飞介绍道:“你们那的向日葵只是我们这里太阳花中的一种。”我们不禁赞叹到太空的神奇。阿飞又带我去了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
过了几天,我告别了阿飞,乘着飞船返回了地球。
“叮铃铃,叮铃铃”,外太空高音警报发出了声音。我和其他维和部队的队员,听到警报,立即集合起来。吴晨恺迅速地打开了导航系统,查看发出警报的地方……
两分钟以后,查到了——原来是太阳系中的火星。我们抓紧时间,立刻登上飞船飞往火星。火星的维和部队负责人代号叫“夜莺”,他带领我们来到了事发现场——珠宝店。这次抢劫案的作案人员十分猖狂,把珠宝店抢劫一空,不仅如此还绑架了工作人员二十一人。我们从犯案现场的红外线监控仪器上发现了,作案时间和作案人员的相貌,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这次犯罪人员头目是宇宙特级通缉犯“小星星”。十余年来他手下的组织无恶不作,真是数不胜数,是维和部门的一块心病。我们不敢耽误,立刻把这些情况上报给治安部门组织首长了首长,请他定夺。十余天过去了首长命令如下:派我率维和大队运用计策攻破“小星星”组织。我兴奋的领命率部下准备攻打“小星星”组织!时间不等人,我率部下来到了“小星星”组织总部——水星,我先派一小队侦查人员探听情况,我乘坐最大的宇宙飞船垫后,探马蓝旗回来禀报我:“报告,将军恐怖组织的主力部队正在土星打仗,而留守在基地里的都是老弱病残,正好对我们有利。”我听完精神大振,立刻下令全军进攻恐怖组织基地。十余分钟后我军占领了敌军大部分建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时敌军主力胜利回师看到自己的基地被攻占了,立刻前来助战。形势立刻发生了扭转,我方伤亡惨重,我只好下令退兵。哎,到嘴的肥肉竟然让他跑了,可惜啊!我转念一想,计上心头:引蛇出洞,我马上把吴晨恺叫来在他耳边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他立刻心领神意,不久我们就拿下了恐怖组织基地。
在生活当中,有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事件进行抉择。继续、或是放弃。但抓住手头的机会解救自己,这是至关重要的。懂得保护生命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故事中有一只蚂蚱被“父亲”捉住了,“父亲”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为了防止蚂蚱逃脱,他用一根干草从蚂蚱的身体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里捅出。蚂蚱的嘴里不断流出鲜绿色的液体——血。即使身体受到了重伤,还是没有放弃的蚂蚱还是趁着儿子不注意,从干草上逃了出去。它并未逃出多远,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行。很快,它的身体又被“父亲”穿回干草上。“儿子”手里握着的干草已经弯成了弓形,但蚂蚱还是紧紧抱住一边的草茎不放,只要“儿子”一松手,它就开始艰难地爬行。后来,蚂蚱还是没有逃离死亡的厄运,但目睹这一切的父子俩却被蚂蚱顽强的生命所震撼了,“父亲”弯下腰,向死去的蚂蚱深深地鞠了一躬。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被蚂蚱的求生意志和它的毅力所震撼了。虽然“父亲”的举动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我也非常赞同他。只有尊贵的人才可以受到尊敬,任何一个认真对待生活、懂得保护珍贵的生命的人都可以。
一直以来,都以为只有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可是,当我看完《向生命鞠躬》这本书后,我的观点改变了。
《向生命鞠躬》,文章讲述了:作者带儿子爬山,捉到一只蚂蚱,用草把它穿好。儿子不小心蚂蚱掉地上了,蚂蚱用尽力气退出了草茎,获得了生命。蚂蚱的顽强使作者和儿子都惊呆了,作者低下头,向蚂蚱,向一个弱小而顽强的生命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篇文章使我震撼,蚂蚱的顽强使我震撼,同时我也为人类的做法陷入了深思。那只蚂蚱用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生命无所谓高贵与卑微,死后一只蚂蚁和一只天鹅都一样,只是人类对它们的看法不同罢了。
其实,世上的生物都是有生命的,作为人类,我们拥有高智商,更应该明白我们不能随意扼***生命。
也许你会笑话我的无知,但我至少明白一个道理:要尊重生命!!!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被蚂蚱感动了。因为我知道了:这只蚂蚱两次不顾身体的剧痛,毅然选择了通过逃跑来获得自由。这只蚂蚱就算要逃跑获得自由,在极短的时间内死去,也不要在草秆上受约束地活更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它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自由的重要性。
在《向生命鞠躬》,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震撼着我们,这些我们平时不曾关注的生命,却仿佛伟人一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