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在前部分都是讲孔子他投身政治与教育,使用“仁义礼治”来治理鲁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然而,在后部分却峰回路转,即从孔子他推翻三桓失败和齐国大兵压境之后,孔子他便开始里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最后到老的时候回到鲁国投身教育。孔子他一辈子也没有将“仁义礼治”推行成功。
电影几乎没有涉及到孔子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仁义礼治”的思想,只是从一个很普通的视角来描述孔子他的一生。片子的前半部分和孔子他的面孔一样,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然而,前半部分也为孔子他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即该部分实际上是危机四伏。同样的,平和的孔子他,背后是其经受了一般人没有经历的痛苦以及在痛苦中体验的境界和对信念的执着。
这部片子有几个情节让我记忆尤深。
第一个情节是孔子他推翻三桓失败后,孔子他和鲁王的对话以及孔子他和老子的对话。孔子他以一腔充满“仁义”的热血誓以推翻三桓以维护“君臣之纲”。鲁王便说了,“仁义只是一个说辞,如果失败了,谁还在乎你仁义与否”,“我们应该‘无为方能无不为’”。于是,孔子他便回忆起和老子的对话,老子提了一句话,如果做不到便索性放弃吧,这非常符合老子“无为”的思想。老子的“无为”,即无违,不要违反规律,也就是如果你真的做不到的话,说明条件还不成熟,无需勉强硬来。孔子他眼见马上得以成功推行“仁义”,却在这一时刻失败了,要放弃以前所做的所有的努力,这真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于是,孔子他便离开鲁国,颠沛流离到周朝列国,每到一个地方便开始“仁义”的教育。
第二个情节是孔子他和卫国君夫人南子的对话。南子对孔子他说了一句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体会的意境”。南子在电影出现的第一幕是,她拿着一卷书,趴在草上读书,从这一幕可以看出南子是一个有知识知礼节的人,当然也是一个美丽性感的女人。同样的,从她与卫君和太子等人的对话中,你也会发现,南子是一个聪慧、做事强硬果断的女强人。她对孔子他充满一种“惺惺相惜”的敬仰与钦佩,他和夫子两个人在对话的那一刻都能够深深体会到对方的痛苦和境界。南子的出现,让我能够进一步理解孔子他的内心和执着。
第三个情节是颜回之死。这个情节是让我最无法忘记的情节。我对颜回的体会是,他在片子是一个非常帅气、有才和忠诚的人。在这一个情节,一方面是颜回为了挽救孔子他流离各国谱写的书籍而一次又一次的深潜到冰冷的水里,捞起一卷又一卷的竹简;另一方面是夫子恸哭的说道“回,你给我回来”,夫子只想颜回安全的爬出水面,而不是要他去捞那些花费了无数心血编写的书籍。颜回对夫子和夫子对颜回间的这种感情,真是让人无法言表。
第四个情节是孔子他回到鲁国。他和弟子们经历了诸国战火,颠沛流离的回来后,在城墙底下哭着喊,我回来了。
在这个片子,孔子他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世人也许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体会的境界”。孔子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信念的执着让我无法忘记。这是一部非常有内涵的国产片。该片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能把这样的题材拍成如此优秀的电影,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在我们的《中华文化名家选讲》课中,我们对孔子以及儒家思想有了较深的了解。接着,我们又观看了商业电影《孔子》,我们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产生了许多感想。其中,我个人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首先,我认为,孔子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在孔子的那个年代,屹立了数百年的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战争,老百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的。而孔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尽管他被愚民们误解和嘲讽,他被权贵们妒忌和排挤,他被君王们猜忌和放逐……在电影《孔子》里,在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这几个最具有戏剧性的被进行过改编的孔子的重要经历片段中,可以听到,他对鲁定公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面对公山狃对他的拉拢而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在冬祭大典之前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与齐国会盟时对齐景公说的“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对鲁君的劝说“志士仁人,宁***身,以成仁,不可以求生而害仁”;孔子对南子说自己的信念“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精神理念。就算是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熟悉孔子的这些名言,这些名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平时日常的言论、行为和思想。而经过孔子及其弟子学生、历代儒家的倡导与发展的儒家思想更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刻,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其他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因此,孔子一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仍然会是我们的精神导师。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又掀起了一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重视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建立中国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进行诚信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入手。即使是在更现代化、网络化的社会里,我们及其后代们仍旧需要仁,需要义,需要礼,需要智,需要信,需要忠,需要孝,需要礼仪廉耻……我们仍然需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倡导和发展,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仍然会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孔子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
然而,孔子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形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孔子的一生之中,孔子是孤独的。我们知道,人是渴望能够被别人理解的,因而孔子也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希望能在人群中找到知音。“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都说明知音难觅,被别人理解是很难的。更何况孔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其理想之高远,境界之宏大,更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孔子不能被别人理解,他感到了孤独,说:“莫我知也夫!”又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与!”这里的“知”就是“理解”的意思。“没有人理解我啊!”茫茫人海,知我者谁?这是何等的孤独。在影片《孔子》中,颜回爱孔子的大道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为了那几捆竹简而被冻死。颜回可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更是孔子的知己,颜回一死,孔子便觉得是天将丧他,可见,孔子的知己是多么的稀少啊!以致于他的知己一死,就如“天丧予”!从南子的话语当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世人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却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孔子要找到一个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的人难啊!这也注定了孔子的一生是孤独的。并且,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孔子的误解是没有中断的。在电影《孔子》的最后,孔子吩咐弟子将整理好的《春秋》呈送鲁公,便面向着夕阳,溘然长逝。在他死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世人理解我,是因为这部书;误解我,也是因为这部书。”可知,直到孔子去逝前,孔子还是难寻知己的。孔子给后世的是一个仁者形象,心胸旷达。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个极为孤独的人。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千里马是有的,但缺少伯乐;志同道合的人是有的,但难遇知己,这注定了孔子孤独的悲剧形象。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伯乐,需要知己,不然,我们同样会注定生活在孤独的自我圈圈里。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和满足其奢侈私欲,残酷地压迫人民,横征暴敛,社会极为动荡不安。而孔子反暴政,其志向是想救世,他的理想社会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立”。由于现实的缺憾,孔子萌生了理想,但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与现实是矛盾的,现实越是令人失望,理想越是完美,则它们之间的矛盾越大。孔子正是这样,他的“理想国”在当时战乱纷争不已,各国都谋求强权的社会中是不可能被理解和接受的。现实是那样糟糕,他的理想是那样高远,而他又始终坚持理想,不愿向现实低头,因此他到处碰壁是很自然的事情。到处碰壁直至老病而死却又壮志未酬这便是孔子政治悲剧的主旋律。就例如电影《孔子》中的堕三都,当时孔子为削弱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世卿的势力,提出了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城堡)的举措。但堕三都的行动因为种种阴谋阻挠而半途而废,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又开始迷恋于齐国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在郊祭时没有送给孔子祭肉,鲁君反过来劝说孔子:“你应该学学寡人,装点呆,卖点傻。你的师尊老子不是说过嘛:无为,方能无不为。”从这我们又看到,当整个社会都几乎沉溺于利益、权利、昏庸和迷惑中,高尚和智慧的圣人反而会受到冷漠、排挤、妒忌和攻击陷害。同样地,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要再让我们身边社会上的圣人再受到冷漠、排挤、妒忌和攻击陷害了。
当然,商业电影《孔子》给我带来的感想还有很多,这只是我个人感受最深刻的感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孔子及其儒学思想,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只要我们理性探讨、学习和倡导发展孔子及其儒学思想,孔子会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由于当时社会的局限性给孔子带来悲剧的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雨后,草地湿漉漉的,散发着一股臭味。天空灰蒙蒙的。我慢慢地走在小路上,心头的沮丧在我心中不断地弥漫开来,怎么也难以挥散。
期中考试一个小失误,我被推到前十的大门之外。为此我痛哭流涕,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何考试的时候不检查仔细一些?然而,一切都没用了,在我眼前出现的始终是我的一张糟糕的成绩单。
我失落地走着,凉风冷冷地扑面而来,雨滴落下,发出了细微的丁零声,却沉重地敲在我脆弱的心头。我叹着气慢慢坐在了半湿的长椅上,愣愣地望着前方。而当我的手刚触碰到冰冷的椅子时,我感觉到了一个生命在我指尖微微颤动着。我回过头,警惕地一望,天啊,原来是只蜗牛。我赶紧收回了手,生怕不小心碰伤了这个小生命。
我小心地低下头去。蜗牛很小,只有小拇指的指甲壳一般大小。它正小心地向前挪动着,背上的“小房子”呈棕黑色,上面的螺纹清晰可见,好似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伸手轻轻碰了碰蜗牛的两只小触角,小蜗牛一下子缩回了脑袋,好像在紧张地张望着,但很快,它又伸开了身体,继续向前走。
我好奇地看着这只小蜗牛,心里想着:这么小的蜗牛,它会去哪里呢?
蜗牛走得很慢,沿着石椅冰冷的石板爬行。它走着走着,前方一块小石头。我想,在这蜗牛的眼中,这一定是个无比巨大的庞然大物。蜗牛先是一愣,用触角摸索着,探测着前方的障碍。随即,它缓缓地向前倾斜,将前身抬起,准备向前进发。但不知是蜗牛的小背包太重了,还是雨后的石头太滑了,小蜗牛一次次地从石头边沿滑落下去。我心里万分着急,很想用手帮助它脱离险境,这时小蜗牛又一次爬上了石头,它的触角紧紧绷着,身子吃力地匍匐向前。终于,在一声轻微的撞击声中,蜗牛越过了这座小小的山峰。我的心也平和了下来,为小小的蜗牛感到快乐和高兴。脱离险境的蜗牛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又继续不紧不慢地向前走了。
蜗牛爬进了草间,越走越远,黑棕色的外壳在草丛中若隐若现。雨后的太阳也露出了脑袋,阳光洒向人间,洒向青草地,泛出了一片美丽的光芒。我注视着即将消失的蜗牛,就像注视着一位远征的士兵渐行渐远。蜗牛是那么卑微,却又是这么伟大。它让我的心灵再次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阳光总在风雨后。收拾好心情,我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心中不再是沮丧,而是充满坚强与活力,充斥着满满的奋斗的力量。
那是一个周末,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去爬山。我们带够了干粮和水。
一路上,山路平坦,我和弟弟狂奔起来。妈妈在后面紧赶慢赶,终于把我们哥弟俩逮住了,叮嘱我们:“两只小马驹,要保持体力,等会登山没力气。”
弟弟拍着腿说:“我不累,哥,再跑一段敢不敢?”
“谁不敢!我们跑上前面半山腰的凉亭,谁先到谁赢!”我拍着胸脯对弟弟说。弟弟没等我喊开始,就撒腿跑远了。我也拼命向山上跑,嘴里直嚷嚷:“弟弟,你犯规!”弟弟在前面大叫起来:“哥哥,快点呀,谁慢谁是蜗牛!”“我才不是蜗牛呢!”我一听,直奔起来,快得都能感受到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
近了,近了,再跑百来米就到凉亭了。弟弟也慢了下来,我感觉胸口闷得很,大口喘气,两只小腿像灌了铅一样,特别沉重,像踩在棉花堆里,一步也迈不出去。终于,弟弟停下来。妈妈还在后头,着急得叫我跑快点,看看弟弟是不是累坏了。
我真不想往上跑了,上山真累人呀。大豆般的汗水从额头上滴下来,背上胸上都沾着汗水,难受得很。终于追上了弟弟,看到弟弟坐在石板上,我瘫倒在石板上:“累死我了,累死我了!”妈妈也赶上来了,一边吩咐我们吃个苹果,一边说:“两只马驹跑不动了?累坏了吧!到达山顶还有几十里路呢,要不要继续上山!”
妈妈见我们都摇头,给我们讲起了小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不要瞧不起小蜗牛,慢慢向上登,贵在坚持,一定会成功的。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们继续向上登,半个来钟头,终于到达山顶。山顶上的风光无限美好。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像蜗牛一样,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只有这样,做什么事都能成功的。
我家有一群小蜗牛养在鱼缸里,它们可是我的好伙伴呢!每天放学做完作业我都和它们在一起。
它们的头上都长着四只触角,上面的触角长,下面的触角短,它们的眼睛长在长的触角上,真可爱!它们还长着一只很小很小的嘴巴,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小蜗牛们爱吃青菜叶,它们吃菜叶时先从最容易咬的地方开始吃。它们的背上背着一个舒适的“房子”,“房子”里有排气口,蜗牛的大便就是从排气口排出来。不同的“房子”上有不同的花纹,可漂亮了!这个“房子”还有很大的用处呢,只要碰蜗牛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它就会缩进“房子”中避难。
小蜗牛们是靠腹足走路的。它们爬起来很慢,如果从鱼缸里出来要爬几个小时呢。
它们有时候还会到处乱爬。有的爬在我的书桌上好像在看我的童话书,有的爬在我的床上好像在说,这张床真舒服啊,还有的爬到了墙上好像在想这是什么地方,真凉快呀!等等。在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层粘液。
这就是我家一群可爱的小蜗牛们,你们的呢?
在周六的时候我的爸爸买了点韭菜,结果就发现韭菜里有两只蠕动的蜗牛,一只大的一只小的,刚开始我的爸爸想把它给扔了,可是扔了就摧毁了小动物,所以我的爸爸就把那两只蜗牛留了下来,装在一个瓶子里,放上了大约放了5毫米的水,我观察了半个小时看到蜗牛有两对触角,一对长的,一对短的,我很好奇,蜗牛不是只有一对触角吗?后来我从网上一查蜗牛的图片就是两对触角,对这一点我很好奇,我从网上插是因为,蜗牛的触角,对它的生活来说,实在是很重要了蜗牛有两对柔软的角,一对大,一对小。它的这对角和兽类的角不同,兽类的角用来做武器,蜗牛的角用来探路,叫做触手。查了以后这小我在明白。
我又发现蜗牛蜗牛走的很慢而且还一定要背着个壳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从网上查说是因为它背上背着一个壳,至于为什么背着那壳不放呢?是因为它背着一个壳所以走得很慢,一定要背着这壳就是因为因为它背上背着一个壳,至于为什么背着那壳不放呢?是因为它把那壳视为它的奖杯!每种生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荣誉所以我们有懂得尊重他们!
到现在我又开始怀疑了蜗牛为什么怕盐,因为我看到我的弟弟不小心把盐洒到了他的蜗牛盒子里他的蜗牛就害怕了,我从网上查是因为:盐NACL具有吸水性,所以蜗牛碰到盐水分会很快被吸走,此时蜗牛就要不断分泌水分物质。干燥产生的不适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生理反应。所以不言而喻蜗牛就怕盐喽!
一只蜗牛居然有这么多的奥秘!
不知从何时开端,在大人的眼中,我就是蜗牛,背着重重的书包,慢悠悠地走路,慢悠悠地吃饭,慢悠悠地作业。这单元的科学课正好讲蜗牛,借这个课题,老爸抓了几只小蜗牛回家,让我细细察看。
小蜗牛被放入了玻璃瓶里,瓶里还插着一根树枝,能够让它们当树一样爬,活动活动。我捧着玻璃瓶,认真地察看着蜗牛:它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眼睛长在长的触角上,似乎是潜水艇的潜望镜。它的腹足好有粘力,粘在玻璃上,就算倒过来,也不会掉,你用手去弹玻璃,它还是稳稳地粘在玻璃上。蜗牛还背着一个能够移动的“小房子”,爬到哪儿,哪儿就是它的家。睡觉了,缩进去;被人欺负了,缩进去,真好。
蜗牛还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大胃王”,早上我放进去的叶子,等到我放学回家一看,只剩下孤零零的叶茎,还不幸巴巴地望着我,似乎在说:小主人,没饭吃了!我赶紧给它换上新颖的叶子,看着它心称心足地吃着,就像我心称心足地啃大鸡腿一样美味。
每次清洗好瓶子,小蜗牛就会从玻璃瓶底部或者树枝根开端奋力地向上爬,有一只最小的蜗牛会不时爬到玻璃瓶口“安家”。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变成周杰伦歌曲《蜗牛》里的那只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我要改掉蜗牛“慢悠悠”的特质,成为不怕苦,不怕累,英勇往上爬的那只“小蜗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