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十分严厉的语文老师,正好今天我要给我的老师用文字画一幅“漫画”,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立刻来到了我的笔下。
王老师脸上有许多痘痘,还特别喜欢化妆,化妆后痘痘像在玩躲猫猫一样,一大部分不见了,躲了起来。她最常见的穿搭就是一条红裙子加一双红色高跟鞋,十分好看。
记得有一次延时服务,同学们在台下讲小话,像一群苍蝇在台下嗡嗡叫。王老师怒火中烧,大喊道:“你们再讲,就把第一课《白鹭》默写一遍,不够的\'话,第二课也一起默写。”此话一出,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不过,没过一会儿,又有同学开始讲小话了。他们认为自己“艺”高人胆大,而且有着丰富的上课讲话经验,并不会被发现。可再厉害,哪有教过一次毕业班的王老师厉害。不到一分钟,那几位讲小话的同学被王老师的“顺风耳”发现了,然后被捉拿归案。害得我们要抄第一课,台下嘘声一片,没一个人想抄。可再不情愿也没有办法,我们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要是再闹,就连第二课也要抄了。我们只好怀着不满的心情抄了第一课。
还有一次延时服务,刚开始老师在开会,并没有回教室,我们十分开心,然后肆意讲话。我们正讲得不亦乐乎,王老师却神不知鬼不觉地飘了进来。她十分生气,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对我们大吼道:“老师不在,是不是就可以随便讲话,加一页摘抄,不做完不许走,再讲话就再加一页!”同学们被吓破了胆,一句话也不敢讲了,都默默低着头,在本子上滑动笔尖,自己写着摘抄。
虽然老师很严厉,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们班的成绩却越来越好了。
可爱的她像一盏明灯,即使在黑暗的地方也能光明澄澈,感谢王老师的辛勤付出。
对不同的文体,朗读时所用的语音、语气、语调也会截然不同。虽然低年级的朗读侧重“读正确,读流畅”,不过高要求“有感情”朗读。但朗读的“体式感”,从起步阶段就要注意培养,不可养成千人同轨或拿腔拿调朗读的不良习惯。
从文体看,古诗的朗读,或延长字音,或戛然而止,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故事类文章的朗读,要关注人物,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和情绪变化;说明文,一般用平稳的陈述语气,要清楚地传递语言信息;童诗童谣,要读出特有的明快节奏……若非如此,用读故事的语气读说明文,用读说明文的语气读古诗,会让听者不舒服,读者自己也无法很好地进入文本的言语世界。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儿童诗,文本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形象,节奏明快,尾字押韵,琅琅上口。朗读的关键点,就应定位在感悟诗歌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上。
统编教材相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有一个很大的改进——语文要素非常明断。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到各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中,有梯度地螺旋上升。很多课后的练习设计可直接进入课堂,作为言语运用练习的素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