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国产电影有针对学龄儿童的,今天算是一睹为快,孩子看得也比较尽兴,最后麦豆跟乡下小伙伴们告别的时候,孩子感动得直落泪。
从这个电影的上映场次安排可以看出,这是个小众电影,赞助学校的部分师生都来捧场了。影片取景于莱芜,这是部本地电影。先不说制作精良与否,单从内容上看,基本上能够满足学龄儿童的审美和认知水准。
在城市长大的麦豆被爸爸送到乡下的奶奶家过暑假,经历了种种不适,尤其是与乡下小伙伴们的矛盾和冲突,麦豆慢慢变得懂事,离别前跟小伙们难舍满分,也懂得了体谅他人,与别人慷慨分享。乡下的这段生活见证了麦豆的成长,他体验了另一种生活。
从刚到奶奶家吃饭开始,饭桌上的辈分座次,按辈分的称谓,到翠翠的礼让长辈,种种规矩让麦豆无所适从,他只是忙着用手机拍图,这个拍照习惯跟成人比较相似。乡下的生活真是精彩地让麦豆亢奋不已,小河里摸鱼,生火烤鱼,捉蝎子,捉迷藏,麦豆从一个陌生的旁观者逐渐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赢得了小伙伴们的喜爱和称赞,尤其是麦豆在铁板上给大家烤薯条,浇上蜂蜜,小伙伴们一哄而上地吃了个精光,虽然引发了火势,挨骂挨打,但是在小伙伴们心中树立了威望。
故事中唯一的小姑娘翠翠家境不好,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卧病在床,小小年纪学会了洗衣做饭,功课也是非常优秀。麦豆跟她结伴翻越了大山,穿过了村庄,来到了镇上,找到了父亲。父亲疼爱地抚摸着翠翠的辫子,给孩子们买了肉丝面,翠翠一个劲地说“真好吃,真好吃!”临分别前父亲给了翠翠钱,说学习耗大脑,嘱咐她多买些好吃的。这一切的一切在麦豆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小姑娘的家境竟然是这样,翠翠却样样都独立,还善解人意。离走前,麦豆把PAD给了翠翠,希望她能喜欢里面的歌曲,因为翠翠的唱歌据说是学校里最棒的。
故事的最后讲述了孩子们去佛峪探险,路上有欢笑,也有冒险,在这次经历中每个人都学会了互助,分享和友爱,手拉手行走在山间,幸福的微笑洋溢在脸庞,这才叫童年的生活啊,纯粹的,质朴的,充满了爱和友善。
最后的离别场景非常感人,狗蛋拿来了土鸡蛋,二坡拿来了新采摘的核桃,翠翠拿来了送给麦豆的画,麦豆也大方地送给了小伙伴们玩具,并相约来年再相聚。
现在反映学龄儿童生活的电影太少了,儿童节都没有适合孩子们看的电影。这个年龄档的.电影不受人关注。记得小学六年级的寒假,学校强制性地让观看十部展现儿童的电影,我就记得一部叫做《火焰山来的鼓手》。我想,电影艺术对人的渗透是多元的,潜移默化的,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人念念不忘,对人各方面的塑造是悄无声息的,但却是久远。
我是和8岁的女儿一起看《麦豆的夏天》的。看完了,我是一种久违的亲切,她是一种陌生的新奇。我看到了自己野生的童年,她知道了游戏有不一样的玩法。
一不小心就会把这部电影的主题简单化为城市娇生惯养的熊孩子接受乡村生活改造这样的俗套。影片中的确呈现了城市对乡村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无人机、Ipad,当麦豆带着这些先进装备出现在乡村小伙伴面前的`时候,无法遮蔽的城乡差别让麦豆的虚荣心着实膨胀了一下。但是麦豆不仅带来了城市的高科技,也带来了城市病。他每天宅在房间里打游戏,不愿意出门玩耍。城市小孩儿对虚拟游戏世界的依赖造成了不接地气儿的营养不良,以至于姥姥要满山遍野地寻找仙草给孙子补养身体。麦豆生长的那个城市在影片中没有出现一次,但是这个城市始终作为乡村的对立面,用缺乏养分的灰色反衬着充满活力的绿色。
“快快回到我的家,青山绿水环绕着她。快快快回到我的家,知了蚂蚱任你抓……”当马和平导演亲自创作歌词的主题曲一遍又一遍在心中唱起萦绕不去的时候,我的感受告诉我的理性《麦豆的夏天》并不是一部用田园生活简单粗暴地批判都市文明的电影。下河摸鱼、翻石头抓蝎子、就地取材烤薯条……这部电影其实一直述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大自然是孩子们真正的家。这才是那么多娃娃看过试映都从心底里喜欢它的真正原因吧。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小时候几乎没有去过乡村。到现在还常常五谷不分。但是《麦豆的夏天》却让我想起自己在城市长大的温暖的童年。沿街走上几里路捉槐树上的“吊死鬼”回家喂鸡;在四里山上野炊吓坏了巡山的老大爷;把雨后的小水坑变成有岛屿和船只的大海……钢筋水泥的夹缝里其实同样野趣横生,大自然其实无处不在。
带我的女儿走了许多地方,无论天南海北,一湾可以戏水的池塘、一片能够打滚儿的草地、一棵允许攀爬的大树就足以让她恋恋不舍。哪里管这个地方是名扬天下还是名不见经传。所以走来走去,我的女儿最喜欢去的还是近郊朋友家的农场。每次到了那里,所有孩子都象出笼的莺雀尽情飞去,大人们也乐得在鸟语花香中享受浮生半日闲。《麦豆的夏天》是一部懂孩子的电影。它提醒我们时不时给孩子们一点撒野的机会,让太阳晒得黢黑,让树枝刮破衣裳,让脸上沾满泥水,让童年在青山绿水间生机勃勃。
最近,观看了电影《老师!好》,这部由张栾执导,于谦、汤梦佳、王广源等主演的电影,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有史以来,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的不一样的看法、声音,但对每个老师来说,自己的学生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能有个正确的选择,那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就由小编讲讲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吧,起初,看到主演是于谦,就以为是个喜剧片,因为于老师的身份就是相声演员,最新认识于谦是在《战狼2》中的精彩演绎,这次没想到于老师扮演的苗宛秋让无数人想起了曾经学生时代的把这朴素的美好时光。
电影《老师·好》以苗宛秋老师(于谦饰)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预告片的配乐时髦动感,办公室跳disco、背着军挎包边走边喝北冰洋等画面,还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实生活。开麦版主题海报中:“凭什么,就罚我一个”、“有我在,看谁敢捣乱”、“好想念,有你的时光”等金句透露出这些富有个性的学生们与霸道威严的苗老师之间的情感走向。
影片《老师·好》体现了三代老师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多年后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影响着调皮学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师生之间的情感内核却没有改变。
不过当八十年代我们的物质条件还没有那么丰富的时候,师生之间这种纯粹真挚的情感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这也正是打动于谦老师并使他最终成为该片主演及监制的主要原因:“我们那个年代,大部分老师都和苗宛秋老师一样,把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第一要义。”
这部电影真的是笑点与泪点同在,真的是一种值得,我不知道什么技术,什么情节,我只知道自己仿佛已经参与进去,不枉我丢弃实验来看一场。演员虽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线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爱。
老师的望其成才,学生的稚嫩抵抗,老师的求而不得,学生的为其努力,付出,感动,回报,并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报,但是却随之而来,你可以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可以说,这才是人本来的样子。
上个周六让朋友胁迫“被请”陪他看了一场电影《麦豆的夏天》。原因是他孩子班上家委会组织集体看了《麦豆的夏天》,嫂子陪着去的,据说哭了个稀里哗啦,这两天反复絮叨讨论孩子的教育“思路”,还产生了一点点“冲突”,“命令”他今天去看《麦豆的夏天》。因此就有了我这个伪专业影迷陪同。
电影看完了,坐在车里。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回忆与思考......
电影描述了麦豆回到一个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度暑假,孩子们的放纵、尽情的玩耍,烤鱼、烤薯条、藏猫猫、逮蝎子、佛峪探宝,在这中间孩子们演绎着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冲突。这使我回忆起我的童年,浆水泉、王府池、矿坑、东流水是我们戏水的场所。夜晚,段店铁路旁、大杨庄、十六里河......有我们捉蟋蟀的身影,大佛头、千佛山、四里山有我们攀登的足迹。
那些年,暑假的早晨,小朋友们一起想着稀奇古怪的点子来玩。傍晚总是迎着夕阳的余辉回家。当年最具威胁的一句话:不和你玩了!玩,童年天性的真谛,玩中的锻炼,玩中的领悟,玩中的友情,玩中的创造,玩中的发现。在《麦豆的夏天》中,玩贯穿于整个剧情的始终,这是该剧把握最好的一点。
现国产儿童电影无非两大类:一是说教,二是虚幻。《麦豆的夏天》的脱俗在于它玩的真,玩于生活之中。藏猫猫这场戏,小不点蹲于水缸中的煎熬,二坡与羊群的戏耍,狗蛋在树上的自信,麦豆找不到小朋友回家去的坦然,以至于触碰了玩的底线,犯了众怒,“不和赖皮玩!”。但是,玩中的一个创意——足球网使麦豆和小朋友又走到了一起。然而家中的一片狼藉,洒得满地的棒米,自由自在享受着大餐的鸡群,头顶沾着羽毛散发臭味的鸡屎。奶奶气愤之极训斥“你这熊孩子!”儿童心理、儿童动作、儿童语言,儿童戏的一波三折真的需大赞!
《麦豆的夏天》让我触动软肋的是麦豆与翠翠去城里的一场戏。麦豆的冲动去城里抓药,与翠翠去城里找父亲拿学费,让两人结伴而行。两人享受着大自然中美妙的山峦、古村落、清泉流水和鲜艳的花朵。山崖上的村落“拐弯抹角”、磨盘辅路的神奇使他们陶醉。然而故事从翠翠见了爸爸斗转,完全是主观视角的感触,整场戏麦豆没有一句台词,翠翠见了爸爸的亲热,地摊上的一碗肉丝面,一句“爸爸你也要注意身体”。父女分别时,父亲的含泪遥望,翠翠恋父的泪水使麦豆默默地流下了泪水。此场戏让我眼眶中的泪水流了下来,可能与我有个可爱的女儿有关吧。
片中的主题歌可能是近些年来词曲最动听、最耐人寻味的一首,她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为人父母的心灵。我在网上下载后,反复听了多遍,还转发给了许多朋友。词曲作者的良苦与整个片子主题融为一体。曲调优美动听,但透露着点点淡淡的哀伤与强烈的向往。“快快回到我的家”表达了儿童内心的呼唤与无奈。家在哪?“青山绿水环绕着她,头顶蓝天白云在脚下,鱼儿鸟儿与我贪玩耍,知了蚂蚱任你抓,遍野处处开满鲜花”。这不就是美丽的大自然吗!这是人类繁衍、生存、发展的地方。这是人类智慧产生的地方,这是给儿童带来欢乐、智慧和成长的地方。
该片还有一点值得点赞的地方,就是将教育思考隐现在玩的过程中,没有生硬的说教,孩子看了新奇好玩,可能会理解友谊、理解爱,理解爱的付出。我们家长看了更多的是思考和回忆,是不是我们曾经未呈现的梦应该在孩子身上实现?对孩子们的期望值是否是太高了?我们管得是不是太多了?同时对社会的一些思潮产生了疑问:什么是起跑线?什么是素质教育?......
当然该片也有他不足的地方,个别成年演员表现缺少生活化,做作、不自然,在儿童演员纯真表演映照下有些相形失色。但瑕不掩瑜。电影《麦豆的夏天》可称之是国内近些年来少有的儿童电影的佳作。
大山中苍苍鸟韵伴随蓝蓝天空中飘飘荡荡翩翩朵朵白云,山间山涧潺潺流水奏作天籁之音,自由而秀丽的另一个世界在整部电影中通过各式各样的长镜头在我们眼前呈现,城市里成长的麦豆短短的暑假乡行已经从饭桌上被强制安排好。
其实他是抗拒的:没有网络的生活如同失去意义、对其他同龄孩子的奇怪称呼、穿着土气的乡下朋友同样土里土气的话语,还要忍受他们各种各样在他眼中粗鲁且不守规则的行为……
于是冲突不可避免地,甚至近似于程式化地多次发生,然后又是常规地重复和好。
这不仅仅是电影设置的情景,在我们的小小童年中不也常常会有朋友间的矛盾出现吗?短短的矛盾不总是“拥抱后和解”吗?我们的友情就是这样一路慢慢走过来的吧。我曾和一个朋友对骂而后追打,但最后我们在打架时共同破坏了教室的玻璃,一同赔偿此物后重归于好。本来我以为我可能会与他“不说话一辈子”的。
于是在一次次的“决裂”与和好中,麦豆得到了真正的成长。虽然友谊的不坚定曾让他执拗到不肯去认错与他们同游,只敢偷偷地跟在他们的身后,去那个他慕名已久的地方。
但当他真正遇到了生命危险的时候,还是狗蛋那些朋友救了他。友情带给他的欢乐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朋友的可贵可见一斑。
在此期间,他一直在不停的犯错:因为贪玩将鸡网拿作球网,让鸡逃出生天,于是奶奶家里变得一片狼藉,稻谷洒得满地,哪里都有沾着羽毛散发着臭味的鸡屎,奶奶回来后气愤至极;为了博得朋友好感而率领他们去烤薯条,最后因为没有把火熄干净而烧了亲戚家预备过冬的柴火;又因为身材瘦弱,奶奶便去山里为他采药,在回来的路上崴伤了脚,几乎不能下床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麦豆学会了感恩,为了给奶奶治病而徒步与翠翠去到县城买药,翠翠则是去工地探望她的父亲,她的父亲请了这两个孩子两碗自己平常不会去买的面条……
在成长中的麦豆被这样简单的情感打动,在回乡的大巴上默默流泪,亲情带给他的震撼远远超出了他曾经的设想。
亲人的挚爱可见一斑。
于是在这样一个夏天,麦豆,这个从城市来的child,在这山乡中发生了变化,他不再那样的自私、任性而又不知感恩排斥一切,而是变得知恩图报、不任性而为、以情为重的一个孩子。
以此夏为界,他开始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可爱的朋友、敬爱的亲人。
在这个山中已与世隔绝的快乐小乡,朋友的友情,亲人的亲情,改变了一个因钢筋水泥混凝土而隔绝世界的男孩。
难得国产电影有针对学龄儿童的,今天算是一睹为快,孩子看得也比较尽兴,最后麦豆跟乡下小伙伴们告别的时候,孩子感动得直落泪。
从这个电影的上映场次安排可以看出,这是个小众电影,赞助学校的部分师生都来捧场了。影片取景于莱芜,这是部本地电影。先不说制作精良与否,单从内容上看,基本上能够满足学龄儿童的审美和认知水准。
在城市长大的麦豆被爸爸送到乡下的奶奶家过暑假,经历了种种不适,尤其是与乡下小伙伴们的矛盾和冲突,麦豆慢慢变得懂事,离别前跟小伙们难舍满分,也懂得了体谅他人,与别人慷慨分享。乡下的这段生活见证了麦豆的成长,他体验了另一种生活。
从刚到奶奶家吃饭开始,饭桌上的辈分座次,按辈分的称谓,到翠翠的礼让长辈,种种规矩让麦豆无所适从,他只是忙着用手机拍图,这个拍照习惯跟成人比较相似。乡下的生活真是精彩地让麦豆亢奋不已,小河里摸鱼,生火烤鱼,捉蝎子,捉迷藏,麦豆从一个陌生的旁观者逐渐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赢得了小伙伴们的喜爱和称赞,尤其是麦豆在铁板上给大家烤薯条,浇上蜂蜜,小伙伴们一哄而上地吃了个精光,虽然引发了火势,挨骂挨打,但是在小伙伴们心中树立了威望。
故事中唯一的小姑娘翠翠家境不好,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卧病在床,小小年纪学会了洗衣做饭,功课也是非常优秀。麦豆跟她结伴翻越了大山,穿过了村庄,来到了镇上,找到了父亲。父亲疼爱地抚摸着翠翠的辫子,给孩子们买了肉丝面,翠翠一个劲地说“真好吃,真好吃!”临分别前父亲给了翠翠钱,说学习耗大脑,嘱咐她多买些好吃的。这一切的一切在麦豆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小姑娘的家境竟然是这样,翠翠却样样都独立,还善解人意。离走前,麦豆把PAD给了翠翠,希望她能喜欢里面的歌曲,因为翠翠的唱歌据说是学校里最棒的。
故事的最后讲述了孩子们去佛峪探险,路上有欢笑,也有冒险,在这次经历中每个人都学会了互助,分享和友爱,手拉手行走在山间,幸福的微笑洋溢在脸庞,这才叫童年的生活啊,纯粹的,质朴的,充满了爱和友善。
最后的离别场景非常感人,狗蛋拿来了土鸡蛋,二坡拿来了新采摘的核桃,翠翠拿来了送给麦豆的画,麦豆也大方地送给了小伙伴们玩具,并相约来年再相聚。
现在反映学龄儿童生活的电影太少了,儿童节都没有适合孩子们看的电影。这个年龄档的电影不受人关注。记得小学六年级的寒假,学校强制性地让观看十部展现儿童的电影,我就记得一部叫做《火焰山来的鼓手》,大家被要求写十部电影的观后感。我想,电影艺术对人的渗透是多元的,潜移默化的,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人念念不忘,对人各方面的塑造是悄无声息的,但却是久远。
一转眼,今年已经是我粉上你的第十二个年头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你的影视作品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夏秋冬,听你的歌我才能安然入睡,关注你的动态与你一同感受喜怒哀乐……追峯路上的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值得我一生回味的美好回忆。看到你温暖如太阳般的笑容,我会不由自主的跟着你笑,看到你好的新闻我会一天心情愉快,工作都特别开心。听到你不好的消息,我的情绪会随之牵动,忐忑不安。每当看到你的负面新闻时我会替你担心,担心支持你的巴西队员会受此影响而有所动摇,因为那是你用你十几年的艰辛努力积累下来的拥护者啊。作为HONEY,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到那个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充满冲劲和正能量你;最自豪的就是看到你站在领奖台上,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和肯定,看到HONEY们给你的支持和拥护;最满足的是看见你幸福的\'笑。
但从2013年年头你的演唱会之后,我的心里就一直弥漫着一种不安和恐惧,偶尔还有阵阵的心痛。我的不安并非因为你有了女朋友,而是感觉到你放慢了拼搏的脚步。本来以为经历了你连续几个月在横店埋头拍剧而甚少能见到你的寒冬后,伴随着你广州演唱会的开始,我又看到以前舞台上活蹦乱跳,神采奕奕的你,又可以听到你发新专辑的消息,年底的各大颁奖礼又可以看到你开心领奖,获得HONEY们的支持。然而传来的是你已经约满了英皇的消息。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将停下音乐的脚步,不再出新专辑?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商业社会里,没有了唱片公司做后盾,我们还能听到你的新歌,看到你的演唱会吗?以及在年底时又传出了你拍微电影的消息。也许这些工作都很小,作品出来后我们见到你的时间也就只有一两个小时,但我想告诉你,作为HONEY,最想看到的就是你的作品,你的演出,你能出现的每一个机会。我真怀念以前总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担任嘉宾表演的时光。多少次我守在电视机前及小时就是为了等你出现的几分钟,但我都觉得是值得的,因为我能看到你。而现在我的心真的很担心,我还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在电视机上看到你吗?
最近不时有听到有一些HONEY离开的消息,我真的替你感到心痛。我深深地明白到HONEY们的绝不是因为你有了女朋友,我们特别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像HONEY们那样爱你的人,因为你是一个纯真、善良的人,你值得拥有最好的爱!作为HONEY,我们更希望你能在工作上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你在工作上的努力其实就是对我们不离不弃的追随的最好的回报。记得你不止一次在访问中提到人们总把你的家庭背景跟你的成绩挂在一起,让人觉得你这十几年来的努力好像都白费了,你觉得很伤心。而这些HONEY们正正是你用十几年来的努力积累下来的。患难跨过了,却在你本应最美好的年华里离你而去,你又舍得吗?记得你在去年的多个访问上提到想工作和生活得到平衡,但其实我想告诉你,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兼得的。我们不是要你像以前一样无日无夜的废寝忘食的工作,只是不想你放过手上的每个机会。有机会继续发新专辑,我们希望你能如以往的听到你的新歌,在年的颁奖典礼上还能看到你实至名归的拿奖。在你有机会继续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时希望你不要放缓前进的步伐,作为HONEY我们就是希望看到你在工作上的积极进取的表现和更多好的作品,而只有你在工作上继续作出好的成绩大家才会祝福你的爱情,你的私人生活才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压力。
我真得很怀念以前那个充满干劲,积极进取的你,喜欢看到你为了工作而拼命却毫无怨言,喜欢听到身边的人对你敬业乐业的赞赏。我也很怀念昔日舞台上那个活力四射,充满能量,喜欢用在心中手势与HONEY互动的你。怀念11年陪你一起痛但确一同度过的日子。那段时间可能是你有史以来最难过的日子,但懂你、爱你的HONEY一直守护着你,爱你的人不减反而与日俱增,是我最怀念和充满回忆的一年。那一年的演唱会上你尽吐心声,台下的我们心跟着你一起痛,一起流泪。你说是我们让你能重新CHOK起来,你会用工作来回报支持你的人,当时我真感到能有你这样一位值得我去追随一生的好爱豆是多么的幸福。
我喜欢听到你领奖时对HONEY的窝心的感谢和承诺。你说过,只要你一天站在舞台上,都会把最好的献给我们。我真的好想见回以前充满拼劲的你,继续看到你和CW一班兄弟们在舞台上有爱的火花演出,见到你被无数跟你患难与共的HONEY们支持、拥护和守候,而我将永远是其中一个,永不掉队!
我只是一名小小的HONEY,你不曾认识我,但我希望把我的心声告诉你,并大声地对你说:队长,无论你去那里,我都会跟随着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