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三毛
地球生理学和盖娅科学的经典著作,提出“地球是所有活着的生物构成的超级个体”的全新理论,书写了生命绵延的地球传记 。
“正如人体是由细胞构成一样,地球是所有活着的生物构成的有机体……最为重要的是地球的健康,而不是某些个别生物物种的健康。”
作者拉伍洛克1990年获得由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第一届阿姆斯特丹环境奖。
我希望我的子孙继承一个对他们而言有前途的世界。为了确保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只讲人类的权利是不够的,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还要关心地球。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人,乃至任何一个物种都没有占有权。
地球大气令人惊异的不大可能性揭露了负熵和生命无形之手的存在。不稳定的大气持续以恒定的组成存在,而且持续的时间远比大气中气体的反应时间更为长久,这意味着存在一种调节它的手段,可能就是“盖娅”。
“正如人体由细胞构成一样,地球是所有活着的生物构成的有机体。”在《盖娅时代》中拉伍洛克首次提出这个观点。
《盖娅时代》是一本地球生理学和盖娅科学的书,其主旨是“了解盖娅”,发现它到底是怎样的生命,以时间为纽带讲述地球生命的演化。拉伍洛克提出,地球上的氧气浓度、云的构成、海水含盐量等等,都是生物进程控制的结果。他相信,活着的有机体为它们的存在创造了最适宜的环境,也因此创造了这个超级个体—盖娅,亦即地球。
“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这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卷首语中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或许,这也是他为自己全部作品所作的诠释。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名人传》讲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其罗和托尔斯泰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但是他们凭借坚强的毅力,走完了辉煌而艰苦的一生。
《名人传》的许多地方令人拍案叫绝,可是我最难忘的还是贝多芬说的一句话:“人啊,靠你自己吧!”这句话仿佛是对每一个生灵的忠告,假如不会自力更生,那么就自讨苦吃了。这三位伟人,就是靠自己,才铸就了辉煌的一生。
贝多芬出身贫寒,十三岁辍学,十七岁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二十五岁时他刚刚在乐坛崭露头角,耳朵又开始失聪。这种对音乐家而言十分致命的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非常人能想象,谁能想到他那些不朽的传世之作,绝大部分竟是耳聋以后写成的。在生活上,他一直是不幸的,由于贫困和残疾,他的感情生活布满了凄凉和遗憾。
尽管他的天才征服了全世界,尽管维也纳的精英人物视他为国宝,尽管皇亲国戚在他面前都会礼让三分,但他的生活境况却没多大改善。不错,他的艺术是无价的,于是人们慷慨的用掌声和欢呼声酬谢他,却没想到他的鞋子破的上不了街……
然而,他没有被打倒:他痛苦,却不肯屈服于命运;他贫穷,却既不趋炎附势,亦不迎合潮流,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他孤独,却能以热忱的赤子之心爱人类;他从未享受快乐,却创造了快乐奉献给世界。他终于战胜了!战胜了疾病,战胜了痛苦,战胜了听众的平庸,战胜了所有的磨难和障碍,攀登上了生命的巅峰,当第九交响乐在维也纳首演时,听众如痴如醉,许多人都流了泪,演出结束,掌声雷动,当他转身面向听众时,全场忽然起立,挥动帽子向他致敬,场面之热烈,恍如动乱。米开朗其罗和托尔斯泰比贝多芬要幸运,他们没有任何肢体上的残缺,但是,他们不肯安享一生,不肯虚度年华,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拼搏。
有哪种胜利能与他们的成就相比?拿破仑的那场战争?奥斯特历茨那天的太阳?这种辉煌是精神力量所从未取得过的殊荣。他们用困难锻造自己。正如贝多芬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已经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为其痛苦,才有欢乐。”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爷爷的几个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爷爷也实现了他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沐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中,爷爷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怪爷爷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啊。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3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这几天吃饭时看了BBC的高清纪录片《Earth The Biography》(地球传记),分为火山爆发,大气层流,冰川融化,海洋涌动,稀有行星五集,以很精彩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地球形成和成长的历史进程,及地球上生命的生成与进化。其中每一集的最后都揭露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及潜在的严重危机。特别是最后一集《Rare Planet》稀有行星,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稀有性,无数种巧合集结在一起才奇迹地形成了我们这个能孕育出生命并长久维护其生存的地球,这些巧合不局限于地球内部的苛刻条件,即使是太阳、木星、火星、月亮当中的任何一个出现一丝差错,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都将不复存在。
这么说并不是杞人忧天,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生物灭绝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恐龙的那次生物灭绝。但无论地球被毁坏地多么严重,它都能在几千万年之间恢复如初,这个自我治愈的时间放在地球50亿年的生命中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但多少盛极一时的生物和文明都一去不复返了。这套纪录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节目的主角站在玛雅文明最大的一座神庙废墟顶部所说的那段结语:“从长期看,地球能够应对人类抛给它的一切,我们可以砍伐掉所有的丛林,但是丛林可以在几千年之内就自我恢复;
我们可以燃烧掉所有的化石燃料,让大气层充满二氧化碳,但即使这样,地球也只用花一百万年就能恢复好大气层;就算是所有的动物都因为人类而绝种,随着进化的不断进行,它们最终也会被新一代同样丰富的物种所代替。所以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独特的自然环境,这种改变很可能威胁着人类文明的生存。所有那些关于拯救地球的说法都不是问题所在,我们的地球不需要被拯救,地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不应该为它而担心,需要担心的 ,是我们自己。
有人会说,即使你这不是杞人忧天,也是在瞎操心,就算人类把自己毁灭了,也是在很久以后了,那时我孙子的孙子都不知道在哪里呢,伦得着我操这心吗?!顾好眼前的生活本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恐怕撑不了你想象中的那么久,可能我们的孙子,我们的儿子甚至我们自己就会遭遇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大家可能会说我在耸人听闻,因为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都在说地球资源还能被消耗多少年,生态环境距离警戒线还有多远,不必慌张,但这都是几十年前的数据和预测,平时留意科学和环境相关信息的人不难发现,生态环境的损坏是愈发的严重,很多方面都在向极限逼近。即使知晓了这些,很多乐观的人还是不以为意,心想地球就是再逼近极限,也应该不会在我的有生之年发生重大灾难,我的子孙如何应对,与我何干?!人能做到如此的乐观我也十分羡慕,可他的问题在于,只估计到了持续性的消耗和损坏,没有考虑进去可能的突发状况。
之前我借鉴《功夫》上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修改成下面这句话:能力越大,为害也越大。几百年前人类犯个小错误,顶多就是烧毁一片树林;现在可今非昔比了,能力大了,万一犯个错可就不是一片小树林的问题了。美国总统若是一不小心错按了某个小红按钮,恐怕一个国家就不存在了。不要以为这种错误只存在于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中,就在前不久,墨西哥湾就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好莱坞式灾难电影。“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并沉入海底的景象绝对不逊于任何一部电影中的灾难场景。在深海石油疯狂泄漏的那几十天里,有不少人都忧虑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好吧,在这里我也只能用“有不少人”来形容,因为恐怕有更多的人是漠不关心,睡得很香,吃得更香。在中国的会想,我们临着太平洋,太平得很呢,大西洋关我屁事;在加拿大的会想,那都是美国人的事,石油还没漂到加拿大就结冰了,不担心;在美国的会想,墨西哥湾离我这里远着呢,大不了我不去度假晒太阳,不去吃海鲜了。有时候我就想,人还是不要知道那么多知识,不要把眼光看的那么远会过得比较开心,否则像我这样,知道了如此大量的石油污染会破坏整个海域的食物链,知道了食物链的破坏会导致很多对人类有积极贡献的生物灭绝,知道了海洋中有一种低级却大量的生物掌管着整个地球一半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一半的氧气排放量,知道了二氧化碳过量会导致全球变暖,知道了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知道了冰川融化会使地球气候失常,沿海大陆被淹没,和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这种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好几百倍,知道这么多还真不是件美事。
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一个小错误,人类还无法保证不会犯类似的或者更大的错误,所以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幸存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人类越自以为是,就越走向毁灭,这个被毁灭的不会是地球,而是人类自己。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能够总结他的一生,能够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到达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我。”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最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那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那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只要我们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此刻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所升华为一种崇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