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1-22 03:32:00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一】

又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轮皓月孤零零的挂在天空,而我孤零零的看着她,月儿有星星点缀,白云相衬,我亦有清风作陪;本该和谐欢喜,但此刻清冷夜色下孤影望月的景却让人感觉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荒凉;心底迈过一丝淡淡的哀愁,一根叫乡愁的线轻轻的牵扯着他乡游子的心。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小时候总想快点长大,飞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家时总是烦嫌父母的唠叨,总想挣脱他们的臂膀,狂妄的想在天空任由翱翔,幼稚的以为天地也会为己笑傲⋯⋯

而今真的离开了大山,离开了小镇,离开了父母,来到繁华的都市开始了寻梦的旅程,身边再也没有曾经日夜唠叨的熟悉声音,有那么一刻心底是感到兴奋激动的,放佛整个人都笼罩在轻松和自由的快乐里。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熟悉的父母,离开了亲近的同学,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意味着所有的困难都得自己面对;曾经什么都打不倒的奥特曼,却在到达陌生繁华的城市后慌了手脚,看着车水马龙的街头,可悲的连过马路都害怕,工作也毫无头绪,总总的挫败感阵阵的袭来⋯⋯应了现代人说的一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犹记得出门前父亲反复重复的那句话:“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当时听得一知半解。步入社会后才知道什么叫做人情人暖;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什么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叫做身不由己;什么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什么叫做你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都说爱过方知情深,醉过方知酒浓,苦过方知生活不易,父母不易。只有真正经历过了后才可以深切的社会的复杂,现在想来父亲的那句话是多么的贴切,贴切到生活本身。

长长的思绪在月色下肆意的蔓延,一曲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哀婉的在耳边轻轻的回荡,像故乡的旋律,像一曲清远的笛声,悠扬而凄美。

乡音袅袅,生生扯落眼底的泪。多少人离家后故乡就只有了冬,再没有了春夏秋;多少人离家后才明白父母的唠叨就是那根长长的线,而我们是风筝,不管飞到哪里,始终被家人,家乡牵挂;多少人在离家后才明白什么是乡愁。

离家后多少心酸只能自己扛,多少游子给家里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多少前尘往事在午夜梦回⋯⋯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火车票,我在这头,思念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轮明月,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这里的月光很亮,却没有故乡的明。那清撒一地的银辉啊照亮了谁的窗子,又装点了谁的梦,他乡的游子在月色当前,也只能以一轮明月摇寄相思,安慰愁乡的心情,平复乡愁的思绪。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二】

春节回家,列车驶过长江时铁轨“铿铿",似乎还沒有滑过耳畔,似乎还没有听够,猛一抬眼,又是一轮秋月姗姗而来,只是不知道:

今夕,这新的一轮

还如孩提般透亮稚嫩,遐思着巧目盼兮;

还如时热切殷勤,踌躇着力拔山兮;

该不会像去年那样晦涩不明,拔剑四顾心茫然吧!

是的,去年的中秋,你在我的远方,我也在你的远方。终究耐不住思念,张望夜空,可惜月不应景儿,羞涩着脸儿,让人徒生叹息:怎可以“深秋深锁虞美人,轻风轻语静夜思。最是天公羞闭月,不闻后庭桂飘香?”

微信那头,你说:你们都好吧?有空带孩子回来。

***,***,我们还在那一片月光里,那一片朦胧秋月的怜惜与牵挂里。

经年冉冉已去,背影里透满涔涔汗水,但,今夕是哪里?

望月,很近了!

年头潮润的允诺一一暑假要来看你一一依然挂在树梢,在等今夕的秋月么?

外甥考上博士,不该回家相贺么?

还有,老父亲微信时无牙的憨笑:是伢(孩子啊?

还有,还有……

——后来

诺言轻落,无声在日子的平仄中;

乡思泛起,悠扬在远方的阡陌里。

是的,我要赶在秋叶亲吻大地之前,祈祷秋月无憾。

句读婆娑,报一声平安,一苇杭之;

衣裳泪沾,捻一束思念,明月遥寄!

今夕望月,很近……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三】

我住在桃叶渡口,附近就是东晋王献之接桃叶姑娘过渡约会的地方,千年流传的风流佳话“桃叶复桃叶,渡口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今天渡口人潮如水,可惜桃叶不知何处去,红灯依旧亮秦淮了!

文德桥在咸亨酒家的`旁边,刚好把江南贡院和秦淮香居分开,也是一桥分月和才子佳人会聚的地方。再过去就是乌衣巷,王导和谢安居住的老宅了,这两个代表了东晋的政治和文化的大家族在这里居住了三百年,至少给中国留下了一篇书法佳作《兰亭序》和一个有着深厚文韵的东晋文化时代!

品味着一水秦淮多少梦我借着酒意,趁着舒懒的上了画舫,一游金陵秦淮灯会;由于今日临近元宵节所以水中有画舫,正载歌载舞,虽然没有了往昔的风流文雅却多了今朝繁荣竞逐的气息。

春在秦淮两岸,我也领略了古都秦淮的风情,神会心悟了一代文韵的精髓,可以在新的一年再次放飞自己的思想了!再见了古都秦淮!

辛卯年正月十四游,正月十九红雨山人记。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四】

风轻轻地吹,雨淅淅地下,我站在船头,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火的照映下,分外迷人!

今日,我来到南京游玩,一到晚上,我就迫不及待想去游览秦淮河。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秦淮河吧!

秦淮河是一座古老的河流,也是南京的母亲河。两岸灯火照映在碧悠悠的水中,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船经过了十一座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而在那十一座桥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非属观月桥了。观月桥十一座很高的桥,上面有许多秦淮河的美景,这些画栩栩如生,真想象不出来,在几百年的古人是如何把这些画雕刻的如此生动。当然,观月桥还是整个秦淮河赏月的最佳处,历史悠悠,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对,传诵佳句。这时,我又想起了杜牧的那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看看两岸的建筑,飞檐漏窗,雕廊画栋,画舫凌波,桨声灯影,令人眼花缭乱,真美!

船越开越远,月色如水,伴着朦胧的雨点。风乍起,柳树摇动着她那纤柔你的腰肢,柳条随风飞舞。四周静地出奇,只听得到水与浆的碰撞声,一切都是那么的悠静。抛开乱世的嘈杂,这样的宁静,真好!我闭上眼,感受着,倾听着这一切!

秦淮河,你是那么的令人沉醉!

不知不觉,船再次回到了码头,下了船,我静静的站着,望着秦淮河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我的耳畔,携着我的思绪,悠悠的,逝向远方……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五】

3月7日上午,我们全班乘船游秦淮河。我们先来到石头城公园,只见那里树木茂密,鸟语花香,真是春意盎然啊!秦淮河就流淌在公园的旁边,我们来到渡口,排成三支队伍,依次上船,观赏秦淮河两岸的风光。

我坐在船的第一排,放眼望去,只见蔚蓝的天空阳光明媚,河面碧波荡漾,春风徐徐。河两岸柳树茂盛,柳叶垂堤,不时有几只小鸟在树林间飞来飞去,留下清脆的鸣叫声。河水的“哗哗”声、树叶的“沙沙”声、小朋友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就像是一首动听的乐曲。我在船头深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顿时感到了一丝丝香甜的气息,真是心旷神怡啊!

不一会儿,船到岸了,我依依不舍地下了船,心里想:今天玩得真痛快啊!我真盼着秋天能快点到来,这样我们全班就可以去秋游啦!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六】

我的家在华不注山的东麓,晨练的时候经常来这里登山,晚饭散步的时候也经常信步于它的脚下,但从来没有爬到过山顶。

在一个少月多星、微风拂煦的夜晚,百无聊赖的我突然产生了登山的向往。于是,我换上运动装,穿上运动鞋,独步于登山的路上。

月色中,我沿着一层层人工砌成的石阶,信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寂静的孤山,除了微风吹打着“桀立”的“虎牙”发出的“嘶嘶”叫声,别无他声,只有我孤单的身影,那“翠发”的“青崖”被月光映照的越发孤秀耸翠。不知不觉中,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我仰起头来朝西望。突然,在黑黢黢的夜色中,不提防灌木丛中耸立起了一条巨蛇的蛇头。原来,是一块巨大的裂岩断成了上薄下厚的两层,上方收缩与下断开的下方构成了三角巨蛇的大嘴,而顶部那凹陷的地方,更似蛇的眼睛,可谓鬼斧神工,活灵活现。

峰回路转,景随步移。来到半山腰,雨下的小了许多,我收起脚步,拐进了“仙迹于焉”的文昌阁,道家主管功名利禄的文昌大仙居住在这里。他的房子虽然建的似琼楼如玉阁,但与山下主管春、夏、秋、冬的四季神仙相比可就寒碜的多了,人家那房子面阔四间、进深三间,而他的房子则是“因陋就简”,是人家房子建完之后的“集腋成裘”,这是不是也体现了孟子那“民为贵,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我不得而知。

出了文昌阁,山路变的更加陡峭、更加崎岖。路的两侧,奇岩怪石似蛇如龙,似虎如仙,“怒之如奔马,错之如犬牙;横之如折带,乱之如披麻。”那历经风吹雨打的巨石沙岩,个个剥落的“或高或抗,或抑或坠,或如几案,或如矛戟”,惟妙惟肖。

我“由鸟道而上”,“蹊径鞠塞”,“三息而跻其巅”,不曾想山顶已有了早来人,那真武庙前的石阶上,已经坐上了早来的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深情地依偎在一起,挡住了我的前行的小路。我惟恐惊醒这对热恋中年轻人的浪漫,便在不远的地方停住了脚步,这对年轻人似乎发现了我的到来,于是松开了紧偎在一起的身躯,而我也快步走过了真武庙的断壁残垣。

朗朗的夜空中悬挂着一钩弯弯的明月,寂静的山顶涌动着美丽的夜景,和煦的微风荡漾着年轻人的卿卿我我,那璀璨的星光时隐时现着华不注当年的历史斑点。

我极目西望,夜色中鹊山只露出暗暗的轮廓,似青灰色的薄烟随风翩跹;北眺黄河,黄河如白练起舞,逶迤而飘逸地东流;驻足东望,平畴的原野,呈现出了一片舒展的、丝绒般的黛色。远处的高楼,灯光烁烁、亮如白昼,近处的民居,星火点点,灿烂璀璨,不远不近的荷花路上,奔驰的晚归的车放射出的明亮灯光,似两道水流在不急不慢地流淌。我分不清是天上的群星点燃了地下的群灯,还是地下的群灯映亮了天上的群星,只知道天上的群星与地下的群灯交相辉映,给了我一种另类的美丽,另类的韵致,另类的风情,另类的愉悦和享受。眼前的景色让我想起了赵孟頫,想起了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假如赵老先生转世今天的话,我想将会又有一幅绝世无双的《鹊华秋色图》跃然于纸上。

远处的灯光渐渐稀疏,山风也不再温柔,我身边的那对年轻情侣也早已离我而去。踩着真武庙遗址的石头,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山顶,一个在民间飘荡了上百年的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在很久很久以前,山高路陡的山顶住进了一个道士,人们经常能看到他下山,可有一天突然发现,他好久没有背粮买菜。于是,山民们结伴上了山,打开了他的房门发现,屋子里只有只有一堆白骨,还有一只死去已久的野狼。人们推测,一只饥饿的野狼躲进了他的房间,道士一不留神,与饥饿的野狼共眠……从而有了“死了道士饿死了狼”的传说。

夜色的掩映我的心里不禁有些毛骨悚然,夜风的吹拂让我出了一身冷汗。我夺路而逃,匆忙间脚下的野草牵连缭绕,状似螺旋,蓦然起,原来逃到“回车涧”,我的思绪突然飞到两千六百多年前,我仿佛又听到了当年战鼓的雷鸣,将士的呐喊,仿佛看到当年的刀光剑影,旌旗招展。

在那个群雄并起、诸侯称霸的春秋时期,一场因为外交失礼而引发的不必要的战争就是在这里结束的,这就是“鞍之战”的最后战场。和战国时期,在那个的混乱年代,齐长城脚下的山城是个处于齐鲁两国交界的边陲小镇,而我站立的地方,则处于两国的边境线上,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冲突和战争。我站在这些无言的、英武的将士面前,似乎又看到了、金戈铁马、听到了当年、隆隆的战车、声、以及挥着利器刺向彼此的,一个个、一批批血溅战袍、轰然倒下的悲壮的身影。两国的统治者也许会用他们的壮举来激励那些活着的或新招的`将士,继续用将士的身躯和鲜血维护自己的统治,然而那些倒下的将士的血肉和忠骨则长留在长城的内外,他们的忠魂则随着战争结束的硝烟而随风消散。历史没有为他们留下一笔,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留下的则是亲人们的无尽哀痛和悲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不就是这样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一幕、又一幕吗?于是我的眼睛湿润了。

公元前的592年春天,诸候国的晋、鲁、卫、曹派出外交官出使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不知是无知还是年轻,为了寻开心,他找了一个瞎了一只眼的陪着同样瞎了一只眼的晋国公使,找了一个跛子陪着同样是跛子的鲁国公使……就这样,瞎眼的陪瞎眼的、跛子陪跛子、秃子陪秃子、驼子陪驼子羞辱着这些代表一个国家的使臣,也正是因为这次的接待埋下了割地求和的祸恨。在公元前的589年,晋国率领着鲁、卫、曹联军一同报仇攻齐,迎战中那个趾高气昂的齐顷公坐在战车上要“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曾想一战而溃,逃到华不注山下,被晋国联军追逐了三圈,若不是与忠勇的护卫逢丑父换了服装,化做下车取水的兵士,难逃束手被擒的命运。

逝者如斯夫,曾经车马纵横的战场早已淹没在了“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的秀泽水乡之中,若游华不注,尚需“自历下亭登舟,乱大明湖,经汇波楼下,出水门,入废漕渠(今小清河)……扶掖登舟,相与华阳道观”。直到雍正年间,游览华不注才不需要乘船楫篙,只需向“罗学使竹园借骑”。

弯月渐渐升到了中空,夜露浸湿了碎小径,我踩着柔软的细草带着满足、满怀憧憬,踏上了回家的归程,但华不注那阳柔相济的内涵,厚重的文化遗产,在我的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

月色下的秦淮河作文【七】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我们初次到秦淮河夜游。夕阳西下,月亮缓缓升起,嵌在那深不可测的黑夜里。我们上了一只画舫,在灯光的陪伴下开始体味那漾着白墙灰瓦的秦淮河的面貌了。

秦淮河的船精美独特,比其它任何地方的船都能勾起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的情韵。其它地方的船无非就是笨重的石头画舫、简陋轻飘的小竹船,无法将游客引入其中意境。唯有秦淮河的船,才能叫人赞不绝口。秦淮河的船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的\'画舫,另一种是小船,俗称“七板子”。画舫舫口阔大,船上设有两只精美的金色龙头。船身是用红色为底漆,顶棚和四周画有五彩缤纷的江南风景画。船内设有许多红木做的椅子,大概可坐下二十来个人。其中横着面朝窗户的两把椅子旁边摆着一只漆成红色的四角圆桌子。栏杆是金色的,坐在船上仿佛是古代贵族般的享受;小船虽不及画舫大,但那空敞的船舱、原木色的栏杆是不是更能引起人们的情思呢?不光是这些,最出色的还是栏杆上面的顶棚悬着的彩灯。灯笼的红光映着水面,朦朦胧胧,好像一层永远揭不开的红纱巾。栏杆很矮,伸手便能抚摸到秦淮河那绵长悠久的历史。我们就如载入史梦的船,但可惜古人的'愁梦太多,小小的一只船儿,如何能承载这么多的忧愁呀?

船开了,我渐渐看清楚了秦淮河河面,是这么的阴沉,绿的凝厚而不腻,难道是六朝公主的绿凝粉凝固成了秦淮河?在我左面的红墙雕有两条欲待腾飞的大金龙,两双红红的大龙眼盯着我们,张牙舞爪的,正要向我们扑来。昏暗的灯光照在河面上,忽见几条鱼匆匆游过,留下缕缕波纹。空中薄雾为黑沉的夜空掩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月亮躲在树丛中嬉笑着,颇有少女的羞涩之情。是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吗?朦胧的月光和灯笼的红光相映着,显得格外和谐。月光不再冷清,灯光不再孤独,因为有我们这些游客荡漾在其中。

树暗绿的可怕,犹如一道屏风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粗壮的枝干和茂密的枝叶足以让水鸟在里面放心安家。河道两旁的亭台楼阁流动着。亭子的栏杆中间安着一种叫“斜靠”的古代座椅。相传是西施有心口病,吴王夫差特意为她修建的可以减缓心口疼痛的坐廊,民间俗称“斜靠”。现在亭子里早已变成各种小咖啡厅了,人人都可以去靠一靠,女人们更是可以享有当年西施的美貌了。

忽地,一只水鸟从水面掠过,身材是那么娇小,动作又是那么伶俐、轻巧。眼看就要从二水桥下过去了,月光从稀稀疏疏的缝隙中透出来,照在桥上,才让我看见这三个字。抬头仰望,一座青石做成的白桥上留下了文人墨客风吹雨淋的痕迹。假若我现在就是苏轼,此时一定会站在桥上,高举酒杯,仰望天际,唱一首《水调歌头》,向月亮倾诉我此时的孤独心情。

水汩汩地流着,船缓缓地开着,眼看我又回到了雕着两条金龙的红墙了。船停了,我慢慢地下了船。梦醒了,所有事物都是平静的,唯有那秦淮河的水,还依旧淌在我心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