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要从小做起。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让座等等。
记得有一天早上,妈妈叫我出去买东西。我立刻冲出家门,外面天气十分迷人,阳光闪闪地照耀着大地妈妈。云娃娃在天上慢慢地飘动。风姐姐轻轻一吹,草娃娃跳起欢快的.舞蹈。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好像在为草娃娃伴奏。
我上了一辆公交车,投了一元。找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到下一站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满脸鱼尾纹的老奶奶。弓着腰,手扶着一根长长的拐杖,看上去十分显老!老奶奶投了一元硬币,去找位子坐了。
可是,此时,车上根本一个位子都没有了,两个年轻人根本就没看到老奶奶。老奶奶亲切地说:“请把位子让给我行吗?”两个年轻人看都没看一眼,老奶奶又说:“可是这是老人专用椅。”两位年轻人说:“我管你什么椅,反正这位子是我的。”我看到这情景,我站起来,对老奶奶说:“奶奶,您请坐!”此时此刻车上的人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老奶奶表扬我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希望地球上的人全部都能懂得尊老爱幼。今天我很高兴!
在雨天的路上,我撑着伞,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回家,在丝丝雨滴中,瞧见了一个身着黄色校服在家门前呆坐的小女孩,因心情尚好,因此前去关心一下。“怎么啦?”我问,小女孩微微的抬起头,沮丧的说:“这次考不好,爸妈又要失望了。”使我不免想起儿时自己也曾如此,呆坐在教室里……。
“啪!”一阵响亮的衣架声打落在姐姐的手上,姐姐握起手,过了一会儿,带着泪痕走进房里,我抓紧手上的考卷,九十六分,再多错一题,自己也要被打了!我摇摇头,正打算拿起纸画图,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小妹呀!认真读书喔!”我打消了绘图的想法,开始算数学。好不容易挨到了十点半,我收拾好书包,转身去睡觉,此时爸爸走进房对我说:“加油,这次的目标是前三名喔!”说完后,关灯离去,看着深不见底的房间,我好害怕,日复一日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成为禁锢在笼里的`鸟,渐渐失去生机。
到了初中,我依然整天被无数的行程表管制,直到我看见一位成绩落后的同学在上课时一直在小本子上画呀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前去询问他,他什么也不说,拿了一本上面写着“梦想”的画本给我,我翻开来看,里面画满了精美的插图,他自豪的说:“我的梦想是当插画家,我每天都在为这准备。”他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我才终于知道,自己过的日子是多么的浑浑噩噩,没有目标,这才想到姐姐曾在初中时对我说:“读书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当时我还不把它当一回事,现在终于了解到它的重要性了。
自此以后,我开始朝向自己的梦想迈进,并规画好自己人生的蓝图,当我向父母述说后,虽然他们不断的劝说,但我认为该是对过去自己浪费掉的时光负责的时候了。此刻我看见了禁锢我的笼子解开了,而我正朝着另一片开阔的天空飞翔。
“姐姐!”一阵稚气的声音传来,我从思绪中跳离,对着小女孩说:“很高兴,认识你!”朦胧中,看见儿时的自己正微笑的看着自己,我点点头离去,走过雨后天晴的天空。
攀枝花市第二小学 余兴梅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地问过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学习听、说、读、写;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用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7年,无数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中。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洗礼,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涌进课堂。但是,我们发现语文课堂却存在着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比如“散乱的活跃”、“虚伪的美丽”,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反思:要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转变,教师的教学必须站在课程的高度。
第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语文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化+文学”。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的话就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就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此,语文是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1、语文是把“语言和语言运用”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
2、与语言形式密不可分的“文章或文学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3、蕴涵在文章、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蕴就是文章的精、气、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
1、是交流和交际的工具;
2、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是构成审美能力的重要工具;
4、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工具。
人文性:
1、人文性,表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
2、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3、人文性,促进了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
4、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第三,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任务。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
第四,语文教学要真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服务。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重。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
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一课后,对如何站在课程的高度教学语文有了肤浅的认识。《牛郎织女》一课选自六年级语文教材,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老师把主题定位对美满爱情的追求,通过《牛郎织女》这堂课较为提前地告诉给这帮马上就要成为“小青年”的小孩儿们,爱情是美好的,值得你为它付出,甚至做出莫大的牺牲。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深层次的话题。可是老师巧妙地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生一起聊故事里面的故事和故事后面的故事。整个课堂的气氛特轻松、特单纯,什么都能说,而且说得明白、说得透彻,就像窦老师预期的那样:说了就要对实际生活产生指导意义——哪怕是跟六年级的小孩们说爱情。
教学分为两课时。上课伊始老师便以聊天的形式问道:“还有几个月同学们就要进入中学了,我知道,六年的语文学习对于每位同学来说,收获颇丰。比如,就读懂一篇文章来说,无外乎,我们应当去了解什么呢?”学生有答“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还有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表达的感情色彩是什么?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等等。老师补充说:“对!当然,我们还可以了解,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看,读书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过程。今天,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聊聊叶圣陶老先生改编的这篇民间故事。”然后便围绕“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聊故事里面”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进行归类;聊故事原因、情节与结局以及悬念、线索等技巧,探讨故事的表现手法。这种聊天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它迫使学生思考,加入到探究学习的行列,从而将教师的个人思想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整个教学始终,窦老师都极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第二节课中,围绕“为什么写和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两个话题,让学生“聊故事背后的故事”。 在这里老师设计了“是人间好还是天上好?为什么故事要写男、女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天上有神仙吗?”等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同学们愉快而坦然地和老师交流爱情这个话题,引出了《白蛇转》《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民间爱情故事。通过学生汇报阅读报告单,比较《牛郎织女》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的文本共性,并进而分析民间故事的基本模式;又通过让学生比较《牛郎织女》的不同版本,使学生领会叶圣陶改编意图。无论教学任务还是目标多靠学生自己聊出来,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引导的`手段极为隐蔽。从表层来看,教师由传统的中心地位引退,学生变为主角,成为推动课堂教学的动因。从深层来看,风筝尽管飞得很高,但线依然在教师手中。不难看出,在《牛郎织女》示范课中,窦老师始终有意识地让教师从课堂淡出,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与探究学习,从而一改传统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模式。
从窦老师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把握了故事的基本结构与技巧,也初步领悟到其基本模式与改编思路,“从而创编出属于自己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是多么大的飞跃!
语文课不仅要使儿童读书识字,掌握语文的基本技巧与技能,培养其人文情怀,更需要锻炼儿童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应该像窦桂梅老师一样,站在课程的高度教语文。正如她说的那样:“面对语文教学,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将‘读’进行到底、将感悟渗入骨髓,可以继续在词句训练上花功夫、做文章。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固守一隅、不顾其他,是否是最好且唯一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得更远点、更快点?儿童的语言学习的确应该‘儿童’一些,简单、清浅、有趣。然而,也有人说儿童就是哲学,儿童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深刻。我们可否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真正将儿童当作成长中的儿童,而不是当作不变的、长不大的幼稚儿童呢?语文教学应当存在现行模式以外的多种可能性。力求在教学中,以文学的方式呈现语文,从选文、教学预设到最后的课堂呈现,紧紧抓住‘文学’这根主线,力图让我们的教学从理论指导到实际操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脱离文字的束缚,抵达文学的对岸。”
课程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也不等于教学内容。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角度,站在课程高度用好用足教材。如果要发挥教材作为“定篇”的作用,我们可能更关注情景的创设,适度的拓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如果要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我们可能更关注教材“例”的局部,指导学生从中习得方法、策略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