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
读后感又称读书心得。读者把自己读书后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读后感重“感",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好的读后感已成为报刊上常见的文章样式。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是从读书(包括报刊中引起的“感",离开了书,就成了别的文体。因此,读后感通常在开篇时即要表明“感"是从读什么书报而来,同时,还要载明材料出处。 其次,最好是一则读后感谈一个问题;如果内容多,感想多.可以写成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读后感一定要中心明确,主旨集中。不管感想多么复杂,联想多么丰富,都围绕读物来引发,防止节外生枝。
最后,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等等,不论材料大小都可引发读后感。但是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原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作者的原文混杂在一起。概括原文要准确,引用原文要忠实。
这天,我和爸爸从鱼店里买了六条金鱼回来,三条红三条白。我把三条白金鱼分别叫“鸡冠花”“火帽子”“丹顶鹤”,三条红金鱼分别叫“金牡丹”“红将军”“太阳光”。看到它们都有了名字,我高兴极了。
10月3日 星期五
今天我回家,看见金鱼们在嬉戏。我刚把脸凑过去,它们便四处游开,个个躲在鱼缸底瑟瑟发抖,“金牡丹”还撞到了缸上。哈哈!看来它们还有点怕我!
10月4日 星期六
今天,我见金鱼们一动不动地趴在鱼缸底,想:它们可能饿了。于是便撒了点鱼食。果然,它们立刻“嗖”地有了上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场面真是有趣!
10月6日 星期一
这一天,我见金鱼缸里少了一条金鱼,原来是“鸡冠花”,我问过爸爸后,知道是因为前天喂太多了,昨天撑死了。我听了有点难过,但毕竟还有五条金鱼,以后我得好好饲养它们了。
10月11日 星期天
这个万里无云的日子里,我看见金鱼玩耍的样子
了。它们就像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一样,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把头探出水面,互相追逐,鱼缸顿时像游乐场一样欢快。
10月16日 星期五
晚上,我看见“丹顶鹤”和“红将军”睁着眼睛,躲在水底,好久也不动。正当我思索它们在干嘛时,忽然想起:书上不是说金鱼是睁开眼睡觉的吗在、看来这就是金鱼睡觉的样子了。我又有了新发现!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二》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1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图书馆的或借别人的图书,不应该乱批乱画。
(2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比如,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优美的词汇,用“ ”表示应当特别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问题等,以后看书,就都要按自己的这个规定去使用这些符号。
(3符号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就等于没有了重点,符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4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蜜蜂采花中甘液酿成蜜,不是采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酿成的,是从多种花中采集来的。有的读书笔记,是作者读了好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的一种看法,好比蜜蜂酿蜜,这样的读书笔记写得比较精彩,不同于一般的看法。像朱熹的《朱子语类》:
渊明诗,人家说是平谈,据某看他的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谈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又龚自珍《己亥杂诗》:
陶潜酷拟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谈,二分梁甫一分***。
读书笔记有各种形式,前面举的摘记是一种;这里举的是别的两种,一是随笔式的,一是诗。随笔式的只写出自己的意见,不必记下书名卷数等,主要把自己对书的意见写下来,用诗的形式来写更不必记书名卷数等了。
上面举的朱熹的一段话,龚自珍的一首诗,实际是写出了对陶渊明诗的读后感,所以也作为读书笔记来谈。“渊明诗,人家说平谈”,说明他看了别人讲陶渊明的话,都说渊明诗是平谈的。“据某看他自豪放”,他读了渊明的诗,跟别人的看法不同,认为平谈是表面,骨子里是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自觉耳”,他也读了许多豪放的诗,经过比较,他认为渊明诗的豪放跟别人的豪放不同,他的诗的豪放不显露。也有外露的是《咏荆轲》一篇。他这个论点,是读了别人论渊明的诗,用渊明的诗来检验;读了别的豪放的诗,用来跟渊明的诗作比较;才能得出来的。他不光看到渊明诗表面上的平谈,还看到了从《咏荆轲》诗里看出了他的豪放。再来看他写的别的诗,才看出透过表面的平谈,骨子里是豪放的,即从诗里看到渊明这个人的性格来。这正象蜜蜂采花酿蜜那样,是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才得出来的。
龚自珍的诗主要是采用了朱熹的论点,但又补充了新的论点:一是用诸葛亮的豪放来同陶渊明的为人作比,二是赞美渊明的品格的高超,三是用诸葛亮的《梁甫吟》和屈原的《离***》来同渊明的诗作比。在这里,说明龚自珍不光读了陶渊明的诗,还读了陶渊明和诸葛亮的传记,了解了两个人的性格,还读了诸葛亮的《梁甫吟》;还研究了历史上品格高超的人,经过比较,才写出这首诗来。说“万古浔阳松菊高”,那是因为陶渊明是浔阳人,是爱松菊的。他在《归去来兮辞》说“抚孤松而盘桓”,他在《饮酒》里说“采菊东篱下”,菊和松又是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的。说这句话,说明他把陶渊明跟历代的高人作过比较。他又用屈原的《离***》来同陶渊明的诗比,看出陶渊明的豪放,跟诸葛亮比较接近,占有的成分多些;跟屈原有距离,占有的成分少些,那因为屈原投江自***,渊明没有那样忿激,比较达观。他跟诸葛亮也有不同,那因为渊明不象诸葛亮那样能建功立业。不论他的衡量是否恰当,总之是象采花酿蜜那样,读了很多书,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来的。
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是读书笔记的巨著。他在《与人书十》里,谈到有两种书:一种是收旧钱称做废铜来铸新钱,既是粗制滥造,又毁坏了好的旧钱。一种是开山采铜矿来炼铜。他的《日知录》,一年来“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毁旧钱来铸新钱,大概指把旧书剪剪贴贴编成新书,开山铸铜,大概指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假使说,采花酿蜜主要指文艺方面的研究说的,那末开山铸铜主要是指学术方面的研究说的。这里引《日知录》中的《正始》条。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贵焉耳矣。……
《日知录》写的读书笔记,称为开山铸铜,往往引了不少书,从中取得一个结论。要是把所引的书都抄上,太多,不合适,只好节引一个结论。顾炎武从不少材料中得出这个结论。他说的“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所以只是那个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个朝代的官号要考虑的,“肉食者”指官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