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凿壁偷光典故200字)

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凿壁偷光典故200字)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12 05:07:53
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凿壁偷光典故200字)

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一】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滥竽充数的启示:

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二】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

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三】

在古时候,有一个穷人家里有一个孩子叫匡衡,他非常的勤奋好学。

一日,匡衡知道了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里的老爷,名叫文不识,听说他们家的中有许多的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里去,想当长工,家中老爷问他:“小小年纪就来当长工,你不怕苦吗?”匡衡回答道:“我不怕苦!”家中夫人说道:“小小年纪本是游玩之时,而这个孩子却不怕苦,来当长工,实在难得。”又问匡衡:“你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匡衡说:“现在就可以干活。”女主人又问匡衡:“你要多少薪水?”匡衡说:“我不要薪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说:“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啊。”

有一天晚上,匡衡正要回家。主人对他说:“这些书你先拿回家看吧!”匡衡听了高兴地说了声:“谢谢老爷。”主人说:“不用谢,快回去吧!”他回去之后,天也黑了,匡衡很着急,因为他的`家中没有一根蜡烛,这可如何是好?匡衡走来走去,想到一个办法,就开始凿邻居家的墙,邻居听到咚咚的凿墙声,赶紧跑到匡衡家里,以为是匡衡要偷东西,于是气急败坏地跟他母亲说:“你看看你家匡衡,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居然凿墙想偷东西。”母亲听后,问匡衡:“这是怎么回事?”匡衡说:“主人家借给我一些书读,但天黑了,我便想借邻居家的光读书。”邻居听了,说:“原来你是为了读书啊,以后你就到我家来读书吧!”匡衡听了特别高兴。

就这样,匡衡最后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凿壁偷光的典故作文【四】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