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新时代好少年》时,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洋,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些真实的事例。讲述了十位新时代的好少年,靠勤奋刻苦,认真努力,当之无愧的获得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
这些感人的事例,又是一个个传奇事迹。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高中姐姐——黄郁微。
她乐于助人,热情开朗。一次,在学校举行了“走进聋哑学生的心窗”活动中,黄郁微结识一个内向的聋哑女孩,叫叶丽莎。黄郁微回学校后,在繁忙的学业中,还挤出时间学手语,周末时她再次走入聋哑学校,用手语和叶丽莎交流。慢慢的,胆小内向的丽莎渐渐变得活泼开朗,她们成了一对好朋友。黄郁微还教叶丽莎讲话,开始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楚的丽莎,在黄郁微的帮助。鼓励下,丽莎能大方、清楚的介绍自己了。丽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那是丽莎从小到现在十七岁的第一次讲话。黄郁微姐姐用自己的坚持和真情,改变了这个女孩的命运。
黄郁微姐姐品学兼优,多次评为“省级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助人为乐模范”……可她一点也不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她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学校要求七点进校,她六点就起床听半小时英语才去上学,生病了也坚持。每次英语测试,满分一百五十分,她都能在一百四十五分以上。一次,学校举行了英语演讲,请来了外国评委。黄郁微参加了,她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并荣获一等奖。
看了黄郁微姐姐的优秀事迹,我不禁想到自己,看书时容易分神,大好时光不知不觉被浪费。今后我励志要痛改前非,更加勤奋努力,使自己也变得很优秀。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的建设需要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有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不能因前进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失去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多学习。多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像《新时代好少年》里的哥哥姐姐们那样,做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
2019年6月9日,傍晚8点我准时收看了,“新时代好少年”的主题节目。这一届新时代好少年发布活动来到了美丽的山城重庆。
这次“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讲述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一代好少年正茁壮成攻!
这些哥哥姐姐们是我们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们的优秀代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中就有两位好少年吸引住了我的心灵,下头让我来为您们一一讲解吧!
第一位就是来自江苏淮安的董天晨同学:她有着一个航天梦,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她是一个航模社的社长,她喜欢一些有朝气的东西,比如航模飞机等,所以被她爸爸取名为:董天晨。她每一天刻苦钻研航模飞机,她从小就是个航天迷,如:C919大飞机、天宫二号、中国天眼等,她是一个勇于攀登的好少年、胸怀航天梦想的好少年。
第二位是来自浙江省的邵子衿同学,看看他是怎样学科学,用科学来创造完美生活的。
他最得意作品就是卡丁车,他在网上看到国外一个大学生制造卡丁车的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大胆的做了起来。他花光了他所有的零花钱买来了材料,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最终做好了。直到此刻已经是他的第三辆卡丁车了,同学们都说他很棒!
每一个青少年都怀揣着一个梦想,我也不例外,我也有一个航天梦!所以我必须要好好学习,学好科学,学会用科学,向新时代的好少年们学习他们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挥洒努力的汗水,当被一次次困难打趴下时,勇于站起来,微笑着说:“再来一局”。
在新时代好少年的身上,我看到了只要有努力的足迹,就会有成功的欢呼!让我更深的理解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同时感受到国家赋予我们青少肩上的任务的沉重和自豪!
祖国是远航的巨轮,载着我们驶向光明的彼岸,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向前。 祖国是耀眼的太阳,我们将是灿烂夺目的光环。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要像大雁一样,抱着远大的理想,叼着明珠飞向远方。
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让我们飞向远方。
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自己存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的心灵一定要美,还要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
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锻炼身体,活泼开朗,才会有好的身体来争当四好少年。
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攀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一定要铭记大家的鼓励和鞭策,以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争当四好少年吧!
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新时代好少年》时,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洋,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些真实的事例。讲述了十位新时代的好少年,靠勤奋刻苦,认真努力,当之无愧的获得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
这些感人的事例,又是一个个传奇事迹。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高中姐姐——黄郁微。
她乐于助人,热情开朗。一次,在学校举行了“走进聋哑学生的心窗”活动中,黄郁微结识一个内向的聋哑女孩,叫叶丽莎。黄郁微回学校后,在繁忙的学业中,还挤出时间学手语,周末时她再次走入聋哑学校,用手语和叶丽莎交流。慢慢的,胆小内向的丽莎渐渐变得活泼开朗,她们成了一对好朋友。黄郁微还教叶丽莎讲话,开始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楚的丽莎,在黄郁微的帮助。鼓励下,丽莎能大方、清楚的'介绍自己了。丽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那是丽莎从小到现在十七岁的第一次讲话。黄郁微姐姐用自己的坚持和真情,改变了这个女孩的命运。
黄郁微姐姐品学兼优,多次评为“省级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助人为乐模范”……可她一点也不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她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学校要求七点进校,她六点就起床听半小时英语才去上学,生病了也坚持。每次英语测试,满分一百五十分,她都能在一百四十五分以上。一次,学校举行了英语演讲,请来了外国评委。黄郁微参加了,她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并荣获一等奖。
看了黄郁微姐姐的优秀事迹,我不禁想到自己,看书时容易分神,大好时光不知不觉被浪费。今后我励志要痛改前非,更加勤奋努力,使自己也变得很优秀。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的建设需要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有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不能因前进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失去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多学习。多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像《新时代好少年》里的哥哥姐姐们那样,做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
金兰先生曾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胸怀怎样的志向,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应该做些什么,又要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看完了《新时代好少年》之后,我的心中似乎有了答案。
我看到在银幕上那一位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是那么遥不可及又唾手可得。他们不平凡吗?不,他们平凡。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在校的学生,一样是父母关爱的子女,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那他们平凡吗,不,他们也不平凡。他们拥有常人所没有的毅力,拥有建设祖国建设社会的宏伟志向,还拥有着面对生活时刻饱满的热情。
他们中不乏与我一样大甚至比我小的少年,还记得那位北京少年科技院小院士王颉吗?一篇800字的作文就让我们叫苦不迭,而他在与我们一般大的年纪,便细心观察生活,调研并撰写《北京望京地区已建成道路行道树的调查研究报告》,为行道树的种植和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可能这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成年人的工作,可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热爱生活,其实一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或许我们对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烂熟于心,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明白,自立自强呢?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爱笑女孩冯丽清教会了我即使身处困境,也要面向阳光。她处于贫困的家庭,过着艰难的生活,甚至连一把大火都要烧毁她家中仅剩的家当。可她依旧坚强地面对生活,她从小就帮爸爸做家务,生火、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帮妈妈换尿布样样都能干。她用自己的乐观与坚强为家庭带来希望,守护着一家人的幸福。面对镜头,她笑着说出自己的梦想是要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当我们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要像她一般坚强,在黑暗中努力发出自己的光亮,然后将自己的光亮与温暖传播给更多的人。
春节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秩序,在我们慌乱无措的时候,也有一些一往无前的少年站出来,为前线的白衣天使加油,为社会与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还记得那位可爱的小女孩王淇萱,疫情防控期间,她组织宣讲团成员创作抗疫歌曲,录制抖音短视频1000多条,在喜马拉雅平台发布抗击疫情暖心故事2000期,为抗疫宣传,向逆行者致敬。一个个巨大的数字使人惊叹,但这个社会总有人为我们做出奉献,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立志努力成为这种人,我们也要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还有许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值得我们学习。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位位榜样,也让我深刻懂得了要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需高瞻远瞩,能勤于学习,会脚踏实地,可百折不挠。以至结束之时,心中仍热血沸腾,难以平息。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或许如今的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一展宏图,但只要我们在心中树立伟大的梦想,肯努力肯坚持,珍惜韶华,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