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悬疑片的舍友曾对我讲,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前面出现与剧情毫不相***乱入的人,极有可能是凶手,因为太过突兀,但是为了最后让你知晓这个人是凶手,前面必须出现这个人,这个人出现就会显得反常。此后,越来越觉得舍友说的有理,这个小说中一样,惠子与惠美的改变,特别是惠美精神面貌的改变,前岛妻子态度的反常,都是明显的突兀,值得怀疑,也可以预料结局。
老弟曾说过,电话中没耐心等待而克制的不耐烦可以明显听出来,稍微态度的转变,语气、动作与表情中都可以看的出来,一个人情绪的变化如果稍微细心敏感一点,就能知道对方开心与否,无论是不是自以为伪装的很好。以上这些都是用来观察的东西,搞侦探不都是靠观察与分析得到可能性的结果。
此外,不说放学后中的小说内容,延伸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珍藏的不容别人质疑反驳批判的东西或是爱好诸如此类,如果不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就给予尊重。啊很讨厌那种自己不喜欢就不允许别人喜欢,自己喜欢也非要别人喜欢的那种人,分享很重要,但分享不是要别人完全接受,分享只是提供给别人一种可能的选择,至于尝试后的喜欢与否在于每个人自己,各自尊重各自快活,谁也别管谁。嗯稍微有点偏离中心扯远了。
“……”他依然在发呆,脑中一片空白,在钟声中,他的妹妹走到了他身边,轻轻地说了一声:“该走了。”她也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安慰自己的痛苦之至的哥哥,此时空气仿佛已经凝滞,韩麦尔先生只是低着头。窗边的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个正在流泪的身影,这身影悄悄地出现,又静静地消失了,丝毫没有被人察觉。
一阵死寂,韩麦尔先生转过头,看了一眼教室,叹了一口气,对妹妹轻轻地说了一声:“走吧!”
路过树林时,只见小弗郎士红着眼睛正站在路旁,一见到韩麦尔先生,“我终于等到你了!”说完十分激动地迎了过去,一把将韩麦尔先生拉住,带着他往树林里飞奔,韩麦尔先生的妹妹只好跟了过去。跑了一会儿,韩麦尔先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在这如茵般的草地上铺着一层地毯,这地毯上坐着许多人,有附近的居民,从前的学生,他们的手上都捧着一本法语书……看着眼前那一片俱是激动、仇恨的眼神,韩麦尔先生顿时明白了,他走到地毯前的小凳子边,坐在上面,开始讲课,讲历史,讲分词,忘情地教,倾其所有地教……
“ba,be,bi,bo,bu……”,从此,每个清晨,无论刮风下雨,走进森林里的人们,都会隐约听到法语声,一缕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法语声……
《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1、每当主人公听说刑警获得新的线索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追查,并且表现得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十分可疑;
2、主人公几次遭遇袭击、他与第二名死者互相交换了化妆的内容,这些都没有第三人可以证明,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说辞,真实性令人怀疑;
3、刑警怀疑的犯罪嫌疑人,都是根据主人公的推断来锁定的,这让人感到主人公似乎在操纵案件的侦破进程;
4、每次刑警对证人进行侦讯过后,主人公都会主动询问侦讯内容,在他与惠子的对话中,对话内容都是围绕问题和答案进行,听起来很像是两名和作者之间的对话。
除此之外,根据案情来看,主人公如果与惠子合作***人,完全有充分的作案时间,读后感《《放学后》读后感》。至于动机,东野也通过其妻子的反常表现给出了暗示——于是,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凶手就是主人公和惠子,犯罪动机就是,主人公怀疑自己的妻子与死者有染。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两名死者呢?
由于做出了那样的结论,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待着大谷刑警被谋***——意外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当高阳原子证明了密室更换锁头一事的确是障眼法,并且将此事告诉了主人公时,我为她感到非常担心——因为她的目击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断,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凶手”的主人公一定会将她***害以灭口——然而,意外又发生了,主人公虽然隐瞒了她的口供,却并没有***害她。这让我感到迷惑不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