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我在读《名校教学管理的提升力》中的《让教学反思制度化》一节时读到的美国的波斯纳的一句话。教师的自我反思为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之一。也从那时起,各校都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几年来,不少教师借助教学反思这条渠道,在教学中思考,在反思中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
老师们通过写教后反思、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同时各校以“课堂大对话”和“精品课例展示”为契机,引导教师开展反思型教研,老师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演绎问题,在研讨中验证观点,在研究中丰富思想,在实践中完善教学,在反思中自我更新,人人都在逐步成为有思想的课改实践者。
可以说教学反思确实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其中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教师游离于反思活动边缘,这部分教师要么轻描淡写草草应付,要么干脆不写。也有个别没有晋升职称愿望的老师,他们中有“为反思而反思”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使多方面的。这其中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工作繁忙,压力大的原因,恐怕学校没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读了xx市第一中学的做法很受启发:该学校组织开展教学反思,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制度对教学反思活动的目的、组织机构、写作的要求、考核评比、以及学校各部门的职责等都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用一系列配套活动及相应的考核标准为学校的教学反思保驾护航。因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常德一中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思考:一项好的创意能否收到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创意本身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套完整、详细的制度来保障,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从而使活动真正能够落在实处。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必要活动,理应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如果每个学校都能像抓教学质量一样,把教学反思的计划、规定、实施纲要、制度保障等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同时学校要给教师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时间,让教师真正能沉下心来,深入思考,勤于思考,久而久之,使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目前,与履行海军职责使命对海军官兵国际法能力素质提出的要求相比,我海军官兵的国际法能力素质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践中,必须针对这些差距,理清海军官兵国际法能力素质培训的基本思路。
(一)澄清误区、思想重视
长期以来,广大官兵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认为只要军事专业技能过硬就足够了,忽视了国际法能力素质也是官兵军事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为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海军官兵国际法能力素质提升问题,切实增强海军官兵不断提升自身国际法能力素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训练素质提升机制,不断完善针对性强的教育训练内容体系,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训练方法手段,努力拓展教育训练的有效途径,大力提升海军官兵的国际法能力素质。
(二)全员普及、重点加强
海军官兵作为一个整体,其国际法能力素质的提升,应当着眼于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要求,通过全员普及国际法的基本知识来提升官兵国际法能力素质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海军官兵因其具体战位不同、岗位职责不同,对国际法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也必然有所不同;即将承担相应任务的海军官兵与暂时尚无相应任务的海军官兵相比,在国际法能力素质提升方面的侧重点与针对性要求也应有所区分。加之目前海军在国际法能力素质教育训练方面的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在搞好全员普及教育的同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战位、不同岗位、承担不同任务的官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重点训练。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实效。
这个技巧与前面提到的记录是一脉相承的。当你的记录积累越来越多,你就有了可供定期回顾的资源。回顾是一个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回顾过去能够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到更多事件后面的本质。比如“吃亏是福”,当前看可能是不合算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当你再回首,就会发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回顾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进行,比如每周回顾,每月回顾,每年回顾,多年回顾等等。短期回顾让你看到微观层面的问题,长期回顾则更能够直达事情的本质和根源。
已经介绍了两个技巧,这里插入一个软件推荐——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工具均可。这些APP可以帮助你实时记录声音、图片、微信、文字等等,而且自带各种记录模板可供选择。所有数据随时随地汇聚一处,这简直是太棒了!
教学管理是一个学校的重中之重,教育的最本质内容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名校教学管理的提升力》一书选取了国内外经典教学管理的案例,并由教学管理专家进行了精辟、详尽的分析。在兼容并包的前提下,融合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具体阐述了教学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详细而具体地对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众多方面进行了展开式的分析,对教学管理的很多问题都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法。
这对教学管理的落实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与教育能力也起到了一个提升的作用,使人感觉有效、实用、不枯燥,具有全局性与发展性,这也正是一所好学校所需要的一种教学管理思维。特别是读了名校教学管理的制高点之二十三让和谐教育在师生间产生共振,更是产生了共鸣: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而教书育人也寓师生的共同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以师生关系与教书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教书育人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老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有了这种情感和动力,师生的目标才能一致,才会有师生和谐的基础,师爱是使学生产生自尊、自爱、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力量,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到较高层次的水平。无论师生关系有多少因素参与,它最终要表现为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就得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些“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全面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谐教育呢?首先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心灵的和谐。和谐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共同提高”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和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良师益友般的关系,更体现为一种平等、合作、俱进的关系。第二,课堂教学要通过调控教育中诸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使受教育的节奏符合教育者发展的节奏,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活动。
第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达到学习过程的和谐。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有效情境的创设,把我们的课堂创设成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第四,课堂教学要以受教育者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能有效地形成课堂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同运转,产生教学合力,获得“1+1>2”的整体效应。
总之,我们要走近、走进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寻求师生心灵相通;勤于学习,使教学内容彰显时代特征;科学选择教法,让学生动起来;优化教学过程,力求严谨、流畅;借助现代媒体,创设优美情境;将微笑带进课堂,创设和谐氛围,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焕发生命活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