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在家里看完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里面,有许多仁人志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里,广州起义的时候,包括林觉民在内的七十二个人被捕。在牢狱里,清政府对他们严刑拷打,想让他们归顺清政府。可是他们死活不答应。最后,清政府把他们七十二人全部沉潭。这些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的繁华昌盛,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不是我们人人都应该有的吗?我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佩如黄河泛滥,而波涛不绝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向革命先辈们学习。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爱的淋浴下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如:不会分享,有好东西的时候第一时间只想到自己,而不是想到其他人。乱花钱,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懒惰,父母叫他去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如果那些革命先辈还在世的话,他们一定会为我们现在的行为叹息,感到非常愤怒。
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为别人着想,为祖国着想。现在要刻苦、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报效祖国,来保卫祖国。
我们现在的美丽生活,全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要热爱祖国。
岁月如梭,今年是2013年。在这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中,有多少位革命烈士活在人们的心中啊!
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营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的阵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邱少云1926年出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抗美援朝期间在执行一次潜伏任务时,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包围,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始终趴在火中,一动不动,直至光荣的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刘胡兰,山西人。1945年进中国共产当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国共产当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ZF主席阎锡山派军在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她拒绝投降,被一刀***死,当年她才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国共产当追认为正式党员。***当年为此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金守儿1955年出生,浙江人。1976年3月入伍,为广西军区独立师独立团八连六十炮班战士。勤学苦练,成为投弹能手和出色炮手。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勇猛顽强。2月17日,随部攻打越南保肯公安屯,右额为敌弹片所伤,不顾包扎,继续战斗。下午腹部又被子弹打穿,班长严令医疗,送入战地医院。伤未痊愈,即回部力请参战,毁敌暗堡两座,3月3日在攻打高巴岭7号高地战斗中,与同班战友歼敌160余人,被敌弹片穿破头部,胸腿亦伤,不及抢救而死。部队追认为“一等功臣”。
这些光荣革命烈士为新中国铺上了金黄的地毯。没有这些革命烈士,哪来的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哪来的今天的我们?
今天我们住在大房子里,吃着可口的饭菜;今天我们坐在汽车里,听着美妙的音乐;今天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更不用提饥饿难当。然而在100多年前,没有那些革命烈士,我们能有这样的生活吗?我们的中国能有现在这样的强盛吗?一个国家的由弱变强,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孙中山那时候要推翻帝制,建立起以民为主的社会,这个过程就叫革命。孙中山曾说过:我想要一次不流血的革命;然而也有人说:革命就要流血。
如今我们看待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的战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是敬畏的瞻仰还是哈哈一笑?现在的人根本不能理解那时的苦,更别说吃冰、吃雪、吃草根,就连吃不饱也已成为笑谈。有些人觉得革命很简单,想回到那个时代,然而那个时代的人们向往的何尝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呢?革命并不好玩,革命是用烈士 的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
几天前,我上网观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尽管很令我震撼,但我并没有真正看懂这部影片。
经过几天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了解和对影片内容的琢磨,我虽没有多么伟大,多么深刻的感受,但从中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通过革命推翻阻碍中国发展的封建王朝清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整个过程。影片生动地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
也许是我因为对段历史还不够深刻地理解吧,尽管情节十分令我震撼,可我并没有多大的感悟,但影片中的一句话让我感慨万千——“他是个无私的人!”
“他是个无私的人!”正是因为孙中山的无私,他才能引领革命的步伐,才能拥有革命派等人的信服和支持。正是他的无私,感染了同盟会的众人,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00年前是这样,如今的社会上不也是一样吗?被大家信服的人,不都是无私的人吗?又有哪个吝啬小气只为自己着想的人真正能成功呢?
往小里说,班级中那些尽职尽责,被老师称赞,让同学信服的班干部们不都是无私的人吗?他们永远在为班级着想,牺牲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往大里说,历史上各朝各代有流名千秋的官吏,哪一个不是清官?他们大都一贫如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财富都奉献给了人民。他们都是无私的人。
也许这部影片让我得出这种结论并不是编导者拍摄影片的本意,但我相信这种感受必会让我个人受益匪浅。
时间永不停歇的流淌着,但数字的转盘又让它走到了今天,这个属于缅怀革命烈士先辈们的特殊日子:4月3日。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难道唯有下雨才能引起你的哀思吗。今年的清明不仅没有细雨纷纷,而且天空还很晴朗充满了期待。我想这也许是革命先辈们对我们的期待吧。期待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我们青岛卷烟厂各部门的优秀团员们,在下班之后都赶到厂区门口集合,坐上了开往崂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班车。在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集体佩戴菊花,列成两队,踏着石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前,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出旗、致词、默哀3分钟、敬礼,到最后的献花。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和谐。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纪念碑前。那个时候,我相信我们全体成员都有一种思念,而这共同的思念汇成一曲生命的赞歌,响彻我们的身畔。我们不仅建立一座纪念碑来几年烈士们,我们也在心间树立一座纪念碑纪念你们的灵魂。
作为一名优秀团员,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争取为青岛卷烟厂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让青岛卷烟厂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明天,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好,像今天一样晴朗,充满活力。
5月1号,我和室友一起去了武汉,特意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一上午的参观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博物馆有四层,包括地下层,分为五个展厅,从清末新政讲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博物馆内容很全面,有些文物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些事件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很多在历史教科书上粗线条的知识可能两三页就能讲完,可是博物馆不一样,它可以用很大一个展厅,有图有文有实物地展示,很细致,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让中华民族活在列强掠夺下,摇摇欲坠。当我走到一号展厅,看见石柱上刻的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时,我内心是一阵刺痛。《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刻得那么醒目,在谴责清政府的无能的同时更多的是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一百多年年过去了,这种震撼还能在我们后人心中产生,更何况是活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呢?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没有根本挽救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引起了社会的舆论,甚至激起了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思想的产生--革命派思想,要革命,要共和,要民主、要自由。这些革命派正是辛亥革命的主力,他们在文化舆论,革命抗争中双管齐下发动一系列让清政府惶恐的活动。兴中会的成立,同盟会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再到“三民主义”的提出,民主共和开始迎接了希望的曙光。
在三四号展厅,我见证了封建帝制是怎样覆灭以及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在这两个展厅,我内心是复杂的。历史虽说是历史,已经过去,可是看到那些蜡像老照片,我似乎有点感同身受。从初中教科书就学过,这些历史是如何发展,可是等真正见到实物的时候就是另一种荣辱共存的感觉了。黄兴率领的“黄花岗起义”告诉我革命烈士用献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孙中山的呕心沥血让我明白武昌起义一定能够胜利。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势力,使中国反动势力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也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对以前为革命而奔波的伟人们更加敬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让我学习历史,了解历史。
一百年前的满清,是一个目光短浅,用傲慢掩饰自私落弱的虚伪官员,对外奉承,对内进行种种残酷压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财,帝国主义在我国土地上蛮横霸道,对中国的能源,经济,文化进行侵略,水生火热的同胞们无以聊生,国将不国,又何惧牺牲!
广大人民为了挽救清朝这一现状,发动了多次起义;一些有主见,有良知的官员也组织了改革。可这些都由于国内腐败官员,国外各国列强的阻止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并未放弃,他们压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国家,推翻清朝的统治。
时势成就英雄,总有勇士牺牲。1907年7月15日凌晨,年仅32岁的秋瑾就义,写下绝命词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拜伦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慷慨赴死。临行前,她说:“我的死是为了全大清的孩子。”她希望今后的孩子能不被封建思想束缚,拥有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她希望,今后的中国能真正的富强起来,不用受人歧视,受人侮辱。
《辛亥革命》以此为始拉开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起义的历史画卷。孙中山先生发动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赐予不仅为中国证据开创新里程碑,也替中华民族翻开新页。
对于当时的艰苦岁月,如今的我么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产品,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废学业。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那鲜红的热血换来的;你可明白,现在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提高水平,中国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剧依然会在我们身上重演。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缅怀烈士,祭奠先贤,是因为烈士和先贤那里记载了国家的历史,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延续了家族的`传承。追思怀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动力源泉。那些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不顾身的烈士们,不止是历史教科书上的英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是大家明白,如果没有烈士当年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也许还遥遥无期,又去哪儿翩翩起舞呢?
今年清明节前夕,中国再次派出专机,从韩国接回数十具志愿军遗骸回国安葬。中国驻韩大使给每一副志愿军遗骸棺椁亲手覆盖一面国旗,然后肃立鞠躬。机场上,执行任务的依仗礼兵一声庄重严肃地起灵,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引领志愿军的英灵回归阔别已久的祖国。当专机进入中国领空时,空军两架战机伴随左右为其护航。一句欢迎回家令人动容,一句「英雄不朽」让人血热。魂兮归来,祖国不曾遗忘,魂兮归来,人民始终铭记。
英雄未曾远去,就在你我身边。那年夏天在广州,无意间走进黄花岗烈士陵园,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穿行在沉默的碑石和塑像之中,与百年前的英雄「近距离接触」,似乎可以感受到不声不响的烈士精魂。虽然地处市中心,也并非清明节,但是陵园内部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息并未因市民、游人的散步游览而减弱一分。身处其中,无需刻意地轻声细语,也不必做作地蹑足潜踪,踏进陵园大门的那一刻,耳目自然为之清静。在这里,敬畏历史,尊重烈士,是对长眠于此的英雄最合适的举动。
想起2015年9月3日那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大阅兵,行进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武警国宾护卫队环绕下的抗战老兵专车。白发苍苍的老兵们身着当年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灰布军装,胸前佩戴着金光闪闪的抗战胜利纪念勋章,抬手敬礼时,早已热泪盈眶。每一位老兵都是穿越烽火硝烟的活的英雄,他们与铭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无数战友,共同书写了不朽的历史,开启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那么,清明节等纪念日,大家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以鲜花和鞠躬追思先贤,让烈士的灵魂安息,是不是比歌舞喧嚣更合适的选择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