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团团薄雾从草丛中升腾起来,水鸟欢快地扑打着翅膀从水中飞起,太阳打了个哈欠,从山后慢慢地升起来了。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到河塘边,他的头发很蓬松,脸也没洗,早上起来父母就去干活了,只留下他一个人。他的皮肤黑里透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出几分机灵和淘气。 他左手拎着一个装鱼虫的黑罐子,那虫可是他昨天捉了一个下午才捉来的呀!一条鱼竿从他肩上直垂到脚边,他用右手紧紧地握着。转眼间,一条细而长的丝线就已经垂在了水塘里。
被河水润养得一尺多高的草叶挡住了小孩子的身影,他侧身坐在长满青苔的大石头上,丝毫不感到凉,也许他太专注了吧?因为他只是个钓鱼的新手,几次小鱼上钩他都没有把握住机会,那水灵灵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点失望。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这时,鱼膘沉了一下,上钩了!他的大眼睛里立刻充满了惊喜。他正要拉竿,忽然想起哥哥的一句话:钓鱼不能太心急。他静下心来,继续专注地看着。
不远处传来一阿急促的脚步声,是一个穿戴简朴的书生。那书生脸上写满了不安与焦急,他正四处寻找可以问路的人。忽然,他透过草丛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正在钓鱼的孩子。书生急忙跑过去,双手抱拳,问道:”小兄弟,到城东怎么走?”那小孩似乎没听见,仍专心致志地盯着鱼膘。那书生急了,追问道:“小兄弟,你快点告诉我呀!”小孩一惊,手中的鱼竿险些掉在地上,他那水灵灵的大眼睛里很不情愿的神情。他左手紧抓着鱼竿,右手连连摆着。可书生就是不懂,又问道:“什么?小兄弟,说什么?”小孩子无奈极了,做了个“嘘”的手势,又向东指了指。书生恍然大悟,笑着向东走去……
正巧胡令能见到此景,一首节言绝句脱口而出:
蓬着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傍晚时分,活跃了一天的太阳,随着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原野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地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原野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比的绿色床面上顽皮地蹦跳。那一望无际的原野被夕阳染得深绿深绿。眺望着原野上的夕阳,小牧童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只顽皮的小兔子,以一个轻快、敏捷的跳动,悄然无声的钻到了草丛里,向小牧童道了“再见”。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田野也寂静了许多。突然,伴随着一声轻快,悠闲的笛声轻响,静寂的原野顿时又活跃起来。紧接着,笛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头老黄牛慢悠悠的走来,原来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见他头戴斗笠,披着蓑衣,侧坐在牛背上乐此不疲地吹着笛子,逗弄着带着少许凉意的晚风。原野上的小草仿佛听懂了这笛声似的,在隐隐约约的暮色里一起跳起了舞。笛声穿过树林,跃过原野,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翘首远望,正等着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子放牧归来。一老一小的出现,给凉风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几分暖意。
牧童和爷爷吃饱了饭,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但隐隐约约中还有几丝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一天牛的牧童此时累极了,像一只疲倦的小猫,依偎在柴堆上,连斗笠、蓑衣也没脱下,抱着他心爱的竹笛,仰望着月亮,回忆着慈祥的母亲,带着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清明时节,总是阴雨绵绵,在雨水的清洗下,柳条儿青了,小草也悄悄地钻了出来,到处都是嫩绿色,空气中充满了春的气息。
放牛的牧童在湖边一边放牛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就在这时牧童发现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精神不振,像丢了魂儿似的。其中一位书生哭丧着脸向牧童走了过来,只见他身穿白衣,头戴黑帽,背着一个黑布兜。可能是清明节让他在异乡不能和亲人团聚而神色茫然,或者是他在怀念天上的亲人。他朝牧童急匆匆地走了过来,问;小哥可知附近哪儿有酒家?”
牧童迅速爬上牛背,用鞭子指向前方开满杏花的村子;杏花村说:那里的酒家专卖好酒,先生若是想借酒消愁就去那里吧!书生顺着牧童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粉红色的杏花把村子映衬得十分迷人。此时,书生的表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书生谢过牧童,顺着牧童指引的方向快步走去。在路上,他仿佛闻到了酒的香味,他越闻越香,越闻越馋。他一口气冲进了酒家,连干了好几杯美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