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踏上了流浪之路,整天在街上游逛,没有一个人愿意收留我。我一身黑发,三角形的耳朵,肥胖的身躯,而为什么最终只能一个人流浪,说来就话长了。
我本是备受主人喜爱的,本是“小主”心里的好玩伴,是“大主”眼中的`乖乖猫。但有一次,主人买了两条鲤鱼,这显然是他用了月底的工资买来的“盛大晚餐”。主人出去了,但我也不知他干嘛去了,等他回来时,两条鲤鱼只剩一条,他立刻断定是我,在这个家,除了我还会有第二个人吗?主人只是摸着我的头教训了一顿。剩下那条鱼,主人准备就餐时,忽然想到了什么,站起来离开了,就在那时,他离开的那一刻,一只白猫从开着的窗子飞进来,在我眼前一闪就把鱼叼走了。主人回来了,以为又是我,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我无法辩诉,只是惨叫着,后来听他儿子道出原情后才撒手。主人深深地自责,但为时已晚,倔强的我愤然离家出走。
我就是一只抨击社会以貌取人,主观臆断,强势暴力的流浪猫。
买了就看,看的就是你想看的,看了就有所得,这当然好,可有时候一本书带给你的,恰恰是你事先所不知道的那一部分。
我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今的营销越来越方便,许多书完全可以做到先散布消息,甚至秀出部分内容和设计样,请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下单预订,汇总大家的数量决定印数,这样就可以从印厂直接到读者手中,实现仓库的零库存,损耗和资金占用也是最小的。可为什么还要根据市场估算一个印数,且大多是高于读者需求、有一定库存积压的`结果呢?
我觉得,除了营销手段不完备的现实和效益最大化的企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一本书和它的读者,如果是那种严丝合缝,你侬我侬的干柴烈火,当然最好,但“目标读者”这个字眼也有吓人的一面,弄得读书像身份验证一样,答不上来口令就要被哨兵枪毙。书与人之间另一方面的魅力,恰恰也是事先所不知道的那一部分,一本书躺在书店里,或仓库里,等的是未来那些它并不知道的读者,而他现在也不知道它。
与一位学德语的朋友聊天,她在与德国同学交流时听到一种说法:隐性的饥饿。这个词可以更准确地概括这种状态。
德国同学举印度某贫困地区的例子来说明。那里的孩子一顿能吃三碗白米饭,吃得很饱,但一上课就容易犯困,学习成绩不好,没办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年后从事收入不高的工作,他们的孩子继续一顿吃三碗白米饭,似乎同样不饿,但学习效率依旧不高……他们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营养失衡,以及因此导致的隐蔽性饥饿状态,都还以为自己吃得挺饱。
拿这个词来形容阅读,是否就可以很好地回答我所思考的那两个问题?与一本书的邂逅,也许就是为了完善自己此前并不知道的营养失衡,当你手抚滚圆的肚皮,打着饱嗝,想志满意得地哼哼两声时,突然到自己隐性的饥饿。
一天早上,一只饥饿的蜘蛛在谷仓的一顶旧帽子里结网。
“这可不是结网的最佳地点。”农夫说,“我每天到田里干活时时都要戴帽子。”他把蜘蛛赶走了。
接着,饥饿的蜘蛛把网结在了一个水桶口。“这可不是结网的最佳地点。”农夫的妻子说,“我每天都要用这个水桶来喂猪。”她把蜘蛛赶走了。
最后,饥饿的蜘蛛把它的网结在马舍的角落里。“这是结网的最佳地点。”马说完,甩动尾巴把讨厌的苍蝇赶进了蜘蛛的网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