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的春晚上有一个小品节目讲的是关于“扶不扶”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风气也变得大不如前,有些人为了贪图小利毫无原则,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相信,大部分的老人还是心地善良的,他们知道谁都不容易,助人为乐的好人就应该有好报。
从小无论是在书本里还是大人们的教诲就教导我们要扶老人过马路,老人们因为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走路也不快,可是红绿灯不等人啊,车子也不等人,所以好多老人站在那里常会手足无措,这时候如果你能过去扶她们一把,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对于他们可想而知是怎样的感动。
每次我过马路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看看周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老人家,我会帮她们过到马路那边,然后自己再去要去的地方。每次助人为乐总是会很开心,是一种很满足的笑,因为看到被帮助的人脸上绽出高兴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会很开心。
今天早上,阳光灿烂,妈妈和我一起去市场买菜。
过马路的时候,我看见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正准备过马路。老奶奶站在行人道上,左看一看,右看一看,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老奶奶犹犹豫豫,想过马路又不敢过。
我想:老师教我们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想到这里,我连忙走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扶你过马路吧。”老奶奶笑眯眯的说:“好吧,谢谢你。”我看见马路上没有车,我连忙扶着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年马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的小品——《扶不扶》格外引人注目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不仅因为它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而且它也是当今令许多人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扶不扶》讲述了一位老人不小心跌倒,好心人将她扶起,反被老人诬陷撞人的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个小品,都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看到有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事情就发生在20xx年12月31日,河源市一位村民骑摩托车外出,其自称在途中遇到一名八旬老人摔倒在地,自己好心将他扶起并送往医院,不料反被老人咬定自己就是肇事者。两天后,认为有冤无处说的村民,在巨大心理压力下,选择自***身亡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例子中,村民的自***行为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这也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看见有人摔倒到底扶不扶?有的网友认为不该扶,网友认为如果扶了,但被诬陷撞人又恰好没人看见,岂不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但也有网友认为公德自在人心,世界上还是有公德的人多,但万一碰上那种人就认栽吧。不少人也对此现象进行调侃说:“拍个照再扶,找人来作证或者随身带个摄像头拍下来证明自己。”这无疑是一种调侃,但同时更应该引人深思,人们这么千方百计的寻找证明自己的方法究竟是为什么。人们是否已经有了对这种事情的害怕心理,对这种事情的抵抗心理以及对人性的怀疑心理。
有人摔倒,人们就该将人扶起,这本来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种。种社会现象使这种传统美德快要消失殆尽了。《扶不扶》中一句话说的好:“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人不仅是对扶人的人的一种道德检测,更是对被扶的人的一种测试,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心,不应为贪图一点私利就诬赖他人。俗话说的好,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维护道德公正的心,那么本来不该发生的悲剧就不会上演,这个社会将会更美好。
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大雨滂沱,我放学后,撑着雨伞,急匆匆地往家赶。路上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发现有一位老人摔倒了。他的头发已经苍白,面容非常憔悴,艰难地想爬起来,却找不到借力的地方。我急忙跑过去,轻轻地对老人说:“老爷爷,我来扶您!”老爷爷满脸的'皱纹顿时散开了,浮现出一丝微笑,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小朋友。“我把老爷爷扶起来,又关切地问:”老爷爷,您没带伞?“老爷爷摇摇头。我又问:”您住在哪呢?“老爷爷告诉了我地址,正好和我同住一个小区。我便对他说:"我送您回家吧!”老爷爷连连道谢。我一手搀扶着老人,一手举着雨伞,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移动。雨,还是那样的下,风还是那样地刮,可是我想我们的心里却都不觉得寒冷。
渐渐地,我们到了小区,老人又再次向我道谢!我向老爷爷告别,便走回家。一路走着,一路唱着欢快的歌儿,漫步雨中,感觉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心里比吃了蜜还要香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