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爱吃各种各样的水果,但他最爱吃的还是葡萄。每当葡萄上市的季节,他就会买许多葡萄吃。
记得有一回,爸爸买了四大串葡萄回家。他一进门,马上就把葡萄洗干净。葡萄摆了满满一盘。他看着晶莹剔透的葡萄,自言自语地说:“这葡萄真诱人啊!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于是,他就拿起一串葡萄,坐了下来,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只见他先把葡萄皮慢慢地撕开,然后用力一吸,葡萄肉就整个滑进了他的嘴里。爸爸一边吃一边说:“优优,这葡萄真甜啊!你快来吃吧。”他嘴上这么说,可吃葡萄的速度一点儿都没有放慢。不一会儿盘子里的两串葡萄,就剩下葡萄皮了。
我看着快要被爸爸“消灭”完的葡萄,着急地说:“爸爸,你给我留点葡萄吧,我可是一颗都还没吃呢!”爸爸听了,不好意思地说;“哎,这葡萄实在太美味了。我一吃起来就刹不车了。”说着,他又开始吃第三串葡萄。
瞧!我爸爸就是这么爱吃葡萄。
有些老师很快乐,很严厉,很细心······但刘老师却是一个童心十足的人。
刘老师长得不算高,但“鬼点子”不少,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四年级的时候。我、王华杰、李涵、刘宓雨被老师邀请到清英外国语学校,帮那边学校画围墙,可能是因为那里的老师太好了吧,画完之后送给我们一人一个大海宝和两块蛋糕,我们抱着海宝,吃着蛋糕,如愿以偿的回到了教室。
一踏进教室,同学们异口同声叫道:“哇!”说是迟,那是快。刘老师叫上朱天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走了刘宓雨的海宝,我见机行事,迅速跑到自己的位子上,“捍卫”自己的海宝。
刘老师来了,她眼神凶神恶煞,双手乱比划着。想夺走我的海宝。我只好把海宝扔给了外面的王琛,刘老师说:“你要是把海宝上交,让你做语文课代表。”最后,四只可怜的海宝“再见”了。
我们原本以为没戏了,但刘老师又把海宝还给了我们,我们高兴地回家了。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