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业传奇秋山利辉的大作,其创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等。秋山先生强调“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的大道,这与我们的传统精神非常吻合。
初读感觉很有年代感,细读发现“匠人须知30条”从不会过时!
秋山利辉非常重视人才品格的培养和心理建设,专注于磨砺心性和品格。不仅是要培养技术优秀,会做事的工匠,而且要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三十条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态度、心理准备、意识、技术等。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书中有很多精彩语言,对我很有触动。举几个例子:
1、“别人叫了才采取行动的,是下下策;模仿别人的行动去做,是中策;不等别人叫,自己意识到并且采取行动的,是上上策。”
如果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性差,领导分配什么就做什么,到最后还不能完全按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这就属于“下下策”。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超出领导的想象完成工作,工作中要采取主动,不能有“只完成薪水分内事”的想法。想“从工作中学习”,就要非常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
2、“时间永不停息,要紧的是思考自己现在能做的事,不浪费每一瞬间。”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放纵,也可以珍惜当下,分秒必争。那些吃得苦中苦,过着苦行僧般生活的人,那些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为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3、“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做好事”的匠人。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们企业想要的人才。无论是体检现场,还是业务部门,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找麻烦的顾客,不满意的客人,面对这些随时可能给我们提出问题的人,除了真诚的态度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自我修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公司文化、政策的了然于胸以及不断的学习。
作为一名上班族,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拿出101%的气力,始终以101%的心态来面对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持续做有益的事情,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加油吧!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人,淘汰你的只会是自己而不是时代!
关于匠心,近期读了一本书,叫做《匠人精神》。
秋山先生“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孝顺父母,还生孝顺儿”,都是在讲德政和德行的教育。
其实中国五千年精神传承的主要核心即是“孝道,师道”。《弟子规》更是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秋山先生四十余年的探索,把做人的基本功,根据“老僧常谈”,总结出了“匠人须知30条”。
难能可贵之处,“秋山木工”要求在八年苦行僧式的学徒生涯中,每人能够每天背诵三至五遍“匠人须知30条”,八年累计一万遍左右。同时在相对封闭的集体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时刻对照自己如何把“匠人须知30条”去落实和践行。学徒每天晚上都会静下心来,如实反省今日所作所为,并尽心尽力用日志形式向师长、父母“汇报”。每两周会把写(或画满日志的素描本寄给父母,通常父母在阅读后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并在日志上留下感动或祝福、鼓励的话语,然后再寄回“秋山木工”。每日的朝会上,学徒当众读出父母的寄语时,往往也感激涕零。自愿努力和奋发向上的动力,由衷升起。
秋山先生讲:我们培养的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首重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其结果是每年“秋山木工”的学徒都能在日本木工大赛上名列前茅。如此八年,不断磨砺心性,既圆融了亲情,又在“德”、“技”双修的道路上,增添了无穷而自然的动力。
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
修行就是修正内心,去掉浮躁。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过程。所以应该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名、利、权这三样东西,让现在很多人浮躁,是人不能静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作总难以认真完成的原因。有些人,他们不会被名声、利益、权势等蒙蔽,有了这三者,他们能坦然对待;没有,他们也依然能做好自己。有或者是没有,他们都不会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人是智者。
正如玉衡人“白天干活,晚上读书”。不被功名利禄所动摇,一朝一夕只为做好当下的事情,只愿手中的虎符铜砭能为更多的人解决或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让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
感恩李道政师爷,感恩李氏砭法,感谢静静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将继续:“白天干活、晚上读书”,精进提升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愿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造福于民。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称呼瓦工、木工等为“匠人”,那时以为“匠人”就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后来才知道“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或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但还指那些不知疲倦追求更高的技术和艺术境界的匠者。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我最喜欢的,如果抱持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话,就不会拥有真正的实力。在每天的修业中,我们要拿出自己101%的气力,持续做有益的事情。要不断地累积经验,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
作为天然气行业中普通的一员,就拿我们日常工作中安装压力表为例,同样安装一块压力表,不同的员工安装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员工安装出来,后期一检漏,发现压力表有漏气现象;有的员工安装出来,一看方向就不正,使得巡检者在日常巡查时不能正视压力表表盘示数;而有的员工安装出来就很标准,后期不用进行任何调整。这反映出每一位员工在安装压力表时的不同技能和不同心境。
在安装压力表时,前两种人就是抱着“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人,所以他们的成果就是不合格。而书中说到“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潜质”,像这种抱着省事想法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不可能传承“匠人精神”的。
我们只有战胜自我,每天付出努力,抱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心性的态度,不仅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干完,还要把工作干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些份外的工作,提升自我心性,练就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达到所谓的“匠人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承“匠人精神”。
在本书的第108页,写道:“我们大部分学徒20岁上下,尽管如此,即使在这段时期全部牺牲个人喜好,日后还是可以重新取回以前放弃的东西。”这段话让我想起著名钢琴家朗朗曾经说过:“我的童年并不快乐。”但大家知道的是,现在的朗朗很成功。我想他肯定也会有机会去弥补过去放弃的东西,只是先后的问题。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应该适当吃点苦。吃苦不是说一定要过那种物质缺乏的生活,也包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玩,娱乐,没有人不喜欢。年轻时,正是奋斗、勤奋工作和付出自己的时候,即便此时,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爱好,等到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重新捡起过去的兴趣爱好。
《匠人精神》这本书是秋山利辉先生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来阐释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木工,对于各行各业都适用。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这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匠人须知30条”浓缩了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和教育的基本。
我们做人做事要“严,实,勤”。
一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十六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一点一点的学习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但如果没有人反复指点和指引,成才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在这个过程中,师傅无疑是那个最好的引路人,秋山利辉告诫年轻人,要想成为一流的匠人,必须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全盘接受师傅们所授予的知识,不然无法获得成长,同时还需要提升自己的心性,学会感恩。
生活中我们要与父母通,每个人就像一个棵生命树,父母及祖是根,孝亲敬祖,就是我们的心,与父母紧密相连。工作中与师父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跟师傅不仅学做事学手艺,更在学做人。与同事通,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彼此学习,互相帮助。与客户通,不要把顾客当别人,一定要把顾客当自己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为他尽责。还要与工具通,要热爱,感恩,我们的工具(虎符铜砭,随时保养工具,甚至恭敬工具。
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披荆斩棘,要耐得住寂寞,我们要拿出自己101%的气力,持续做有意的事,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吸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感谢唐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仅使我学到了工作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使我终身受益,感恩遇见!
在书的序里面有写,要把事情做好,先把人做好,己成则物成,行德行后技能,有xx而后有成事,“君子物本,本立而道生”。xx之大本:一曰发心,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或者说是“我为什么做这件事”的问题;一曰愿力,解决“如何”对自己发心去做正确之事。这个发心就是《易经》中说的:“元亨利贞”中的元。发心怎么教?秋山木工直溯人伦本源,首先要取悦父母,每天像战斗一样,拼命努力,做出让父母高兴、吃惊、感动的事情来。其实秋山的这种教育方式,与我们中国经典中意旨是一样的《孝经》中就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种精神,还有点像《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讲到的,无条件、听话照做、不惜一切努力去完全上司交给的任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