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仅仅是一个带有褒义色彩的名词,更是一种奔跑者的象征。英雄,有一种洗尽铅华的古朴,一种历尽沧桑的积淀,还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力量。
小时候,喜欢捧着金庸的小说看得津津有味,看着那些飞檐走壁、刀光剑影的武林侠士,心中不免有种向往,在心中暗暗定义了英雄,原来他们是无所不能的人。在心中也幻想成为这样的人,会用轻功游走在江湖之中,会用拳脚伸张正义,从而赢得弱者的掌声。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知道那些都不过是虚构之后,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于是我又迷上了科幻电影。看着镜头里蜘蛛侠、超人的敏捷行动,心里不免热血沸腾,又重燃了我内心的梦想,即使这时我已知道现实之中,超人不会飞。
后来懂事了,思想也逐渐开阔了,我开始重新定义了英雄。我不再崇拜那些偶像明星,而是寻找生活中平凡的英雄,思来想去,英雄是真正的奔跑者,是层出不穷的。
偶遇地坛,一个最落魄的地方洗涤了最落魄的灵魂。史铁生,一个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生的“奔跑者”。是的,他是一个残疾人,而且性格暴躁,在一次次病魔的折磨下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可怜人,没人知道他这一次次的垂死搏斗有何意义,他自暴自弃过,甚至想到了死。他更多的时候怀疑过自己存在的价值。也许他从未想过成为一个英雄,但是与死神的'一次次搏斗让他成为一个折翼的超人,即使超人不会飞,但他依旧勇敢面对。
死是一件不必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我印象中深刻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奄奄一息的人学会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是什么支撑着度过了一个个昏天暗地的日子,但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光芒在生生不息地传递。对,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念在闪光。这是英雄,一个属于永不停歇,永远“奔跑”的英雄。
今日坐在高考的考场上,忽然脑中一片清明,英雄不就是自己么!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与挫折后,我们勇敢地站在了高考的舞台上,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验。明天,等待我们的考验还会接踵而至,难道我们不应该是自己的英雄么?即使自己不会飞檐走壁,或许不会行侠仗义,但是我们用自己的坚韧铸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亦是英雄,虽是不会飞翔的超人,但我们始终要做一个执著的“奔跑者”。
我终于明白,英雄就是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超人不会飞,做最好的自己,被平凡而感动,为自己而英雄。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呢?很简单,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无意间发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这本书,刚开始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销量排名第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下去,不得不由衷地说一句:真的很值!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详细列举了诸多真实事例和生活场景,细心地为成人揭示了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等一系列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开始,一一讲解了与孩子顺畅交流。并且书中,还为读者设计了很多小练习,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再去书中慢慢寻找答案。他也会创设一些问题让读者自己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办?来一步步疏导读者的思绪,帮助读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在“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中,其基本观点是孩子的情绪与其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情绪好,自然会通情达理,并且更可能积极学习。而我们大人常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倾听孩子的感受,甚至否定孩子的感受。日子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书中还以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小场景为主线,通过对比教育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乖儿子更重要,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相反,从下面的对话方式中,可以看出:如果接纳孩子的感受,就能让孩子积极地思考问题。
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她真讨厌!
家长:那你一定很失望。你期待了那么长时间!
孩子:是啊,就因为裁判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捣乱。那也是他们的错啊!
家长:(安静地听)
孩子: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该演什么。老师很生气。
家长:原来是这样啊。
孩子:她说如果我们好好演,就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最好还是再复习一次我那部分。
总结: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当孩子的情绪郁闷时,如果直接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觉得那样?”有什么错吗?有点孩子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只会给他们增加难题。因为这需要他们基于原有的难过心情,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也有点时候,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到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虽说是一本亲子类的书籍,但对于我们幼儿园教师也十分受益,他能够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更加亲近孩子。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和耐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