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作文记叙文(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作文题目)

起跑线作文记叙文(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作文题目)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12 10:35:42
起跑线作文记叙文(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作文题目)

起跑线作文记叙文【一】

看到了电影《起跑线》的介绍,知道这是一部教育片,就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这是一部印度片,说的是一个有钱人的家庭想让自己的孩子读最好的学校,不惜一切的故事。电影我是提早订好的,平时看电影我都不买零食。这次还买了一个套餐,里面有两杯可乐和爆米花。这是孩子强烈要求的,为了满足孩子,就订下了。

每对父母,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部《起跑线》说的是印度的家庭,实际上中国的家庭也是这样的。电影里的父母,为了报名喜欢的学校,一晚上都要排除拿表格。而且还要把孩子送去提高班,让孩子接受更专业的辅导。虽然这对父母是有钱人,可是最好的学校竟然不录取他们的孩子。最后想到了假扮穷人,要此来拿到指标。

因为这所最好的学校,有给穷人孩子读书的名额。有钱人去最低层里面生活,可是为了孩子都坚持忍下去了。可见这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呀!虽然最后得到了想要的学校,却因为良心不安,也明白到不是好学校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包括孩子的品德,最终又去了普通的学校。这种题材的电影,很适合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看一看。看完之后,肯定会有收获的。

起跑线作文记叙文【二】

《起跑线》再度发扬了印度电影触及社会痛点,批判社会现实的优点。与本片沉重的主题不同,《起跑线》用缤纷的色调和诙谐的调侃连接了教育不公、贫富差距、数典忘祖、社会歧视链、子女培养目标和人性异化等主题,结尾的处理让人惊喜连连,讽刺意味十足。 看完此片,才知中印两个完全不同的大国,在国民教育领域居然又如此相似,比如连夜排队入学、高价购买学区房、盲目追求全英文授课等高强度超龄教学、贵族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天壤之别、教师和校长的势利庸俗、教育腐败等。

印度的教育体系与中国一样,从老师到学校,从孩子到家长,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焦虑和浮躁气息。可为什么中国人的故事,总被我们的邻居滴水不漏的讲出来呢? 《起跑线》在叙事手法、镜头运用、人物塑造等方面中规中矩,故事也简单的很:一对“暴发户”夫妻拼尽全力让子女入学。然而小人物的命运却牵动着整个社会,给观众强烈的带入感。 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教育施行双轨制,在曾经的西方殖民地,这种制度的影响尤其深远。资本家(上层社会、富豪的孩子自出生开始可以享受豪华教育资源,最终升入名校,但工人阶级的孩子只能在普通学校就读,最后上职业高中。也就是说,资本家的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领导者,而中产阶级和底层群众的孩子只能被培养成工人,为资本家服务。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富人的孩子,尽管资历平平,但也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完美的未来,而穷人的孩子就算无比聪明,也只能子承父业。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无论贫穷富有,都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一前提,反而指责其他孩子不够努力。须知,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教育,教育资源的好坏取决于家庭经济实力。而家庭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父母双方的教育背景所决定。当美女学霸获得国外20多所知名学府的录取通知书时,这种新闻把拼命活下去的普通家庭当成了傻瓜:她们的完全没有推广价值,因为就算培养出完美的人才,也是教育畸形的产物。 资本家为利润而生,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也就是说,富人在一定程度上靠掠夺穷人的本就不多的资源才变得更加富有,而正因为穷人无力反抗,加之利润惊人,富人才明目张胆,大肆为之。这一点在《起跑线》中也有鲜明的展现:“富人挣走我们的钱,地产开发商掠夺我们的土地,就连我们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也要被你们无情的剥夺!可你却说,你做了你认为正确的事情。”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消费力最强的社会形态为纺锤形:少数穷人阶级和富人阶级和多数中产阶级。然而20%的富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而出于种种原因,阶级跨越越来越难。需要说明的是,阶级的固化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阶级流动越剧烈,说明社会越动荡,而一个社会进入稳定和繁荣的发展期,必须要经历阶级稳定的过程。但阶级不流动,容易导致贫富差距增加,并导致社会动荡。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反对阶级固化,而是创造阶级之间相互流动的合理渠道。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受教育是实现阶级跨越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阶级跨越都越来越难。在中国,有人希望通过婚姻一步登天,所以在婚恋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亲鄙视链。 这种歧视,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展露无遗。《起跑线》中,富人的孩子申请好学校非常容易,走后门托关系轻轻松松。即便不行,正式审查中家庭背景占很大比重。而普通家庭就要连夜排队领取申请表。这一切与中国何其相似! 《起跑线》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是阶级的象征。”

又说:“你的女儿是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以后肯定子承父业;而我们家孩子就不一样,出来以后一定要开拓一番事业,所以我们只说英语。”听听吧,这段言语多么的轻巧,好像穷人就活该穷一辈子,自己就应该永远富足一样。我还觉得印度这个国家真的很可悲,印度人连自己的母语都不要,反而却把侵略者的语言当成至高无上的荣耀。可后来我才发现今天的中国也是如此,至少在一线城市,不会说英语的孩子就找不到玩伴的事实就与《起跑线》中完全相同。 《起跑线》最滑稽的一段是主角一家为了装富人,去照相馆拍假照片,显摆自己出国旅游。

而笑点的担当则是男主角,每到关键时刻,男主身上的市井痞气就戳穿了“富人”的谎言。人们总是说,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起跑线》则真实的.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和经济背景给一个人留下的烙印,是一辈子无法摆脱的,也是任何谎言所不能掩盖的。这就好比从没学过英语的男主角,就算无比努力地翻烂了字典,写的推荐信也是乱七八糟;从未体验过富人生活的男女主角,就算浑身名牌也丝毫不像贵族。 《起跑线》第一次让我惊讶的地方在于,影片不仅满足于装富很难,反而进一步展示了装穷更难。正如台词所说:“贫穷这门课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看看印度社会吧,富人的社区干净整洁,豪车豪宅;穷人社区,一下脚就能踩着牛粪,到处是蚊子,冲厕所的水都没有,吃水靠抢,吃米要靠分配。但无论贫富,都把英语当成了阶级的象征,只不过富人欢迎英语,而穷人则对英语表示强烈排斥。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歧视?原因无非是,人们急切的想与自己曾经的阶级划清界限,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上层阶级,获得更丰富的社会资源。还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只要一提及小学就说:“哎呀,一群小屁孩儿”。我急切的标榜着自己已经长大了,正如刚刚脱贫的中产阶级标榜自己不再贫穷一样。中产和穷人都是无产阶级,却把自己当成资本家,为富人代言。须知中产阶级只是刚刚摆脱枷锁的穷人,一场大病、一次失业,甚至一次经济危机就能重新打回原形。 长久以来,富人阶级和多数的中产阶级忽略了一个道理: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而是因为他们为活着拼尽全力。

“批判之前,请想想对方有没有你所拥有的资源。”中产和富人把懒惰、贪婪、道德绑架、不知羞耻、恩将仇报、我弱我有理等当做贫穷的“特色”,把起早贪黑、风餐露宿的底层人民打入了“活该灭亡,孩子都别生”的冰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英国人也曾经认为贫穷一种源于懒惰的罪恶,为激励穷人自食其力,《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干活,工作条件极为恶劣,薪酬也很低。可是经济危机一到,很多“体面”家庭***,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罪恶”生活。他们终于意识到,贫穷是一种需要救助的不幸。杨绛在《老王》中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起跑线》用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回击了这些毫无根据的鄙视。男女主角虽然富有,但在孩子入学的问题上却不择手段,以伪造贫困证明,欺骗学校,牺牲穷人入学资格为代价,获得了德里文法学校贫困生入学名额。这在中国也不鲜见——汶川地震时期,富豪子女假扮地震遗孤转学至沿海发达城市;大学奖助学金往往不能发给真正需要的人。 然而与中产阶级的臆断不同,《起跑线》展示了底层群众拥有的闪光品质。富人对孩子的培养偏向能力和知识,而下层群众以身作则,让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更有意思的是,片中有几个镜头,让我还真的以为穷人要哄抢行李、恩将仇报,却往往在最后时刻画风一转,凸显群众的朴实善良。尤其是隔壁的大叔一家,不仅在男女主角需要帮助时多次施以援手,分钱分粮,还为男主女儿的学杂费“碰瓷”讹钱,浑身擦伤在所不辞。

“我们虽然穷,但银行的钱,绝对不能偷!”即便识破骗局,大哥的善良还是征服了怒火:“你的女儿就像我的孩子,我的儿子名额被占,我不能再让另一个孩子上不了学。”说着放弃了举报。卑鄙与高尚,和财富多寡没有关系。正是在不断折腾和深刻对比下,男主最终幡然醒悟,选择向校长自首,准备放弃女儿的入学资格。 实际上,本片笑料的来源,从本质上讲是夫妻二人对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之间离婚的主要原因。男主坚持认为无论在哪所学校,关键要让孩子快乐,对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屑一顾。女主则更加实际,与其有一个快乐童年,她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进行高强度超龄学习。

总之,一方让孩子遵从个性发展,另一方则注重孩子的服从与认同。我认为这两点完全可以兼顾。我们总说先做人再做学问,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连知识都讲不好,怎么去教做人呢?老师把责任推给家长,家长则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两头都落空,把孩子耽误了。好在夫妇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在学习知识与阶级教育面前,还是选择了让孩子做一个健康而阳光的人。 第二个惊讶之处在于:《起跑线》杜绝了同类型电影的大团圆结局,反而一浪高过一浪,结尾布满惊喜,主题不断深入。在探讨教育不公,底层差距和贫富悬殊在探讨教育不公和贫富悬殊之后,电影并没有在夫妇两人捐助学校之后立刻结尾,反而让老大哥去寻找自己的恩人,男主与老大哥在豪宅中的冲突进一步揭露了所谓贫穷原罪论的可笑之处,构造了为富不仁,穷善其身的鲜明对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