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兴造,三分靠匠人,七分靠建筑师。因为兴造建筑首先要相地立基,然后定其开间、进深。这些尤其需要建筑师的能动性,须考虑场地的大小、形状等,如果地基偏缺则可不必拼镶整齐,屋架也不必拘泥于一般的三间或五间,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半间也是很好的。
园林的兴造,九分靠造园家,匠人只占一分。这是因为园林中的巧于因借,即因地制宜、借景取胜的精巧不是匠人可以达到的。
计成充分强调了设计师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完全体现在设计师可以因地制宜,而匠人只能拘泥于古法。正式的建筑多为三间、五间,而计成鼓励根据场地情况的特殊性,可以不完全遵守这些,亭台楼阁的建造更是自由,这种观点的论述在整本书中不断出现,体现了他的思想开明进步。
我认为中国外国各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便是玛丽·居里。
看过小学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我认识了她——一位为寻找“镭”元素的美丽女科学家,但细细品味,她的美丽可不仅于此。更是在于她的伟大精神。
她可以不顾名利:当她得到很多很多具有非凡意义的奖牌时,她并没有珍惜这些名利,而是更上一层,去探究更深奥的科学知识,当她的奖牌被她的女儿玩耍时,她并没有斥责她的女儿,不仅如此,她还将许许多多的奖金捐出去,去捐给科研事业的法国。
她可以不顾外貌:莫泊桑说过:“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门庭的标志!”但居里夫人辛苦地为寻找镭而操劳时,她的外貌已不知不觉的被大量的化学材料所侵蚀。当她找到“镭”元素时,她本大大的.美丽的眼睛早已凹陷身体虚弱。早已没有了姿色,妩媚。但她为找到“镭”而高兴,为人类付出而高兴。
现在“镭”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们不仅记住了“镭”——略带蓝色荧光,还会自动放热的伟大元素。更记住了“那个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的驾驭规律,而永保美丽”的美丽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对园林的兴造做了一般性的介绍。首先是选址宜偏,才能有幽隐的环境;其次景色要有自然野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然后对园中安闲、逍遥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描写,读之如身临其境;最后总结:造园不拘成法、因地制宜、追求新颖、摒除俗套,这样的园林虽不足以称大观,但小筑是可以的。
该篇中有大量对园中安闲逍遥生活画面的描写,十分引人入胜,传达了一种隐逸思想,也反映了江南园林的整体风格。
一、相地
对园林的选址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首先是选址时不拘方向、地势、可以在场地上新建或进行旧园翻造,但有一个原则就是“偏”;其次,园的布局要利用天然地势;然后特别说到水,水要弄清其从哪里来,流向哪里,水上可设需阁、浮廊跨越;后又说到要考虑借园林四周、远处之景;最后提到如果有古树,不妨将建筑退一步而让之。
总的来说还是要“巧于因借”。
(一)山林地
是最好的选择,因其自成天然之趣,自然野趣最浓。当然,山林地也须少量的人力加工:如疏通源流,地处挖成池沼,堆山、挖山洞,建房廊以连接各部。
(二)城市地
原则上不是造园佳地,如要造园,必须选择城市偏幽之地。要妥当安排各园林要素,人工创造自然之景,形成城市山林,则足证城市小隐,也是一种舍远求近的不错选择。
(三)村庄地
喜欢山水田园的人可选,有农家气息。田园中宜十分之三为池,尽量曲折,十分之四垒成土山。
(四)郊野地
在郊外选地,要依平坦的山冈,曲折的水洼,重叠的小丘,高大的树木。这里离城不过数里,往来较方便,若可以做到也是一件快事。
(五)傍宅地
宅旁宅后的空地可造园,不但可暇时行乐,且是护宅佳境。“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如此园林颇得安闲自得之悠然。
(六)江湖地
江边、湖边建小园,可以表现湖光山色的大观。
有一位词人,血洒战场,有一位武将,文采飞扬。这个人,便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有了自己的实力,与侵略蹂躏的金人抗争,在屡次奔走战场,器宇轩昂的之后,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报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中,而他,诗中散发着一种禀然***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只能叹息。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而辛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我就先分享《园冶注释》一书笔记以抛砖引玉。
《园冶》为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注释》为陈植注释,杨伯超校订,陈从周校阅。都是些大家,但遗憾的是,虽是八十年代出的,却全书都是繁体字。不过用繁体字也有些好处,在后面会有体现。
全书分三卷,第一卷分相地、立基、屋宇、拆装四篇;第二卷为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慢”的夏天
栏杆川在大山的深处,四周山峦逶迤,山外有山,出山的公路竟是最近三年修通的,川里的人过去想要出去一次,着实辛苦。据说,去镇上赶一次集,须带足水和干粮,来回步行山路,天亮出门,天黑方能回家……因为不便当的日月太久,直到今天,栏杆川的节奏明显比别处慢了一拍,不要说人的行为,就连川里的小清河,也是一副幽幽的样子。河的两岸,几十户白墙红瓦的民居,或新或陈,三三两两,自由散落在山坡上、树林边。树上的各色鸟儿,唧唧啾啾,怡然自得,全然不是都市公园里鸟雀们的急言嘈语。细心的人,纷纷惊叹道:来到栏杆川,光阴如何也变得悠长了呢?
一切都在想象之外“慢”了下来。到了栏杆川,因为慢,人的心情回到了原点。当地老乡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猴急个甚哦,慢慢也就好了”……确实,在流火的七月,从山外的世界来到这样“原生态”之地,许多人的感觉清凉了,安静了,也“减速”了。除了眼睛欣赏,心灵体验,更多时候,人的耳朵、鼻子、身体,都要调动起来,怀着一颗童心,带着一种新奇,在放松的舒缓节奏中,全身心去发现、去领略栏杆川的夏天。
这里夏天到来的时间,比别处要慢一些。夏天的平原,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而此时,栏杆川刚刚落英缤纷,正慢悠悠地关上春天的大门。到了夏至节气,枝头的黄金桃,浓阴里的香水杏,屋后的肥桑葚,一个个镇定从容,都是半生不熟的状态。屋里屋外,跑去跑来的黄口小儿,是免不了嘴馋的,但大人们并没有着急去催熟果实,提前摘取,一切皆顺其自然,等待成熟的一天。
“绿”的夏天
夏天的栏杆川,铺天盖地是纯净的绿色,初看这里的植被,到处是一种颜色,不免单调。然而,当你真在栏杆川住下来,最好是三五天之后,再细观看似普通的绿色,新的发现会越来越多。
核桃树在栏杆川随处可见,大多有四五十年以上的树龄,银灰的高大树干,碧绿的长圆形叶片,树冠巍峨,形似华盖。阳光下,微风里,绿波荡漾,绿意蓬勃,那种崭新生命一样夺目的绿色哦,让人不舍,让人痴迷,在怡人心脾的树叶清香里,在浑然忘我的深度感动中,关于生命的色彩,关于生存的味道,在栏杆川的夏天里,似乎都有了答案。
栏杆川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大本营,据说,能识别的植物就有两百多种,从乔木到灌木,从朩本到草本,从观赏到药用,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清晨,人们同太阳一起爬到山上,踏着白露,去欣赏辨认形态各异的野生植物,体验探索发现的种种乐趣。有人说,从地理学上,栏杆川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它的多数植物,明显带有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不仅鲜翠欲滴,而且叶片肥厚,体型硕大,很像从海南直接移植而来。山坡的背阴处,一丛丛野生蝴蝶兰正在静静绽放,远处的山头,更多人们叫不出名字的杂树,风姿绰约,随风起舞。
栏杆川的“绿”,不仅体现在一种色彩之上,还是绿色生态平衡的典范。这里保存了大山原始的环境,一直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从宏观上,山林密布,植被丰厚,终年水土保持极好,形成“山养林,林护山”的良性循环;从微观上,各类生物和谐共处,互相制约,同时又互相帮助。走遍了栏杆川大小十六个山头,这里无人管理,更极少看到植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这在山外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栏杆川天然独特的“生物链条”,像一本教科书,为人们尊重自然,依靠自然,回归自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变”的`夏天
夏天里,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夏天是一个热闹的季节,阳气最盛,适宜于事物变化生长。在栏杆川,夏天的情形,既符合天然规律,又与别处不同,正所谓十面百样,九九归一,最后体现在一个“变”字上。
应该说,栏杆川夏天的各种变化中,位列第一的,是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夏天的小暑时节,这里的温度,在14点可以达到摄氏33度,与川外没有二致。到了下午,温度开始急剧下降,可达摄氏22度左右,这样的气温,在盛夏,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怡人的。如果加上三天两头的雷阵雨和每天变幻莫测的瑰丽云朵,这里的气象表现,可以用丰富来形容了。温度的高高低低,不仅让夏天的栏杆川有了大西北“清凉谷”、“真氧吧”的美誉,也让爱美的年轻女子过足了更衣换妆的“瘾”。中午,女子们梳洗一新,穿上各自喜爱的裙子,三五成群立在村头香楸树下,手握折扇,在PK谁最美丽……
在栏杆川住久了,人们会油然产生“世外桃源”的感觉,每天,简单的生活让人恢复了天然的“知觉”,那些功利之心,那些非分之念,不知不觉地溜掉了大半,人经常处于“简单”的状态,说话办事效率大增。在这里,人很容易就变得满足了,对于自己的价值,终归有了理性的定位,心情放松了,睡眠好了起来,整个人都变年轻了。
栏杆川是富于变化的。这些年,川里的人家,到西安和广州务工的年轻人多了,各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也部分进入了栏杆川,川里的日子,变得更加有滋有味。然而,不管生活怎么变,他们的饮食习惯,总是每天两顿面食,除了各家都爱吃的饸饹面,还有炒面、拉面、凉皮子、肉夹馍和面饼,每家的婆姨现吃现做,做法自然是大同小异,吃的时候,都要照例泼上油辣子,有的人家,还要做一大锅香浓的酸辣汤,吃完面,喝上一海碗汤,酣畅淋漓地出一身大汗,个个心满意足,直叫“爽快些得很”……
这个夏天,很多川外的人们来到美丽的栏杆川,在久违的欣喜和期待中,深度体验了栏杆川“慢、绿、变”的三种要素,有人感慨,有人沉思。回首之间,一个新鲜的季节已经走过了大半,热闹的蝉声中,这个夏天,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在正午的阳光下,遥望东西南北郁郁葱葱的群山,凝视老乡灶间飘出的袅袅炊烟,只觉天地厚爱,心中悠然,这个世界,这段情缘,终究是美好和谐的。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