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圈里有熟悉的环境、认识的人、习惯的事。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圈。
诚然,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出于对安全感的需求而需要这样一个舒适圈,以求规避不必要的挑战,求得心理上的安逸。
然而,长期处在这名为舒适圈,实为避难所的圈子里,我在得到安全感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进步的机遇?在求得轻松的同时,是否也丢失了更美好的未来?比起安于舒适圈,我们更应该跳出舒适圈,于未知与挑战之中,寻得个人价值,寻得真理与进步。
跳出舒适圈,意味着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人在面临未知与挑战时,最有可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成就更高的生命价值。王洛勇离开故土亲人,只身来到语言不通的大洋彼岸,在文化不同、经济拮据的异国淬炼自己,终成百老汇华裔第一人,可见,国外的世界固然荆棘遍地,但个体唯有面对未知与挑战方能真正成长。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跳出舒适圈更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与延续。当原始人第一次走出熟悉的洞穴,面对无边的世界,人类的历史从此起步;当哥伦布离开欧洲大陆,开启探索远方的征程,文明的足迹开始蔓延。反观19世纪的旧中国,一味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闭关锁国,安逸于自己搭建的舒适圈,终走上被时代抛弃的消亡之路;而敢于跳出舒适圈的文明方可见进步的曙光。
跳出舒适圈,更是一条通往真理的大道。回望近代物理的发展史,面对摇摇欲坠的经典物理,有人畏畏缩缩,留恋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终无所获;有人却敢于跳出舒适圈,开辟量子物理的新天地,在不确定性的海洋中终窥得上帝的骰子。真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一味安于前人划定的舒适圈内而不思、不敢向外一步,只会成为无知的村民,终其一生也走不出无知山谷;唯有敢于跳出舒适圈的先行者,才能寻得那山谷外的真理。
而要真正做到跳出舒适圈,个体必须要有对未知好奇与无畏,以及一颗永不安定的心。后者驱动着我们对圈外世界的好奇,而对未知的无畏让我们坚定自己探索与前行的步伐。同时,社会必须要有进步与宽容的眼光,在外界变化的大趋势中窥得自身的局限,并通过不断地尝试从而跳出固有的舒适圈,在圈外的挑战中寻得发展与进步的机遇。
舒适圈能给我们一时的安全感,却无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唯有跳出舒适圈,跳出这个安全的茧房,我们才能在圈外的狂风暴雨中,真正迎来云层背后的曙光。
《米小圈上学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纯真与友谊。书中讲的是一个活泼,开朗又搞笑的小男孩米小圈。米小圈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刚开始他还想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可以玩玩具,还不用写作业,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位美丽的老师。
我从书本中看到了一个顽皮淘气,但是又非常团结友爱的米小圈。他和朋友间纯真的友谊令我羡慕。
老师:
您好!
今天孩子回来说让家长看看自己的月考卷子,再写一篇感想。我只有一点感受,还谈不上感想,就给老师交一张不太合格的答卷。有错误的地方尚请老师谅解。
看了孩子的月考卷子,只能说孩子没有学好这门课。如果说感想,怎么说呢?孩子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自己也有一个希望。但是希望与实际之间的距离只能靠努力来缩短,如果孩子做出了努力而没有缩短希望与实际间的距离,就只好说孩子尽了力,而没有达到目标。主观上作了努力,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社会上在生活中,在学校里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可以说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说,只要孩子尽了力,学习成绩只是一个指标,是一个学习成果。不管好坏我们都要接受它。
作为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的家长,每一次家长会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刑罚。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与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强烈反差,在家长心上的沉重压力,也是无法用笔墨和语言来形容的。对于老师来说,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只能表示12分的歉意,只能说我们没有协助好老师做好孩子的日常功课辅导,没有尽到作为孩子家长应尽的责任。
孩子讲,明天老师约家长到学校面谈,我十分赞成,为了孩子我们宁可自己的\'工作受损失,也要义无反顾的前去与老师面谈,不会因工作繁忙而放弃这样一个与老师沟通的机会。
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照。
XX孩子家长 具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