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爸爸带我去看望他们单位在“扶贫活动”中帮助的“小女儿”——冯丽洁。同行的还有周阿姨,梁叔叔等人。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隆安县部福乡普权村。这里四周是荒凉的大山,高耸云天,好像要把村子遮盖起来一样。稀稀拉拉的田地已经干裂,没有一棵庄稼。不多时,周阿姨搂着一个瘦小的女孩走了过来,对我们说:“这就是我们的小女儿冯丽洁。”那女孩约一米三的个子,短短的头发有些发黄,瘦黑的脸蛋上,两只溜圆的\'大眼睛透出企盼和掩饰不住的喜悦。她穿着的一件粉红色上衣,已经褪色,显得很短,一条灰色长裤还打着好几个补丁。丽洁一点也不认生,几声问候后,便带我们去参观她们的学校。
门锁上了。透过窗户往里看,教室很小,墙壁上挂着一块用木板拼成的小黑板。黑板前有三四条长凳,有的长凳缺了腿,用砖头垫着。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蜘蛛在悠闲的编织着自己的梦,看着看着,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上课的情景:孩子们坐在摇摇晃晃的长凳上,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专注的望着老师,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走吧!”我从浮想联翩中清醒。跟着丽洁,顺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来到了新修的水库。那担负着全村人饮水重任的水库,其实不过是个椭圆形的蓄水池,里面储着半池水,水面上漂着树叶之类的东西,但因为有它,村里人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这里用水的困难,我怎么也想不到!
下了山,走过一段坑坑洼洼的泥路我们终于到了丽洁家。
那是一座用木头搭成的简易木房,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屋子是两层的。要进她家,还得爬一截用木板架成的“楼梯”。我手脚并用,艰难的爬了上去。刚要迈进门,突然,脚下“嘎”的一声,感觉有些晃,可把我吓出了一身泠汗。赶紧收脚,低头一看:哎呀,地板上到处是细缝,一缕缕光线从缝中透了进来,将黑暗的屋子照亮了许多。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房子,心里竟有些发 毛。
刚进屋,地板下层就传来了“呼噜呼噜”的声音,丽洁连说:“下层是养牛,养猪用的。”真让我感到意外,丽洁的家里看不到电线,屋梁上挂满了蜘蛛网,灶台黑黑的,屋里只有两条板凳。丽洁的妈妈见我们来了,赶紧向邻居借了几把椅子。
在交谈中,我们才知道,12岁的冯丽洁得到资助,才走进了校园,圆了她的读书梦。而她姐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就因家里没钱,已辍学在家半年了……爸爸将大伙凑的钱送到了丽洁妈妈的手上她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钱,热泪盈眶。
告别了丽洁一家,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们又回到了灯火璀璨的繁华城市。隆安之行,在我的内心深处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与冯丽洁及众多山村小朋友相比,我觉得自己真是在蜜糖中泡大的。我们这些都市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呢?
星期二下午,做完作业后,我感到无趣,便想起了妈妈给我报的画画班。心想:为了给妈妈争光,也为了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我决定主动画一张“漫画像”。画什么呢?图图、皮诺曹、猪八戒……我想了一会儿,才决定动手画。
画好后,我定睛一瞧,呀,这是谁呀?长长的鼻子,如同撒谎了的皮诺曹;大大的耳朵如同有动朵神功的大耳朵图图;眼睛大大的如同哆啦A梦那有时生气,有时和善的大眼睛。哈,漫画上的人有点像妈妈!
那长长的鼻子,和匹诺曹还真的有八九分的相似。想想妈妈以前的作风还真和皮诺曹相似,说好的买小鱼给我养,到最后就像没听到一样就过去了。记得一次说好带我去大润发,可到最后不就只是在家吃一吃饭、读一读书就过一天了吗?
那大大的耳朵,和大耳朵图图真的.有七八分的相似。记得我在读英语的时候刷了会儿抖音,没想到刚一打开,妈妈就怒叫道:“你又在干什么?作业做完了没,英语读完了没……看什么抖音?”
那大大的眼睛,和哆啦A梦的大眼睛也有几分相似之处。没有做错事的时候,那大大的眼睛似乎变得和善起来。只要一做错事,那大眼睛瞪得和母老虎的差不多。
正好好看着我的画呢,突然感到身后一丝丝凉风,呀!痛、痛、痛——妈妈,请手下留情啊!
奔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象一棵树独自站立,又和许多树心手相连构成一片片森林,不管多么强大和乐观的人,面对着吃喝拉撒、爱与信任、理想与现实、坚持与放弃这些问题时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困惑,心灵的城池上飘着阴影。有些人走过这段旅程,清风淡月,一步步走进了人生的佳境,有些人没能趟过这条河流,搁浅在了青春的中途。
这是一部心理救赎的电影,成长于波士顿南区贫民窟的威尔·杭汀(Will·Hunting)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清洁工,他与他的朋友整天泡酒吧、打架,却拥有着超人的智慧,是一位数学天才。他的数学才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人发现的,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在讲课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数学题,能解答出这道题的人都是当今的顶尖人物,骄傲的学子无人解题,但主人公在很短的时间內将答案写在了教室外的黑板上,然而他并不想别人知道是他所为。教授发现了这个天才,欣喜万分,希望把他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人才。然而他的心扉似乎是上锁的,教授无法走进他的世界。
主人公走在自信与自卑的边缘,才华让他自信,心理创伤却让极度自卑。他把未来总是想象得十分恐惧,內心只有负面的事情,他宁愿与女朋友分手,因为他害怕被女朋友抛弃;他宁愿放弃好的职位,因为他害怕工作中出错,对未来的恐惧一直让他改变不了现有的生活。他沒有办法信任别人,因为他被爱他的人所拋弃,所以他总是在别人离开之前先拋弃别人,在防正心理下他孤独了20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
主人公紧闭自己的世界时,什么都进不来也什么都容纳不了,在心理医生西恩的帮助下,他敞开自己心扉正视自己的过往,而这时,阳光便进来了。
这是一部让我感动至深的电影。关于天才,关于人生。影片开头对于主人公天赋的发现及家庭背景并未做惊奇地描写,而仿佛是自然发生的事。在麻省理工做清洁工,实则对高等数学的狂热。有一帮社会最底层的难兄难弟,冲动,斗殴,实则是表达对社会的不满。
兰博教授与主人公戴尔
影片的起伏点在于兰博教授为因斗殴面临坐牢的戴尔保释,并为其提供学习高等数学的机会和心理辅导,并最终碰上作为心理学教授的西恩。此时戴尔的天赋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从前几任心理医生的著作中即可研究出对方的弱点,对其攻击。唯有西恩教授在遭受同样的侮辱及愚弄后,依然放下身段与其交流,用自己的人生及经历来感化戴尔,并最终得到亦师亦友的关系,自己的情操得到升华,心结也得以解开。
我从影片的后半部分即开始流泪。是因为我钟情于思想性的影片,久违了这样的片子;是因为被主人公的经历触及,回想起自己的人生低潮期;是因为被西恩教授用人生的感悟去感化戴尔时流露的真情感动,追忆起自己是如何走出那段低潮期的。
西恩教授采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戴尔,刺激戴尔
关于人生,关于真诚。年轻气盛的戴尔,凭着自己的天赋把教授们耍得团团转。从表面上看是这样,其实反映出戴尔因家庭暴力引起对别人的不信任。而当西恩教授用亲身经历来与戴尔分享时,表现出极其真诚的态度,从而教育戴尔与人相处最基本的要素是真诚。爱情亦如是。
2位教授在为天才的前途争论
关于天才,关于成长。影片还有一个焦点——天才的成长。天才是该自我成长,还是给其规划道路。这个课题其实会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子女。本片给出了答案:自我成长,并加以一些辅导。庆幸的是,我也在以这样的轨迹在成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