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优秀家风和家训小故事作文一篇)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优秀家风和家训小故事作文一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1-18 06:36:45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优秀家风和家训小故事作文一篇)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一】

我们家是一个非常温馨、非常勤俭的家庭。爸爸妈妈经常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传承下去”。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我们的袜子破了,妈妈会把破的地方再补一遍,妈妈补完的袜子就和新的一样穿着很舒服。虽然一双袜子花不了几个钱,但是袜子是由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棉花,由纺织工人辛辛苦苦纺织出来的,我们的节约就是尊敬他们的劳动和汗水。

买菜的时候,爸爸经常货比三家。对比谁家的蔬菜更新鲜,谁家的价格更合理后才决定买谁家的。他不抽烟,不喝酒。烟酒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嗜好,我爸爸却很理智的说:“烟酒伤身体,我们不应该吸烟,尽量少喝酒”。

还有地球最宝贵的资源——水,是必须要节约的,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陆地生命都依赖于淡水。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居世界第109位。水已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水已越来越少。爸爸妈妈总是将洗完衣服的水倒在桶里,墩地的时候用。

勤俭持家,利于我们这个小家,也利于国家这个大家,我们大家会一直将这个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这就是我家的传家宝。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二】

这台缝纫机是1973年,我的太爷爷买的。那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买布要布票,买米要粮票,买油要油票。那时候的农村,家家都很贫困,如果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再有一台收音机,有了这三样“传家宝”,那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都可以神气许久。

现在来看看我们家的这台“传家宝”缝纫机,她来到我们家已经有了45年了,她的底座有一个脚踏板,靠着人力让它运转,脚踏板连接着一个大轮轴,脚踏板运动起来,轮轴也会跟着飞快地运转起来。轮轴上一条细细长长的传输带就牵动着缝纫机的机头了,机头上的花纹并没有褪色,结构还很完整,没有少掉一个零件。踩动着脚踏板,机头的针头就会快速地出线,打出来的线,是整齐且精致的。桌板底下还有一个大大的桌肚,是用来放机头的。缝纫机的脚踏板和轮轴都已经生锈了,整个放机头的桌子也粘满了胶带,放针线的.抽屉也打不开了,但是机头却还是像新的一样,这可少不了奶奶平时对她的爱护。

“传家宝”缝纫机可给我们家做了不少贡献,以前大家没钱买衣服,就只能自己做,有一台缝纫机可就方便很多了,不用一针一线地慢慢缝。爸爸、叔叔、姑姑小时候每年都有奶奶自己用缝纫机做的新衣服穿,可神气了。奶奶还用缝纫机自己做被子去卖,赚了不少钱贴补家用呢。直到现在,奶奶的缝纫机依然发挥着作用,我们有些衣服的修修补补还是靠奶奶和她的缝纫机完成的呢。

小时候我不懂事,常常要去玩那台缝纫机,在缝纫机的桌板上爬来爬去,踩脚踏板,扯传输带。一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二话不说立刻把我带走,不让我碰那“传家宝”。我便追着问为什么,奶奶笑着说:“这台缝纫机,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啊!”当时我还以为是无价之宝呢。现在我明白了,她的确是“无价之宝”,因为她不但记录了奶奶那一代人的历史,而且她也是中国社会变化的记录者,也是中国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的见证人,她还是讲述中国解放后的历史讲述员,她让我看到了40多年来中国逐渐强大的过程,她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或许没有达到传家宝的年龄和价值,但是她在以后,肯定会成为我们家的传家之宝。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三】

我的床前挂着一个包包,那就是奶奶留下的“传家宝”。 记得我小时穿过一件旧衣服,前年翻出来看看,还够不上我的书包大呢!妈妈就胡乱地塞在破篮里。奶奶看看想了想说:“这件衣服颜色还可以,以后可能用得上。”说着把那件衣服,塞进包包。妈妈不由地点点头。 一天,我从门角拾起一颗漂亮的纽扣,高兴地玩着。可没几下就厌了,随手一扔,正掉在奶奶身边。奶奶拾起来,看了看,也塞进了那个包包。 奶奶有个“怪”脾气:凡是家里要丢的或当废品的布条子、扣子、袜子......都捡起来塞进包包,十分珍惜。 有一年,外婆给我寄来一件呢大衣,真b}充。特别是那三个纽扣,透明的,还夹着花纹,好像在哪儿见过。

倒霉的是这件衣服没穿几天,打乒乓球时,一颗纽扣碰掉了。这么漂亮的纽扣哪里有得买吗?我有点忐忑不安。回家,奶奶没怪我,我急忙拿出包包,终于找出一颗和这大衣上的扣子一模一样的纽扣,我仔细一看,就是从门角捡来,又被我扔掉的那颗,心里真有些惭愧。 有一天晚上,妈妈从祖里给我找出一条裤子,一试企合适,可我A着嘴说:“上边有个指头大的洞呢f”妈妈不由叹了口气。忽然说:“你奶奶不是有个‘包包’吗?找奶奶问问有合适的布没有。”奶奶仔细地看看裤子,,哗啦一声,把包包里的东西全倒出来了。我可真傻眼了,里面的东西真不少,简直是个“万宝箱”了。

我眼尖,一下子找出了颜色和这条裤子差不多的布,奶奶笑哈哈地给我缝上了。 一天吃晚饭时,妈妈认真地对爸爸说:“你看,咱家的拖把坏了,加点布条,扎一扎吧!”爸爸皱着眉说:“就是没材料,再说也没有时间呀f” 奶奶一听,立刻放下筷子,匆匆走进屋里,拿出那个包包,在地上一放,笑着说:“材料有的是,明天我来扎吧!” 我知道奶奶的包包又要显“神通”了,笑着说:“我帮奶奶扎!”拖把扎好了。“奶奶,你的包包可真行!”我高兴地说。奶奶看着包包,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 奶奶去世已经一年多了。我接过了奶奶的传家宝—一个包包,把它挂在床前,我十分珍爱它。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四】

传家宝是青花罐的小张重视历史文物所涵盖的文化底蕴,历史凝聚而成的古物确实承载了考古的价值和文物本身的经济价值。

但古物的精神价值比较隐晦,没有普遍和直接性的作用。

相较而言,小杜祖辈的几枚勋章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更具现实性一些,看到勋章便能联想到祖辈的功勋、荣誉和事迹,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力量。但这种功绩性的记忆承载可能过于局限,对于平凡的后辈也许可望不可及。

就这一点来说,小程家的祖训会更具优势。祖训完全以精神和观念的形式而存在,它不依托物质,因此继承更加直接,对精神的传承作用也没有太多障碍,更具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

祖训传家更无价。小程家的祖训,强调“忠厚”、“诗书”,从内容上看,还是比较全面和积极的。

忠厚谓品性为人,是家族道德;诗书重文化修养,造书香门第。德才兼备,忠厚文雅,这祖训所传递的信息明了而又意义深厚;忠厚与诗书,这祖训的要求并不苛刻且促人向上,可谓传家之宝。

从影响个人的时间性而言,祖训的观念更能影响人的一生。它作为世世代代行为的准则,对人一生道路的选择、日常的作为、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规范意义。它督促着人恪守美德、诗书育人,相较于青花罐和勋章而言,它对个体人生的价值更具时间长度。

而这美好的道德精神素养在现下更显出其重要性。我们看到的地铁吐痰男也好,青岛的天价虾也罢,这不都是因道德精神的缺失而出现的令人心痛的现象吗?而在此时祖训的出现不正如一泓清泉能使人们心中重新变得清澈,纯净吗? 在传家的意义上,青花罐和勋章显示出物质继承的局限性:一是继承者可能局限,二是继承体可能破坏或遗失。但祖训拥有人人可知、可继承的价值优势,它不存在物质保存和继承的脆弱性和不公平性。它可以传到家族的每个人的心中,长长久久,其生命力也是前两者所望尘莫及的。 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祖训是具有灵活性的信条,它的意义具有主观色彩和可塑性,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被赋予更多不同的内涵。它有条件符合时代的变迁,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更符合时代的需要,从而更具长久价值。而青花罐和勋章的固定性不具灵活的文化内涵,比较刻板和单一。

伏尔泰曾说:“观念自由高于肉体自由。”从世俗层面而言,物质和精神的继承都具必要性,但对于具有传承意义的传家宝来说,精神上的继承更有价值。所以祖训不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足以创造更多更深意义的价值。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五】

三人讨论自家的传家宝时,一人曰吾有名窑出品、玉润珠圆之青花;一人道祖父传我铁血荣光、赫赫武功之勋章;最后一人含笑曰:吾家无他,“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祖训耳。对于最后一位“小程”,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乃至艳羡。要知道,此训中“忠厚”与“诗书”二词,正是一个人、一家族立身、立业之本。

“忠厚”是道德要求,是堂堂正正为人的基本要求。

也许有人称羡祖传青花古董可值万金,但瓷器再美,不过身外器物,不能升华心灵;也许有人偏爱金银勋章诉说荣光,但功勋卓著,亦是先辈辉煌,难保“虎父”不出“犬子”。而“忠厚”是对道德的追求,能真正令家族中每一个人的血脉里,都流淌着高贵的血液,而这种精神,却是任凭你光耀显赫,亦或身居陋巷,都不会失去的。有精神准则的人,才不敢在春风得意时“倚仗东风势便狂”,从而守住心灵的桃源净土;有“忠厚传家”的氏族,才不会常见浪荡骄奢的子弟面临“富不过三代”的悲剧。从而守得家业长久。

“诗书”是技术要求,是对知识素养的追求与敬仰。

青花虽美,至多往拍卖行一拍了事,闲来也不过把玩消遣,不能带给人真正的技能;勋章耀眼,但换不来他人对你本身的认可。小程家祖训中的“诗书”,在农业社会是儒学经典,在今天便是指一个人赖以为社会做贡献的科学、文化或艺术素质。韩愈云:“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应成为其中发挥作用的一部分。试想,一个游手好闲、不好学习的人,怎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一个不重视知识教育、得过且过的.家族,又怎的会兴旺发达、枝繁叶茂?

在感叹小程祖辈远见智慧之时,反观当下,去此二句甚远之人、之家又何其之多呢?为追求一时的声、色、权、利而作奸犯科、不择手段之人,开了一家家工厂、贪下一笔笔民脂民膏——早忘了“忠厚”!宣扬“读书无用”的碌碌虫豸之徒,高举着一面面“反智主义”的大旗——早丢了“读书”!社会发展,亟需的不是连城的锦屏翠玉、古玩珍奇,也不是“尘暗旧貂裘”的旧勋章,而是一代代有道德、有才能的新人。

小张的青花古玩,我赏;小杜的军功勋章,我敬;但小程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才是我认为最具价值的。我们要坚持“忠厚”之德与“诗书”之才不偏废、同重视,才能为“修养”乃至“治平”注入不竭的动力。

虽总有良田百顷、身家万金,不过三世而散。且须听“才德”二字、良言一句,传万世不绝。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六】

近几年来许多鉴宝、赏宝节目受到广泛追捧,许多参加节目的人都是携带自己的“传家宝”而去。青花罐、勋章等固然有年头有故事,但毕竟只闪烁着旧时代暗淡的光芒。我们的“传家宝”当传天下,万世万代都能唤醒人们的真善美意识,焕发新时代的光芒。真正的传家宝当属家风祖训。

中国人对“祖传”性质的事物带有莫大的青睐与喜好。从许多江湖郎中“祖传秘方”的幌子到现如今我们对传家宝的探卖,无一例外。家传的事物对中国人有重大意义,往往能世代绵延而不绝。既然如此,我们的传家宝就不应当止步于浅浅的物质层次,而应当从精神上让我们的后代得到灵魂的教育。

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名为《留住乡愁》的纪录片,走遍神州大陆的山河川原,探访许多古朴村落的风俗民情。而其中有许多宗族曾经显赫一时,他们高居庙堂的老祖宗给他们留下了无数丰厚的祖训。先代曾是礼部仆射的宗族,至今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先代曾是将军的宗族,世代人奋勇习武,报国安境,守护故乡,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浙江的“守塔世家”叶中央等人,一族人几百年来守护一个小小的灯塔,为渔民保驾护航,虽然族人为此牺牲,仍然日夜护塔。这些活跃而生动的家风祖训,无疑闪耀着巨大的精神光芒,经久不衰。

器物总是冷冰冰的,这样的传家宝不能长久地暴露在外,总是要拿到秘密之地小心保存,而家风祖训却需要我们应时应地积极践行。无论是尚书、尚勇还是尚德,这些家风祖训都会是一缕缕暖人的阳光,温暖人们的心房。《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等家训都已成为我们立德树人的典范,是引领我们教育的标杆。这些家风祖训,沉淀的时间越是长久,就越有生命力。

许多的家风祖训可能成了“老规矩”,但老规矩不应老去。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家风祖训可以焕发新时代的光芒。古人的折柳送别,有新时代的思乡怀人之情;古人的读书修身治国齐天下,有今时代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家风祖训,决不能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魏晋时期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的现象。仕大夫们传承的是官位职衔,而我们今人应当沿袭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家风祖训。传家宝,当传天下,传万世。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七】

祖训如明珠,光亮照山河。

传家宝,对有些人来说是岁月长河的见证,对有些人来说是家族故事的纪念,还有些人则把它作为家族精神的传承。相对于留存岁月的青花瓷和用血汗换来的勋章,祖训的传承在我心中更具价值。

诚然,价值连城的古董作为传家宝不仅珍贵,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古韵。老一辈浴血奋战得来的勋章饱含辛酸与艰苦。但是一条条由先辈得出的祖训,虽然言简意赅,但却更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

毕淑敏曾经说过:“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无价的古董与奋斗的勋章只能代表昔日的辉煌,难以坚固我们的内心。唯有祖训凭借它无形却温暖的力量,托起我们的心,将它包裹。前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我们早已烂熟于心。祖训,便是这前人智慧的结晶,是那庇护我们的大树。

当“我爸是李刚”一词红遍网络,众人以其来调侃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丑恶嘴脸。不久前“富二代掌掴快递员”的新闻一经发出,便激起了轩然大波。自小享受比别人更加优渥的生活环境,却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事情。是家庭的财富迷花了他的眼,还是长辈创下的功绩让他失了智?试问若是祖训严谨,家风严明,社会上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纪伯伦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是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我们容易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本心。古董不能阻止我们随心所欲,勋章不能避免我们惹是生非,想一想家训祖训,是否能让我们在盲目热情的情绪中感到一丝冰凉的清醒?

当今社会,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的事件屡见不鲜。“推诚结仁爱”如梁益仁,“澄清有片心”如阿布列林,“化作光明烛”如莫振高,这样感动中国的人凭借什么至于此呢?不凭富可敌国,不借权势滔天,他们共有的不过只是一颗火热跳动着的心罢了。牢记国法祖训,做一个赤诚之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使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我有步履一双,清风自在;我有明珠一颗,照亮山河万朵。祖训便是明珠,作为最具价值的传家宝,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长河!

传家风讲家训学家史作文【八】

生活是一片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分希望,收获一份成功;播下一片孝敬,收获全家幸福。我家就是幸福的港湾,敬老爱亲是我家的传家宝,它从这里传承,经过一代又一代。

在左邻右舍眼中,爷爷是大孝子,虽说他早已离我们而去,可他的孝行迄今为止仍然是乡亲们教育下一辈的模范故事。据爸爸说,打小家庭经济拮据,爷爷每个月的工资不多,每次领了钱,他总是惦记着先给老家的曾祖父、曾祖母寄去生活费,剩下不多的才是全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后来,曾祖父母他们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眼睛也不好使,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爷爷就把她们接过来一起居住。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菜肴,爷爷必定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们盛上满满一大碗,接着才轮到子孙们,自己则最后“出场”。常听奶奶说,太婆婆逢人便夸自己这辈子真是好福气,得了个女婿这么孝顺自己,事事都要惦记着她这老太婆,比亲儿子还体贴。

耳濡目染之下,爸爸、妈妈对长辈那也是相当尊敬,礼数有加。在爷爷生命垂危的住院的那两个月,爸爸请了长假一直陪伴在爷爷的身旁,每天为爷爷翻身擦洗、端茶送水、喂饭喂药。那段时间爸爸的眼睛都是布满血丝,我知道那肯定是睡眠不足和过度劳累造成的。可爷爷临终时面带微笑,紧紧地握着爸爸的手,我想他一定是感谢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儿子,因此走得很淡定很安详。

我就是在这样爱的氛围中成长,那孝亲敬老的种子早已在我稚嫩心中生根发芽。记得七岁时,有一天全家人吃过晚饭照例围坐在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妈妈摆好了水果拼盘,我挑了个最大的递给外婆,再挑了个大的给外公。观看节目的时候一定要点他们爱看的节目,并陪他们在旁边当节目“翻译”,外公外婆高兴极了,连连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看见爸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如今外出时,我会主动给老人们让座或帮忙提东西;在家里我帮着妈妈洗碗拖地,干些家务活;爸爸下班回家,我会给他按摩捶背端茶送水……

孝亲敬老就是我的传家宝,爷爷传给了爸爸,爸爸又传给了我,我接过这爱心的接力棒,一定会小心呵护着爱的火苗,让它一直熊熊燃烧,让爱的光亮照耀我前行的路程,直到永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