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在新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下雪了,真开心!正因为这场雪,才有了过年的感觉。虽然这雪阻碍了交通,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回家过年的向往和决心。我们也一样,手里提着年货,踏上了回家的班车,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喜悦,准备回家过年。
下车了,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好像被一层白色的银装所覆盖,我穿过银白色的田野,走过那座难忘的小桥,来到我家门前,屋顶上唯一没有被雪覆盖的烟囱,冒着一缕缕炊烟,屋檐下挂着一条条腊肉。大年三十,姥姥在厨房里蒸馒头、包粽子。妈妈准备年夜饭。爷爷在门口贴对联、挂灯笼。大伯伯在清扫门前雪。爸爸在房前屋后种下了石榴树和柿子树,向往着春天能够开花结果。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麦田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放鞭炮,开心到了极致!年夜饭前,需要放鞭炮,越响越好,这样可以赶走“年”兽。然后点蜡烛祭祖,给逝去的先人烧香、叩头。希望先人能够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保佑爸爸事业有成。最后吃年夜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爷爷姥姥便会递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
年夜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文艺晚会,聊着家常,吃着点心。一直到凌晨,我们走出家门,点燃烟花,望着天空中满天飞舞的烟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
欢愉的假期总是短暂,离别就在眼前,背包、后备箱、行李袋被父母塞的都是满满的“爱”。年年春节不舍离别,但今年似乎多了些特别。
这一特别于新年贺岁片《你好,李焕英》中的情感共鸣。当关上车门、背起行囊,你会不会突然想到李焕英送女儿坐车的场景,会不会突然哽咽,会不会回头看看仍然站在原地看你远去的“李焕英”。电影《你好,李焕英》有太多让人潸然泪下的瞬间,更有太多让人牢记在心的话语。“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这句台词击中了所有人的内心深处,让人悄然泪下。
看着电影,似乎每一位观众心中遗憾都在脑海中一一浮现。“我一次也没有让我妈高兴过、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没有找到一个好工作、我没有做个一次让我妈值得骄傲的事情……”一个又一个画面,触碰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我们的“李焕英”也和电影里一样平凡而伟大,总是在我们无助和伤心的时候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重拾理想和目标。
回想起母亲生病的那年,至今心里仍隐隐作痛,当时在外地工作,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能陪在她身边。后来才知道,母亲的腰椎有结核,怕我惦记,在她手术前才告诉我病情,那时只能在遥远的他乡默默地祈福。那场手术做了8个小时,摘掉了3节腰椎,那8个小时我过得真是分秒难熬,一次一次的给父亲打电话询问情况。“手术很成功,放心吧。”接到父亲的电话,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后来跟母亲聊天她还在回忆说,“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我怀着无限的愧疚拉着母亲的手一直在说,“不会的,不会的。”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样,他们要的幸福很简单,不奢望儿女能有多大的成就,只求我们能健健康康,有空常回来看看,多和他们聊聊家常。现在的我们忙碌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很多时候忽略了父母的想法和感受,盼儿归,成了他们心灵的一种寄托。每当我们打电话说要回去时,他们都是掐着指头算日子,而当我们即将再一次远行,他们总想着让时间过的慢一些,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把幸福给了我们,却把孤独留给了自己。尽孝要趁早,毕竟父母能陪伴我们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让我们珍惜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每一天。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
其实看完电影之后,从影院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平复心情。电影里有段李焕英女士送女儿坐车的场景让我哽咽,这个场面我太感同身受。每次不管是到另一个城市念书还是工作,妈妈都坚持把我送上车然后在窗前目送,两只手握在一起放在胸前,眼里有不舍有担心也有祝愿。直到车子起远了,她还站在那。就像电影里说的,我一次也没让我妈高兴过,我没有考上好的学校,没有成为一个贴心小棉袄,没有找到出人头地的工作,我满怀愧疚,可她总笑着安慰你;其实她只是希望你好,健康快乐,这就是妈妈最大的心愿。
贾玲那句“来世我做***”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既是她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想必也是很多人想说却始终没敢或者再无机会去说的一句话吧。
晓玲是带着无比自责“穿越”过来的,她认为自己一辈子没能做成一件让母亲骄傲的事,如果母亲没生她一定能活得更幸福。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希望自己未曾出生”更让人心疼的话,而母亲一句“下辈子,还是我当***”则令人彻底陨泣。
你讨厌父亲的平庸,却不知道他也是个曾经怀揣梦想的少年,你嫌弃母亲唠叨,却不记得她也曾是个对镜贴花的姑娘,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拿着爸妈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识过的世面,到头来却嫌弃他们如此笨拙。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眼前岁月,善待身边的人。
今年的大年初一过得有些特别,破天荒地去影院看了一场新上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去时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看着看着我不知不觉被影片吸引了、代入了、感染了……
影片是以回忆的方式开始的。从一个九斤多重的女孩儿呱呱坠地到她高中毕业。女孩儿贾晓玲在成长的过程中贪吃,笨拙,经常惹出一些是非,但丝毫没有影响母亲李焕英对自己女儿满满的疼爱。随着贾晓玲的慢慢长大,她逐渐体会到了母亲李焕英对女儿无私的爱,对生活的艰难。为了安慰母亲,她想用一张假录取通知书哄母亲开心,结果弄得啼笑皆非。她虽然令母亲出丑,但母亲并没有过多的指责她,还用自行车驮着女儿回家,此时悲剧骤然降临,发生了车祸,母亲李焕英受重伤,深度昏迷,女儿贾晓玲追悔莫及,泪如雨下,她觉得亏欠母亲的太多、太多。
影片中,贾晓玲带着极大的遗憾,穿越到了1981年,那时母亲李焕英还没有结婚,年轻漂亮,是化肥厂的一名职工。贾晓玲以李焕英表妹的身份,竭尽全力的为李焕英做一些能使她高兴的事情:帮李焕英买电视,艰难地促成排球赛,帮李焕英找对象谈恋爱。这些情节是以喜剧的形式展开的,让观众在被贾晓玲孝心感动的同时,又被一些巧妙安排的情节逗的开怀大笑。
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让你笑着笑着,突然一个点的转折,直击你的内心深处,让你感动的眼泪夺眶而出。
母亲李焕英与父亲贾文田领证后,贾晓玲觉得自己该走了,她坐在马路边,看到母亲为自己缝补的漂亮的补丁,讲述着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的过往时,突然领悟到了现在和自己共处的李焕英也是母亲穿越过来的,一直是母亲在陪着她,帮着她完成自己的心愿。贾晓玲哭着、喊着、跑着去寻找自己的母亲,并且不时地回忆着和母亲的温馨日常。影片结束时,我意犹未尽,眼泪还一直流着。不仅仅是我,我还听到了周围观众细细碎碎的抽涕声,足以可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此时我也感到女儿的用意。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融合了贾玲的亲身经历,记载了她对已经去世妈妈的回忆和感情。影片是她用最特别的方式来纪念去世的母亲,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酸。这部影片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告诉众人要珍惜眼前,珍惜身边关爱、关心你的人,爱留人间,不要留有遗憾。
过年啦!过年啦!我和小伙伴们去鸣鹤古镇找“年味”啦!
年味在古老的房子里。一眼望去,白墙黑瓦,古色古香,还盖了一些嫩绿的苔藓和爬山虎。
年味在美味的小吃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聚集在了卖臭豆腐的小店。美味的臭豆腐,一个接着一个吃,大家连吃了五碗,却吃得不亦乐乎。我大口大口地吃,把年味都吃进了肚子里。
年味在甜甜的糖画里。我们各拿了一根糖画,咔嚓咔嚓地吃着,糖画甜香弥漫在我们五个人的周围,调皮地潜入鼻孔,让我们直流口水。
年味还在沉重的木槌里。我们蹦蹦跳跳地来到卖年糕饺的地方,观看老板做艾草糕。老板把早已准备好的材料放入石盆,然后用力地抬起木槌,再使劲地敲打下去,一直反复。轮到我来试了,我自以为木槌不怎么重,但试过我错了:我一只手靠到槌头后面,紧紧地握住,另一只手放在后面,再把左脚往前站,右脚往后站,然后用尽洪荒之力,使劲往上抬,抬了一点点,木槌似乎再向下拉,我猛地一下抬起来,又猛地一下摔下去,却没有一点声响。我呼了一口气,实在是太重了。到最后,我们都吃到了自己做的艾草糕,味道果然不一样!
年味在那里?在古老的房子里、在美味的小吃里、在甜甜的糖画里、在沉重的锤子里……
前两天,我们一家去看了春节假期那部看哭上亿人的影片《你好,李焕英》。
电影讲述了女主贾晓玲,在经历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之后,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见到了婚前年轻的父母,和妈妈成为好朋友,使出浑身解数,让妈妈开心,整个剧情感人、有趣、催泪。
然而,在现实中,贾玲深爱的妈妈,在她19岁时因意外去世了,那时贾玲刚考上大学一个月。遗憾的是,贾玲最终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下归途。”父母不会陪我们一辈子,在他们有生之年,一直都在忙一件事儿——照顾子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少对父母说自己的想法,反而整天冲父母发急、生气。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向父母敞开心扉。
当意外提前到来,我们又会很伤心、后悔,伤心的是父母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在他们有生之年好好孝顺他们,反而使他们生气。即使后来我们再优秀,事业再成功,生活再幸福,但遗憾的是这一切父母再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孝顺父母,让我们的人生不再留有遗憾。
总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为父母能做多少做多少,希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人人都不要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