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二年级作文三篇(二年级作文100篇 范文)

精选二年级作文三篇(二年级作文100篇 范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1-27 15:42:14
精选二年级作文三篇(二年级作文100篇 范文)

精选二年级作文三篇【一】

我们的数学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语言幽默、温柔善良,她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从中选几件事说给你听听吧。

老师讲课很精彩。有一天,陈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完后,老师问我们:“这个故事能编完吗?”我们齐声回答说:“不能。”“这叫做什么呢?”老师点了一位同学站起来,她说是:“循环小数。”老师高兴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循环小数”这四个大字,又写出了1.633……等数学题让我们自己做出来,并给我们检查。另外,陈老师从不布置家庭作业,让我们开开心心的学了一年多。

老师对我们很和蔼。那是一次期中考试,我们都准备好考试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打响了,我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陈老师把考试卷子发了下去,让我们开始做题。

我一看,这试卷怎么那么简单,便飞快地拿起笔写了起来,终于写完了,交上了试卷。过了两三天,试卷发了下来,我只考了77分,心里难过过了。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别灰心,只要加加油,下次努力就OK了。”我心里一下子就阴转晴了。老师的话让我充满信心与活力,第二次我果然考了100分。

老师常常逗我们开心。一天下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句顺口溜,这一句是“班干部管班干部”,这句话分别用四川话和普通话说一遍。老师先给我们示范了一遍,读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劲的把“班干部”读成“班干固”,嘴巴好像不听使唤,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就连老师读得也笑了起来。老师让我们读,并要求读错后自己抽自己嘴巴。过了一会,到李嘉树,他读错一个字就用手打了一下嘴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扭头看了一下陈老师,发现陈老师也在笑,只不过陈老师笑得有些文静,捂着嘴在偷偷的笑……

这就是我的老师,知识渊博、语言幽默、和蔼可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陈老师。

精选二年级作文三篇【二】

六十年代,城市居民都用煤球炉子,煤球是按照人口计划供一应的,因为计划有限,计划多的人家就晚上封炉子,而计划不够用的人家就只有每天早上起来生炉子,这样可以节约些煤球。而生炉子却需要木柴做底火来燃一烧,于是木柴成了每家必须的生活用品,而城市哪里有柴禾捡呢?只有到木柴供一应市场去购买。

那时候,我们把它叫木头疙瘩子,买木头疙瘩子也是限量供一应的,而且也需要排队,为了保证家中炊烟冒起,我和姐姐一个月总要起一次早,凌晨就去跃龙桥下的木材市场排队,和买菜时候一样,把篮子排在那里,等到早上7点多钟就开始卖了,当市场的门一打开,人们就相互挤在一起,有一些晚来的人看见如此长的队伍,觉得排到自己的时候肯定买不到,于是不甘心,伺机插队,于是就会引来一场争吵,最后排在后面的人群起而攻之,插队的也就无趣地从队伍里被拉下来,但想想家中等着木头疙瘩生炉子,于是就没有理由地破口大骂,然后又在众人哄然中悻悻而去。终于排到我了,每人四角钱的木头疙瘩子,我和姐姐两人排队就能买八角钱,这样可以用一个多月,当木头装进我篮子的刹那间仿佛看见了火光在燃一烧,我的心也沸腾起来,好舒畅,我感受到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精选二年级作文三篇【三】

那个年代里,粮食是计划供一应,每个月居委会的小组长家里都会有粮食局的人来发粮食供一应券。记得小组长会挨家挨户地通知:现在发代粮券了,拿粮卡和印章来取。特别是年底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让人欣喜的票发下来了,有糯米票、赤豆票、麻油票等等,看见这些票你就会在眼前呈现出汤圆和年糕的影子,不由咽一下口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年糕和汤圆的美味,而有农村亲眷的城市居民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给他们送些糯米,那个时候我就最最羡慕那些有亲眷在乡下的邻居们了。腊月十五左右,家家户户都忙着碾米屑,碾米加工场就在我家门口,每年这个时候后半夜开始就有很多人拿着糯米排队了,长长的队伍排了有半条街长,这样的场景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大家把糯米碾成了米屑,然后再到年糕加工点做成年糕。

我小的时候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就喜欢年前的这种感觉,尽管深夜排队会在寒风里颤栗发一抖,但我还是喜欢那个气氛,当排到正午时分,轮到我家的米碾的时候,闻着机器中的米香,看着雪白如雪的糯米屑倒进我的米袋里,那个时候的心情别提有多快乐,于是跟在背着米屑的姐姐后面往加工年糕的加工场奔,我还不断地在后面催姐姐,跑快点,跑快点,因为蒸糕的地方也要排队。

蒸糕的地方一股热气升腾着,这股升腾的热气一直会延续到30晚的前夕,只见有人在生火,有人在拉风箱,站在灶头的人正从一个大木桶里用碗舀着和好的米屑慢慢地向蒸笼里均匀铺撒,还有一个人站在一个大木盆里为下一家的一搓一屑。等轮到我家排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母亲赶了过来,和做年糕的师傅打着招呼,大师傅,把屑多一搓一两把,到糕出蒸笼时,母亲又对做年糕的师傅说,你帮我多掼几下,母亲说,多掼几下年糕实,也好吃,我站在做年糕的台子边上早就垂涎三尺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