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好了不奖励。很多家长会因小孩某次某次考试成绩好就会给一些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学习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奖励多了,孩子慢慢就会以为学习是大人的事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些奖励,而忽视学习本身的乐趣。当然考差了也不要批评。
“最好的闺蜜,是你们毫无隐瞒,互相信任,她爱你爱到死,我爱她爱到世界灭亡”
——题记
心情不好时,要经常问自己,你有什么而不是没有什么。推开窗户,仰望天空。开怀大笑,明天又是一个美好的一天。闺蜜就像是星星,你不一定总是能见到他们。但你知道,他们会一直在那里。他们就是最黑暗的时候,陪你一起等天亮的人。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一个闺蜜,她陪我哭,陪我笑,陪我疯,陪我闹。我想我还有什么值得抱怨的,闺蜜你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或者,我宁愿我可以活着,因为我不想让你孤独终老。
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闺蜜,她就是小落,小落与我当了六年的闺蜜,七岁认识,八岁做闺蜜,现在十三。可以说没有谁比她更了解我了,包括我的父母。
小落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在我失落的时候,劝导我;在我心烦的时候,开导我。她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都有她。我讨厌别人替代她,因为闺蜜只有一个,不可能你能加入,就算你把我***了也不可以。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都知道我和我闺蜜的情深意长,谁都知道我有一个“小媳妇”,那就是小落,她在我面前很是软弱,在别人面前可是女子汉。
在我的时候没有笔墨的时候,她不顾自身的给我。在我心里有苦说不出来的时候,她不会强逼我说出来,而是让我冷静一下。她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照顾我。我很感激她,但是是明白闺蜜的情谊不是感激,我对她的心是真的,在她面前我的本性难改,在她面前,她让我干什么都愿意。因为我欠她的情谊太多了,所以每当她被欺负的时候,我会拼尽全力的帮助她,保护她。俗话说得好:“打不过就跑呗!”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冷战了,因为我的缘故,就是因为我骗了她,骗她说我生病了。害得她从学校跑到我家,看到了一个活蹦乱跳的我。但是她并不知道我是在为她做生日礼物,她忘了自己今天生日。但是很好,我自己去跟她说了经过,她感动的快哭了。
咱们两个人是已经六年的闺蜜了,可是咱们两个人从来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你是我一生最重要的闺蜜,我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你。在你无聊的时候我会陪在你身边,亲爱的闺蜜,我是你的老妖婆,不对,我是你的亲人——北北。
父母之爱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第一章的大标题是“提高爱的质量”,其中《打针有些疼》是讲圆圆去医院打针,尹老师通过尝试与孩子的沟通,成功化解了孩子内心对打针的恐惧,进而让打针过程顺利的事。尹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一些教育的原理。
作为父母都有过带孩子去医院打预防针的经历,里面哭成一片,一个一个的小泪人。笔者也注意到大部分父母,会认为孩子打针就要哭的,而不去尝试和孩子沟通。为什么有的家庭孩子好带,有的.家庭孩子难带,应该是愿于细节的把握。《打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孩子,一旦一个事情孩子听懂了,也能形成自控力,从而不哭。
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
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忧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就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
尹老师的细节处理和大部分家长不同。大部分家长的处理方式是:哄骗。例如:“打针一点也不疼,没事的。”孩子一打针发现,和父母说的不一样,能不哭吗?这种哭笔者觉得不一定是因为疼本身,应该还有委屈(未感受到爱)的成分。
这个过程,孩子的感受没有被父母看见。结果是,孩子和父母失去了一次建立信任的机会。
尹老师的回答,就是肯定了孩子的担心,肯定了有点疼。很多父母也会肯定孩子的感受,但是孩子没有理解其中的原理。而尹老师后面的话,就是体现了“爱的质量感”——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
孩子对摔屁墩是有经验的,尹老师就是和孩子以往有的经验进行类比说明。光这一点,很多家长是做不到的,这需要在孩子成长中,做足够的关注和反思。
虽然圆圆打针不哭这个事,放在很多家庭不一定能成功让孩子不哭。但是几个教育要素使用下去,也会有积极影响。我们要的不是孩子不哭,而是尹老师说事背后的教育原理。
所以本节教育要素概括如下:
一、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需要时方可用上。
二、要想孩子好带,就要尝试和孩子沟通。
三、使用类比引导对话的方式,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
四、看见孩子的真实感受并认可,孩子才能逐渐树立对父母的可靠信任。
五、孩子少哭闹,家庭少焦虑。
“不考100分”。“不当第一名,争当第二名”。分数只反映小孩在某个时间内的学习水平,最重要地是让小孩有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等等。次次追求考一百分,都想超过别人,会给小孩很大的压力,起反作用。让他做最好的自己的就好了,尽力而为就够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