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能读到这本书,它刷新了我对读书的认识。以前我是为了学习新知识,为了享受读书的乐趣,甚至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好学而去读书,实在是太肤浅了。
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认识,奥野觉得读书应该是为了与书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了解他的想法,促进自身的思考,从而吸收精华,为自身所用,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水平。要认真消化书中的内容,使之对自己有益。
有了这个目的,所以才有了选书、标记、笔记、书评、重读这一系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由此才有了这本书的出版。书名中的“有效阅读”是全书的精髓!此书文字简单,通俗易懂,比大名鼎鼎的《如何读书才更高效》更适合初步学习阅读方法的学者。
我以前觉得专门花时间做笔记,写书评,太耗时间了,而且这个过程不那么轻松愉快,所以一直都没花什么精力去做这个。但是,恰恰是这些耗时、烧脑的事,反而更能促使我们思考和成长。
做笔记,写书评,正好是一个重新消化吸收、检索知识的过程,它促使我们提炼精华,深入思考,形成新的深层认知,从而改变原有的思维和行为,促进生活的变化。
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生命!
书中一个故事,原本只需要短时间就可以建好的房子,花了2年才完工。从客观角度看,确实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过程中,主人对房子的建造过程投注了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和工人们有更多的相处和互动,而且自己的其他事情并未因此而耽搁。这些浪费在房子建成的那一天,化作了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记忆将成为房子的宝贵的精神价值。虽然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并没有浪费生命!
读书后的消耗和吸收,看似浪费时间,但并未浪费生命啊。对书籍的精炼、思考和输出,正好是知识***、迭代的过程,它会把作者的思想,一点点的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促进自身的改变和成长。
记得有一个补钙的广告,补品不光要营养成分充足,更重要的是能被身体消化和吸收。要不然有再多的营养,只是从身体里过一道便离去,也是没有意义。看书也是一样,重要的不是接触了多少新知识,而是消化和吸收了多少新知识。
从现在开始,认知消化读过的每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很期待后面读书的收获呢!
很多人吐槽“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数人只停留在听这个层面,有一部分人停留在听懂这个层面,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不但听懂,而且还去做了。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读完《小狗钱钱》这本书,你可能对“会下金蛋的鹅”印象深刻,你也懂得理财的八字真言:多买资产,少买负债。那你就应该马上践行这个想法:首先,开始记账。然后,通过记账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开支。最后,去买那只“会下金蛋的鹅”——资产。
再举个例子,有10个好友看我投资指数基金收益不错,想进一步了解。我先推荐给他们一本《指数基金投资指南》,一个月后得知,有7个人买了这本书,有3个人读完了这本书,最后只有1个人开了户,经常和我交流,而且已经开始定投了。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过好这一生你得去践行。
⑴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字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⑵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字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⑶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⑷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文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⑸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位置一致,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音节乐感很强。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回文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在语流中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语言的音律美,为诵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⑹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⒈通读全文,概括汉文读物的特质。
(1 (2
(3 (4
⒉第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
⒊第⑶段划线句中加点的“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⒋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第⑷段划线句子所举的例子,并说说举这个例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⒌“萤雪”一词能使人产生联想,请你再写出一个词语,并简述由此联想到的情景。
【解析与点拨】:
第1题考查对信息的捕捉、筛选、概括能力。答案要点是:悠远性、简约性、联想性、审美性。
第2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辨析理解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图表等,要能够正确理解和辨析。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服务的,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具体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答案是:作比较、列数字,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
第3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性,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如何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呢?语言准确主要体现在表示程度、范围、依据、估计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的`恰当使用上,例如,《中国石拱桥》中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里的“大约”、“可能”表示估计,说得不肯定但很准确。因为这是根据目前手头现有的资料写成的,这样说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对,更符合客观实际。这道题的答案是:不能,“语义信息量相当”是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作比较的前提(限制条件,如果删去,就无从比较了。
第4题考查语言概括能力和对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分析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要与说明对象的特征相联系,还要考虑说明的效果,如准确、清楚、生动、形象、具体等。答题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答案是:“萤雪”一词会使人联想到车胤和孙康读书的情景,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汉文的词语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第5题考查语言积累和联想能力,很有特色。答案示例:知音,俞伯牙弹琴遇到钟子期,两人相知相交的故事。
例1的第1、3题,例2的第2、4题都是有关说明方法的题目;例2中的第3题是关于说明文语言的题目。不管是说明方法还是说明文语言,都是从文章的技法角度来考查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想高效的阅读,不妨假设你读完这本书,就要去讲给你的孩子,家人,朋友。告诉他们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内容让你有所启迪?哪些内容对他们也有借鉴意义?
带着这样的目的读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在阅读的时候,你会思考,思考的同时,就会把书中的新知识和已有的旧知识进来连接互动。这个连接互动的过程,也是对提取强度的正向刺激,也是对你知识框架的重新梳理。把这个动作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慢慢积累,你就会变成别人眼中那种有想法的人。
输出主要方式有两种,口头表达和写作。
口头表达,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和画面感。写作强调是,用网状的思考,以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语句表达出来。
你可能会说我既不是演说家,也不是作家。我没有这样的机会表达,怎么办?
虽说你不是演说家,但是你总有一些当众讲话的场合吧。比如,同学聚会和朋友聚餐,少聊些没有营养的八卦。抓住冷场的机会,整理好思路,分享下自己最近的读书心得,这不但让人感觉你是个有趣味的人,同时也能化解冷场的尴尬。再比如,公司开会向领导汇报工作,哪个领导不喜欢说话有条理,思维严谨,时不时的还能引经据典的得力下属。
再说写作,生活中让你锻炼的机会就更多了。比如,朋友圈你转发一篇文章,就可以表达下自己的观点,或是发一个状态,表达一下此刻的感受。告诉你的朋友:我是个有思想,有态度的人。
上几天听我老婆说,他们公司领导现在发个朋友圈都得先在本子上打草稿。乍一听有点小题大做,但我觉得他们领导很专业。因为微信做为一款社交工具,朋友圈里不仅仅有你的家人和朋友。可能还会有你的领导、下属、同事、客户、生意伙伴、潜在的合作者等。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都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你想管理别人对你的印象,那你就得用心经营。朋友圈里的每一次表达,都是一次塑造自己个人品牌的机会。经营好你的个人品牌,才是你个人长期的、移动的铁饭碗!所以,下次再读完一本书,好好斟酌下,去朋友圈发个状态吧。
希望这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帮助,一句话送给爱读书的你: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