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散文呈现为一种闲话语境,文本潜含一种与读者对话的可能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且又具有“淡如菊”的特点,即朴实平淡、自然无饰的语言以及清澄深远的艺术意境。
丰子恺的散文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趣之中,于日常生活中吟味世态人情,描写细腻,叙述委婉。
丰子恺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抗战前,丰子恺的作品转而接触社会,开始写灾难性的现实,但文字仍然处处浸润着那种疏淡隽逸的调创作子,于细微处发掘宏旨精义,如《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俗话说,“诗画总相通”,丰子恺先生的随笔与漫画在创作实践中是相通的,他自己就曾说,“在得到一个主题以后,宜于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于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这样便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此也可以贴切地说明丰氏创作的艺术特点。
俞平伯先生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样的评语用在他的散文小品上同样合适。那些文字或许只是以一种看来平淡的方式表达一些看来亦平淡的感想,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
丰子恺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
我是一个漫画迷,只要一看到漫画,就很开心。可是今天,我看到一幅漫画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头戴黄色帽子,嘴里叼着根烟,手中拿着把大斧子的人,正在森林中砍树。忽然,这个人吵到了一只啄木鸟,啄木鸟就去啄他,嘴里还一直说:“这个人的脑子里一定有个贪心虫”。你看,连动物都知道要保护森林,而这个人却不知道。这个人连动物都不如。
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鹿和狼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保护鹿群,让可爱又美丽的鹿繁殖得更多一些,就下令***死鹿的天敌——狼。经过25年的辛苦和努力,终于把鹿的天敌——狼消灭完了,最终,这个森林的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破坏,引起了生态灾难。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而这幅漫画的内容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果人类把树砍光,有些以植物为食的的动物就会饿死,肉食动物就找不到食物了,也会饿死。人类没有了动物,也会饿死,你看都可怕啊!我们一定要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我对漫画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时无意看到的一本叫《偷心九月天》的漫画,里面人物的形象深得我意,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吗?谁年轻的时候不喜欢公主或潇洒的女侠,而这本漫画书完全符合我的爱好。
虽然漫画书里面就漫画多的文字少,但你从漫画人物的表情和文字上就能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小时候不明白漫画这种东西居然还能在网上免费的看,我还专门花了好多的钱去买漫画书看,亦或是借同学的一起看。
但现在长大后就看漫画比较少了,反而看小说多了。我都觉得自己进步了,从漫画到小说,从简短的文字到密密麻麻的文字,无一不是一种进阶。我最喜欢看的一本小说——《暗黑系暖婚》出了漫画版,特别符合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借助漫画书让我对小说里面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身边也有喜欢漫画的女生,她们还特别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漫画里的形象。但这对我来说我有点接受不来,可能是形象不符合吧!这在我看来有点另类了,但这是别人的权利和爱好,我们无权干涉,我们要尊重别人。
如今很对地方或学校里也会举办有关漫画主题的活动,这给一大批喜爱漫画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她们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魅力,”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进来。这种艺术带有独特的魅力,就像一个喜欢吃美食的人来说,任何一道美食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幅漫画,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栽好了一棵小树,转身准备去给小树浇水,但他发现一个戴着鸭舌帽和眼镜的人靠在小树上,把树都压弯了,他不解地问:“你干什么?”那个人微笑着转过头说:“等着乘凉!”
看完,我觉得十分可笑,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常识,刚种下的小树需要精心呵护,他怎么还靠在树上,把树压弯,他还要等着乘凉。从小树长到大树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怎么刚栽上小树就想来乘凉,他可真是笨。
但再仔细想想,我却笑不出来了。这样的人不是随处可见吗?会几道题目,就想考个满分;写得几个好字,就觉得自己是个书法家;读了一两遍,就认为自己会背诵了;看了几页书,就觉得自己很有学问;还有那些整天想着中大奖的人这种妄想不劳而获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吗?
看了漫画,让我有了很深的启示:不能妄想不劳而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们对这种现象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但是想不劳而获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网络诈骗案件越来越多。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能脚踏实地,再也不要痴心妄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