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感恩感恩,可是,事实上,我们又有多少人真真切切的做到了“感恩?”每当我们在广告上看到一个不到五六岁的男孩端着洗脚水喊妈妈洗脚时,你心里想到的是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做到这么一点?难不成,我们连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都不如吗?看到这一幕幕,我是多么的内疚,我在想,从小到大,父母把我们拉扯了这么大,而我们连一点点心意都没表达出来,连一个小小的洗脚、倒水、点点滴滴的要求都没做到,我们配做他们的儿女吗?
我只能告诉大家,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一切,让父母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了,不用他们的时时呵护……学会感恩,我们要从点滴做起,这样,我们才能懂得“感恩”深刻的含义!
让我回忆的是,那天,我做了一件让父母伤心的事情,只要我回到家,我就想尽任何办法逗他们开心,可都是于事无补,我实在没办法了!我想到,孝顺父母是最好的办法,我就连倒水,连给他们捶背啊什么的,爸爸好似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微微的露出了点笑容,我虽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父母开心,我也就开心!也许是父母知道我已经懂得感恩了吧!
感恩,是我们做儿女、炎黄子孙的必备品……
从你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有一样东西,是你无论经历了多少的艰难险阻,都不可能缺少的。这样东西就叫做责任。
责任就像大海,它既然能承载着你,自然也能淹没你。
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只会受到所有人的谴责,就像——南京大屠***,侵华战争……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日本政府竟还竭力扭曲,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将侵华责任都推到中国身上。这些推卸责任的行为,令人民愤慨不已,强烈谴责日本。
而相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终将会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就像——德国总统在死去的犹太人墓前真诚地弯曲了他的腿。为什么?是什么使德国总统下跪了?我想就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德国总统这一跪,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赞叹。
在责任面前,日本选择了逃避现实,而德国,选择了勇于承担。日本选择了扑倒,而德国。选择了挺立。
在我们身边也有关于责任的事情,就像——彭宇,一位职员。某天下公交车时看到一个倒在地上的老太太,善良的他扶起了这位老太太,并将她送往医院。老太太胫骨骨折,花费数万,且认定是彭宇撞的,最终,法院根据人之常情酌定无辜的彭宇补偿40的损失。
我记得,那时候是有一个目击者为彭宇做证的,真没有想到竟还是这种结果。我想这个判决,将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冷漠,人与人之间将会变得更加互不信任,人们对于处于危难中的陌生人将更加不敢伸出援手,因为如果一旦出现某种问题,你的一切的善意的行为,都很有可能会被当成是有恶意的动机。
帮助别人是我们所有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彭宇与那位老太太素不相识,但是他也是毫不犹豫地扶起了她,并通知她的家人。做到这,应该结束了,但他没有,他还跟着去了医院。我想这可能是一种本能的做法,他内心不容许自己不去救人。他不仅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还承担了一份本该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责任的存在,可能只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吧!坦然地承担了,你就过关了,而你害怕地逃匿了,那你就要接受惩罚了,所以,学会承担责任,让生活、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自从我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就注定了必须要学会承担。
每个人只要做了某件事、说了什么话,就必须要承担所有的后果。比如,做错了一件事,说错了一句话,都必须要承担所做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因为这些都是自己所说的、所做的。如果做了事没有承担,便像是有几千斤重的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甚至连这个人的面都不敢见,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起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承担还没有解释呢!
在我们身边,尤其是学生中,常学会遇见这种事。在学校好多细节,体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承担责任。我们都还小,不懂事。我们班的一位男同学在下课的时候拿着石头玩,不小心砸破了篮球上面的玻璃,但是他看四周没有人,便跑了,并没有说要认错,要承担后果。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也是自己做的事,自己要承担责任。很快被学校发现了,要调查这件事,每个班主任都交代自己的学生说:是谁***、赶快认错,要不然被调查出来就麻烦了。那个同学还不认错。没几天,学校就调查出来了。学校严肃批评了他。而且他还要掏钱赔这块儿玻璃,还要做。如果他知道错了,承担做错事的后果,老师也只会批评一下,不是故意的,老师也不会过于追究的,再拿出玻璃钱就没事了。在学校中还有很多事,比如在饭堂吃饭不排队,挤挤嚷嚷把饭撒在别人身上,也不说对不起转身就走。
在学习过程中,生活中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在我十五年的生活经历中,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事让我明白这个道理:学会承担。
俗语是这样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可以是一种品质,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任何东西,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抽象的、真实的。
但在我看来,这双眼睛就是赏识!
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是呀,只有试着去欣赏身边的事物,你才会发现,看似愚蠢的东西,他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
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
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
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坏,而且很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还没有得到发挥。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的企业家和思想家。
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
只要我们正确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
欣赏孩子,发现他的优点,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
”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
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
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欣赏、不能被引导呢?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学,你和同学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玩伴,你和玩伴之间会更加融洽;欣赏你的老师,你会发现,学习其实并不难……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开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
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
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理解,唯有理解能够使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进一步。
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刚,一个叫王伟。有一天,他们俩一起去市场买菜,李刚买完后先走了,可是他把钱包落在蔬菜摊上了,这时,王伟看见了钱包,一下子想起来这是李刚的钱包,马上跑出去找李刚。李刚走到半路,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没了,马上回去找,这时,他看见王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东西,他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的钱包,立刻火冒三丈,走过去大声喊道:“你偷我钱包干什么!”说完他就抢回了自己的钱包,并给了王伟一个耳光。王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做了好事竟挨了打,十分生气,给了李刚一拳。最后他们俩打了起来。
李刚和王伟之间就是没有互相理解,如果他们互相理解,也不会打架。王伟本来是好意,帮助李刚,可是李刚没有理解王伟,不问青红皂白,打了王伟;王伟没有理解李刚找钱心切,结果两个人打了起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缺乏理解。如果李刚理解王伟,王伟理解李刚,那么就不会发生打架的事情了,李刚会对王伟感激不尽,两个人的关系会更加好的。
有一个叫孙峰的人,他犯过法,如今,他变得诚实,变成了一个守法的公民。
有一天,他在自己家的门口捡到一个信封,他一看地址,竟然是自己邻居的信封,他敲开了邻居的门,他的邻居是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十分不信任自己的邻居,她认为是他偷了自己的信,可她又看到这个信是完好无损的,相信了,她急忙说:“谢谢你呀!”这个老人和孙峰之间就是有了理解,如果他们没有理解,一定会产生误会。有了理解,孙峰的形象在老太太的心中就不是一个小偷,而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而得到了老太太的理解,孙峰也会得到尊重的快乐,感激老太太,从而能够更加好好地做人。
生活中有好多不被理解的事情,本来意图都是好的,就是因为不理解,心理产生隔阂和障碍,甚至到了打架的地步。父母不让孩子玩游戏,车站工作人员让顾客买票,门卫的师傅不让提前离校,老师让捡到钱物要交公这些事都学要理解,不理解,都认为对自己不好;理解了,这些都是意义的善举。
让我们互相理解吧,不要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了,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要的是学会赏识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赞美,作为人,概莫能外,而孩子更是如此。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托班、小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赞美并认同孩子。铃木镇一先生说过,夸奖教育法能对孩子产生的巨大作用,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成绩糟糕的孩子,他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的父亲功不可没。可以这么说,是爱因斯坦的父亲用夸奖教育法,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
那么,究竟怎样去赏识孩子呢?我认为,我们可以用一个动作来表达,那就是:竖起大拇指!大拇指一旦竖起来,随口而出的往往是“你真行”“你真棒”。我们的大拇指肌肉一天比一天发达时,孩子们也就会一天比一天“能干”起来。
回想近几年我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还真有些收获。
记得小三班的宇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表现很散漫、任性、爱捣蛋、打人。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还有一些优点,比如讲卫生、衣着整洁,特别是吃饭很能干。每餐都能吃两碗饭,而当时班里许多孩子吃饭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他吃饭能干一事反复进行表扬和肯定。每当他吃完饭菜,我都把大拇指竖得高高的。一日三餐进餐时间成了表扬他的专用时间。慢慢的,宇航小朋友变得合群、开朗了。他不再打别的孩子,集体活动时能遵守常规。大家都愿意跟他做朋友,还亲切地称呼他为“宇航哥哥”,成了大家喜爱的小伙伴之一。
而这一切正验证了这样一句话: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气。
有一次,我们班孩子带来了一包山楂片,小朋友看到后很高兴。我让幼儿观察后提问:“圆圆的红山楂片象什么?”不到3岁的孩子说出了那么多令我感到意外的答案,而且口齿又那么清楚:“圆圆的山楂片象太阳公公的脸”,“红红的山楂片象脸蛋”,“象轮胎”,“象小花”,“象钱(硬币)”……我不由自主地翘起了肌肉发达的“大拇哥”,配上夸张的表情以及发自肺腑的“哦――”声,孩子们被我赏识他(她)们的表情迷住了,一连串说出了许多答案。这时候,答案接近对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由于渴望得到一声表扬和老师欣赏,赏识的目光而跃跃欲试的场面!我没有理由不为孩子的优秀表现和小小进步而夸奖他们,表扬他们,真心地赏识他们!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
我愿每天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笑一笑。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王杰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只有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会进步。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自己比别人强,那永远就不会进步。”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他人。
学会赏识他人,赞美他人,绝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要在知道别人的的优点的情况下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曾有一名作者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没有朋友,孤独寂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
对于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两个囚徒一同趴在牢门向外看,一个看到了门前的烂泥,另一个看到的则是蓝天白云。因此,我们应该琢磨别人的不同看法,并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故事中的两个人,我认为前者应向后者学习,学习后者的乐观精神。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穷小子,在骂上帝对他不公平,让自己一无所有。上帝就说:“好吧,小伙子,我给你一百万,你把你的双手卖给我吧。”小伙子不肯。上帝又说:“那你把你的眼睛卖给我吧,一百万!”小伙子也不肯。上帝笑了笑说:“你看,你的手值一百万,眼睛也值一百万,你还觉得你穷吗?你早就是个百万富翁了。”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富有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赏识自己。
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学会赏识他人,还是学会赏识自己,这都是必要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学不会赏识他人,在生活中就可能交不到朋友,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坚持和固执,和成功擦身而过。
所以,让我们学会赏识他人,学会赏识自己,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因此而更加精彩。
“赏识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对话时多用赞赏,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你当作最可亲近和信赖的人,她就会同你推心置腹地谈思想,拉家常,讲理想,论学习,说感受,而你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孩子一旦接受了你的正面教育,就会变得胆大自信,活泼可爱。与孩子对话用赞赏,这个办法对顽皮孩子也挺管用,因为顽皮孩子心灵深处最需要尊重和信任,受到赞赏后能立即引起他的内需冲动,并由心动化为行动。所以,老师机智而敏锐地向孩子投注赞赏的目光,及时输送赞赏的信息,从而激发他的心理正反馈,有利于保证对话质量,促进教育转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以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赞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人间都是为了得到赞赏,没有人想受批评,所以,给孩子赞赏比指责更管用。
一个心态积极的老师,可以说是学生未来的福音,因为这样的老师就象是肥沃的田野,所以,落入这田野里的种子,他们不但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当然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一个总是对自己的学生持消极心态的教师或家长,就会在对学生的挑剔中毁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东西。作为一个教育者,只要你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赞美和欣赏之心,并相信这些优点和长处在未来的岁月里,必能结出累累果实,他就真得会像向日葵一样,始终向着你开放。会一直从你欣赏的阳光中吸取能够给自己带来发展的营养,不管以后会在前进中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他都不会怀疑你对他当初的肯定。
人生是艺术,艺术不仅体现在它的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对美的创造上。健康的身体可以让我们有强大的生命,健康的心理可以让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拥有广阔的世界。赞赏不是万能的,让我们以健康的教育与学生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