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老师:
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就叫您一声老师吧,毕竟你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可惜你愚忠怀王,却惨遭奸人陷害,最后无奈投进了汨罗江。
您的那篇流传千古的《离***》至今还被人传颂,您的仰慕者多的数不胜数,据说是能把地球围一圈了,放心,他们不是脑残粉。今天,当下这个社会,虽说不比您当年的那个年月,故土难留;但也是民声载道,物价飞涨。您当年也曾官至三闾大夫,提出“美政”的治国方针,“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您在《离***》的这两句诗词更能代表”美政“理想的精髓,而后清朝诗人龚自珍先生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呼应了您的”举贤授能“之说。
我不知道您在汨罗江前都想了些什么,有没有回忆您辉煌坎坷的一生。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但是在今天,我看了很多公号的作者竟然在批判您,说您是一个自恋空谈的爱国主义者!这话我不同意,国人擅长舌辩,然而近代都没出现伟大的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听说您信奉黄老之学,”道,所行道也“,您走过那么多的路,流放两次,前后长达18年之久!您都没有轻生,还是坚持了下来,觉得家国还在,有机会还能回到故土,再遇明君,施展您政治上的报复。只可惜后来您听说楚国灭亡,再也无心恋世,以身殉国,真是令人扼腕!
您在那边还好吧?吃的喝的都还顺心吧,没有小人陷害您了吧?听闻野史上说您是个吃货!我一点都不惊讶,所谓文人***客,酒肉自然不在话下,您特喜欢吃肥牛,无肉不欢那种是吧,史书上说您吃饭还特讲究,饭后必须来一水果,谁叫那时候没有香烟呢!不然你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您不乐意了,您说:饭后一个果,神仙不如我。有一次您肥牛吃多了想吃个苹果吾的涮涮肠子,可惜没找到,就拿了两颗酸溜溜的李子,在墙角跟有滋有味的品了起来。
今儿是端午节,国人通过很多方式纪念您,我今天也吃了两个粽子,不知道您那边有微信吗?有的话及时关注我的公众号,这样就能看见我给您写的信了。真的是很敬仰您,改天我把《离***》再拜读几遍,以敬您老的在天之灵!
晚安,屈原。
您的仰慕者
20xx年6月9日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 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 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敬爱的屈原爷爷:
您好!我是您从没见过的,来自未来的一名小学生,在暨阳小学读书。
你知道吗?现在我们有端午节,是在五月初五,我们在一天会举行很多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煮鸡蛋等,都是来纪念的屈原爷爷您的。
我听说在两千多年前,您因为对社会不满,而且当时奸臣当道,你迫不得已抱起石头,跳进汩罗江。人们很敬佩您,所以划着龙舟想把你打捞起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您了。后来,就把这个演变成了赛龙舟来纪念您。
而吃粽子的来历是因为人们希望您的尸体不被鱼儿们吃掉,就把粽子一个个的扔到江里,希望他们不要碰你的尸体。
今天,我亲手包粽子,刚开始我兴致勃勃,可是当老师拿来糯米、红枣、箬叶和细绳,我突然就手足无措了,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老师教我们,要里面空心,成圆锥形。老师告诉我们,粽子美不美观的决定性是那几个角,要匀称有型!当在捆粽子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红枣好没放呢,要不然把线缠好了,就前功尽弃了。
我又实验了一次,这次,我有经验了。我认认真真的做,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最后,一个小巧翠绿的粽子就诞生了。
听到这里,您是不是很欣慰啊!我还要告诉您一件事,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很强大了,那些个“小人”已经很少很少,而且以后我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定会持续下去的。
祝愿您在另一个世界里,也像小鱼一样过的无忧无虑。
敬祝
幸福快乐!
敬爱的屈原爷爷:
屈原爷爷,您好!您看见了吗?昨天,我们宜昌天问学校为您举行了屈原铜像揭幕仪式,学校的副理事长还专门写了屈原塑像落成颂文,我们在激情飞扬的诵读声中揭开您铜像上的红色面纱,那一刻,全场寂静,寂静后是潮水般的掌声。那一刻,心跳暂停,暂停后血液加速的流淌。
爷爷,您知道吗?我们学校的名字就是以您的诗歌命名的,因为我们学校希望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有您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学校也正是在这种求索精神中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
爷爷,您知道吗?您的铜像真是栩栩如生,做工之精细真是堪称一绝。铜像高4。15米、重1。8吨,您右手握笔,左手指向天空,好像在对着天空发问,您那深邃的眼睛,好像要看清所有的一切,您那能书写千万好文章的笔正要记下天问学校今天发生的这一切。我仿佛听见您在说:“孩子们,有你们这么优秀的建设者,国家一定会不断地强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永远铭记您的教诲,踏实走好每一步,长大后做一名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亲爱的爷爷,我马上就要去上英语课了,今天就和您说到这。愿您在鱼儿陪伴下,生活得无忧无虑。
写信人:
时间:
您好!小女实乃后人,无缘与您相见,但从后人的记载中对您略知一二,对您十分敬仰。您在吸收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体这一文学新形式,以优美在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您不朽的诗作渗透了作者高尚情操,说明了作者伟大人格。您的作品不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遗产。
然而,您曾想到,汩罗江畔曾经停留过两个人,先是容颜憔悴的您,后是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司马迁怀念您,您不知道。司马迁传写您,您也不知道;司马迁让“屈原”两个字屹立了数千年,您当然更无从知晓。我替司马迁羡慕您,我想当年司马迁对您所流露出的也并不单单是纯粹的惋惜,或许还有些别的情感。
您为楚怀王左徒时,可谓龙得云雨,斗志豪情溢满胸怀,这些司马迁知道;后来您被放逐,怀才不遇,忧容抑郁,宛若鱼失江海,茫茫然度日如年,这些司马迁也知道。非但知道,他那颗多情的心怕是早已随您同坠伤心谷了。他包容了您的'苦和痛——他了解您。
但是您不了解他!对司马迁,汉武帝仅仅“以倡优蓄之”,这些屈原不知道,后来司马迁逢李陵之祸,爱株连,糟腐刑,落得身废名裂,生不如死,这些您又何尝知晓?司马迁流着泪感怀您的时候,您不知道,司马迁咬碎了尊严咀嚼着苦涩的讥讽与挖苦时,您不知道,司马迁颤巍巍地握着笔传写您的时候,您还是不知道。
您写了《离***》,把满腔的愤懑扔进了汩罗江;司马迁为您落了泪,为您立传,司马迁不愿一个英雄怀着怨愤继续落魄。
司马迁没有写《离***》,他只写了《史记》。为别人,他苟且偷生毕其心智,于他自己,除了深夜中几声无泪的啜泣,我想别无其他。他擎起了英雄,却忘却了自己。
男儿泪,千古讳!然而对于司马迁,那却是一滴沉重得足以击碎沧桑的泪,那是一滴融尽了爱恨心血的泪,同时又满含羞对自己人生的谴责和愧悔。他还是他,但您终究不了解。
写信人:
时间:
中国的传统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过年的倒福、中秋节、还有端午节,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端午节。
传说楚国的皇上是一个昏君,只顾吃喝玩乐,屈原却说无效就投江自尽了,他投江时候还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因为这样他一下***沉下去,在也上不来了。
屈原投江以后两岸的老百姓划龙舟去救屈原,人们把江都找遍了,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在这个紧张危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来,他说我们就不了屈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丢鱼和虾爱吃的东西比如:粽子、雄黄酒、蛋等东西去江里……
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时间慢慢长久了,传统文化也慢慢流传下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