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算得上是一方净土,可不知什么时候盖起一间屋子,屋子不算大,却为几代人遮风挡雨。岁月忘情,屋子渐渐破旧不堪,它始终还是被遗弃,静隐于喧噪的都市中,破旧而不起眼。
我站在老屋外,它旁边的建筑高而华丽,这老屋如鸡立鹤群一般,没人会去关注它。可我却能准确无误找到它。老屋啊,是你在呼唤我吗?它不答。双眸有些失神,老屋在眼前晃了几晃,似隐似现的字,可字迹却被岁月销磨得难以辨认,也许这就是父辈们才会淡忘了这间老屋吧。
我徒步走进老屋,地面凹凸不平,院子里的老树陪老屋很多年了,树上的鸟巢风吹欲倒,而且少了许多生气,就和这老屋一样。里面的房子,蜡黄而残破的墙面是风的杰作,灶台是烟的画板,屋顶是阳光的通道,连烟囱也被时间雕琢了,看来,老屋的确老了。
我不知自己为何会来这里,以现代人的思想,我怕亵渎了老屋的古朴,也怕老屋玷污了我的安逸本性。
地上那些散乱的砖,我轻抚,尘灰不舍,沾上指尖,算是个问候,亲切又陌生,想必长辈们就是靠这些砖头修补老屋吧,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它“老”了。
我站起身沿这墙壁摸索,进到老屋最内的那间房间,整间屋子没有太多光线,暗暗的一片,偶是瓦出有它来访罢了,荒废,地面为绿草提供生存的机会,不惧自己肤破体裂,墙角淌入几股死水,连旁边的小草也没贪惜它,见死水,我就觉得老屋还不算可悲,至少有东西和它一样。再绕老屋走几圈,我没有什么浓浓的感情流露,只觉淡淡的温馨化为几缕缈烟。
那间房间,缈烟随我离开是消失了,我还记得这里有曾祖父的笑脸,也许它想告诉我这是我的追忆所吧,可又好像不是。
我不知道它想告诉我什么?或许我也不稀罕知道吧,我……也许岁月早晚也会把我从这个世界抹灭,即使知道也只是瞬间吧,我愚钝,还是让我的后代来寻访它想说的话吧。
走出院子,那树还在,那鸟巢还在,只是这时突然多了几只小鸟,戏游有于简寥的树枝上,它们还迷恋那个鸟巢,迷恋它们那个家,眼神随着风儿,到那一枝头,可笑它们不会重新找一棵高大的树啊,那样它们会过的更快乐一些,它们太傻了,也许正因为它们不是人。
老屋已经活了100多岁了,它觉得自己很孤单。
“好了,到我倒下的时候了。”老屋略显悲哀地说,伴随着屋顶也开始掉下几片墙皮。
突然老屋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再过一天行吗?今天有暴风雨,我想在这里住一晚上行吗?”老屋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一只看起来受到惊吓的小猫。“好吧,我就再坚持站一个晚上吧。”
暴风雨过后,小猫说:“喵喵,谢谢你,因为你我才不会被暴风雨打湿。”老屋说:“不用谢!又到我该倒下的时候了。”
“等一等,再过十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老屋回头看了看,哦,原来是只母鸡呀!“好吧,我就在再站这里十天吧。”过了十天,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出来,母鸡感激说:“叽叽叽,谢谢你老屋!”老屋说:“不用谢。”然后老屋心想:是时候倒下了。
“等等,老屋再等一下行吗?森林里的树都被砍光了,我不能织网了。”老屋又看了看,原来是只小蜘蛛。:“好吧,我再等会儿。”老屋又平静地说道。
小蜘蛛一直织网,蜘蛛说:“亲爱的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老屋爷爷,您知道吗?从前……”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完没了,一直没讲完,所以老屋也一直没倒。
小蜘蛛的`故事吸引了很多的小动物,小猫、小兔、小鸡、小猪……他们都来听小蜘蛛的故事了。这些小动物们在一起,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吃饭,还有的在聊天……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房间,使老屋感到从来没有的幸福和温暖。
老屋决心一直和小动物们在一起了,再也不倒下了。
又梦见老屋了,我已经记不住这是多少次梦见老屋了,只是,每梦见一次老屋,我的哀伤就要增加一分。
老屋地处鄱阳湖的尔东南一隅,不是很久的以前,这里估计是鄱湖水浪打浪的地方,也许栖息过无数的野鸭和野生的乌鸡。可是,自从 1965年,这个栖息野鸭的地方,被我的一声啼哭惊动了,我出世了,老屋也和我同年竣工。
老屋,在我孩提时候,是我的安乐窝。记不起,有多少个春天,燕子的呢喃把春天送到老屋,送到我们孩子的心里,我们知道,我们又大了一岁。那时候,外地一些要饭的人常常十分希望能在老屋里住住,他们若是能够得到我父母的准许,而在我家老屋一住,会高兴得像是得了什么宝贝一样。 老屋,仍然安详地卧在静静的互惠河的身边,就像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水牛。小的时候,老屋的前面连道路都没有开拓,只是几百青翠的竹子茂盛地长在河边。老屋的落成的时候,我就像老屋一样,刚刚落地,我无法知道它诞生时候的盛况,然而,老屋的完善——————哪一年装板壁,哪一年修阁楼,哪一年结火砖做的围墙,哪一年做徽派结构的防火墙,哪一年做院子,哪一年在院子里铺上水泥,我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老屋,就像是老屋上的燕子垒窝,它也是父母给家垒的窝啊,自然,老屋和我有不解之缘,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记得在1972年到1976年期间,那是老屋最为热闹的时候了。那时候,老屋住着我们一大家子,加上结婚才几年的哥嫂不断地添丁加口,而且,每到冬天的时候,老屋都要迎来从几十里地之外来的社员们。这时候,他们其实不是普通得社员了,他们都是听从政府号召而赶过来修圩堤的水利建设者,他们在他们当地和我们村队干部的预先安排下,井然有序的住进了我村的每一户人家。仅仅我家老屋就住了好几个社员。我们一家就像是当年的《柳堡的故事》里的二妹子一家满怀热忱地迎接临时住下的新四军一样,迎接叔叔伯伯们的入住。那时候,平时显得很宽敞的老屋一下子拥挤而热闹。
那时候,我虽然没有因为老屋的拥挤而生气,但是也始终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竟然会在家里更加拥挤的情况下而格外开心。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出口了,我对父母说,老屋不如以前宽敞了,为什么还那么高兴。父亲解释说:“傻孩子,你是没有尝过离家的滋味啊。再说,人家几十里地来这里我们这里修为敌,为的还不是政府的号召,农民的丰收吗?别看现在农业连年丰收,可这全亏了水利搞得好啊。要不是有了他们,我们生产队,不,我们大队能够有这样的丰收吗?我们这里能够接济那些逃荒的'外省人吗?”随着年岁的增大,我才慢慢地体会到,正是这些大老远地奔忙而且风餐露宿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家乡——————鄱阳湖地区的人们才有了固若金汤的水利防线,农业才能一年比一年的收益更大。
面对近二十年来时不时爆出的水利失修和农田抛荒问题,我突然想起了那些至今应该是耄耋老人的水利建设者,因而自然也想起了曾经住过这些人的老屋。
我少年的时候,老屋已经完善了,崭新的杉木做的板壁,火砖做的后墙,徽派的防火墙,偌大的庭院,水泥做的院子,院子左前角的猪圈、厕所、灰窖一应俱全,一种安居乐业的幸福感慢慢爬上父母的额头。每当有陌生的客人来的时候,父亲总会介绍这老屋有多高,有几间几室,就像现在城里人介绍自己买的商品房有多大面积,几室几厅一样,那种自豪感,成就感,写满在脸上。
哦,想起来了,其实,老屋有更加热闹的时间,不是在七十年代,而是在八十年代。那时候,我和我的几个堂兄弟纷纷因为高考制度的恢复,而又机会走进包分配的高校或者中专学校,于是,一场场请客以答谢乡亲们的电影便在老屋前面的那几个院子里放着。
我现在住了十几年的房子,无论是地理位置、漂亮状况、方便程度,远不是老屋所能比的,加上母亲父亲的先后故去,我回到老屋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有时候,我好像听见老屋在埋怨我,说我有了新居,就像是有了新欢一样,再也不愿意看看她————————看看她这个昔日的糟糠之妻了。我甚至把老屋幻化成了哭泣的林妹妹——————那个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新婚之夜伤心哭泣的姑娘。老屋的埋怨也许不无道理,毕竟,就是除了我的第二故乡,在其他地方呆的时间都比在老屋呆的时间多些,甚至是多出很多来。可是,我还是要解释,老屋,也许你的埋怨是对的,不过,我可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 我的很少回去,实在是因为我脱不开身,我已经离开老屋四百里地,回去一次不是很方便——————虽然现在的交通发达多了。更主要的是,故乡的亲人越来越少了,他(她)们要么嫁出去后做了人家的奶奶或者外婆,要么像是老去的树叶一样,慢慢地飘落到地下,作古去了。于是,我回去看看老屋,陪伴老屋的次数越来越少。我的老屋就有了多年的集尘和污垢。老屋,其实,我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你,因为我的心里常常是记挂你的,尽管我不在你的身边。
老屋,我生命的皈依,我会抽空看你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