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我们三级部组织去春游、扫墓。可别小看这次春游,自入学以来我们年级第一次举行户外大型集体活动,我们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兴奋。我们准备好了,老师发完了旗,我们站成整整齐齐的两队,终于要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烈士林园,周围长着郁郁葱葱的松树,今天这里显得更加沉静。我们把手里的一朵朵小白花献到烈士墓碑前,我想地下的烈士们一定会感到安慰的。又到了另一个坟墓前,我看见二班的同学把自己鲜艳的红领巾都献给了这些英雄叔叔们了,他们一定想让叔叔们放心,长大了也会向叔叔一样成为一名名保卫祖国的英雄。我也把红领巾摘下来,放在了那个墓碑上。
一会儿,老师带领我们去山南广场。走着走着,我的脚底感到很疼,我很担心我会掉队,我时而看看远处的风景,时而给自己加油。来到宽阔的广场上,老师拿着数码相机,给我们班照了合影。
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了,同学们都开开心心地玩起来。我们一会儿去鱼池,看看小鱼在清澈的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样子,一会儿去捡些玉米粒喂鸽子,我发现,时光老爷爷太不理解我们了,一会儿工夫,就要站队了,在回途的路上,刘美含用数码相机,把我们捡垃圾的动作拍了下来。
这次春游大家都感到非常的开心,大家的收获也很多,我们既捡满了一袋袋的垃圾,也留下了我们开心时的一张张倩影。我们身后的风景变得更美丽了。
星期六,我们全家去老家为祖先扫墓。
到了祖坟所在的山坡上时,我就拿起扫把,把祖坟周围的落叶等垃圾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没多久,祖坟就被我们扫好了,我们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饭。
吃完香喷喷的午饭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节是个祭拜祖先的节日,是我们大家应该做的,扫墓的我们要表扬,想来却不能来的也要给予表扬。但从来没有想过扫墓的人应该受到批评与谴责!大家有没有想过,祖先功劳有多大?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土地,让我们有地盖房,有地耕种……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祖先的功劳不可没啊!而现在有些人到了清明节,却丝毫没有扫墓的想法,把已过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凭野草长满坟墓。这样的人难道不应受到人们的谴责吗?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终身成长不仅指孩子需要终身成长,父母更要学会放低姿态,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极积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要实现终身成长,首先得学会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具有良的终身成长的心态,才能把握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其次,父母要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终身成长。人生的维度是多样化的,我们要注重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应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过程和动机培养孩子成长型心态。
最近读了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整本书综合引用了大量的名家著作,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验,全面地回答了子女教育这一复杂系统问题。正如书中所叙“不能把孩子当作一辆汽车去组装……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他长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
本书提出重建亲子关系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心态。同时,这也是孩子获得内在能量的来源,更好成长的关键。
这是樊登老师把自己以往看过讲过的,跟育儿有关的书中的观点融合贯通的一本书,书中有一种育儿法则,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在孩子做对事情成功的时候,给予二级反馈表扬并说出为什么,这是孩子的价值感增加。
第二在孩子做错事情失败的时候,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时孩子的归属感增加。
第三无论孩子成功还是失败,做对还是做错,家长都要在事后给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或者说终身成长的心态,这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永动机。
家长的不打扰给孩子充足的自由选择权在孩子那里,家长只是辅助孩子自主的选择,加上投入的尝试,更能让孩子发展出心灵的体验,更容易获得幸福,从而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并坚持下去。
此外家长自己也需要成长性思维不纠结于孩子一时的失误,这样才能更好的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通过和孩子一起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能更好的给孩子亲身示范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这样孩子才能更加珍视自己的努力,也更加容易拥有坚毅的品质。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行代码,获得价值感,获得归属感,拥有成长性思维。
父母育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行代码,孩子做对事二次反馈,孩子做错事无条件的爱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性思维。
这本书是樊登老师融合了他前面所讲的育儿书籍撰写而成的。
核心问题有三个点:第一个点我们要为自己为什么,第2个点是要如何教养孩子,第3个点是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
第1个点我们要问自己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子对待孩子?原因有两点:
一点是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里有遗传、变异、选择。我们很多时候会遗传父母的一些教导方式,然后投射性的套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另外一点是我们要如何看待孩子?我们是要用打造汽车一样,用简单的体系,复杂的规则;还是要用打造花园的方式,用复杂的体系,简单的规则。
第2个点是如何教养孩子?
樊登老师说教养孩子需要三根支柱点。
一、无条件的爱,我们要用无条件的爱来获取孩子的信任,给予尊重和安全感。
二、价值感,塑造孩子的自主能力,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律水平。
三、终身成长的心态,让孩子感受学习过程,把困难、挫折当做一种学习。
第3点是我们要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
用感谢的方式来改善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父母在有限的资源把我们抚养成人。
切记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因为标签会让孩子久而久之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节如果没有下雨,就感觉菜里忘了放味精似的,无味。今年清明节非但没有下雨,而且天气异常的好,晴空万里。
早餐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一路上,妈妈跟我说,清明节是后人祭奠先人的节日,打扫墓地,除去杂草,同时表达我们下代子孙对祖辈的怀念。
来到山脚,我抬头仰望,群山绵延,像似一座座驼峰。山腰上几处映山红已经绽开了笑脸,为整个山头添上了深红的一笔。山涧溪流潺潺,叮叮咚咚,恰似在弹奏着动听的歌曲。仿佛自己就置身于一幅绚丽的彩图中。走过了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山路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曾祖父的墓前。坟墓的四周已经长满了许多野草,我和爸爸齐心协力,迅速把野草拔掉,然后摆放好鲜花、蛋糕、白酒等贡品。在墓前,爸爸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曾祖父的故事,当时,由于生活艰难,曾祖父漂洋过海来宁波谋生,在异乡打拼,几经努力,靠着双手建立一份家业,但他们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出示地,带着积蓄回到家乡。
听了爸爸的讲述后,我感受到曾祖父的辛苦劳累,不屈不饶的精神,仿佛那些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作为他们的子孙,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长大报答祖国。
今天你去春游,洁净的衣衫映衬着你兴奋的笑脸,背上的背包跟随着你轻快的脚步。
车上,你将窗打开一条小缝,柔和的春风向你吹来,撩动着你的头发,你想说“春风好甜”,看看周围喧闹的同伴,却又将这涌上舌尖的赞叹止住。
烈士陵园,望着纪念碑上那闪着金光的大字,你有几分敬意却似乎又有几分无趣,无趣是因为他们对你来说,是那样的陌生。可当你看到石壁上的英雄事迹,你的眼中似乎渐渐明亮,你伸手抚摸石壁上的故事,似乎是要把这些镌刻在石头上的感动,复印在心中。
走出烈士陵园,你也走出那份严肃,来到了东山雨花景区。你笑着、闹着、跑着、跳着。你跑向草地,轻轻触摸嫩嫩的草尖,温柔地向在触摸一个婴儿。你的伙伴们铺好了餐布,你快活地坐下,和他们一起吃午饭。你抢我的,我抢你的,笑声一片。
刚刚吃完饭,你便又忙着去放风筝。你举着风筝不停地跑,汗水浸湿了小脸,可风筝硬是和你较劲,就是不肯飞起,你开始怀疑是风筝不好,还是春风太小。你望着别人的风筝飞在天上,那滋味儿……让你更加尴尬的是,那只不肯听话的风筝,被别人拿去后,很快就悠闲地飘荡在空中。
你看见有人在卖竹蜻蜓,你买了一个。双手一搓,“呼——呼”它飞上了天,你望着它,有些骄傲,喃喃地说:“风筝,这就是我的风筝”。此时,春日午后的阳光,正暖暖地照在你红彤彤的脸上,风,轻轻抚过枝头,不再能吹动你汗湿的头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