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三十二次游盘山,写下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诗句。
盘山真的有那么美吗?我和爸爸、妈妈去盘山,刚到盘山脚下导游就告诉我们盘山有“三盘之胜”,分别是:“下盘流泉冷”、“中盘岩石怪”、“上盘松树奇”。我们到了下盘,那里百泉奔涌,瀑布腾空,一阵风吹过,水溅到我们的头上、身上,“好清爽啊!”泉水在山间流淌,那声音让人听了心旷神怡。泉水的样子各不相同,泉水的声音也时时变换调子。
上到中盘,怪石漫山遍野,千奇百态,有的像一只羊在睡觉,有的像老虎蹲在地上,有的像箭,真是太神奇了。到了上盘,上盘的松树真称得上是奇松。我去过黄山,黄山的松闻名天下,而盘山的松又有它的独特之处,盘山的松许多长在悬崖峭壁上,有的长在石缝里,有的倒悬,有的像一把巨大的伞,还有一株像伸出去的手臂,我想一定是盘山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
爬到了山顶,我非常有成就感,因为我爬上了盘山主峰—挂月峰。我向山下看,盘山其它的山峰都变成了小山,真是“一览众山小”。
云盘山,位于南盘江畔,是典型的土山,大小山峰绵延数十公里,山中林木繁多,植被浓密,其主峰“云顶”因高大直插云霄而得名。我虽久居在云盘山腰,却从未登上名叫“云顶”的山顶,去亲身领略他的伟岸与磅礴。在这个冬天的周末,我终于有幸徒步登上山顶,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站在云盘山的“云顶”之上,放眼四面八方,切身感受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这个周末,多日阴冷的天空放晴,似有春天到来的感觉,人们蠢蠢欲动,纷纷走出家门,去享受冬日的暖阳。在我的提议下一家人决定去爬山,我们驱车来到云盘山脚,浩儿、英枝、维维、武学和我手持木棍,带上相机和水轻装上阵,急不可待地向目的地“云顶”进发了。
带着兴奋、好奇与征服大山的激情,我们一行五人顺着山的脊梁,沿着林间弯弯的小道,快步向山顶奔去。不一会儿,就走进了一片青杠树林里,阳光透过树林射在厚厚的落叶上,熠熠生辉闪闪发光,走在林间踩着厚厚的树叶,脚下发出沙沙的响声,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好生惬意。浩儿、英枝、维维更是兴奋不已,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不时翻开厚厚的落叶,找寻散落在地上的青杠籽,不时爬上橄榄树,摘下又酸又甜的橄榄果放在嘴里,不时上串下跳、嬉戏打闹,与林中树叶的沙沙声、鸟鸣声交相辉映,欢声笑语洒满山间,好一幅优美的林中画卷。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来到了半山腰上,也走到了路的尽头,前方又高又密的巴毛草档住了大家的去路。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地问。英枝说,不爬了,还是原路返回吧;浩儿说,不行,都爬那么高了,放弃太不值得了;维维说,是的,我们要想办法,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说道。我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坚持就是胜利,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穿过这道密林爬到山顶。最后商定由武学在前方用木棍扒开又密又深的巴毛草,并用脚踩出一条窄窄的小道来,三个孩子手拉手走在中间,我跟在后面以保大家的安全。就这样我们一个拉一个,一个推一个,大家你帮我我帮你,连推带拉缓慢地、艰难地在林中爬行。
爬行过程中,虽然维维、英枝、浩儿的手和脸都不同程度地被巴毛草划伤,但是大家一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着,早已忘记了身体上的伤痛,一股劲地往上爬。没多久,大约爬行了五百多米后,我们的眼前一片光亮,原来大家已顺利走出了那片浓密的巴毛林,抬头已能看到山顶了,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啊。
胜利就在眼前,孩子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顾伤痛,不顾劳累,脱下外套,擦干汗水,马不停蹄地向山顶奔去。来到山顶,大家欢呼雀跃,高兴地尖叫起来,左瞧瞧、右看看,似要把“云顶”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景都读个遍,征服大山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定格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
“云顶”最顶端是一块呈圆形约有五十平米的平地,平地的中间长有一棵大树,是山顶休息纳凉的好地方,那一抹绿成了“云顶”最亮丽的风景。“云顶”四周是陡峭笔直的,灌木丛林铺满山野。
站在“云顶”之上,你不由得想张开双臂,迎上去对天地尽情呐喊,扑上去拥抱蓝天白云;站在“云顶”之上,我仿佛立于天地之间,风不在吹,云不再飘,心不再动,只是顿时觉得我们是如此渺小,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顶天立地”的真正含义;站在“云顶”之上,放眼四面八方,我似在“指点江山”,南盘江、天生桥二级电站、桠杈、回头弯、灰老、熊家坡、木纳沟、羊场坳、云盘山、拉腰、停西等地让人数不胜数,无数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站在“云顶”之上,向下俯瞰,蜿蜒盘旋的天生桥二级电站专用公路、无数条通村通组连户路似一条条彩带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掩映在冬日依旧绿意盎然的树林下,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伸向远方;站在“云顶”之上,我放飞思绪,感慨万千,胸襟豁然开朗,大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宽广。顿时感悟,大自然中天地之间的山无论多高多大,也远不如人们心中的“山”那样高大、那样精彩。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反复思量,难道人生不就是一次次征服一座座“大山”的过程吗?
盘山始记于汉,兴盛于清,是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教文化和皇家文化相融的旅游胜地。是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清乾隆皇帝,曾32次游历盘山,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
清晨,我们来到盘山脚下。进入宏伟的山门,我们沿着崎岖的小路 ,向山上爬去。路两旁的杏树绽放出雪白的花朵和紫色的百合还有黄色的迎春花,竞相绽放。 在山路的的拐角处,一块形同元宝的.怪石住了我的视线,上面提着苍劲有力的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继续向前走,路旁的山泉清澈见底,顺着山势飞流而下,我们来到了天成寺,院内一左一右种着两棵银杏树,高大挺拔、直耸入云,据说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这时的山路更加的崎岖陡峭,70多岁高龄的爷爷奶奶与我们同行,引来了不少游客赞许的目光。也给我增加了继续攀登的信心。万松寺浑厚的钟声在山谷中回荡。
我为了追求速度,抄了小道,我被夹在了石缝中间,无论怎样挣脱都还是依旧夹着,并且也是挣脱越是向下陷,这时来了一个大哥哥,见我这样就把我拽了起来,我刚要说谢谢,大哥哥已经走远了。这里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
盘山的景色优美,碧水,瀑布,形态各异的高山与怪石,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盘山风景区盘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盘山,犹如十里锦屏,巍然屹立于京东,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喜欢旅游私访的乾隆皇帝盛赞盘山风光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把盘山与江南山水比美。
盘山风景区位于天津蓟县城西北12公里处。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因它一峰独起,独立无依,蜂窝莲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于古无终国,故名无终山。三国魏时它还叫无终山。曹操《表论田畴》说:田畴率宗族入无终山中。因为魏国田畴隐居无终山,曾为曹操征服乌桓当过向导,但又拒绝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隐居山中,所以后人为了纪念田畴,把无终山改叫田盘山,意思是田畴曾经在山中盘桓。省略叫法为盘山。
盘山风景区尤其以上盘之松,盘中之石,下盘之水著称,峰石各抱地势,竞相峥嵘。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莲花盛开一样;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树木森荫,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
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但只见山抛险峻,林木荫郁,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千年古松迎客松,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松柏丛生,一峰雄立,峰下古塔掩映,是天成寺。为唐代所建,上有乾隆御题石碑。天成寺之东,有涧水自翠屏峰跌下,状若素帛飘飞,故名飞帛洞;再东行,可望一段白色短瀑,为滴水濑。昔日此处曾有卧云楼,相传傍晚雨过初霁,一抹红霞,穿楼而过,真是别有一番雅境。
在翠屏峰下,游人多在涓涓泉畔逗留,望那清澈泉水,涓涓而出,淙淙有如琴音。都真想手捧一泓痛饮一番。行至少林寺东,多宝塔龙头山下的龙池,石壁上凿出一条红龙,每当微风徐来,池水荡漾,倒映池中之红龙就活了起来,犹如真龙戏水。下盘以水为胜,果不虚传。续前行,盘九道弯,过万人愁,登欢喜岭,进入以石为胜的.中盘。从欢喜岭过石门,即达三成寺翠屏峰顶,一路山石错落,松出石隙,千姿百态。再往前行二、三里,即入盘山绝胜之地古中盘。只见群峦拥簇,峰回路转,深渊绝壑,叠翠堆青。寺前题咏石刻甚多,北面石壁镌刻万象回薄四个大字。
过桃花洞,但见洞前石笋人立,石高且大,威武雄壮,如大将军,名之将军石在此仰望盘山的主峰,能见崖头刻有摩天二大字,为清末军机大臣荣禄所书。正如题字所云,挂月峰为盘山顶峰,峰势上锐下削,为盘山的制高点,海拔864.4米,上有唐建定光佛舍利塔,相传每当除夕,有佛灯之光照耀。峰下有唐建云罩寺,峰巅石刻杜甫名句一览众山小。向下俯视,一峰形如伞盖,名紫盖峰。展目四望,苍山如海,群峦起伏。过欢喜岭,经逍遥游,来到万松寺,从万松寺东上青松岭,一路奇松怪石,林石竞秀。
盘山元宝石继续攀登,沿礁绕峰到上方寺,此处为盘山奇险之地,峭壁如削,峰巅烟云卷舒,上有悬空石,惊险奇绝,望之胆怯。石下两壁如斧劈开,名天门开,下有白猿洞、路险难行、盘山,自然景观有万千,人文景观知多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