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有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而后行,行如明灯引路;行而后知,知则深入骨髓。知与行,如风火相借、山水相依,
合而为一,可晓万物。
知行合一,宜当以知之星,引行之路。没有知识一味前行者,如被蒙住双眼的鸥鸟,于狂风骤雨中飘摇将倾。民众便是那鸥鸟,被盲目追求产量之风裹挟,却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盛状昙花一现而后低迷。惟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方能有所建树。自古云文人用兵误国,而王阳明平江西、伏宁王,一介文臣凭腹中文墨,戎马数载予大明和平。建此千秋奇功,必不离融所学于实践。以知引路,其路不欹。
知行合一,宜当以行之水,载知之舟。若无实践支持,所学不过空中楼阁,巍巍然将倾。量子速读便是那楼阁,闭眼翻书、额头吸勺,诸多实践架在捏造理论的.浮云上,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彭芝校长则不然。掌舵人大附中伊始,她立即提出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吸取三十余年教授经验,大刀阔斧改革课程。岁月骛过,山陵浸远,人大附中已由普通重点学校一跃成为国际名校。树此赫奕名声,必不离融实践于所学。以行载知,其知愈深。
古今仁人志士,因知行合一可名耀丹青;今朝菁菁学子,因知行合一可立志成学。吾辈青年,当以知行合一为舵,以凌云壮志为棹,驶向梦想与远方。读《信天游》访黄土坡,于引吭高歌中读一分豪迈;学中国地理游淮河南北,赏灼灼橘枳伴北国雪飘。知锻炼有益则日夜奔跑,知游戏误己则敬而远之。得人青眼,则鼓帆前行;闻得谣诼,则自察自省。于山川中觅己所学,于人言中修正自身,得道后实践,实践中悟道,道便能烂熟于心,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知与行,相依相生。以知行合一为地基,铸就自己的知识大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些精辟、脍炙人口的经典诵文从小就一遍遍刻入我脑海。当我懵懵懂懂的时候已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了,却没有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细细地品味,我觉得受益匪浅。而且很多知识和都能在现实中得到运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隐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得到长进,就必须去仔细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积极进取,让它成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例如说我们的篮球队,投球能手陆子轩;进攻能手闫天程;防守能手荀意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还有《三字经》里的一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比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讲得是孙敬和苏秦刻苦学习的事。孙敬年少好学,学习时间长了,不免会打瞌睡,他为了饱读诗书,每次读书时都会找根绳子,把绳子一端拴在房梁上,另一端绑在自己的头发上。每次打瞌睡低下头去时,绳子就会拽疼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赶走睡意。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大学问家。他们的成功与他们的刻苦精神是不可分割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或许现在的我们已不需要悬梁刺股,但古人刻苦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在经典诵读时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还学习了做人的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我们可以汲取先人们的智慧和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看得更远。“读古诵今,学以致用”我们还要把获得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当中,才能完善自己去把事情做得更好.
今年的第十本书—《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本书的作者是提摩西·加尔韦,他是美国运动心理学的第一人,教练技术的先驱。他的这本书入选全球50部心灵励志经典。
此书与《心流》大同小异,都是讲身心统一的。为什么要身心合一呢?因为合一便不再扭曲,达到“想”与“做”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心态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无意识,能更好地实现身心合一,而只有合一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超乎自己的想象。
发现两个“自我”。人生的每一次比赛都有两场,一场是外在的,一场是内在的。我们常常都在追求外在的胜利,而忽视内在的重要性,其实,一场比赛,只有胜了内在才能更好地赢得外在。不进行批判,是打赢内在比赛的关键。理顺自我1和2需要做到,轻松的描绘希望的结果,学会信任自我2的能力,学会不带“批判意识”的观察。最重要的是放松的专注。
不要被个人成就感所迷惑。很多人在取得进步后,会很兴奋。但是,到第二天,他们往往又恢复到以前拼命努力的样子。这是因为,拼命努力中自己是控制者,成就感十足;而顺其自然的方式,获得的成就无法归功于己。所以要理智看待效率,正确取舍。切记,不要被个人成就感所迷惑。良好的心态,是获得一个满足幸福生活的前提,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便衣食无忧,家产万贯也是不幸福的,不开心的。
作者说,放弃忧虑,但不要放弃努力,反而会产生新的力量,全身心朝着生命奔跑。换句话说,无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经历了什么,都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顺其自然的放松专注,那么困难可能会成为人生中难得的一笔财富。
拥有良好的心态,身心合一,是收获非凡人生的前提!
从《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这本书中讲了如何做到身心合一,我们人每天都在进行两场比赛,一场是外部比赛,一场是我们内在和自己心灵的战斗。人有两个自我,下达指令的自我一和执行动作的自我二。自我一常常不信任自我二,自我一挑自我二的毛病。这样人就容易对自己做出评判,如何避免评判?书中讲像对待种子发芽一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当我们看到砖缝中的一颗种子发芽,我们只会感叹种子生命力的强大,而不会对它做出评判。这样更易进入身心合一的境界而不是自我评判。当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会创造出很多奇迹。书中举了冲浪的例子,当我们在大海中冲浪的时候,我们不会想着去征服大海,因为海浪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价值,把海浪把对手视作教练,它在帮助你做得更强,把竞争的胜负心放下是身心合一的根本动力。
看着书中的内容,想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曾经给孩子做了过多的评判,孩子今年就要面临高考,书中正好讲了这样一段高考的话:“高考不是要非得战胜谁,不要提高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力,觉得一考定终身。如果把高考看成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在验证自己的学习在这儿有没有得到一个更长足的进步。把高考当做海浪,你不想战胜它,只想通过它来考验你自己让你变得更强。”孩子要高考,曾经为孩子的成绩焦虑,当看到这本书中所讲的,忽然有种意识,如果高考自己不给孩子过多的评判,能激发孩子的潜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母亲,尽力通过高考让孩子明白自身内在的进步、身心合一的进步,让孩子的人生充满乐趣,那么高考应该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低碳环保,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贵在知行!要加强对低碳环保知识的学习,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日常要从节电节气节能等方面做起,改变生活细节,最大可能地降低能量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首先,要加强学习,认识低碳环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xx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开始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目前我国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匮乏影响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效应和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低碳环保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环保概念深入人心,要求大家都要树立低碳环保意识,身体力行,,从我做起。
其次,我们要了解并与家人养成一些低碳环保生活的习惯。比如养成随手关闭电源的习惯,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避免浪费用电;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冲马桶;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在附近公园跑步,取代在跑步机上锻炼等等。
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低碳环保生活的窍门。比如不要让家电处于待机状态。尽量以植物为食,减少对动物食品的摄入,这样不仅低碳,还有利于健康。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6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以上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会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低碳环保人,都是我们为美好世界做出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赶快加油行动吧!
不过,抬头看见爸爸“不怀好意”的笑容,我可不能输。
我要求爸爸把这题写下来,然后我开始认真读题,啊,原来是时间问题啊。这学期我已经学习了“24时计时法”,想起了黄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要求“开始时间”,不管多复杂、多难,都是用“结束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时间”来做。我开始认真思考起题来。嗯,结束时间是16∶20分,要求开始时间,那么我只要先算出这场足球赛用的`时间喽,哈哈!这题目看起来复杂,原来这么简单。爸爸这回输啦。我兴奋地拿起笔算了起来。
足球比赛时间是多少?让我想想,一场足球比赛一般是这样组成的:上半场+补时+中场休息+下半场+补时。那么这场足球比赛时间是:
45+5+15+45+5=115分=1小时55分。那比赛开始时间就是:
16时20分-1时55分=14时25分。“这场足球比赛是14时25分开始的”。我风风火火地跑去告诉爸爸,爸爸夸我说:“哇,你真棒!完全正确!”
通过这道题,我想做数学题不要怕烦,只要认真读题,用对方法,难题也会变得容易了。在生活中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快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