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又是十分有限和来之不易的,是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代替的。虽然地球表面的70%以上被海水覆盖,人们称它为“水球”,但海水是不能饮用的\'。地球上能饮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3%,而人类能直接取用的还不到1%。就相当于把地球上的水看成是一杯水,淡水只是一汤勺,而人类能直接利用的只有一滴。
今天是“世界爱水日”。早上升国旗时,学校的龙主任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是世界爱水日。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一周不吃饭,只要有水就不会死去;但人要是一周不喝水,就会失去生命。水相当于我们的血液,人体重的65%都是水。我们每人每天消耗的水量是4000克到5000克。我们国家有13亿人,要是现在再不节约用水,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是啊!听了龙主任的讲话,我想起了我们“综合实践”课本上的一个小资料:每当你冲一次马桶,就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一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就相当于缺水国家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你的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就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全体居民一天的用水量。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此,我对自己提出以下要求:(1每次用完水后,水龙头一定要拧紧;(2洗完衣服的脏水,不要乱倒,把它可以用来冲马桶;(3当天没有喝完的开水,第二天可以用来洗碗;(4洗澡时也要注意节约用水。此外,我还有个想法,将来要设计一种会“说话”的水龙头,让它能时刻提醒大家节约用水。我想,只要我现在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一定会设计出许许多多的节水用具。
游曲阜,主要是游“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听导游说,游“三孔”,最好是从规模最大、最雄伟壮美、金碧辉煌的祭孔要地----孔庙开始。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跟在导游身后,我们游览了五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堂、两斋。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殿。这儿的殿宇都有着精美的雕刻,而且金碧辉煌,好像一副美丽的画卷。我们还看到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都是来敬拜孔子的。听导游讲,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有皇帝写的错别字。我非常感兴趣,便前去观看,果然在门额上看到了“棂星门”---- 由乾隆皇帝亲笔题的三个大字,其中“棂”字是个错字,因为“棂”字按繁体写法应当是“欞”,而皇帝将此字去掉了下面的“巫”字。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按导游的解释,皇帝不喜巫术,所以有意去掉“巫”字。按书上的说法,由于“星”和“门”二字笔划少,而“欞”字笔划太多,为了达成和谐,便去掉巫字,减少笔划,放在一起和谐美观。说来说去,最终也不知乾隆是有意去掉“巫”字还是真的写错了。反正几百年过去了,至今,棂星门上一直有个字典里也查不到的“欞”字。
游完孔庙,我们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家” 的孔府,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豪华的封建贵族府地,孔府的布置很有讲究,院内的路分为中、东、西三路布局,东路为“东学”,是孔氏家庙或接待朝廷钦差大臣的;西路为“西学”,是孔子的后裔学诗习礼的地方。中路名堂很多,我只记得有三堂六厅,当我们走到通往二堂的过廊时,看到两条很普通的红漆凳,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俗话中“冷板凳”,原来“冷板凳”是有来历的,孔府的`故事真多!
从孔庙出来,我们乘坐观摩车观光浏览,边走边听导游和司机的讲解。在万木苍翠,百花掩映的孔林中,碑石林立,我们还看到了明代李东阳、严嵩和清代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3600余块。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子墓前,这个墓就像一个隆起的马背,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在孔子墓的东边,我们还参观了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墓,南边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墓。孔子子孙三代都葬于这个墓区里,而且墓葬这种成“品”字形布局,被成为“携子抱孙”。原来墓碑也蕴藏着这么的文化。
游玩归来,我发现孔庙、孔府、孔林的一石一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不禁为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
这次的拍摄与实验求证起源于一位网友发来的文章“为烟头伸冤”,说是自己在家里许多次吧没有灭掉的烟头丢进塞满干燥纸的垃圾桶里,一次都没燃过!这可激发了节目组的好奇心,决定好好证实证实。因为报纸上报道的烟头引发家中火灾可不是小数目,是否真的是判断有误呢?实验证明一切,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与发现吧!
在过程中,节目组在空旷的草坪上搭建了一个模拟房子,又去外面买了几样家居必备的物品,一切准备完成,实验迅试待发。物品有堆满烟头的烟灰缸、塞满干燥纸的\'垃圾桶、干树枝(看看树林里烟头会不会引起火灾)以及常用沙发。
实验时,塞满干燥纸的垃圾桶是最先烧着的,烟灰缸、沙发、等物品也都先后着了。这次的实验告诉我们:小火苗可能可能会引发大火灾,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呀!
后来他们又实验了插线板,劣质的插线板也极有可能引发火灾,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利而毁了自己一生!以后一定要多注意生活细节,灾难就在自己身边啊!
人们常说:什么事儿,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就把从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以前的事情和现在的日子比较一下吧!我爷爷奶奶小时候,人们穿的是自己纺织做成的粗布衣裳,夏天还好,冬天就不行了,厚厚的棉衣、棉裤可笨了,上面还有好多的补丁呢。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呀!可是现在,人们穿什么都讲究牌子:什么李宁、皮尔卡丹、梦特娇等等,数都数不过来了。冬天来了,人们穿上既轻又软还保暖的羽绒服,一点也不怕寒风的侵袭。
那以前吃得怎么样呢?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吃的太差了。每天就是红薯片、野菜,没有东西吃的时候,要靠花生根磨成淀粉填饱肚子。让我们看看现在吃的东西吧:白米白面不用说,到鼓楼夜市上走走看看,开封一楼的包子、新疆的羊肉串、广东的甘蔗汁……小吃都会让你眼花缭乱。许多小朋友平时喜欢吃的西餐食品也不少:肯德基、德克士。也许可能还想尝尝麦当劳,可能开封现在还没有。以前人们住的条件很差。普通人家住的都是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生外熟,就是墙里面用的是泥坯,墙外面用的自己烧制的蓝砖头。三四十平方米大小,里面经常阴暗潮湿。你想,一家几代人挤在那么小的房子里,能不生病吗?富裕的人家也强不多少,也不过房子比普通人家大一点,吃的好一点。你看看现在,家家都往小区里搬,富裕的.人家还有小洋楼别墅呢!那时候,有的人家已经有了水箱煤火,但是也要等到冬天冷的时候才用,那像现在,只要稍微有点冷就把暖气或者空调打开了。最可怜的是,那时候广大的农村没有电,当然看不上电视了,就是看一场电影也要跑好几里路呢!现在我们家家都有彩电、电脑。mp3、mp4成了大人和小朋友的好玩意了。从前,农村根本就不通公路,城市的主干道也常常是坑坑洼洼,人们出行大多都是步行。如果下点雨,出远门可就惨了,那飞溅起来的泥水随时都会亲吻你衣服和小脸。现在不但我们城里的马路又宽又平,农村的路也铺上柏油了。人们出门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还可以坐公交、打的。很多富裕的人家已经用有了自家的小汽车。
苦难已经过去,现在我们在幸福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不久的将来,开封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吸引更多的五洲四海的宾朋来“七朝古都”观光旅游;我们借助中原崛起的东风,抓住“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使开封成为世界级的商业大都市;我们开封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到处都能听到文明用语,成为世界有名的文明城市;未来的开封天更蓝、水更清、树更茂、草更绿、花更艳,到处鸟语花香,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不过,好日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呀!
在一个物质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有一些信仰来支持自己的灵魂世界,让自己的心留有一片净土。对于我而言,愿景便是我的这个支点。
“愿景”——所向往的前景。我喜欢这个词,更喜欢这个词在我心目中的意义。
也许是受海子的影响,我也会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住在海边的房子里,这个房子不需要太大,待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可以在海边懒懒的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愿望,只是如今这个社会背景下显得有些遥不可及。但也正因如此,每当想到这样的愿望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种难于言表的喜悦!可以让我每天都可以对它有着不同的幻想,在无事之时这便成了我的快乐之源。
每个人都应心有愿景,而对于愿景也应是有选择的。我认为金钱、名誉、房子、车子等众多诸如此类的东西不应该称为某个人的愿景。
之所以称为“愿景”,我个人理解是不能或者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所以它应是神圣的、纯洁的、不予任何物质权益有关的,就像一个孩子般美好、无暇的梦。我因为这个梦而快乐着。
李白慨叹“人生在世不称意”,继而发出了“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慨。因而“明朝散发弄扁舟”便成了李白的愿景,并且他为之努力了。尽管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初中生,但对“人生在世不称意”已有初步体验,我做不到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更没有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但尽管如此,我的心中仍会有像李白一样生活这样的愿景,每当感觉到“不称意”时,想想心中的愿景,便快乐了许多。
陶渊明之所以能够在穷困潦倒的生活境况中依旧潇洒的活着,那是因为他有愿景的支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也是因为心中的愿景造就出他“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刚刚走过人生旅途的五分之一,我没有陶子那样曲折的仕途经历,也难有他“心远地自偏”的境界。但小小的考试失败已让我难以承受,因为有了心中愿景的支持,我一次又一次的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并且愿景也教会了我在失败中微笑,让我在磨难中找到快乐!
漫漫人生路,我所经历的还很少,我清楚的知道,在未来的路上会有更多的荆棘,不过我已找到我的快乐之源——愿景,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也会微笑着面对,从中体会出快乐的味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