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冉庄地道战游记400字四年级)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冉庄地道战游记400字四年级)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1-02 02:34:53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冉庄地道战游记400字四年级)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一】

提起冉庄地道战遗址,我们部队的战友大都印象很深,因为我们部队驻保定,每年新兵训练,部队都把组织新兵参观地道战遗址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的战友们大都钻过冉庄的地道。最近几个老战友来保定,根据他们的日程安排,我带战友重游了冉庄地道战遗址。为让更多的博客战友也一饱眼福,我还专门带了照相机,没想到我的摄影技术不佳,照片难以拿出手,只好转载几张供各位好友欣赏啦。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牌匾。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8月,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月26日,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江泽民为基地题写牌匾;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影视片都曾在此拍摄。特别是拍摄于一九六五的《地道战》,拷贝次数达十亿人次。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二】

那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抗日战争影片《地道战》。当那地道战,嘿!地道战……这首结束曲响起的时候,我不禁再一次回荡在那战火纷飞的时代。

在冀中平原上活跃着一支***领导的敌后游击队,他们在根据地领导着广大农民群众,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利用地下巷道巧妙地利用有限而又低劣的战斗武器――红缨枪、铁锹、锄头、火铳把用大炮、机抢武装着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那些地下巷道真是神通广大、神出鬼没,你看这头连着东家,那头连着西家;那一个个的烟盖的作用更大了,当发现敌人往地道里放毒烟时,地道盖子一下子全都盖上了,敌人放了烟也是白放的,丝毫伤不到里面的群众,而且那些烟还会自动往回倒流,从而让敌人自讨苦吃。地道的作用并不只有这一些,它还具有战斗力呢?你睢,若是哪个地道被敌人发现了,那它就变成了敌人的坟墓――敌人一进入地道,不是掉到深深的水坑被淹死,就是摔落到插满锋利竹签的土坑被刺死,或是被埋伏在旁洞的游击队员***死,那个场面真是让人好开心。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古代人民留给后人的琦丽的瑰宝,那么我们可以说冀中平原下那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地下巷道就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最有力的见证。它们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敌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辛劳的结果。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一锹一锹地挖,一担担地挑,一寸一寸地推进,硬是在地下创下了如此宏伟的抗敌工程,这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明知强敌当道,明白敌人装备精良,但他们却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给敌人予以迎头痛击。

闭目反思,在当今各种物资充沛、设备齐全的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里,我们的国家面对周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我们的民族又该怎样面对着世界烈强的窥觑?钩鱼岛的纷争、台海的风云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的国人绝不能安于现状,而要像冀中平原根据地的群众们那样居安思危,要不断增强国力,加强国防力量,绝不能让历史重演,要让我们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这和平的时代,沐浴着美好的时光,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我们要以光烈为榜样,增强知识,学好本领,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才能把我们的中华民族那不屈不挠的勤劳的民族精神再次发扬光大,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昌盛强大。

回想起《地道战》中的一幕幕,再联想现在的国际风云,我觉得自己的担子好重好重……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三】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地雷战》的老辈抗日的电影。这部电影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巧妙地地雷利用与日本鬼子做斗智斗勇。

1942年,鬼又来扫荡了。民兵当然是拼死抵抗,但鬼子人多,民兵人少,鬼子武器好,民兵武器差,就是钢枪和铁地雷也是没有几个更别说大炮了。不过,虽然地雷没有,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没有铁地雷造石地雷呀,没有炸药自己碾呀!”民兵们开始自己造起了地雷。更重要的是:民兵们还给各种雷取了很多有意思的名字呢!有——“踏雷”:一踩上去就炸;“绊雷”:一绊上就炸;“子母雷”:把手榴弹放在地雷上,专炸骑兵和行军大队;“碎石雷”:放上炸药,盖上木板,再在外面放上石头,专门用来封锁要地,也叫天女散花;“连环雷”:用几根铁丝把地雷串起来,专炸行军大队;“真假雷”上面放假地雷,下面放真地雷。用雷主任的话讲:“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死雷活用,到处开花!”

鬼子还是不甘心。1944年,民兵和鬼子又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战斗!于是民兵用“钉子雷”封锁公路,用“天雷”封锁森林,又用“土水雷”封锁河道。但是,卑鄙可恶的鬼子把村民抓去,让他们带头去踩民兵埋的雷。

这可怎么办呢?啊!这可难不倒聪明的民兵,他们又发明了“蝎子雷”,“蝎子雷”最大的特点就是前面踩着不炸,而引爆了后面的雷,专门对付狡猾的鬼子。这样一来,鬼子走到哪里都有地雷,东一个地雷,西一个地雷,炸得鬼子落花流水,屁滚尿流。剩下的刀枪之战,鬼子必然打不过民兵,民兵最后终于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电影结束了,但是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仍然沉浸在那胜利的喜悦中。战士们的壮举将永远记在我的心中。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四】

一个团体,一个班,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团结心,大家团结一致,再难的事也变得简单。

一天晚上,我全校师生在后草坪观看了《新地道战》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鬼子来了”。

突然,警钟开始轰鸣,孩子们慌乱躲进了地道。村里的联络员被打伤了,乡亲们纷纷被押至日军的牢笼。看着日军烧***抢掠,由麦包为首的孩子们出动了。他们经过努力,终于在日军进入物资库检阅时将其炸毁……

看完《新地道战》,我想了很多,首先想到的就是麦包他们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在认认真真地跟着老师学习知识。正是麦包他们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让他很快地跟八路军叔叔学会了在地面上发电报。才得以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呢?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年代,如果不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学习上加倍努力,是不是太不应该了呢?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国家还很落后,经过先辈一代代的建设,我们国家才逐渐强大起来。现在我们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从小就要立下宏志,刻苦钻研,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使我们的国家成为强国,成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成为科技与文化不断进步的东方雄狮!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作文【五】

《地道战》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敌军炮楼的附近有一个村庄,村民们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挖地道,十分巧妙地逃过了日本军的多次攻击,并且还通过地道和人们的智慧炸毁了日军的炮楼,最终取得了胜利。

地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电影中我们了解,这样十分老土的办法却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胜利。影片中的那个地道看似普通,却具有神力,它将周围的各个村庄连了起来,成了一股坚固的抗日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尽将地道通到了敌人的炮楼底下,为后来炸毁炮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这些地道都机关重重,如同迷宫一般,哪怕被敌人发现了,也能关门打狗,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这些地道还防水、防火,防毒,即使躲在地道中的人们也会更加安全。

除了地道之外,还有一样令我惊叹的东西是“传声器”,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器械,就是依靠了声音延物体粒子传播这一简单的科学原理却解决了地道内的通讯问题,如同打电话一般,实为一惊人的运用。

本片最令我感动并震撼的.是那位老村长。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鬼子悄悄地进村子正准备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却被老村长发现了。于是老村长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追捕下,摇响了意味着鬼子进村的铃,因此有无数村民保全了性命,可是老村长却倒在了枪林弹雨中。在死的时候,老村长的手里紧紧拉着那根摇铃的绳子。或许,他并没有想邱少云、董存瑞那样,名扬整个神州大地,但在场的没一个同学都为之一震,我们感叹人性的伟大,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我们更对这位老村长肃然起敬。此刻这位老村长所代表的是在8年抗战中所牺牲的无数名无名战士,他们平凡,同时也伟大。平凡的是身份,伟大的却是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红色,红领巾的颜色,同时也是鲜血的颜色,无论我们将来身在何处,始终不会忘却如今幸福背后的故事,始终不会忘却那些无名英雄,更始终不会忘却我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