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借喻与借代辨析
在多彩的手的世界中,有笨拙的,有灵巧的,有懒惰的,有勤劳的。但在我眼里妈妈的手不同一般,这双手给了我和她的学生同样的温暖、知识和欢乐。
早晨,妈妈用双手抚摩着我的脸,亲切地说:“小婧,妈妈今天送你一个开心果,愿我的女儿成为快乐天使。快走吧,小惠姐姐还在等着我们呢!”每天在我在妈妈不同的祝愿中,在妈妈的声声催促下,我俩一路小跑来到小惠姐姐家(妈妈的学生,脚骨折了。)妈妈叫我帮她一起为小惠姐姐整理了书房,她又急忙背着小惠姐姐向学校奔去。
上课了,妈妈教我们语文。她用结满茧子而又灵巧的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认真的、一笔一画地写着。我们情不自禁地在笔记本上模仿她的字迹来。她绘声绘色地讲解课文,有时随课文内容娓娓动听地讲起故事来,我们听得入了神,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下课了,她看到有的学生迷惑不解的神情,拉着我们的手来到办公室,连茶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与我们一起讨论课外书上的问题,直到我们眉开眼笑为止。
下午活动课,妈妈总是笑盈盈地站在操场上等候我们的到来。与我们一起打球、跳绳、踢毽子。谁摔倒了,谁受委屈了……妈妈那双手像抚摩我一样抚摩着学生的头,在不断地说这,直到他们脸上露出微笑。
晚上,妈妈为我盖上被子。我轻轻地按住她那劳累了一天的手,一滴滴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淌。妈妈,老师,你用双特殊的手精心培育着我们。雕琢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举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⑴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⑶超前夸张。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清曹雪芹《红楼梦》)
3、作用
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运用时注意问题
⑴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⑵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⑶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
的修辞。
5、举例
日理万机日月如梭三头六臂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胆大包天寸步难行一步登天一毛不拔一尘不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