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我就打开了电视机.不要以为我贪玩,而是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们看江苏教育频道7点50播出的节目。
我满怀期待的打开电视,稍等了一会。原来这档节目是著名教授王金战老师教学生如何提高成绩的方法。王金战老师一开始就帮我们分析了成功因素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所占比例远大于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包含性格,状态,身体,家庭,父母等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之间是否合谐,家庭是否和睦。一个孩子要想学习好,父母起到关键的作用,父母要学会多鼓励,多表扬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严格,则会让孩子产生压力,成绩就会下降。此外,除父母的鼓励外,孩子本身也该努力,自觉学习。
王老师还教会我们在学习中产生信心,减压的小技巧。比如,测试前给自己定个目标,要根据自己真实情况来定,这样每小小的成功一次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自信与快乐。到未来许多小小的成功汇聚在一起,便成了一次巨大的成功。
接下来是家长提问环节,其中有一位家长反映的情况与我现在的情况很相似,王老师解答了她的问题后我顿时也茅塞顿开。
看了这档节目,我感触良多,学到了许多提高成绩的小技巧。我相信今后的日子,我成绩一定会更好,越走越远。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
读书亦是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读书时,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如同会品咖啡的人,读书时,能够品出书的韵味,能够进入乐之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读书的乐之境界呢?
首先,要忘记苦境。当今的学生,大都说读书苦。固然,与升学的压力,扼***了学生们读书的兴趣,不过,一些学生们不会从读书中找到乐趣和价值,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人读书,大多摇头晃脑,乐此不疲;今人读书,大多愁眉苦脸,见书生厌。古今之人读书时的心境为何会有如此的差异?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久而久之,看到书就心烦气躁。我认为,这不是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这批新新人类的心境出了问题。
心不静,则难成事。不是读书苦,而是我们无法抑制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当今丰富多彩的生活,早已俘虏了不少同学的心。读书与娱乐相比,读书当然是苦的。此外,读书之悲苦,是因为我们太强调功利性。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读书的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读书本是无功利的,带着功利之心读书,读书还会有趣吗?还是林语堂先生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看来,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安的心。
关于读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阅读,唯有如此,读书之乐境才会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令人豁然开朗。我以为,读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眼睛读书,这是低级的阅读;另一种是用生命来读书,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只有用生命来读书的人,才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此时,读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享受美好的人生。
只有畅游书海,我们的思想才会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在书中,我们可以与自然对话,可以与社会对话,可以与大师对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们无所不去。在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孔子和庄子,可以认识屈原和文天祥。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荷马与巴尔扎克,可以了解雨果与华兹华斯,可以了解卢梭与康德。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甚至可以成为大师——没有一个大师不是书滋润出来的。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我们太怕考试的分数低,太怕输,太怕老师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独。
如果书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风,那么,读书之乐便是那探险的远航之船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穿越历史伟岸的长廊,在沿途踏遍古代贤人的足迹,阅读满味书香的卷轴,在行行墨迹香里品茗人生的真谛。
我手捧泱泱中华五千年的轮回更替,感受悠长文化的满腹经纶。
我读到了孔子,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教育家,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仁字天下的品德秉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是就是这样的圣人,却从未自视清高目空一切,郯子、苌弘、师襄的才能都不及于他,他却放下身价,谦虚。用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庞大的人生书库。孔子的才华让后人惊叹,孔子的心态更让耻学于师的纨绔子弟汗颜。
于是,我懂了:要把自己看得低一些,用谦虚谨慎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一切,迎接未知的挑战。
翻开下一页,我看到了一幅凄凉而悲壮的画面,一位彪形大汉正用一把锋利的剑结束自己的韶华春光。一代霸王项羽,出发时是怎样的豪气冲天,失败时又是何等的失魂落魄。他有着能征善战的军队,有着忠心耿耿的谋士能臣,也许,大好河山本应该属于他。但是,项羽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以为只靠自己的一双手就能夺得天下。因为他的自傲,刘邦从鸿门宴上成功逃走;因为他的猜忌,亚父怒走他乡,疽发背而死……项羽的心态,注定了他终将惨死异地,失去天下。
于是,我懂了:不可沽名学霸王。人如果把自己看得过重,只会拒绝他人,陷入孤立。我们应该拥有悦纳他人的心态,让自己变得日趋完美。
突然,我翻到了一张出塞图。身嫁单于的王昭君正行驶在去匈奴大漠的路上。她美若天仙,有沉鱼落雁之貌,不肯向画师行贿。在他人看来,她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认,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真是老天的不公。可是以大局为重的心态,使她在匈奴的几十年里,恪守汉人的贤德,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民族和平。因为她,多少年边境相安无事!虽然只有“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苦落寞,但她却赢得了后世所有认的赞美歌颂,她的死重于泰山,她的热泪也将洒满丝绸之路的每一寸黄土!
于是,我懂了:即使生不逢时,即使命运的天平对你不公。你也要微笑面对,勇敢迎接,只要拥有乐观坚强的心态,我们都能演绎出生命的辉煌!
我继续读着读着,心在逐渐饱满……
今天早上,陪同女儿观看了山东农科频道播出的由中大附属中学王金战老师主讲的《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看了之后,真是受益匪浅,作为家长,觉得惭愧,真得反思一下了。
听了王老师讲的怎样提高孩子的成绩,我总结了两点,一是复习、预习,反复巩固老师讲的基础知识,多看课外阅读,有助加强理解能力。二是自身的心理问题,对自己没信心或是越想考好越害怕,成绩就越不好,心理负担重。这些都能导致不爱学习,成绩上不去,必须克服。在今后的学习中,作为家长,我相信,只要认真去做教育的有心家长,就一定能让孩子幸福地享受学习,从而爱上学习,轻松。
当一位家长不难,当一位合格的家长确很难。合格家长并不是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王老师说的合格家长是开启能源仓库的钥匙。如果小学时做不到,考大学时再做那就恨之已晚了。所以要从小抓起。这就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王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事例,都说明了家长要在学习上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王老师讲的种种事例,也应验了这句话。以前,孩子一出错或考不好,我就着急,一着急就控制不住,就大声训斥。弄得孩子越迷糊,无从下手,给她讲解了也没效果。王老师说了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一旦发现优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我们不防也试试看?
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就是伤害!
这本书有七个内容第一个是:冰心,走过一个世纪的爱,第二个是:文学名著故事,第三个是:战争与和平,第四个是:海伦.凯勒,第五个是:没有魔法的.童话,第六个是:贝多芬,第七个是:奇妙的声音。
我最喜欢战争与和平中的《魂飞雪原》,和没有魔法的童话中的《爱心树》。《魂飞雪原》讲了主人公蓝魂儿,勇敢的去捕捉正在树洞里冬眠的狗熊,这是一个惊心动魄故事。《爱心树》讲了主人公一颗普通的大树和一个小孩,大树为小孩付出一切代价来讨小孩高兴,这是一个愿意默默奉献自己的故事。
看了这本书,让我知道要向蓝魂儿一样勇敢的去面对困难。还要向大树一样为祖国默默奉献自己。
1.人的外貌(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性格。
2.热带——易暴躁和发怒;寒冷地带——有较强的忍耐力;水乡——对周围事物敏感且多情善感,机智敏捷;山区——诚实直爽。
3.不能去掉。因为“并非”是“并不是”的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人的一切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与原文所表达的内容不一致,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答对两种即可)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气候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5.同意或不同意都可,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借用本雅明提出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之概念,我想,读书的过程好比在此花园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自我陶醉。阅读,是一个顺藤摸瓜、遇见关联内容的过程。唐诺先生指出,一个读者的“下一本书”,往往是由正在读的“这一本书”中的内容引申开去的。譬如,读到书中提到的作家、作品,自然会有想去找来一读的心愿,从而不断地迭代,书就阅读越多了。
如此读书,书单中的待读书目自然是按指数级增长了。而阅读量则是按算术级增长,如此,我们似乎会离目标阅读数量渐行渐远,虽然指数级增长时,不少书目是重复的——譬如,可能沿着一本书的线索追到十本好书,而这十本好书中有三本提到了同一另一本好书,——这就是“小径分岔”的意蕴所在了。对于那些心仪作品中多次提到的书籍,我们自然会更有愿望加以阅读了。
如是,在不断地扩张阅读量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坐拥了一座书城。
君不见,多少作家、文化学人的家中,书籍汗牛充栋。这样的幸福,或许只有书林中人更能罢。
按此读书法读书,有个好处——知识结构会更加缜密。
譬如,针对一个问题,选择一本书阅读;阅读中难免碰到新的问题,从而寻得相关的书籍加以揣摩。如此以来,这样的阅读成为了一个“问题导向”的过程。君不见,中国的教育,至少是基础教育,很少是“问题导向”的。举个例子,美国的小学生,会有“作报告”的任务——针对某一话题,组成小组,自行寻找资料,最终以课堂演讲报告的方式汇报、交流学习心得。而反观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多数情况是教师苦口婆心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甚至昏昏欲睡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固然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问题是,如此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回答杨振宁之问呢。
当然,休闲化的阅读或许更加随意,不用采用如此强烈的“问题导向阅读模式”。但从本质上而言,问题导向阅读模式正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一个分类。
在转角遇见自己喜欢的书,雪夜捧读,发现一个构造精妙的复杂世界,如同走入中国园林,该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在黑夜中,挑灯书房,被书籍环绕的读书人,足以抵抗整个世界的喧嚣。行走在心灵的小径上,风雨只能砥砺我的前行。
长夜漫漫,征途天涯,用一本书,对抗世间的一切喧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