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森林公园,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称,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
夏季的张家界烈日炎炎,我们虽然挥汗如雨,但心情却十分高涨。一大早,太阳透过茂密的树梢,筛下一束束诱人的光芒。我们一行来到了公园,徒步爬山参观了位于杨家界的乌龙寨。乌龙寨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有近百米的陡坡几近直立,石路从两块巨石间穿过,人须侧身才能慢慢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怪当年土匪选择在这里居住。攀上山顶观景台,万般景物尽收眼底,不禁让我想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这里山势雄浑、险要,重重叠叠的峰墙拔地而起,犹如天然长城。石林排列有序,一排排,一片片,如战队,如列兵,极有气势。
接着,我们来到了因电影《阿凡达》而异常火爆的袁家界,这里人山人海,我被壮美如画的风景震得目瞪口呆!“天下第一桥”凌空飞架在两峰之巅,气势磅礴,奇伟绝伦。哈利路亚山、悬浮柱是《阿凡达》的取景地。这里的山完全不同于其它地方,都是一根根很独立的`耸立着,非常奇特。在这里我遇见了念叨一路的猴子,一个野生的猕猴世界。怡然自乐的野生猕猴,它们或在树丛中自由跳跃、追逐、嘻戏,或在树枝上、石头上、溪水边晒太阳、张望、吃食物,或者居高临下地望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对着游人做出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动作。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蜿转曲折、幽静异常、随山而移的金鞭溪,两岸奇峰屏列,风光如画,嬉戏的鸟兽、古奇的树木、悠然的游鱼,犹如世外桃源。溪水清澈见底,各色的卵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和小伙伴们在溪水中尽情地嬉戏,偶尔有几只猴子也爬在树枝上向我们摇晃,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真希望时间停止在这一刻。金鞭溪的终点就是有名的十里画廊,画廊的山千姿百态,形态万千,让人看得目不暇接。这座像向王观书,那一座像全家福,那一座又像一位采药老人,都显得惟妙惟肖。看着这些山峰,你会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森林公园不仅石峰石壁直线林立,而且一路上有各种奇树异草和珍禽怪兽,见到了长有水囊储水的背水鸡,真是闻所未闻。
张家界果然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名胜之地,临行前我们真的是恋恋不舍,对着她喊到:“张家界,再见!”
三月的一天,我和妈妈以及好友来到了矮寨。我们得知前一晚刚下了暴雨,流纱瀑布水很大,应该十分壮观!
于是我们一起去看流纱瀑布。向小溪上游走一会儿,看见了一座石砖搭起的石拱桥,离水面有10米,叫接龙桥。我们继续向上游走,导游停下来,举起手,指着前面一座峰说:“这叫做孔雀开屏峰!”只见这只孔雀看着前方,尾巴展开,像一位高傲的.绅士向我们指路。我们继续向前走,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船头峰!”我向导游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座山像泰坦尼克号沉在水里的样子。导游又说,“这是象头峰,那只象鼻子卷着。”
“呀!”我问,“什么时候才能到流纱大瀑布?”“才走了一半呢!”导游说。我们小朋友急啊,就往前跑去。“唰,唰唰,……”我们看到瀑布了!导游说,“这是银链瀑布!她像苗家小妹的项链!”只见一个山洞被树叶挡着,吐出来的水白白的,细细的,白净得就像一条银链。
我们又向前走了几分钟,又传来导游甜美的声音:“这两山天然形成了一道门,过去就是流纱大瀑布了”只见两山像刀一样直插入云,中间过去一条小路真像龙门。一过龙门,一阵水临空落下来,像下了雨!抬头一看,“呀!”水从一个山洞流出来,山间突然凸出一堆石头,水从那儿散成了毛毛细纱状,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太美丽了!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在瀑布下方仰望这自然奇观,在心里暗暗赞叹,从心底涌起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敬!
湘西是水和山的天堂,古丈的山秀。凤凰的水美。德夯有雄山也有美水,这才算湘西真正的美景!
再读《湘行散记》,又一次感受到了从文先生那如水一般的文字带着湘西的秀丽山水,带着浓浓的湘西风情,带着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文字虽如水,过而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的叹息。
《湘行散记》收录了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湘行书简》《湘西》及《烛虚》等作品,可以说贯穿了从文先生20、30、40年代三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创作在纵向发展上,因表现形式的的差别体现出三个阶段的不同风貌,展示出从文先生对生命意义始终如一的探究。
《湘行书简》作于从文先生回家探母途中,是他与夫人张兆和的一组信札,以散文般的文字描写了先生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后来的《湘行散记》即是根据这些诗意的信札写成。仅仅是六篇散文,那条纵贯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两岸的风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天,我阅读了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鸭窠围的夜》。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夜宿鸭窠围的所见所闻,不仅描写了湘西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更写出了对生命的感悟。夜本是黑暗、寂静的,但在沈从文的笔下,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每一位人物、每一个场景都描写得生动、自然,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既体现出鸭窠围热闹的气氛,又让人们对人与自然这一话题有了新的思考。同时,文章也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写了鸭窠围夜中的人、景、物,极具文学色彩和诗意。结尾段中,作者又通过声音和色彩,将先前 “娱乐”的主题转化为“生存”,告诉读者那“原始”的生活几乎是恒古不变的,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使读者极其深刻地感受到湘西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散文的代表作,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真挚吐露出自己的感情,且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用词优美,彰显出沈从文独有的特色,是整个《湘行散记》中最为动人的文章。
踩在青石路上,伸手便可触碰到那绵绵的春雨,无限的柔情融入心底;走过河畔,两岸的柳枝伴着和煦的微风传来清香,洗净尘浊疲累的心灵;说着吴侬软语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轻轻巧巧地路过,余下一个柔情似水的身影。
就这样,我在江南的四月踏进那烟雨蒙蒙的古镇,听见它的声音。
你说,古镇的声音在哪?是那带着无限情丝的雨拍打窗户的声音?是那道路两旁小摊贩带着方言的吆喝声?还是那从茶馆里传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乐声?
我听见的,不止这些。
是夜。在异乡的我无法安眠,心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猛然睁眼,屋子里暖洋洋的灯映照着我模糊的双眼,看见的是窗外深蓝色的天空露出一片鱼肚白,光线洋洋洒洒地洒进我的屋子,跑到我的脸上。那一刻,一束微光透过昏暗的天幕,照见天地的深远,我的心蓦然平静。古镇的清晨,由此开始。
希望。它告诉我的是一天之始的希望。
踏上旅途,经过一幢老房子,真的是老——厚重、高大、斑驳,雨水冲洗下露出岁月的痕迹。我感叹,不知是否有文人墨客曾在这老房子里书写赞叹过江南风光;不知是否有一家人曾坐在这房子里,其乐融融;不知是否有像我这样的过路人匆匆一瞥,却为发现它的古老朴实而惊喜……我想象着它的历史,想象着它一路走来的\'岁月。
悄悄地走进院子,一抹别样的红映进我的眼眸,震撼我的心灵——一排光秃秃的老式花盆之间,竟矗立着一枝烈焰玫瑰,淹然百媚而一身傲骨,亭亭独立于这般残旧的老房。那时,雨水落在顶蓬上噼噼啪啪,眼前的景色让我转不开视线——这样生动的寂静,此后是再没遇到过的了。我试着把那沉重的花盆搬到房檐下,使它免受雨水的淋打。尝试几番,却始终无果,莫非它的根竟已长到了地上?我释然,铿锵玫瑰,便是如此罢!无意间抖落花瓣上的几滴露水,晶莹剔透,又似是在诉说它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它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我无从得知。坚贞、宽厚、从容,是它们告诉我的全部。
夕阳西下,摆渡的渔民归岸,摊贩收起货物带着疲惫的笑容归家,几十户人家的灯先后亮起,湖泊上泛起灯光的影子,耀眼却不刺目。
路上,走在前面的是一对祖孙。老爷爷挑着一担梅子,踏着竹板鞋咯吱咯吱地走在青石板上,年幼的小孙子在一旁摇着撒浪鼓,口中唱着甜软的吴语童歌,单纯无邪的眼睛在黄昏中格外夺目,让人有一种看过他的眼,恐怕不会觉得星星亮的感觉。那落日的余晖,将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人生得以如此,又有何求。
温情的岁月,总有很多的故事,作为匆匆旅客的我,愿意去聆听这些美好。
但这个古镇的故事很多,很长,需要一点耐心来听。我很感谢生命中曾有那么一段温柔时光,让我接触这些美好,听见这么个悠悠古韵、充满情感的奇丽古镇说话。而不是作为平庸无知的行人,错失这丝丝美好语言。
江南的四月,我遇见了最迷人的你,听见了最动人的声音。
湘西是苗族和土家族赖以生存的家园,湘西土家苗寨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土家族的摆手舞、吊脚楼,苗家的木鼓舞久负盛名。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会歌,无处不歌,生动形象,悦耳和谐,情意真挚,优美动听。土家族苗族特有的吊脚楼四周都有独特的楼角垂吊,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大奇景。来到湘西,怎么也该尝尝这里的美味食品吧!湘西的饮食风味别具风格,酸菜、酸鱼、酸辣椒、酸萝卜等,似乎都和酸挂上了关系。更有令人垂蜒三尺的土家族传统的名菜臭豆腐和苗族的五香鱼呢!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是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许多年前读沈从文,是《边城》里的翠翠和傩送,是夜晚伴着虎耳草的清香入梦的爱情。如今再读沈从文,却是字里行间满溢的爱和尘世烟火气息里的宁谧与惬意。
《湘行散记》作为沈从文最富代表性的散文集,收录了沈从文最经典的散文和他写给张兆和的信件。与沈从文走在湘西小城的字里行间,水手们的野话,吊脚楼的风韵,落水的候选水手荷荷的哭声,行舟水上吃的鱼,南方薄薄的积雪,每一个物事,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平凡,却是在平凡里透露出安详的幸福和暖意。
在写这些信件的时候,沈从文刚与张兆和新婚四个月,母亲重病,沈从文回湘西看母亲,在分离的行船上,他动笔写下了这些字。人间自是有情痴,更何况张兆和对于沈从文,是多年的执念和恋恋不忘。当年在他的课堂上旁听的学生,萦绕在他的梦境里多年,如今终于成为了他的妻子。但新婚燕尔,却要遭受近一月的分离。“你只瞧,如今还只是四分之一的别离,已经当不住了,还有廿天,这廿天怎么办?”
那些浸着摇橹人的歌声跋山涉水到达张兆和身边的信纸,一封接一封,透着沈从文浓情的蜜意。“你不要为我难过,我在路上除了想你以外,别的事皆不难过的。”在南方清明如玉的水里行船,是归途亦是离途,他向着暮年病重的母亲归去,心中却念着远在北地的爱人。是爱人温暖的手掌,泛着浅浅笑意的唇边,带着他绻绻的爱的温婉女子。可是如今,他在行船上,他盼望归途,也渴望离途,只是那船,度日如年。
1934年年初,因母亲病危,沈从文自北平回凤凰探视。据吴世勇编著《沈从文年谱》所述,沈从文于1月7日离开北京,先坐火车至长沙,继而在长沙转汽车至常德。随后在旧友曾芹轩的陪同下于1月12日到达桃源。
往后十多天,沈从文坐小船沿沅水逆流上行,于1月22日抵家。行船途中,沈从文每日给新婚妻子张兆和写信,报告行程及途中之见闻感想。一路下来,共写了将近50封信。
回到了北平后,沈从文以这些家信为底本,整理成散文多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后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将《湘行散记》结集出版。
集子中的文章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抗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