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我和妈妈一到早开车到绍兴,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故居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
我们第一站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寿家台门系清代建筑的,是鲁迅垫师寿镜吾家人世居之地。一进门外面就闻到了浓浓的书香味,屋子里的柜子里放满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范仲淹的嵇山书院的遗迹·房子的设置图等等。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站鲁迅故居,故居的有许多东西是放在大厅的,如周家的祖图·房子里面有许多房间如鲁迅的他们吃饭的饭堂,卧室,沐浴房等等。进去一点我们到了百草园,鲁迅笔下的风情图。百草园原来是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鲁迅曾回忆说“我家的后园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百草园顾名思义是有许多植物的园子,里面有松树等等什么的。
后来天下雨了,我们就匆匆的回家了,本来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没办法恋恋不舍走了,带还是很开心,使我懂的了读书的城市最美丽!以后我要更加努力读书!
美貌者!可以让人敬仰三分,而才貌俱佳者,那将是求之不得心常爱。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又善于鼓琴,有个富足的家。似乎所有的好事都被她赶巧的碰上了,往往完美之处定有瑕疵,早早就丧偶,看似悲情,但是听到过、或者读过《凤求凰》,《白头吟》等等其中故事的人,冥冥中有种念想:或许生命中蒙蒙间会有可以的安排,或许是为了使故事的更完美。
有人这样评价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寥寥数行字,却给这个女子一生莫大的评价。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善音律的她就已经深深地为他折服。在那个“待字闺中”女子嫁娶由不得自己的年代,一个女子为了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能够“文君夜奔”那是有多大的勇气,宁愿跟着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在乡下开了个酒店,自己当个酒店老板,有时还亲自端茶倒水,一改之前富家闺秀,胭脂粉黛的修饰的面容,粗茶淡饭的厮守白头。那是何等的勇气,有时倾注着多大的爱才会付诸于言行的,实乃令多少人汗颜。
后来司马相如得到了武帝的亲赖,封了官职,有了功名。或许事物往往都是这样的:苟富贵,忘了当时愁。离别久了,情也淡了,或许因为忙碌,一时忘却天涯别处的糟糠之伊人。但是天涯久远,水长山高路险阻,怎敌得过闺阁之女子夜夜哀思?一封家书,复又来。等待知道了丈夫有弃妻纳妾想法后,他既没有伤心也没有发怒。而是作一首《白头吟》用凄丽的文字将相识、相处、相爱、相思、最后决绝的心思表现出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对爱情的忠贞,对情感的执着。
最后用一首《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将夜夜思君,君不见,年年桃花红,月圆月缺,每当此时最难抵思念的刻骨之思念,有怨恨,有思念,有重修旧时光,共卧鸳鸯枕的心愿。一起赏月看柳红桃绿,回忆旧时景。描写之精妙,用意之巧妙,整诗文笔之好,真令人叹服!
有如此之才华者,貌美心灵亦美丽者!上帝自然也不会不眷顾。从此白头到老,安享天伦岂不美哉?
一个敢爱又敢恨,心思缜密,文辞优美,对爱执着忠贞,真是精致之至。
多年来,对项羽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籍上,只能在文字中去采集历史的蛛丝马迹。当我踏上宿迁,走进项王故里,与历史人物近距离接触时,内心满怀着期待,犹如朝圣般惊喜。
那天,天气尚热,与友人相约,乘坐大巴,开启了宿迁之旅。一下车,便被高大巍峨的古城阙所震撼,尽管是仿古建筑,但依然彰显出王者的威仪。只见项羽乘坐乌骓宝马的雕塑屹立城阙之前,乌骓宝马腾空而起,一身戎装的项羽英姿勃发。尽管时空已跨越两千年,尽管是静止的雕塑,但目睹之后依然可以感受到项羽当年嗔目叱之,敌目不敢视,手不敢发的神威。
由古城门进入后,由南到北依次参观了项府、项园、将署、项羽故居、项家宗祠、霸王古今馆、虞家老宅等十个主要景点。其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前为高大的汉式石阙。中院以英风阁为主体,阁内为项羽高大塑像。四面墙上嵌着反映项羽生平的十二幅浮雕,如项羽举鼎、吴中起兵、破釜沉舟、巨鹿救赵、鸿门设宴、垓下突围等等。英风阁前面有霸王鼎,鼎上铸铭文,记叙了项羽不朽的.历史功绩。英风阁东西建有碑廊,东廊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巨幅石刻。西廊为当代知名书法家书写的历史名人歌颂项羽的诗作。第三进院为花园式庭院,正面为故居纪念室,室内有虞姬像,室外有系马亭,亭内有石雕乌骓马;亭外有拴马槽。该槽相传为项羽饲养乌骓马所用,能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院内植物多为松柏、梧桐,以及四时花卉。所以,项王故里,又称为“梧桐巷”。有一株古槐相传为项羽当年亲手手植,虽经历二千多年风风雨雨,但仍枝繁叶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见证着历史的烟云。古槐西北角有一石碑,上面镌刻“项王故里”四个大字,此碑为康熙四十年(1763年知县胡三俊所立。当地群众传说,立碑处即为项羽出生地。伫立碑前,不禁肃然起敬。
很是荣幸,在下午竟能观看一场楚风歌舞表演,真是大饱了眼福。当古典乐器箫、瑟、鼓、筝齐奏,发出悦耳的鸣声,几名身着汉服的妙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伐,摆动着裙裾,面绽可掬的笑容,款款走向观众。只见她们时而顾盼生姿,时而颔首垂眉,时而莲步轻移,时而驻足凝望,时而如花瓣绽放般散开,时而如莲叶亭亭般合拢。舞动广袖如嫦娥奔月,来回穿梭如小鹿惊跃。那舞姿颇像曹植《洛神赋》中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段舞曲过后,音乐由急促转入低缓,一身着另种款式的女子从幕后步入舞台,随后一王者打扮的男子紧随而来。其他女子则随即散开,扮作侍者。合着音乐的节奏,男女主人公以娴熟的动作演绎着舞蹈的丰富内涵,颦蹙之间,尽显妙态。几番轮回的动作变幻中,传达出男女主人公的情深意重、依恋重重。观众有的在忙着拍照,有的鼓掌喝彩。我对舞蹈完全是外行,自然不能尽解其妙。舞到高潮处,也跟着盲目喝彩。喝彩之余,不禁沉思,这不是一出霸王虞姬的故事吗?楚人分明是以自己的方式来悼念他们已逝的霸王。曲终舞停,演员向观众敬礼致谢,台下又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看懂了吗?又何尝不如我一样跟着盲目喝彩?
观舞过后,伫立庭院中,看着古香古色的建筑,回想着盈盈的舞曲,不禁想起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在四面楚歌中,楚兵兵败如山倒,虞姬向项王投过最是深情的一眸,凄然起舞,忍泪唱起“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然后拔剑自刎。项王俯身痛哭,悲叹万千。当年吴中起兵,巨鹿一战,破釜沉舟,成就美名。破秦列土,分封诸王,何等英豪。如今,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算的了什么英雄?大丈夫落魄至此,何其悲哉!
太史公对项羽一生功过是非做了恰当的评价:“自矜功信,奋其私智而不师青,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即已对项羽的功过是非做出了定论,不知为何后世史学家对项羽这么多微词?
说什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江山、美人之间的取舍从来都是牺牲了女人,谁人如项羽用情专一至深?说什么妇人之仁、缺乏谋虑,“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谁人如项羽草莽之前有如此愧怍?我常想,假若项羽霸业成功,则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多了一楚,少了一汉,延续着封建王朝兴亡交替的历史规律。从此,少了一个光照千古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精神乏力的时代需要有英雄的引领。进入英雄故里,缅怀历史,宜带着虔诚之心,顶礼膜拜。因为,历史,创造了英雄人物。就算失败,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叶,黄了,枯了,凋零了。像一只只远眺已久疲惫的蝴蝶,揉着酸涩的双眼,熬不住日月的推徙,纷纷飘向大地,开始了冬日一季虔诚地守望。
何时归故?留给天空一个个直指的问号,从细雨飘洒到冬雪飞扬,季节的转换能否唤回游子远涉的步履?
回顾20XX年,似一场梦,梦开始的地方就有泪滴的点缀,疼痛每日折磨着不堪重负的神经,几乎没有一日是在欢乐中度过。坚持的最终结局是住进医院。在那里,一切在瞬间不再是执拗与倔强,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健康的关注,金钱似一张张轻飘飘的纸,不再有丝毫的分量。
曾经为了金钱,为了生活,为了一些莫名的理想在奋命挣扎、坚持。倒下了,一切似一场梦,一场还未醒来就已实现的梦,有些碎,有些痛,有些迷惘;有过责问,有过怨恨,也有一串长长的叹息。
回到了苍老的父母身边,重温已被尘封的岁月。十几年匆匆来又匆匆离去的家,家未变,人却变了,细数着房顶有些斑驳的椽子,似在追忆曾经拥有的乐趣。
在家,不让干一丁点重活。日子从这个山头滑到那个山头,中间留下一道暗影,那里是否有父母期待的目光与焦急的身影?微驼的背,背负了一生的承诺,一生的责任,弯成一道通向山外的脊梁,送走了儿女,留下了牵挂和无尽的思念。深陷的眼窝更贴近心脏,浑浊的双眼已映不出儿女们天真的笑容。沙沙的老榆树似忠实的友人伴着年迈的父母度着孤寂的日子。
想起这些,有些愧疚,有些心酸。从未留意过父母已经苍老的面孔和花白的头发,从未关注过父母沉默如山的心灵,从未回报过父母的付出。一直在想,还有机会,但我们都忽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庆幸在这个夏日,在身体发出第二次警告,不得不放弃一切时,重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坐在树下,聆听着母亲带着假牙吐字不再清晰的故事和我儿时的趣事。讲到高兴处,她已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真没想到,自己曾经做过那么多“坏事”,更惊讶的是母亲竟然记得如此清楚,我不曾走远,一直在母亲的心里,玩着,就像母亲时时能看到似的。每个孩子在母亲的心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饭桌下的小板凳。母亲把心等分成相同的`等份,每份心田上都印刻着孩子们的足迹,母亲每天都在细数着,看管着自己的这份私有财产。
就像在梳理一段岁月,母亲将我不太长的头发辫了两条小辫,当转身回望时,看到了母亲眼中的失望。十四岁离家,十年后又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扎着俩小辫儿的小丫头了。
十年,在人的一生中到底能有怎样的改变?十年,母亲头上的白发,脱落的牙齿,深陷的眼窝,不再明亮的双眸,不再清晰的耳朵;十年,儿女们有了各自的去处,已为人父母,担负着下一代的成长。
十年,经历了生死离别,逝去的,留给父母太多的伤痛,一夜间白了的头发在无言地诉说着一个痛心的人间悲剧,责怪自己未为儿女们做好祈祷。生命的定数,谁能预测?谁能把握?送走了如花的生命,从此便有了阴阳两界隔世的牵挂。
今日,坐在父母的身边,吃着母亲煮的绵绵散散的洋芋,听着父母似诉似呓的絮叨,心里充满了久违的踏实。
无论,我们出走多少年,无论我们离家多远,一旦回到故里,回到父母身边,我们就是一个小孩,一个承载着父母所有欢笑、忧愁、牵挂与思念的孩子。
让期盼不再遥远,让思念不再绵长,让远眺不再酸涩;让笑容多一层欢悦,让爱多一次释放。
有空回趟家吧!
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为我们32位学生提供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乘坐的大巴,在一路欢歌笑语中来到了绍兴。
第一站是鲁迅故居。我们首先参观了宽敞的厨房,在卧室里,我还看到了一张床,那可是鲁迅当年睡过的,不是仿制品。
从鲁迅故居出来不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第二站,无人不晓的三味书屋。跨入门槛,上方悬挂着一块写着“文魁”的匾,听说寿家出过举人。穿过一扇黑色的竹门,我们便来到了当年鲁迅念书的房间。同行老师告诉我们,“三味”指的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也就是说当普通老百姓,吃粗茶淡饭,认真读书。我看到房间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桌椅,原来当时的私塾只提供书本,桌椅得自带,难怪书桌这么不统一,看来那个年代的学习条件真的很恶劣。除了讲台之外,房间里还摆放着八张桌子,这就意味着教室里只有八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小班化教学呀!真羡慕!大家一定都听所过鲁迅因为迟到刻“早”字自勉的故事吧,我很想看看课桌的右下角那个“早”字是否还保留着,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字迹已经很模糊了。走出三味书屋时,一株茂盛的桂花树映入眼帘,据说鲁迅经常在这里捉知了。
第三站是百草园,鲁迅儿时玩耍的乐园。和黑乎乎的三味书屋相比,这里空气清新甜润,树木枝繁叶茂,河水清澈见底。不过,菜地上长满了野草,而且没有见到蟋蟀和黄蜂,有些遗憾。
在咸亨酒店美食一餐后,我们又回到了三味书屋。大家穿上蓝色长袍,带上一顶垂挂着长麻花辫子的帽子,准备亲身体验一下当年鲁迅上课的情景。《小学生鲁迅读本》的作者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老和尚随口编的。刘老师一层一层启发我们,我们终于明白了,老和尚之所以编这个故事,是因为他身为和尚,不能喜欢美女,于是索性让大家都不喜欢美女。一个简单的故事,能引发很多思考呀。
今天,我看到了鲁迅的故里,听到了名师的讲课,认识了很多朋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三味书屋的课桌、百草园的野草、咸亨酒店的梅干菜蒸肉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