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走出非洲这部电影褒贬不一,看完之后特地看了几句评论。有人
对啊,它简单。对它的
我记得最有意蕴的两次对白:海伦在飞机上兴奋地问丹尼尔,你什么时候学会的飞行?丹尼尔在飞机起飞时侯风里大声喊,昨天。还有一次,丹尼尔在壁炉边凝视着海伦说,你知道吗,你毁了我。海伦抽着烟问一句,毁了你什么?——独处。丹尼尔沉吟一下回答。就在这两处显示了人物的性格与灵魂,在这两次对白中他们更深刻的体味到爱情,而我更深刻的爱上他们骄傲的孤独。
也许它确实简单。当我再次听到书名时,我只是会模糊的记得书中澄蓝的天空,明黄色的飞机和那句张扬的“昨天”。我只会记得他们在篝火旁两个人的舞蹈。故事只是由这两个人造就,而他们的相处也并非轰轰烈烈。在丹尼尔意外坠机死亡后,海伦含泪说,它不属于我们大家,也不属于我。
可是,它简单吗?
除却它的情节之外,它要表现的
世界观截然相异的人要宣誓寻找同一,无疑是一场明白的悲剧。
如果因为爱去寻找这种同一并且把它当作使命,出发点便是错的。爱有一个最重要要素叫做包容。最初的相爱盲目而不顾一切,他并不将了解彼此考虑在内。
可是除了熟悉,爱还需要很多东西来维系,了解变成为爱最好的巩固丹尼尔并不要去寻找所谓的同一,他只是认为爱情不需要形影不离,而且爱情在他的人生中绝不被允许成为主流。
他奇怪海伦不能接受他的每一次旅行狩猎,他的每一次婉转地分开的提议。他把这些误会和矛盾完全归因于海伦的`任性与固执,却从未想过进行一次彻谈以求理解。
而海伦在经过一个人经营非洲农场的千苦万辛后,前所未有的能够依靠和安逸,对于她来说这个渴望实现的方式就是长久的陪伴和爱恋。她认为丹尼尔自私并且没有责任感,认为他大男子主义。她的失望与迷茫也没有允许她尝试了解丹尼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彻底的孤独,就是我铭记了你的脸,却看不到你的心。彻底的孤独,就是我们除了熟悉缺少一切。最绝望的孤独,看不到出口也不知道时间,并且将来时路彻底遗忘。
什么是简单?如果我和你相对而立,思绪清爽而通透,与彼此真正的相见,那么连沉默都成为一种表白。
只可惜,海伦终于明白丹尼尔的灵魂和生命渴求自由超过一切,明白丹尼尔并不属于她时,已在爱人的葬礼上。这并不怪谁,只是有些遗憾。我总想,对人性的了解总是比死亡要艰难得多。
这样的遗憾与错过并不只是在电影中,只是他们的遗憾能够盛大的值得人们作为经典去品读玩味,联想到生活,好像也是这样。
与久不见的朋友谈天,一边说一边走很多的路。我们的谈天总离不开自己的生活,说好事的时候像是炫耀说些不那么好的时候像是抱怨。不是有意的,真的。
在离开彼此的那一段时日里,我们各自的世界以对方不可知的速度扩展和膨胀,以至于重逢时倾诉就不假思索地成为了一种迫不及待。我们就那样说着走着,经过好多以前曾一起沉默着看过的风景。我知道,当我们终于沉默下来的时候,为的不再是看风景,而是挥手作别了。
是否我们不再简单通透,不再洞悉彼此真正的情绪。又或者我们急切地想了解彼此的内心而以旧日时光去猜测,却不愿说出。于是选择继续炫耀或者抱怨以及不那么认真的聆听,是这样吗?
——而或许我们只是过于想让对方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自己,找回旧时相知的感觉?不必了吧,知道的,没有什么可能——我的生命你不可能全程参与。我们不要用相逢的时光去追叙在彼此生命中出走的一小段,而荒废了本应在沉默中相互温暖的机缘。
对于两个陌生人的相遇和交谈来说,这是真的。因为陌生我们才更可以敞开心扉去谈想到的任何事情,因为陌生我们才更容易在第一印象里相互了解。因为你知道,这一面,可能错过了就是一生。我们第一次相遇就是最后的离别。心意就变得如此简单。你告诉我的一切就是我了解你的全部,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你。我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你,正如你找不到要欺骗我的动机。我们如此简单,如此心意相通,说再见后一生都不会再有交集。
心意是种从容的心境
再次听到《走出非洲》这四个字,我看到天空,飞机,想起那句张扬的“昨天”时,忽然想,人生若只如初见。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走出非洲》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伴随着舒缓苍老的女声,深情流畅的音乐以及非洲广阔壮美的大地,电影拉开了帷幕。它们犹如一幅幅画卷史诗般展示在面前,仿佛也将我带进那原始的非洲部落。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观看,我大概知道了影片所讲述的内容:女主角楷伦从一个来自丹麦并且爱慕虚荣的富家女蜕变为一个睿智、勇敢的女人故事。因为她贪慕男爵夫人的头衔,所以选择了用金钱交换婚姻,可是她与丈夫并不相爱。她想到要在非洲经营自己的农场,便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婚姻,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切被丈夫的不忠破坏了——她被传染了梅毒,并且不再具有生育能力。然而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没有歇斯底里的抱怨,没有指责,而是默默的承受着。她让丈夫搬到镇上去,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农场中去……
这时,她在来非洲的\'路上遇到的一位朋友丹尼斯闯入她的生活。他带着她在飞机上俯瞰美丽富饶的非洲大地,他们在蓝天上随着鸟儿一同翱翔,而辽阔的草原中,有着一群群奔跑着的羚羊。泛着阳光的满面春风上一片片掠起的水鸟,陶醉在这美景中的她向坐在后舱的他伸出了手臂,他们的手在高空中紧紧握在一起。
他喜欢不羁独来独往,质朴原始的生活。他说:“我不会因为那张纸而更爱你。你总是在说,你的农场,你的土著人,其实它们不属于任何人,像狮子,本来就不属于任何人。爱,需要任何的承诺吗?”
她用尽所有积蓄投入咖啡园,三年的艰辛眼看快要丰收了,而这一切却被一场大火给夺走了。当她失去了一切,农场、婚姻,她选择了回国。
丹尼斯对她说过:“我开始理解你的世界,等我回来,我飞行回来……”他永远地留在蓝天白云间,在丹尼斯的葬礼上,她读了一首诗“明智的你早早离去,因为荣耀不能为谁停留,月桂树转瞬苍翠,却比玫瑰凋零得还快”。她说,他不属于我,它们也不属于我,她返回欧洲,却只带走了关于非洲的回忆。
从看预告片开始,《月光男孩》就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作品。今天在微博搜索这部影片的时候,却发现不少评论表示影片低过预期,节奏缓慢,不过是应了美国的“政治正确”,否则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评价。对此,我深深地不能认同。当影片结束的一刻,它已经和《断背山》《春光乍泄》排在了一起,成为那些给我深深灵魂慰藉的电影之一。
首先说“节奏缓慢”。并不是一个片子因为走文艺路线,才会故意弄得人昏昏欲睡。“慢”是对抗那些现代电影中的感官刺激,让观众静下心来去感受一个画面、一句台词背后的意味。这部片子的节奏确实“慢”,这完全源于主人公卡戎的内心世界。我们知道,卡戎是个单亲孩子,电影开场小男孩半天不说话甚至让人有点着急。但这就是这个小男孩,他的沉默寡言来自于,他不知道要如何与这个世界对话。他看到的世界充满了暴力、毒品和偏见,他感到害怕。其实电影最长的线索就是卡戎对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认同过程。当他与昔日的好友再次见面时,镜头的节奏再次慢下来,这是因为他们在回忆里试探,在彼此的目光间寻找认同,每一句看似无关紧要、小心翼翼的对白,都表示着我心中还有你,只是我怕失去你而不敢说出来。节奏的缓慢却最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让人心生感动。
最不能接受的是有人认为电影的美誉来自于“政治正确”。试想,如果电影换成白人,换成异性恋,片子还会这么动人吗?也许不会。因为在美国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异性恋的爱情常常表现为是向外扩张的,被人称颂的。这种电影也许不会缺少对抗爱情的外部力量,比如第三者、父母等,但通常不会有主人公本身内部力量的冲突。表现异性恋的电影通常的命题是:我如何更爱你;而表现同性恋的电影除此之外,还要完成一个命题:我应不应该爱你。所以导演选择这样一个故事设定来拍,就是为了展现在外部、内部多重冲突之下,一个人如何长大,如何学会去爱。只是说黑人同性恋的设定能使这种冲突最大化。如果单从政治正确方面来批评这部电影,我想只能说这些人心中还会为一段爱情去判断“正确”或“错误”,他根本没有去掉这些标签,去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部影片。这个片子的故事内核完全也可以放在亚洲背景下拍,我想也足以拍出打动人的力量。
这部电影的海报必定成为经典,因为他用一张图最好地诠释了小说的内核。三张面庞初看上去好像很相似,但细看却又发现了年龄的差异。虽说电影的主题是成长,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某些部分是永远长不大的。第三段卡戎虽然已经开豪车、戴金链,俨然第一段中那个教他游泳、告诉他“要做自己”的男人形象。但我们从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在他强壮身躯的深处,依然是那个在月光下的孤独男孩。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为自己柔软的内心建筑厚厚的堡垒,学会独立,学会与这个世界对话;然后在自己深爱的人面前拆掉堡垒,轻轻靠在爱人的肩头,学会用爱来慰藉孤独的灵魂。电影的最后一个画面,又切回到那个月光下面朝大海的男孩的身影,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主人公后来生命中的种种,也许就是为了给曾经的那个小男孩一个温暖拥抱。
个人的费城电影节第二日我去看了之前在网络上备受好评的《Moonlight月光》,也是今年聚焦的几部话题性的美国电影中唯一一部买到票的。当然电影本身的话题性决定了是不能跟剩下的几部美国参展影片的票房市场相提并论了,所以电影开始之前电影节工作人员也极力鼓吹我们spread the word,因为这可能会决定到这部电影的生死。
看过后最直接的观感首先是这只是一部尚可的影片。一方面由于首日观看的《追捕聂鲁达》实在是太优秀了,而这一部看上去从各个方面都有些生硬,观看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这很像是新导演的模仿致敬之作,情节虽然没有违和但是有故意人为制造的冲突与矛盾,所以整体的表达并非特别自然。有个别人物portrait的慢镜头看上去稍显得滑稽,当时还让我想到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跟《堕落天使》,结果回来research了一下发现这黑人小哥导演果真是墨镜王的粉丝。不过如果这样比较,我们说镜头的运用,光影的布置,叙事的流畅以及台词,这位粉丝和王家卫大概都还有十条街的距离。但是作为一部诞生在美国本土的艺术电影,与好莱坞流水线上制造加工的商业片以及纽约浪漫精致的独立电影比起来,它都缺乏一种被行业模式建筑起来的气息,更像是一种远离美国电影制作模式的产物。也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迈阿密的缘故,电影里好多镜头与对白都总让我想起东南亚的电影,永远不乏对世界艺术电影的模仿,以及对于本地电影的探索。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跟美国主流电影文化显得格格不入的作品,在剧本台词甚至演员的表演都显得生嫩的,远称不上成熟或是说有些平淡无味的作品,却在日后的这两天里总令我不住回想起某些片段来。在吃饭,睡觉与散步的过程中很容易从精神上回到电影最后出现的那间餐厅与那片海滩上,从月下到破晓画面淡出得像是一盏油灯被烧干。
我觉得或许这某种程度的牵绊是因为电影里的世界同我过去生活三年的美国确实太远,也丝毫与好莱坞电影里的美国白人青少年生活圈的腔调无关,事实上是我们甚少接触的美国南部非洲裔平民社区的一种少有展示,所以才收获到了这么多的关注。
我也原本认为如今多数的关于这部电影的优秀评分大概是被美国评论界的某种猎奇心里与政治正确所主导后的表现,但是如今我却是宁愿相信是导演致力于在观众心目中栽种的某些情感生效了。三段式的电影结构里毫无疑问个人最喜欢的第二段,少年时期的男主角最挣扎,海滩戏虽然开始得生硬,结局却有某些前几年大热的同类题材青春电影的味道。第三段本身似乎只有两场戏,第二场开始的拖沓却最终帮助把一个不幸的故事圆回了温暖的边界,算是不偏不倚的功德圆满。
我很难制止自己去联想,那些同时参与电影节而把观影大厅塞得水泄不通的参与观影的本地电影节会员中占绝大多数人口的白人老年人们在兴冲冲地赶来观看这部电影时的真实感受为何,因为我身边恰好就有这样一个上了年纪的白人女性。她在全片为数不多的几个tragedy moment过程中都虔诚祈祷,甚至留下十分伤感泪水,令我不得不相信其实很多人早已经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一个社会事件的缩影而非一个单纯的艺术作品来欣赏了。但是好在,无论出于那种目的来看,它都值得。
但这也不得不令我想到:要是詹金斯导演在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中如果无法再摆脱那些纯粹为了模仿偶像的某些电影技巧方面的硬伤,大概就不会像这次这般走运了吧。
近年来以黑人为故事主角的电影并不少见,戴顶政治正确的帽子跻身各大国际影节,但大多被诟病主题先行艺术性不足。然而,最近一部名为《月光男孩》的影片却引得外媒赞不绝口,北美口碑网站metacritic上99%高分傲视群雄,不禁叫人好奇:这个讲述贫穷的黑人同性恋男孩的成长故事(coming-of-age,究竟有什么魔力?
影片始于毫无野心的固定镜头,一辆漆得发亮的浅蓝色轿车缓缓驶来,倾斜地停在路旁,车上下来一名健硕的中年黑人男子,Juan。镜头环转,点睛般勾画黑人聚居区的典型模样:发型夸张、性情乖戾、谈吐粗野的小青年们相互打闹,一旁不苟言笑的Juan则为帮派首领。镜头给到急速奔跑着的男孩Chiron,因个头矮小被同学戏称Little,在校屡遭嘲笑、时常受暴力欺凌。手持摄影镜头摇晃剧烈,紧张慌乱的气氛尽显。匆忙间,Chiron躲进一间空屋,恰巧遇上Juan。Chiron的母亲是位无所事事的瘾君子,家中不时有新的性伴侣大驾光临,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除了不闻不问便是高声恐吓。反倒是Juan和女友Teresa像替身父母般对Chiron百般照顾,既有物质帮助,如干净宽敞的大床、热腾腾的美味食物,亦不乏心灵慰藉,Juan开车载着Chiron去海边玩耍的画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跃动的海水,正应和观众心中迭生的涟漪。然而,太过美好的事物总具有急转直下的潜质。
饭桌上。
Chiron:我母亲吸毒?
Juan:对。
Chiron:你卖毒品?
Juan:嗯……
小小年纪的Chiron,猝不及防地看清了善良背后的恶。在本该不谙世事的年纪,见识了人性深处的矛盾与阴险。
时光飞逝,Chiron成长为青涩的少年。在学校里依旧屡遭霸凌,而家从不曾是温馨的.港湾。母亲的呵斥往往伴随毒瘾发作的癫狂。Teresa家是他仅有的避难所,但这份安宁也常被母亲夺走。如果夜幕降临后幽静的海滩是Chiron唯一的归宿,同班男孩Kevin则是海面上掀起的金色浪花。害羞的初吻、激烈的性体验、洒落一地的月光,一副洁白细腻的风景画。然而,梦魇再度降临,一群恐同的小混混迫使Kevin对Chiron大打出手。事后,愤怒的Chiron选择极端报复。无声的叹息为第二章节画下句点,警车上的Chiron目光呆滞地望着楼道上诚惶诚恐的Kevin,内心五味杂陈。
青少年时代的Chiron,初尝爱的滋味,不料被扎得遍体鳞伤。身不由己,是一个被滥用的借口,是一把分分钟见血的刺刀,却也使伤口愈合后的人更为强壮。
成年期的Chiron,有着可见的健壮身躯和不可见的坚毅内心。离开迈阿密,他渴望忘却过去,在佐治亚开始新生活,然而尽管回忆里装满了累累伤痕,依旧与他藕断丝连,即便百般不愿,依旧牵动着他的生活。白发上头的母亲不约而至,面对衰老,昔日的放荡不羁只能缴械投降,那段苍白的强说母爱,或是在命运泥潭中无可奈何的绝望。有过短暂情缘的Kevin打来一通电话,紧接着是公路电影般的飞驰镜头,等待着Chiron的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餐车旅馆,和一份情深谊长的主厨特制晚餐。一系列正反打,沉闷的对话回味悠长。
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蓝色的。那若有所思的回眸,是成长故事里一块甜腻的糖,是社会纪实里不忍揭露的伤疤。在一连串聚焦到令人心跳加速的镜头里,在这个不可理喻的现世里,Chiron是一条缓慢爬着、默不作声地挣扎着的蠕虫,摸爬滚打、横冲直撞、头破血流。
影片对黑人社群的刻画唤起的不仅是同情,更是思考。贯穿童年、少年时期的,是相继登场、交织并行着的混乱的家庭环境、冷漠的人际关系、暴力的生存之道。他有着坚毅刚烈、寡言少语的个性,一只不断编茧的蚕,试图给打造坚固的外壳,即使事实上不堪一击。
最打动人的地方,是那份无法用言语概括的真实。三言两语足以交代清楚的剧情,在美到令人心碎的画面里被无限延伸,这个有着明媚色调的悲伤故事永远讲不完,但这并不阻碍他的成长。如果你的出生就是错误,如果生活从一开始就欺骗了你,该如何面对每个清晨窗户里射进的那束崭新的阳光?
没有选择,就必须面对。美国非裔独立电影导演巴里杰金斯镜头下的社会图景,讲述的不是鲜血四溅的残酷,而是近在咫尺却相对无言的绝望,以及转身离开后重整旗鼓的勇气。
没有枪战、爆炸,也没有超级英雄,《月光男孩》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片子,但算得上今年最棒的影片之一。巴里·杰金斯自编自导的这部电影为我们呈现了一位黑人同性恋者从童年到成年的经历。电影在真实感上几乎可以媲美人物研究的案例,而且在深入探讨主题的时候也跳出了固有的套路,与众不同。
影片的主演马赫沙拉·阿里、娜奥米·哈里斯、安德烈·霍兰德和加奈尔·蒙内的表演都自然而富有张力,扮演主角的三位演员的表现也都令人惊艳。现在许多电影都是无聊、逃避现实的作品,而杰金斯的这部作品很不一样,片子里最震撼的部分不是动作戏,也不是大场面,而是主人公自我发现的那一段情节。
电影围绕着一个名叫Chiron的佛罗里达男孩展开,他在八九岁的时候就显得和周围的小伙伴们很不一样——不过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究竟是哪里不一样,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当地一个毒品贩子胡安(马赫沙拉·阿里/饰和他的女朋友特丽莎(加奈尔·蒙内/饰把Chiron当成朋友来对待,Chiron开始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父母般的爱,而他的母亲宝拉(娜奥米·哈里斯/饰由于身陷毒瘾无法自拔,反而没能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Chiron进入青春期后,和另一个男孩凯文发展出情感关系,他俩都想方设法,不愿让学校里的混混头子知道他们的性取向,而正是这段经历让Chiron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者。几年之后,两人都长大成人了,凯文(安德烈·霍兰德/饰忽然打电话给Chiron,要他来找自己,希望可以有个了结,而由于成长条件所限,Chiron在当时那个不接受同性恋者的文化环境下依然无法接受自己,还在不断挣扎。
马赫沙拉·阿里成为主人公生命中的拯救者
《月光男孩》的剧本是杰金斯根据剧作家Tarell Alvin McCraney的作品《月光下忧郁的黑人男孩》改编的,检视了同性恋、非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和“男子气概”这三个问题。三者之间的交互碰撞制造出了精彩的戏剧效果,而影片里包含的真知灼见更令人印象深刻。
Chiron小时候被人称作“小不点”,他明显与那些常常和他打架的孩子们不一样——虽然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周围的大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胡安,精于算计,在街头上的势力也不小,他发现“小不点”在一座废弃的公寓里被几个混混欺负,就把他救回家,胡安和女友特丽莎告诉Chiron,如果他的妈妈不能给他足够的支持和关怀,他可以把胡安和特丽莎当作父母。
进入高中之后,Chiron一直没交到什么朋友,他总是不合群,不能完全理解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但那几场胡乱打的橄榄球赛还是为Chiron带来一段友情。电影结构精妙、想法独特,而且很敏锐,将Chiron是同性恋者以及同辈压力很残酷、很伤人的双重现实切实地呈现给观众。
娜奥米·哈里斯扮演的角色是Chiron染上毒瘾的妈妈,大家通常会觉得她不懂感恩,但哈里斯为宝拉赋予一定的尊严,而且表现出恰当的觉悟。宝拉意识到自己不仅在自我毁灭,同时也毁了儿子的生活,只不过她控制不了自己,无法脱离毒瘾的控制。
加奈尔·蒙内和马赫沙拉·阿里扮演的角色是全心全意帮助这个年轻男孩的人,一般来说,在一部谈论少数人群的电影中,这样的角色可能会给主角带来伤害,但他们没有,他们只是温柔地呵护Chiron,让他顺着自己的内心生活,并没有用世俗的规矩和框架限制他。至于成年凯文这个角色,安德烈·霍兰德准确地表演出Chiron缺乏的自如和自信。
三位演员同时出现在一张海报里
扮演Chiron的三位演员的演技都相当出色,他们都很好地诠释了角色的困惑和挣扎。最开始,他的困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后来他弄明白自己的性取向,反而陷入挣扎。特拉文特·罗兹的身材肌肉分明,他扮演的Chiron满嘴粗话,像个“典型的男人”,他故作姿态,刻意表现理想中的男子汉气概,但凯文的安静和耐心打破了Chiron的伪装。在电影里,罗兹成功地演出主人公放开一切、释放天性的转变过程。
电影最棒的`部分在于它没有说教,也没有过分夸大故事的情境,但依然把剧情做得很精彩。此外,杰金斯这部作品技巧纯熟而又谦虚低调,这让我们想到简单但具有强大力量的故事,它们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改善种族问题,减少人们对性少数人群的偏见,让人们发现自己,也让大家意识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接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月光男孩》提醒我们,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如果我们无法拯救自己,有时,还有别人——甚至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可以拯救我们。他们可以扭转局面,帮我们赢得内心的那场战争。
怎么说呢,今年的奥斯卡入围电影,在三三心里并没有完美“人选”。比如我承认,《爱乐之城》的确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摄影、音乐、灯光等技术环节处理上乘,但故事老套,仿佛像上世纪末的电影,穷男女为爱共造“美国梦”,浓浓鸡汤的味道呼之欲出。
《月光男孩》的技术处理也是近年同类型电影的上乘之作,然而叙事结构过于玄妙,有浓浓的王家卫和侯孝贤风格(导演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搁在这部影片里却总觉得让人使不上劲来。当然,说主题需要这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无可厚非,只是它更接近导演情绪的表达而非大众口味。
而说到底这两部电影的立意都让三三觉得自己在看童话。相信人性美好可以,但不切实际地幻想却不可取。这两部电影活在美国梦里,却没能看清社会的真实。也许社会越礼崩乐坏越需要有人来感动自己,今年奥斯卡选这两部片子入围,可能是想把奥斯卡办成《感动美国》。
就拿《月光男孩》来说吧,大概就是一位“非洲裔美国人”男孩“小荣”摆脱社会压迫,勇敢追求其“性少数群体权益”的故事。如果让余秋雨给这部电影写颁奖词一定是这样:
歧视中难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长大已经砺就坚韧内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一位普通的非洲裔美国人谱写下追求美国梦的不朽史诗,他,纯情一生只为心中所爱不离不弃,告诉我们:人间有真情,世界有大爱。
影片一开始,老戏骨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毒枭胡安和小弟上演一场灵魂对话,为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长镜头下,黑人握手礼和自带Rap的对话十分带感,甚至一度让我觉得在玩GTA。又因为看纸牌屋看的太多,每次看胡安总觉得看到了那位衣冠禽兽的Remy。
开头倒是很不沉闷,大概街头贩毒,披金戴银,满口金牙的黑人哥们是全世界都很熟悉的符号。当然,白人也有毒贩子,如果不加这一句,我可能会被怼。
总之胡安大哥是个毒贩子,但毕竟他是黑人,故事一定没有那么简单。至于后面,胡安大哥跟小荣承诺,“有事找大哥”,我们就叫他大哥好了。
而主角的出场则是真的被一帮熊孩子怼。熊孩子们追着小荣跑,笑骂他是死基佬。小荣跑进一件废弃的屋子,反锁起自己,熊孩子们自觉无趣也做鸟兽散。大哥与小荣在这间屋子里第一次见面。
大哥是黑人,而且还是第一个出现的黑人,所以按照道理他肯定不能是坏人。果不其然,微信的营销号可以给他写一个自传:《我贩毒,满嘴大金牙,但我关爱Gay,我知道我是个好小伙儿》。
毒贩子竟然关心小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小荣做心理辅导,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反正大哥看到小荣的第一眼就决定:这个大哥我当定了。他卸下了小荣的心防,小荣最后告诉大哥,你可以叫我小屁孩(little。
但事实上,毒品贩子最不关心的就是他人的死活,如果他关心,那他为啥贩毒?
当然了,以上的毒品贩子请加上定语限定于:“非非洲裔毒品贩子”。
至于喀戎的妈妈,营销号的标题也是一样的:《我卖淫,我吸毒,我还家暴,但我爱自己的同性恋儿子:我知道我是个好姑娘》。没错,在某弹幕网站上,一位网友在影片的一开头就说:这是个好母亲。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呀。
命苦不能怨政府,既然选择了同性恋就要默默走下去,否则就不是好同性恋。
后来,小屁孩长大了,小荣成为了真正的小荣。在遭尽同伴的白眼后,小朋友遇到了他的好朋友凯文。当然了,凯文也是个黑人。整个学校都是黑人,其实,整部电影在警察出来之前,就没有看到过不是黑人的人。
美国影视圈有一些潜规则,比如上帝一定是黑人,黑人一定不会第一个死,一开始是好人的黑人一般不会变坏,一开始是坏人的黑人很可能是个卧底。
说回小荣和凯文,他们很快便坠入了爱河,并在海边发生了一些美好且不可描述的事情。
但谁知道凯文很快背叛了小荣,在第二幕的结局,凯文听了刘若英的《后来》,中文又学得不很地道,没能理解“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只是一句比喻,只因听了学校混混的话,莫名其妙揍了小荣一顿。
小荣咽不下这口气,他选择报复,下了狠手,结果被带到了少管所,告别了童年时代。
再后来,小荣成年,最终成了现在的小黑(black。
从少管所出来之后,小黑选择重新做人:继承大哥的遗志——开始贩毒。
虽然大哥也早在第一幕就莫名其妙的死了,但从少管所出来的小荣可能是在里面听感化音乐听的比较多,中文也不爱好,不知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要像正面榜样学习,出来后就成了毒贩子。
当然,对小荣影响比较大的一件事,就是在影片一开始,大哥曾经带他去游泳。不过,大哥教他的不是蛙泳,而是自由泳。在大海中搏击风浪,却也在大海中感受到窒息。三三认为在海里学游泳的一段戏,可谓是《月光男孩》的精髓。
就在这一段,导演也点题了什么是月光男孩:黑人在月光下是蓝色的。蓝色是自由的颜色,是大海的颜色,也是忧郁的同义词。黑人向往自由,但又十分忧郁,因而也有了Blues音乐。
所以,得先有黑人才有爵士,没有黑人,爱乐之城的白人可以说是黔驴技穷了。
不过三三觉得月光的隐喻更值得思考。月光是社会背景的隐喻,而最有趣的是:月光是白色的呀。
其实这个电影没啥好讲,故事七零八落,大概就是小荣跟母亲吵架,跟同学斗争,在社会上混出头,赢得了全世界,却输掉了凯文。
直到有一天,凯文听到一首歌,就想起来给小荣打个电话:“哥们,想你了,来一发?”之后就有了结尾的一段戏,小荣跟凯文在小餐厅约会,在一段絮絮叨叨之后,两人冰释前嫌,最终依偎在一起哭泣。
《为奴十二年》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从结构上看跟《月光男孩》差不多,但《为奴十二年》并没有《月光男孩》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至少,在叙事上,《为奴十二年》是连贯的,人物是饱满的。而《月光男孩》里的人都单薄的像纸片:暖心黑人大哥,无助但爱自己孩子的黑人妈妈,迷茫的黑人青年,勇敢的黑人小荣……
《为奴十二年》让人觉得窒息,让人们深思废除奴隶制的意义。而上一届奥斯卡得奖的《聚焦》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故事,它赞赏美国的新闻自由,抨击建制派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和对社会信任的滥用,但它起码也讲了一个连贯的故事。
那么,《月光男孩》又讲了什么故事呢:黑人小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救赎。但在这个过程中,三三觉得,刻意强化种族和性别的台词和桥段让人分分钟出戏,不知情的还以为这部片子要讲的是“LGBT被镇压,LGBT要觉醒,LGBT的爱真伟大!”……
(强调种族意识的台词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追求主流价值观没有错,统一一个对政治正确的理解也没有错,但别把政治正确当做作。电影,最基本的要求是讲好一个故事,或者塑造某种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探讨立意的高下问题。而今年奥斯卡的作品,技术不错,画面优质,但在叙事层面却令人有些无奈。
当然啦,瑕不掩瑜,三三认为这部《月光男孩》,深刻地解剖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也很好的表达了导演的情感,揭示出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起大多数无病***的电影来说,绝对够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月光男孩》故事讲得这么单薄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月光男孩》过于想表达黑人权利和LGBT权利而忘却了基本的人性本就是复杂的。
胡安本应该有血有肉,他应该是个恶人,他也许有所反思,但导演不愿意直面黑人和LGBT复杂的人性。我们是要保障少数群体的权利,但绝不意味着少数群体就没有问题。如果说我们一叶障目,讲出来的故事可能并不那么让人信服,只适合在《感动美国》的舞台上播出。
《走出非洲》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也是作者的人生的际遇体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一直以为一辈子很长,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我们殊不知每一步都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退路。走错一步,也许是我们一生难以挽回的事。我们这辈子注定会与很多人相遇,但是和我们经常接触的无非是几十个人,但他们也决定了我们短暂的一生。
整个故事起始于丹麦的一次遇见,凯伦是一位富家女,为了一个好听的名号,她选择嫁给了一位住在非洲的伯爵,成为伯爵夫人。他们的婚姻是如此地仓促,当她来到婚礼的现场,司仪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当她的丈夫向她介绍别的人的时候,她开始幻想美好的生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他们新婚的那晚,凯伦买下的畜牧的土地被她的丈夫改成种植咖啡的地方。他们开始了各种的争吵。凯伦的丈夫经常要外出,她开始打猎,排遣生活的寂寞。有一次,她被一只狮子盯上了,她有点害怕,丹尼斯出现了,他救了她的命。
另一方面,凯伦和她的丈夫就像两条相交的直线,相遇以后,渐行渐远。凯伦发现自己得了梅毒,她才知道她丈夫在外面生活不检点。凯伦不得不接受医院的治疗,梅毒虽然好了,但是她不能生孩子了。
自此以后,她更热爱非洲土地,包括这里的土著的.人。有一次,她看到一个非洲男孩得病,她亲自跑过去,劝说他赶紧治疗。为了和土著的人们交流更顺畅,她还开办学校,教他们英语。她甚至让她的仆人直接喊她的名字。
她热爱着非洲的土地,就像爱自己的生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她拥有的是无比开阔的世界。假如没有一场火灾,她所经营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快付之一炬。当她感到人生绝望,想要离开这里,换一种活法,和丹尼斯一起私奔,谁知道丹尼斯逝世的消息。
丹尼斯也许是她生命中最后的一份念想。他喜欢听她讲故事,送她一支笔,鼓励她将故事写下来。他们曾在野外一起欣赏非洲的夜景。丹尼斯曾带着她从空中俯瞰一切。世界在他们眼里就像一幅幅绚烂的油画。
如今凯伦的梦破碎了,婚姻早就名存实亡,想要去的远方也没有丹尼斯的陪同,她不得不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家。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女人原本幸福的一生就因为一场荒诞的婚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当凯伦和非洲告别的时候,何尝不是和她的最美好的青春说再见呢?也许,整部《走向非洲》就是凯伦的个人成长史,她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到谙熟人世的少妇,在这个过程里,她失去了不只是她的庄园,婚姻,还有那个曾在非洲最美好的年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