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如此》分为三章,第一篇为:我生之处尚无为;第二篇为: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三篇:当时只道是寻常;看似完全不相关但却是人生中要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
林语堂先生在年少时这样描写自己“外表看来我的生命是平平无奇,极为寻常,而及无兴趣的”。但当继续向下看时,你便会发现在我们看来至少在我看来,他完全可以说是一个聪明至极的人。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约翰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读书,继而道德国,在殷内和赖内锡两大学研究,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在这一路走来,林语堂走的那么顺利,难道不能说他是一个算得上聪明的人吗?但为什么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极为寻常的人呢?在我看来林语堂把人从生到长都看成一个过程,最终生活的方式不同,有医生碌碌无为的,有成为焦点的;有贫困的,有富贵的;有享福的,有受累的;但终究是一种生活,都是一种人生。正如问题所指人生不过如此,所以他对于自己的这些成就只是一句话带过,在他眼中这一切都不值得拿出来炫耀。
这只是一种生活,一种人生,这种心态在“快乐人生”一节中也有体现,文中说到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林语堂看来,“我这样做一个人,已经够了,我现在活着,而且也许可以在活几年,人类的生命还存在,那也已经够了”。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拼了命的挣钱,年轻的时候我们拼了命的挣钱只为了下一代过的更好,或者为了满足我们心中那一点点的虚荣心。而我们浪费了享受生活的最好的时光,或许大家可能会说物质方面都不能满足又怎样享受生活呢?但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享受的是生活中的每和我们可以触及到的幸福,而不是享受金钱的满足,都说人的***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在这没有止境的拼搏中何时享受我们并不长的人生呢?而林语堂却说明了他的观点,给了我们一个生活的目标——人生便是学着享受生活,这便是人生的目标,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又了一种让我们重新认清生活的态度。
对于女人林语堂这样描写:“不相信家丁世上单有父亲也能看管他的儿女,假定世上没有母亲,一切的婴孩毕于三岁以下一起死于发疹,即使不死,也毕未满十岁而成为扒手。小学上学必会迟到,手帕必会几个月不洗,洋伞必时时遗失,没有婚丧喜庆,人生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性去应付安排的,而不是男人。”在这一小段的话语中我充分看出了他对女人的肯定,而在林语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篇章中,作者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结婚,他从不同的角度,举出不同的名人语录,以不同的神话故事来说明人的一生中,男人必应有个女人来爱才完美,女人必应有个男人疼才能快乐。否则就像泥没有水便会龟裂,水没有泥便会蒸发,只有水中有泥,泥中有水才坚硬无比。而在这一篇章中“没有听众的演讲一节中,林语堂就上一节会出现的问题及避免解决问题进行了说明。文中这样说:“婚姻是叫两个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本来过两种生活的两种人共同过一种生活,结婚后,你的时间不能自己做主了,出入不能自己做主了,金钱不能自己做主了,自己的房间书桌不能你一个人用了,连你自己都不是自己的了。”虽然说的字字刺痛我们的心但那却是在让我们深深体会,这便是生活。向来情人都很容易相处一结婚就吵架,因为始终人生不能只如初见,这便是人生,人生不过如此。
每个人都会有曾经,每个人都会有过去,每每我们对他人说我们的“历史”时,到了最后都不忘说一句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其实人生真的如此,一切都是寻常,都是过眼云烟。在第三篇章当时只是寻常中作者以树、石、花,等等这些来写美。他谈伟大,说快乐。说不完,道不尽。在我们看来会觉得奇怪这些和美有什么关系呢?和人生又有什么联系呢?但归根到底只不过是在作者眼中他看到的是快乐,而不是他只有快乐。他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就拿“谈海外钓鱼之乐一节中”钓蓝鱼之事,作者不喜欢那些温顺的鱼儿上钩,更希望和蓝鱼挣个你高我低,虽然它们不容易捉到但作者不在乎钓到的鱼的大小多少,而只是享受这种过程,享受这种快乐。
偶尔静下心来我便会想人为什么会觉得有那么多的不快乐,为什么总是觉得累。其实那就是因为不满足,我们明明知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我们却非要在这种争争选选中生活。怎能不累呢?而作者林语堂无疑是明智的,他选了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看淡了人生的得失,享受着生活的快乐,享受着生活中的美和幸福。等到老的时候她可以轻松的告诉自己我得到了我的生活,我是快乐的,这是我的人生。
人生不过如此!真的不过如此。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显示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的快乐的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圆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悔恨也会随风而去了。”
首先是想求得也许偶然会读到我这篇粗陋的读后感的读者的原谅,竟然抄袭了坐着的这么长的一段文字,但我又忍不住,忍不住要将这段文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因为当我自己读到它时,就好像在一片黑暗中,浑浊中迷茫了许久的自己找到了一条敞开的大门一样。身上的一切重担,一切疲惫显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堪一击。
《人生不过如此》不是哲学书,但我认为它比哲学书更能启发人的心智;不是小说,但我认为它读来比小说更加有趣味。一篇篇文章读来滋润着自己身上的每一处灵魂。林语堂先生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何所做的一些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读完这些作品,你会感到作者那颗豁达开朗的心,而且自己好像也走进了作者的思想领域一般。
我说这本书是本哲学书,但作者并不是在生搬硬套地表达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样的哲学观点。但他也不是在创作,因为他所表达的观点早已由中西方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但它却通过哪些小人物,小事件将那些哲学观点更生动地表现出来。老妈子的黄妈,她具有中国女教的一切良好的思想;一个随口骂人的苏州船娘;一个上海的电车售票员;动物园中的小狮子;一个某报天文栏内写文章的记者……诸如此类的人,通过他们,作者看到了很多,也带领着我看到了很多。
作者在书中说他没有受过学院式的哲学训练,读过的书也不怎么广博。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他不必被禁锢在那些哲学书的条条框框里,从而更好地,更便当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使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下判断,思索出自己的观念,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我很想问,一个人一辈子是不是不要读太多的书,因为所读的书太多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就很可能分不清孰是孰非了?当然,不要读太多并不是不读,也不是随意地读,而是我们要读那些经典的,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书籍。
每个喜欢阅读的人都会有精神上的朋友,作者也是,但他的朋友不是马克思,也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屠赤水,袁中郎,金圣叹这些我们几乎都没有听过的小人物。他们因为有太多独特的见解,对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因而得不到正统派批评家的认可。但作者却认为他们使他享受到了更宝贵,更诚挚的快乐。读完这本书,你会很惊讶地发出一声:啊,原来真的是这样。
当我们面对一切困难挫折时,当我们遇到重重压力给我们的重担时。微笑吧,因为人生不过如此。
孔子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而我却觉得,这句话说错了,不是人本来一出生就是善良的,而是人刚出生的时候不善也不恶。小孩子不会像大人那样想得那么多,并不是他们不懂,而是经历得不够多。如果你让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天天去网吧,歌厅,接触那些社会上的人,绝对,用不着多久,他也会懂得这个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只是,他不再单纯,眼神里面会夹杂着忧愁,叹息着这个世界的精彩,混乱…。我相信,大人们应该不会这样做,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单纯的。有谁又想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级,已经看透了尘世呢?那样,虽然人不老,心也会老了半截。
其实这个世道是很复杂的,小时候,总是期望着有一天能够长大,可是谁又知道呢,原来真正长大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自己小时候想得那么简单。小时候,总以为,长大了,就有钱自己买糖了,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可以不受大人的管束了。可是长大了呢,才知道,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钱才买得到的。比如生命、时间、成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的。也不是什么东西,自己想要,就能得到的。比如爱情、梦想。
爱情,我们又看清了多少呢?小时候,梦想这自己有一天也会穿着美丽的婚纱,像童话故事里面那样,和自己的白马王子走进婚姻的殿堂。多美,现在呢,才明白,做人,要现实点,不要老活在虚假的世界里。多少恋人,分分离离,想的都是对方的不好,对方怎样怎样的对不起自己,总不在自己身上找缺点。总不想想那些曾经要永远在一起的誓言。爱情不是甜言蜜语铸就成的,而是在对对方没有了感觉之后,还不离不弃的那种,才叫做真正的爱情。那样的爱情才可以永永远远的延续下去,那样的爱情,才可以说得上永远。不要太多的甜言蜜语,因为糖太甜了也会腻的。两个人在一起是过日子,而不是整天思索怎样过才浪漫,怎样找感觉。这样很没趣。身无分文的时候,她选择了跟着你,腰缠万贯的时候,你就觉得她老了,难看了,跟不上时代了,换新的了,这样做有意义么?当初,她也拥有一笔财富,青春靓丽的她,都不离开你这个穷光蛋。现在,你有钱了,有什么资格离开她?
人都是虚伪的,现在的成年人,更本就不会有什么好朋友。可以这样说,都是各取所需。只有小孩的友谊,才是最真诚的。只知道,另一方对自己好,自己就要对他好,他分东西给我吃,我下次就一定会分给他吃。这样的友谊,大人们何尝不羡慕呢?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要修饰,装修要修饰,化妆要修饰,写要修饰,连说话也要修饰,很多人都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才讨人喜欢。对人要真诚,要明白,在什么人面前,需要遮掩,在什么人面前,需要坦然。为什么要那么累呢?难道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吗?难道这样就是伤人了吗?是的!人总是要面子的。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不那么虚荣,那么说出来的话,还要多加修饰么?有的人,总是说自己很难过,很痛苦,其实,现实的并不是像他说的那么难过。一个故事,一段回忆,其实也并不精彩。可是经过人们天花乱坠的.修饰,华丽生动的语言,就变成了让人感动流泪的故事。
如果不多加修饰,那些人,又怎么能深刻的懂得这个故事的情节呢?当然,只有主人公心里才能有最真的感受。用修饰过的语言,修饰过情节,让局外人也感受故事里的故事。不错,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
可以说,人是聪明的了吗?呵,有所得,毕有所失,得到了的,是智慧。失掉了的,是真诚。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你用复杂的眼光去看待,它就变得复杂。你用简单的眼光去看待,它就变得简单。
其实,当一个人身处顺境时,尤其是在春风得意时,一般很难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点。惟有当他遇到挫折后,才会反省自身,弄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理想、需要同现实的距离,这就为其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调整自己的理想和需要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因此,挫折是人生的催熟剂,经历挫折、忍受挫折是人生修养的一门必修课程。
虽说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在逆境中经受挫折失败后再接再厉的精神,但不断地让人经受挫折,经常陷于挫折之中也是不可取的。如是这样,则对一个人的压力太大,会使其人格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变得冷漠、孤独、自卑,甚至执拗。
绝望的转角之后
一根微微亮着星星之火的烟头,在一个裁缝那因工作而变得粗糙,长满老茧的两根手指上滑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落在了一条高档的裙子上。
或许你会咒骂那承担了千古罪名的烟头毁了你艺术的高峰,你会终日想着如何把它复原到起初无瑕的完美……
但是毫无意义的咒骂不能使它回复从前的光辉,即使能凭借着高超的\'技术把他复原,可这样会再无新作的诞生。
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呢,你可以利用那万恶的窟窿,再多裁剪出几个,镶上金边,不就变废为宝,成为了一条美丽的凤尾裙了吗?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让你产生绝望的偶然,但是你可以像这个裁缝一样利用大胆的构思和巧妙的手法,还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一个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角,转角之后就是一个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世界。
正如家喻户晓的周杰伦,大家看到的只是他光鲜亮丽的一面,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成名之前的故事——
周杰伦成名前参加了一个娱乐节目,当时表演并不顺利,可吴宗宪以外看见了他写的歌,觉得他很有才华,并邀请他到自己的公司写歌。他有着极高的创作热情,很快写出了很多好歌,但是,音乐圈里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的歌。
可吴宗宪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让她自己唱自己写的歌。他们约定在十天时间内要周杰伦写好50首歌,可以挑选其中的10首,如果能办到,就帮他出。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得到认可,周杰伦丝毫没有怠慢,如期交付了10首。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制作,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Jay》制作出来了。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吴宗宪就是在周杰伦一路受挫,找不到希望之路时,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走向成功的机会。让他在无路之境徘徊的时候,给了他一个走向柳暗花明的转角,使他绝处逢生。
想要在绝望时得到重生,还要靠自己良好的心态和不会轻言放弃的品质。
正如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之一的贝多芬一样。26岁时因遗传性中耳炎而出现耳聋症状,到50岁时就完全丧失了听力,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可是,面对于命运的不公平,贝多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后退,而是勇
敢地向命运挑战。他靠着敏锐的触觉,创造出了不少家喻户晓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贝多芬靠着自己坚强的信念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倒下”的思想创造出的奇迹。
可见,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把握住机遇的努力,还有不可缺少的就是,永不气馁,遇到挫折也不放弃的精神与信念。
绝望的转角处有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还有着一颗永不轻言放弃的心。往往有些人,永远都不会找到那个转角,因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脑海里浮现的只是“山穷水尽”。去寻找哪个转角吧!
当你走过这个转角之后,等待你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你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的思想。
首先是想求得也许偶然会读到我这篇粗陋的的读者的原谅,竟然抄袭了坐着的这么长的一段文字,但我又忍不住,忍不住要将这段文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因为当我自己读到它时,就好像在一片黑暗中,浑浊中迷茫了许久的自己找到了一条敞开的大门一样。身上的一切重担,一切疲惫显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堪一击。
《人生不过如此》不是哲学书,但我认为它比哲学书更能启发人的心智;不是小说,但我认为它读来比小说更加有趣味。一篇篇文章读来滋润着自己身上的每一处灵魂。林语堂先生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何所做的一些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读完这些作品,你会感到作者那颗豁达开朗的心,而且自己好像也走进了作者的思想领域一般。
我说这本书是本哲学书,但作者并不是在生搬硬套地表达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样的哲学观点。但他也不是在创作,因为他所表达的观点早已由中西方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但它却通过哪些小人物,小事件将那些哲学观点更生动地表现出来。老妈子的黄妈,她具有中国女教的一切良好的思想;一个随口骂人的苏州船娘;一个上海的电车售票员;动物园中的小狮子;一个某报天文栏内写文章的\'记者……诸如此类的人,通过他们,作者看到了很多,也带领着我看到了很多。
作者在书中说他没有受过学院式的哲学训练,读过的书也不怎么广博。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他不必被禁锢在那些哲学书的条条框框里,从而更好地,更便当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使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下判断,思索出自己的观念,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我很想问,一个人一辈子是不是不要读太多的书,因为所读的书太多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就很可能分不清孰是孰非了?当然,不要读太多并不是不读,也不是随意地读,而是我们要读那些经典的,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书籍。
每个喜欢阅读的人都会有精神上的朋友,作者也是,但他的朋友不是马克思,也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屠赤水,袁中郎,金圣叹这些我们几乎都没有听过的小人物。他们因为有太多独特的见解,对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因而得不到正统派批评家的认可。但作者却认为他们使他享受到了更宝贵,更诚挚的快乐。读完这本书,你会很惊讶地发出一声:啊,原来真的是这样。
当我们面对一切困难挫折时,当我们遇到重重压力给我们的重担时。微笑吧,因为人生不过如此。
从看《京华烟云》知道了林语堂,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名作家,前段时间讲历史课,翻看林语堂简介,发现他还写过《人生不过如此》这本书,被书名吸引开始查阅,最后体会到人生的好坏,应该像鞋与脚的关系,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世界里充当配角。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圆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舒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所以我们还要学会享受这份人生的自由。
我们人生的几十年,都在做什么呢?主要的不外乎工作和生活。我们工作着,但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在工作?我们是在享受工作吗?我们生活着,但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心态、方式在生活呢?我们又享受到了生活中的多少乐趣呢?我们一天一天活着,一天一天过着,但是我们一天一天都快乐吗?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人生就像一场单程的长途旅行,无论我们怎么度过自己的人生,都会慢慢驶向终点。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当第一根白发出现,它让人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日子琐碎、繁杂、忙碌。生活像一面魔镜,在你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你的面前。你烦躁,而闷闷不乐,并时常生发出一种摆脱的***。
读了《人生不过如此》后,有了很多感受。现在,很多人活得很累,过得不快乐。其实快乐来之于健康的心灵!幸福来之于满足的要求。有些事只要肯换一个角度,换个心态。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事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换个角度去观察,世界会更美!
有这么个故事,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生活过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寻找圣人咨询解脱的办法。圣人在听了他的苦恼以后,给他拿了一个竹篓,指着一条铺满砂砾的道路对他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看看最后会有什么感受。那人照着圣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没有多远,石子便装了半个背篓。圣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越往前走,逗人喜欢的石子越多,背篓也就越来越加沉重。”圣人摞了一下银白的胡须,微笑着说:“孩子,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空的背篓。然而,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每走出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喜欢的东西放进背篓,结果路走得越远,背篓里的东西也就越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
那人问圣人:“我们应该如何来减轻生活的沉重呢?”圣人同答道:“要减轻这份沉重其实非常的简单,你只要把工作、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中的任何一份东西拿出背篓都会减轻沉重。”圣人紧接着反问道:“你愿意将其中的哪份东西毫不犹豫地拿出背篓呢?”面对圣人的诘问,那人无言以对。
是啊,我们每个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而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些舍不得的“沉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充实。所以当我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时,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欢喜。因而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独有的天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与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或深陷乌台诗案几近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千古名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哪里获得了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或消沉,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七月的夏天,一个炎热的季节;三下乡,一段奇妙的经历。四十个人,一同度过这十天的生活,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无法冷静的事情。
初来乍到,教室与走廊布满尘土,犹如一片狼藉的战场。我们一同打扫教室,清洗地板,为我们三下乡的教学生活做好铺垫。尘飞扬,水四溅,傍晚,教学楼逆袭成功,变得干净明亮。过后,残阳斜照,笑脸洋溢校园各角。
第二天,离集合时间还有30分钟,小孩子们哗啦啦像流水一样涌进教室,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到十分高兴。柯主任、全部小朋友、以及队员到齐后,开班仪式正式开始。柯主任充满威严又抑扬顿挫地谈了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也提到了安全问题,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的三下乡,我们心怀感动,不自觉掌声连连。会后队员备受鼓舞。
在会后下午时分,我们收到通知化学院书记与班主任将在明天来探访我们学校,并且是他们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我们立马张罗准备,迎接书记与班主任的到来。虽然有点仓促,准备不足,但书记在我们的捐赠环节中还是露出了满意开心的笑容。
此行,我们长途跋涉,路途坎坷,然而队员们热情的心将途中的劳累一一洗去,带来一阵阵清凉。清扫教学楼,开班仪式,迎接书记都需要我们队员们通力合作才能够成功。也希望在支教过程中能为孩子们带来一些难忘的回忆,在他们回眸时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七月,一个炎热的季节;下乡,一段奇妙的经历。四十个人,一同度过这十天的生活。阳曦社会实践队,此行注定让人难以忘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