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说,韩国的冷拌菜一般都讲究直接用手拌,她们认为手指是有味道的,有温度的,不同的手指会拌出不同的味道。如果戴手套拌,感觉是麻木的,没有融入心意。其实在我看来,这种讲究不是很必要,但令我佩服的是她们对待这类小事的用心程度。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情”会像细流一样流过每一个角落,在品尝者的口中、心中,在烹调者上翘的嘴角上,甚至会永存于整个大韩民国。
还有一件事,让我越来越深的认识到小事的\'重要性。一位中国的美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公司度过他工作的试用期,他有优异的学分,超强的应变能力和自信满满……但他最终没有被录取,只因一个细节:他时常把照相机的胶卷放入冰箱中,这一点引起了公司人员的反感,他们认为这种习惯是不好的,食物不能和用品混为一谈。你也许会觉得可笑,因为这种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我们都是不注重生活细节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必要的讲究还是要有的。但也不是说,为了“取悦”或者入乡随俗,就违背自己做事的原则。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用心地去做每一件事,这就够了。这样做不是为了别人,而是让自己感到一丝快慰,让我们的生活更充斥着温馨……
大事的成败也系于小事。就像要砌一面墙,就要用心去稳固每一块砖瓦,换来的才是一劳永逸的坚固。有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就是这样,决定时刻谁也不会觉得它重要,但恰恰就是这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让我们明白它的重要。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不要把孩子看作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乖儿子更重要,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尊重孩子是和孩子合作的。
第七章就是告诉大家要想把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不仅仅要彻底改变对孩子的态度,而且需要运用到我们前六章所学的内容。
这本书特别好,它里面有具体的例子,还有练习让你去做,通过具体的练习可以做到情景再现,如果是你的话,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这本书没有年龄段的限制,我觉的非常受用。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我觉得对我的帮助很大。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受农村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觉得拉孩子特别简单,就是我是妈妈,我说了算,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听我的安排,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她。而且与孩子相处也没有那么简单,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他的思想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正如樊登老师所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不光是在做父母方面,你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而且是在生活工作当中,应该一直保持着这种终身学习者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样你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融入当下的环境当中。
世界上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如果时间能够倒回的话,在我***期间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想我会读大量的亲子方面的书籍,当然,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从现在开始我已经在学习,已经在进步,我相信通过我的学习,我和我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加油!
上个月读了樊登老师的《读懂孩子的心》,在这本书里,樊登老师介绍了几本关于亲子沟通方面的书籍,其中就有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她们的著作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专业权威人士的认可。这本书全美销售量超过300万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关于这本书的讲座教材和录像带被全球20多万个亲子团体所使用。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从七个不同的方面来帮助家长们,如何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百年前的一晚,希腊的天空星疏月淡。那是苏格拉底火刑的前一晚。他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一盏残烛,烧毁了自己未完的文字,毅然地走向冥晦的夜色。他的学生柏拉图问他要不要再回头看一眼熊熊燃烧的过往,苏格拉底最后一次微笑。
他说:“背后是疑问,前方才是答案。”读到这句话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楚门的世界》中,楚门毅然走向通往真实世界的背影。两个人的孤绝前行奇妙地交叠,我体悟到了庄子《南华经》里款款落墨的“舍得”二字。
林清玄说:“人生是一条暗淡而布满灰尘的地道,不懂的在地道里一次次地换装,站在生命终年的`我们也是布满灰尘的。”花开花落几载,岁月便以蹁跹离去。我们抛却曾经的伤害、痛苦、烦恼,一如曹翁笔下“质本洁来还洁去”,自在现实物外闲守一心清朗月辉。《红楼梦》里,高鹗为曹翁所续写的宝玉出家一章毫不逊色原著的精妙含蓄,当我读到宝玉踏雪而离,江天纤尘全无的一瞬,不禁落下泪来。“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过往的繁冗与沉痛被宝玉永远留在了那个琉璃世界,去追求天地无我、大彻大悟的终极意义,真正超脱过往,向着远方寻觅答案。
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给一位迷茫的青年人写道:人生若只放下悲,则只能勉强保持原地不动。若放下了过去种种骄傲与喜乐,他可能会前进。翻阅《唐书》《明史》,我们曾为沉溺于过去的成功而最终落魄漂泊而扼腕惋惜。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旅途中》,那位骄傲美丽,不肯为保护一个犹太幸存者放下身段的泊莱耶娃夫人,在战火连天中仍然整日幻想者过去奢侈的舞会岁月,最终死在了那个犹太人手里。蒋勋的《孤独六讲》中说得好,人们炫耀什么,无非是过去的辉煌,所以世上只有两类人,沉溺过去的蠢货和眺望远方的智者。
当我们真正放下过去的悲喜离合,轻装上阵,心里真正装下了远方,我们才终成自我,世界才最终完整。我们走过的路路旁有深川大泽,也有幽香怡人,有孤注一掷,也有悬崖勒马。而这些都将化为《一个人的朝圣》中派克的那句喃喃:“原来已经走了那么远,原来还有那么远要走”。
所以,不论我们是在拼命挣脱往昔的泥泞,还是期待着华丽的落幕,我们都应带上苏格拉底远去前的遗言,忘掉过往,超越自我,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虽然过往也许值得回味,但毕竟前方才是答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