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扩建时候,考虑到日益增大的客流量和交通等因素,那个处于入口路中央的大花坛才被拆掉。再后来在公园改造升级,将水泥路面改为石板的时候,建设方有些偷工减料,将那些原来南大门处的石阶依然原封不动的保留着,一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这就成为当年西陵公园留下的遗迹之一,不过事实证明那样做的正确性:其他的一些地方铺设的石板像是缺钙似的早就变得缺头掉脚、破烂不堪、凸凹不平的时候,那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老石阶尽管早被千万人的鞋磨得光亮,却依然坚如磐石。
1956年修建西陵公园最大的成就就是根据宜昌特色和风俗,特地建了一荷花池。每当盛夏时节,那些绿色的荷花象玉盘似的,盛着晶莹的水珠,将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艳红皎白的花朵轻轻地托在水面上,于是就可以看见满池荷叶摇曳,荷花亭亭玉立;更绝的是,当时的园林设计师还能在碧波荡漾的荷花池的中央点缀一个双层琉璃瓦顶六角飞檐的小亭,用一条东西跨向、清秀优雅的九曲桥将小亭与荷花池的两岸相连通,就有了些诗情画意。
宜昌人信佛也信道,所以就喜欢荷花,因为荷花不仅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秉性,而且还是传说中的神仙菩萨的相伴之物,自然爱屋及乌;宜昌人很崇敬文化,所以就喜欢荷花,不管是本土的屈大夫所说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是李太白所说的`“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都信以为真,所以不仅是喜欢荷花,也才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那一天呼朋唤友去赏荷花;也会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用彩纸仿照荷花的形状扎成灯笼,灌以油脂,以蒲草作灯蕊,或者悬挂在门前,那叫点荷花灯;或者把灯放到长江里,让它顺水流走,那叫做放荷花灯。
相传宜昌荷花灯的这个地方习俗的来由,是由于秦国大将白起曾率兵攻打夷陵(也就是今天的宜昌),七月初七的那一天,他从远处看到城内城外灯火通明,以为楚军早有防备,故而才放弃了火烧夷陵的企图。这其实不过就是传说而已,连史料里记载的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也被考证为牵强附会,与宜昌无关。
由于当时建西陵公园的时候,荷花池就是全园的精华所在,所以社会上几乎都把荷花池当做了去公园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以后,不管岁月如何变幻,不管园林设计思路如何进步,事实都证明这座公园最精妙和成功之处依然还是那个碧波荡漾、荷叶摇曳的荷花池,最有诗情画意的去处还是那座被清香四溢的荷花包围、立在水中央的荷花亭。在那个地方听一曲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一定会倍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那一天的上午9时,大会开始。驻泊宜昌港的中外兵舰一起鸣放礼炮,公园内举哀奏乐,全体肃立,各界民众分班进行致祭,参加者达1万人。据报道:“这一天,宜昌人山人海,颇盛极一时。”这也是宜昌公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而到了1926年12月,北伐军占领宜昌之后,新的国民政府便将宜昌公园(商埠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公园内的商埠图书馆改名中山图书馆,公园路也改名为中山路。而到了1930年,“总理逝世五周年宜昌各界纪念大会筹备处”还在中山路东口(今日儿童公园东大门旁)竖立起方柱型石碑一块,碑上镌刻“中山林纪念碑”六个大字。
1926年那个时候的中山公园我也没看见过,不过可想而知,不管是悼念也罢、纪念也罢,庄严肃穆也罢,那也就是应景而作罢了,公园里相比没什么变化,芸芸众生都忙于应付兵荒马乱、忙于应付自己的生计,除了那些闲人和混混,一般人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到那座公园里去休闲,况且我们的那些勤劳朴实的先人大多没什么文化,也没那些闲情雅致和花花肠子。
那个时候的中山公园规模很小,仅仅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的范围,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左右,这里还有一条松柏堂路(从现在的云集路穿过珍珠岭,经过白骨塔【现在的西陵一路与珍珠路交界处】可以到樵湖岭),以及一条林园路(位于现在的儿童公园南大门至溜冰场前,接松柏堂路)。路边有杨大林的同乡花园和秦姓的塾川花园。都是前园种花卖花,后园可以代人寄柩。所谓寄柩,就是用木凳把那些人死了还未选好坟地和择好殡期的、等着外地的亲朋好友前来奔丧的,或者是外乡人等待运回老家的那些已盛尸体的棺木暂时搁起来;也就是“因期未就,停柩中堂”的说法。
据记载,当时这一带树木密茂、高大、浓郁,加上又地处偏僻,所以是寄柩的理想场所。只不过有了些没有能够入土为安的尸体,有了些大大小小的棺木,加上大风吹过,草木呜咽,树叶哗哗直响,想起来就叫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那些才子佳人、少爷小姐还敢“月上柳指头,人约黄昏后吗”?所以,虽然是变成了公园,一定也是游人稀少的。不过要是放到现在,肯定就是鬼片最佳外景拍摄地。
清晨-活力的城市
当黑夜静静褪去,白天重新归来,宜昌人准备迎来崭新的一天。上班族们背上包,整理好外表,踏出家门,开始一天新的生活,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走在路上,穿过人群,走过马路,跟着时代的步伐大步向前。中老年人也早早的起床,穿上运动服,穿上运动鞋,精神充沛的走在大街上,呼吸新鲜空气,早起锻炼。学生们背着自己的书包,坚实的步伐踏在大道上,又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滨江公园里,晨练的人们在片片绿丛中做着各自喜欢的运动,有的舞剑,有的练太极,有的散步,真是“全民健身,奋发向上。”你瞧,那一群练舞的老人,正整齐的排列队形,随着录音机中充满活力的乐曲,翩翩而舞,周围的年轻人,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了他们的团队;哦!那还有两位老人正在专注的练习,那位秃头顶的老人,已经年逾古稀,他前腿弓,后腿蹬,有模有样,真是棵青山不老松,那位老妇人也不甘示弱,她精神抖擞,在徐徐清风中,慢慢舞剑;还有一些外国人,正在用手中的相机,捕捉宜昌美丽的早晨……清晨,这活力的城市。
中午-炎热的城市
走在大街上,看着那毒辣的阳光,忍受这灼热的痛,不由感叹,宜昌,真是个炎热的城市。望望路边,许多年轻女孩,都已穿上美丽的夏裙,配上漂亮小巧的鞋,打着小伞,似人群中的蝴蝶,男士们也脱下西装,穿上了凉爽的体恤衫。店子里的冰淇淋是最畅销的,五彩缤纷的冰淇淋,不同的口味,是许多孩子热天最好的选择,他们一窝蜂的涌上去,又一窝蜂的散去,不过,散去时,每个人手里都有了自己喜欢的冰淇淋。他们高兴的走在大街上,吃着冰淇淋,脸上笑开了花。中午,这炎热的城市。
夜晚-繁华的城市
站在长江大桥上,一览全市的夜景,不由觉得真是繁华。远处的灯亮了,好美,好美。玫瑰似的灯散发着如玫瑰般诱人的红光;荧光灯五颜六色,像是美丽的珊瑚礁;椰球灯流出椰汁一般纯白的灯光,好不诱人;普通的白炽灯也默默奉献点缀在桥边;海豚灯有着海一样神秘的灯光,在灯光的衬托,海豚仿佛在跃动;红绿灯履行自己的职责,按时工作。来往的汽车的灯光,政府大楼上射出的彩光与各种灯光,构成了光的海洋。夜市很热闹,从6点钟到凌晨3点钟,夜市不休息,它让人们有了个放松、消遣的地方。朋友们在夜市里吃铁板烧,谈心事;工作的人到酒吧里放松;女孩们逛逛夜市的小饰品店,搜搜好东西……宜昌,真不愧为“三峡电都”啊!夜晚,这繁华的城市。
宜昌,这活力、炎热、繁华的城市!
有一年春节,爸爸妈妈带着6岁的我回到湖北省天门市过年,我有幸看到了宏伟的武汉长江大桥。
到达武汉市的当天夜晚,我们就去参观武汉长江大桥。远远看去,大桥就像一条长长的明亮的巨龙,横卧在长江上;我漫步在桥上,看到桥两边路灯与五光十色的彩灯交相辉映,把整个桥面照得如同白昼;江面上的船只就像游动的灯笼,若隐若现;每隔几分钟,就能听见火车过桥时长长的`汽笛声,感受到大桥轻轻的颤动;虽是乍暖还寒的初春,但长江两岸,仍可见热闹繁华的夜市,霓虹灯下熙熙攘攘的人流。当爸爸妈妈为我拍照留念时,我仿佛看到,前方灯火通明的船只争着向我驶来,想挤进相机镜头里;脚下波涛汹涌的长江上,轻轻响起了阵阵鼓掌声。这时,我就像站在天空中的彩虹上一样,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满足感。
啊!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多么神奇的夜晚,它将永远铭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美丽而骄傲的武汉长江大桥,我爱你!
上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长江大桥去吹吹风,凉爽凉爽。
我骑上爸爸的摩托车,来到了长江大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桥面上那条宽宽的车道。车道上行驶着大大小小的车辆,爸爸把车子停到停车道旁,就和我朝桥的另一头走去。桥边有许多拉索,爸爸告诉我说它们的作用可大了,如果没有它,这座雄伟壮观的长江大桥将会垮塌。这桥还有两座桥塔,它们呈三角形。头顶有一个会发光的大圆球,它还有回音,在经过此处的时候,我和爸爸说话,由于爸爸和我距离有点远,所以我大声喊了一声,结果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开始我还以为有魔鬼呢,后来爸爸说是回音,我才恍然大悟。
我们继续向前走去,接着一辆大货车向我慢慢地驶来,我感到桥在震动,便吓着了,连忙跑到爸爸那儿。爸爸说:“不要紧,桥是用钢筋水泥造成的,它遇到载重车行驶会有点晃动,但是,绝对是不会塌的。”听了爸爸的话,我的心平静了许多。
我和爸爸仍向前方走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