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参观了宁波美术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进入展厅大门,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龙给吸引住了,体长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亚洲最长最完整的马门溪龙,而旁边只有1米出头的鹦鹉嘴尤其显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灵巧的前肢让人觉得家里的小宠物一样。
据展区的阿姨介绍,马门溪龙以植物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县发掘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它四足行走,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估计体重达60多吨,生活在1亿6千万年的\'早期。
一旁的鹦鹉嘴龙是角龙中最为原始的型类,是后来长角角龙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发现的鹦鹉嘴龙个体长超过2米的很少,身体都比较轻巧,并且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来走路,牙齿平滑,以植物为食,是恐龙家族中的“小不点”。
走进右边的三号展厅,这里有7条大大小小的恐龙,此外,值得一看的还有一旁的一窝30多个恐龙蛋,是目前为止中国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龙蛋。
还有人体展览区,展区陈列着72件人体各器官标本,有九大系统展览: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头盖骨,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的头盖骨的各部分分解开来,还有髋关节、骨盆、畸形的胎儿……
更有意思的是凡进入展区的参观者都有一张答题纸,如答对了,就可以赢得一份纪念品,并有机会获得恐龙蛋呢!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也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更让我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给艺术家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给公众创造审美欣赏空间,青海美术馆相继举办了“眺望昆仑”首届青海当代艺术成就展、艺术家个人创作成就展、省际艺术交流展、“六一”儿童节绘画展等多场精品展;陈列厅展出了馆藏齐白石、张大千、黄绍京、朱乃正等老一辈艺术家珍品。今年上半年,青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情系嘉塘”——阿太绘画作品展和蔡永峨书法作品展两场艺术家个人作品展,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我省本土艺术家呕心沥血之作,吸引了大批美术、书法爱好者前来观展。
为借鉴外省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我省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青海美术馆与江苏省美术馆合作开展了“水印年华——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版画作品展”和镌刻时代——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现当代木刻版画展”“娄东一脉——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山水画作品展”两次交流展,为我省群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盛宴,不用置身江南就能在家门口身临其境地“走”一回苏杭乡间小道,“游”一回江南山水。
美术馆还举办了青海省第二届唐卡艺术技能大赛精品唐卡展、“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青海省红十字会保护民族文化项目成果展等一些独具特色的艺术展览,促使更多的观众关注青海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青海美术馆还成为各专业艺术机构开展重大活动的服务基地。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作品展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170幅作品;“初心·初春”——西宁画院第31届院展体现了西宁当代老中青画家的学术风貌;“六一”儿童节绘画展以及系列亲子创意绘画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感受艺术、热爱艺术的乐园。
今天上午下了第二节课,同学们正在后操场上兴致勃勃地玩着全新的“AK版百奇百奇”,突然听到周雪叫道:“站队!”同学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莫名其妙,乖乖地站好了队。这时王老师来了,说:“学校今天安排四年级的同学,去大学路美术馆参观美术展览。”哦,难道是今天报纸上登的“中小学生社会课堂”活动?我心中猜测到。同学们既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可以出校门了,遗憾的是下节课是体育课参观美术馆作文400字参观美术馆作文400字。就这样,我们浩浩荡荡地“***奔”位于大学路上的青岛美术馆。
同学们左拐右拐,拐来拐去终于走到了大学路。大家立刻奔进美术馆,去寻找我们学校的美术作品。如果看到了我们学校同学的作品,同学们就会一蹦三尺高,如果在一个展厅内没有一幅是我们学校的画的话,同学们就会心情沮丧,情绪失落。美术馆里的作品十分漂亮,但我们无心留恋,急于寻找我们学校同学的画,找到后,我们就会细细品味一番,直到再也品不出东西了为止。
我们很快就参观完了美术馆,同学们都很高兴,因为我们学校有六幅画在这里展出,其中两幅被入选了。后来我们就疲倦地原路返回了学校。
下午放学回家,我看了报纸才知道,政府从400余处场馆中筛选出200处场馆做为首批未成年人的“社会课堂”,准备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其中包括海军博物馆、奥帆博物馆等30余处收费类场馆。嘿嘿,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
在星期三(20xx—12—30)的下午,崔老师带我到龙美术馆去看展览,陪同的还有潘老师,两位同学和我们的母亲。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这个展厅是刘韡的个展“散场”,这是刘韡在20xx年这个人类最近历史的特殊时刻,对过往世界的回顾与思考,包括装置、雕塑和绘画等作品。这个展厅的基本颜色是灰色、水泥色,不会让人感受到视觉疲劳。这个展厅又宽又高,没法一下子看到空间的全貌,有一些空间的阻碍,空间的最高处还有一些弧度,有一种冲突、交错的感觉。
我们第一眼看到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正方体,大约有十米高,它下面的一个角垫在一块小钢板上,上面的几个角被几根钢丝绳吊着。它表示的意义是一侧走向大地,另一侧通向宇宙。这个空间装置的名字叫《暗物质》,我觉得它很有创意和新意,我围绕着它走了一圈,观察到它的特点是它有黑灰颜色深浅的变化,它着地的那个角是往上斜着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有不同的面和不同的阴影,我感觉它像一个魔方。
接着,我们看到这个展览中体量最大的空间装置,叫《1098。1吨沙漠》。实际上它是个空心的,并没有1098。1吨沙子,它是用很高的玻璃固定住,中间是空的,用很多沙子铺满顶部和周边,让人感觉整个空间都是沙子。这里的\'沙子和我们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沙子一样,它在这个空间展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在艺术的空间里,可以给民众有一种启发。这个沙子在作者的介绍当中,是为了将观众的视野引向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冲突的核心地带,中东、非洲或中亚,并由此引出土地、资本主义、殖民、贸易乃至气候问题的关注。黄沙代表文化和符号,沙子本身没有特殊,是它在今天的语境和国际局势这下,有特别的意义。关键是艺术家并没有用一小盆沙子,放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艺术家很善于利用这个艺术品的体量,给人感受上的更新。因为一个大体量的东西,一定会和人产生关系。如果它和我们一样高,我们会有一种平视的态度,如果它和我们是一个渺小和硕大的关系,我们就会重新反思我们在空间中的关系。
之后,我们来到另一个展厅,我印象最深的是梁绍基的白色蚕丝作品,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地板上放着一架断成两截的古老的水车,水车上包裹着蚕丝和蚕茧;另一部分,是挂在墙上的三幅蚕茧吐丝的“地图”。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就是用脚踩在踏板上,带动齿轮转动,将水灌溉到田里去。水车代表一种苦涩的耕种和生产方法,也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厅的这架水车,全身被蚕丝包裹住,它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概念。这里没有时间的标注,也没有钟表,那时间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从蚕到茧,再从茧中拉出丝,这个过程很缓慢,再把整个水车包裹住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的蚕和水是一种关系,人和水也是一种关系。但人在这里是缺席的,水车作为一个劳动工具,存在的意义是运送水。它现在不运送水了,它脱离了历史的环境和语境,来到这里作为展览物放在这里,有了它的历史教育意义,虽然没有生产的价值,但仍有历史的价值。我们和它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关系。围绕这个作品,我联想到了人和蚕的相似性,蚕从“作茧自缚”到“化茧成蝶”,是一个不懈的自我牺牲和蜕化的过程。从古老的水车到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一个中国劳动人民不断思考和创新的过程。
通过这次观展,我感受到了艺术的精神,就是诚实地表达与反映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达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并不断求解的过程。也感受到了所谓艺术家的高级在于敢于面对发现问题中带来的痛苦和孤独。好的艺术作品它一定有它的独立的生命力。
美术馆的外形非常别致,建筑的主体部分像一个倒置的海螺壳,不过是去掉了尖头的那种。从外形看,里面应该是个圆形的大厅。建筑的外墙非常光滑,主要使用了白色,同时用少量的黑色衬托。整个建筑设计非常简洁明快,几乎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
吃完了冰激凌,爸爸和我来了美术馆入口处。我看见了一大片绿油油的下沉式草坪,这对于高楼林立的第五大道来说,真是世外桃源。进入美术馆,果然跟我想的一样,是一个圆形的展厅。大厅里居然有一个许愿池,池的上方是一个关于平衡的装置艺术。我们走上了一长段螺旋上升的斜坡,往上一看,感觉像通往天堂的\'通道。我们跟着人群,顺着通道参观,不知不觉到了顶楼,好神奇的设计。参观的过程,其实我大部分没看懂,就记得那些奇特的装置艺术,比如说,在一个细柱子上挂了很多个“衣架”,我很惊讶艺术还可以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因为我很喜欢这个美术馆,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套古根汉姆美术馆的乐高建筑系列积木,这让我惊喜不已。现在,这个积木已经完成了搭建,正放在我的房间里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