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二个硕大的字映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珍惜”。
我止不住的在思考,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是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还是那些欧美国家的学者像强盗一样的掠夺;像骗子一样的骗取?都不是,要怪就怪那些政府官员吧,是他们的自私自利和不懂得珍惜把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硬生生的“推”给了别人。
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些官员的这些愚蠢的做法,不正是在撕开自己民族的伤口吗?只是他们还没意识到而已。,是啊,任何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痛心,我虽不知道作者在写这句话的心情是如何,不过一定不会是轻松的吧。“珍惜”这两个字再一次的体现了它的价值。
的确,我们有能力去创造辉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遗忘,我们有能力去守护文化,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拱手相让,我们有能力传播文化,却断送在当时无知的社会中。只因我们不懂的珍稀文化。
历史虽然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但它又让我真实地接触到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贯穿本文的是作者余秋雨感情的轨迹。
在悲凉的圆寂塔前,作者吃惊的发现了“王圆禄”的名字。由此,他开始了回忆。从他读过的关于敦煌的史料里,搜索着他的影子。
王道士给作者的印象是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索索”的农民。作者心里发凉:中国最灿烂的文化竟然是这样的人把持!继而,我国当代的敦煌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拿着从国外买来的微缩胶卷,叹息着走到放大机前的情景,开始萦绕在作者心里。他开始痛心。
望穿时空,他似乎看到外国冒险家,也是文物贩子斯坦因,和他满载敦煌精华的车队,徐徐走出我们的视线,他感到一阵等同于戈壁溯风的悲凉。
余秋雨不愧是余秋雨,没有指着王道士鼻尖的漫骂,却锋芒毕露地轰击了他的愚昧与无知。尽管有无数条足以让他倾泻愤恨的江河,然而,他内心的\'苦痛却不仅仅指向一个农民。大量反语的运用,如呛天呼地,他已经痛不欲生。
全文最富有意味的是,那些靠从“强盗”手里买回的胶卷加紧研究的专家们,在国际敦煌学讨论会上,因日本专家的发言而“默默”着。这是最沉重的一笔。无论别人是赞誉还是安慰,历史都无法改写。他仰天长叹。
这篇文化散文很沉重。它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
作者的痛与恨,就是我的痛与恨。
广州,是我的家乡,而广州塔是广州的地标。
广州塔总高度600米,是我国第一高塔,排世界第二。
广州塔坐落在广州的中轴线上。它北面流淌着平静宽阔的珠江,与海心沙隔江相望,南面守望着珠江口。
广州塔造型独特,远远看就像一个高高竖起的腰鼓:中间细,两头粗。外墙面有多条白色的钢管呈螺旋形不断往上升,它就像一只镂空的大花瓶,立在鲜花绿地之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非常美丽!
广州塔内,由上到下有号称世界上最高的户外观景平台、令人尖叫的垂直速降机、摩天轮、旋转餐厅;还有世界上最高最长的空中漫步云梯——蜘蛛侠栈道;在109、110层还有科普展览厅呢。
到了夜晚,广州塔又是另一番景象:塔身红黄蓝绿紫等各色霓虹灯不断变换,在夜空的映衬下,广州塔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坐在摩天轮里,可以看到整个广州光彩夺目、华灯高照,公路上打着灯的汽车川流不息。
我想,天上的星星也得羡慕这人间的美景吧!
广州是一个旅游胜地,这里名胜名迹有很多。有岭南建筑瑰宝陈家祠,美丽的越秀公园,风光秀丽的荔枝湾。其中我喜欢的是广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广州塔。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的中心,是中国第一高塔,高600米,共有112层,是世界第三高塔。它因为中间很细,两端较粗,所以当地人还亲切地叫它“小蛮腰”。
远远看去,广州塔是银白色的,雄伟地矗立在广场上。广州塔就像一名高大的战士,守护着广州,令一旁的高楼大厦黯然失色。站在广州塔的塔底抬头仰望,只见塔顶的桅杆就像一把利剑似的伸入云海。
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就变得五彩斑斓,美丽极了!她时而闪着红色的光芒,时而闪着黄色的光芒,时而又变成了蓝色。在夜幕的映衬下,广州塔犹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走到珠江边来看,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照在珠江面上。当这些颜色汇在一起的时候,像一条彩虹,像一场灯光秀,像一幅会动的水粉画,更像一场在黑夜做的彩色的梦。当这个调色盘耸立在黑的江面上,任谁都会着迷在这美景中。再乘着珠江夜游船,驶在广州塔旁,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擎天柱。塔身钢筋纵横交错,闪着五颜六色的光。那光印在身上,印在船上,在江上。似乎摸到美丽的光,可是又摸不到它,仿佛把人带入了梦境中。
广州塔真美啊!来广州的朋友们,请来这如梦如画的广州塔吧,你定会不虚此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