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除了传统的教学、科研之外,又派生出了创业的功能,欧美国家把具有创业职能的大学称为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把学术性的知识转变为商业性的知识,即知识的资本化或知识创业是创业型大学的新职能。创业型大学更适合将知识实现产业化,因此创业型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应该是更有效的一种组织模式。创业型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诞生的,因此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并不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具备形成创业型大学的条件。创业型大学更加重视与社会和外界环境的沟通与合作,其知识创业行为强化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不仅大学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促使大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而直接为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创业型大学不仅仅注重研究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注重知识创业能力的提高,把知识创业作为大学建设的重要职能,不仅是为了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具体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这些都是大学知识创业职能的具体表现。因此,促进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构建大学的知识创业机制。主要分为知识服务现有企业机制和知识衍生新企业机制。前者主要包括技术转移机制、商业咨询机制、专利许可机制,后者主要包括孵化机制、衍生企业机制等。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
何为人才?有才能的人即可为人才!那么,刘翔,这个立下中国110米跨栏夺冠的里程碑的人,无疑不可不为人才。然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8日上午11点,在全世界人们的万众期待下,刘翔,这个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传奇,拖着沉重的脚步,只留给了世人一个落寞的背影,让几十亿人为之愕然。此举一出,顿时引发了无数人的争议。有的人骂声如雷,甚至振振有词地将他和负伤出赛的姚明,以及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裹着绷带,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跨过终点线的艾哈瓦里进行对比。“刘逃逃”的骂名至今如雷贯耳。
在我的观点看来,作为中国男子110米跨栏的人才,“刘翔”这个字眼,绝对不是只为了国家争夺金牌,为中国争光而仅仅存在的。对待人才,我们应该学会更加理性。
人们对于刘翔的期待,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像沸腾的开水一般骤然飙升到“能在2008年看刘翔夺金”为了所有人盼望的事情。然而,因右脚跟健伤复发而退赛无疑泼了人们一头一脸的冷水,浇灭了他们心中对于刘翔的火热。在那些人振振有词的时候,不知他们是否忘记了,曾经,在他用他迅疾如风的速度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想,所有中国人的脸上都增添了一份东西。没错,大家其实都受到了他的馈赠。面对于刘翔的黯然退离,理解,应该是人性的最好体现。
人才,因为他们身上所独有的鹤立鸡群的能力而被上司,公司,甚至是国家所重用。在更高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能,然而,有时候,人们在他们功绩累累的同时,似乎忘记了他们同样也是人,不完美的人。当事情被想的理所当然,或者被赋予无穷的期待的时候,这个被期待的人,便已经被抬上了不可想象的高峰,一旦摔下,很有可能会承担无穷无尽的谩骂,不屑,甚至是人身攻击。这不是理性所应具备的。
刘翔右脚跟健伤复发,在赛场上的他,难道真的需要忍受疼痛跑完这110米吗?难道非要去谱写生命的光辉,继续升华他在人们心中高大的形象吗?难道同样是人的他,真的就不允许有任何不高尚的行为出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而非在他们失足的时候痛声的指责。在繁花似锦的表象背后,生活中的刘翔并不与其表面相称。作为运动员,身价高昂的他,同时也是商家的“摇钱树”,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参加一个个广告,商业场合。对于自己的兴趣,更是难以如愿。再加上重如泰山的责任,刘翔,其实很累。就连他自己,也想过要当一个普通人,摆脱出名的累赘。
对待人才,我们应保持尊重与理解,如果仅仅因为一次的失利而将一整个人才泯灭的话,这无疑是极为不人道的。对于作为体育上的人才的刘翔应当如此,对于其他各式各样的人才,也亦是如此!
经营企业,靠两大法宝,一是资金,二是人才,这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共识。权衡二者分量,人才问题当属第一等要事。
论起人才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刘备有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得天下。”可见人才对于一国之兴,意义何其重要。治理企业,虽不及治国复杂,但道理一样,也是人才难得。
但是我们往往又不免疑惑。既然贵为天下治国安邦人才第一、第二的卧龙凤雏,得其一能得天下,缘何二者兼得的蜀汉竟然仍不免衰亡呢?难不成卧龙凤雏浪得虚名?
历史早有公论,诸葛亮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有智慧化身的美名,有“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高度判断力,有刘皇叔白帝城托孤的高度信任。倾国文武,尽归调度,但是后来仍然免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鞠躬尽瘁的后果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直至后来,后主阿斗被西晋兵马所获,乐不思蜀,一个姜维,鼓掌难鸣,兴复汉室,终成美梦,“长使英雄泪满襟”,让后辈们扼腕叹息。
历史给诸葛亮开的这个天大玩笑,证明了诸葛亮的个人悲剧注定了蜀汉的悲剧。这绝不是对诸葛亮个人的不恭,相反,正是因为太多的人把诸葛亮奉为神明,才让一国之安危系与一人之身,蜀国的悲剧悲就悲在诸葛亮是“一个人在作战”。
我们能嘲笑曹魏吃败仗的地方很多,但是有一点我们万万不能忘掉,那就是魏晋的人才机制造就了胜利的基础,即便是黄口小儿也知道曹营里面“谋士成群,战将如云”,反观蜀汉,数得过来的文臣就是诸葛一人,武将稍多,也就是五虎上将,东挡西征,每战必***。一旦关张殒命,黄马老朽,国家必然是亡国一途,而已。
诸葛亮是个旷世奇才,这是公认的常识,但是他的失误就是到死都没有放下权来,事必躬亲,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当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跟自己等同价值的人才来,而且他的毛病就是一旦对手下产生不信任,即便没有任何证据,也到死都不放过惩治对方。魏延的反叛,从根本上说,就是诸葛亮一手炮制的杰作。
跟曹操相比,诸葛亮虽然是个难道的人才,但是绝对不是个好的领导。曹操虽然口碑不佳,但是他知道如何授权、如何激励属下,且其本人也具有文韬武略,不输孔明太多,而这些,诸葛亮除了自身才能外,能够跟曹操匹敌的地方实在了了。从这个角度上认识,诸葛亮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古有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有人能够面面精通。现代社会的人才往往指的是那些在特定方面比常人更加突出显眼的人。但人们往往鄙夷那些站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工作者,认为他们身无长物,绝不会有人才会是站于这一类人的中间。但“舜发于畎亩之中”,诸葛先生在出山之前也曾布衣躬耕。由此可见,人才与否并不取决于他们出生的背景,更无关他们地位的高低。真正优秀的人总是会显眼出来,无关地点,无关时间。
近日在某大学的招生中就有“奇才”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赢得名牌大学的录取资格。有人不平此事,认为折纸技能算不上界定人才的标准,应该统一由分数的高低来判定人才与否。但假若人们自己所制定规范出的以分判人的界定体系能够用于人才优秀程度的判定,折纸又何而不可?或许此事的发生将有影响于加剧家长的捷径思想与侥幸心理,从而使得孩子们的\'负担被加重,但若是往后的学习的人真的能够在不被这些负担压倒的前提下,在常人中显现出来,这与他是分数人才还是折纸人才又有什么关系呢?假若更能有人从中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并热爱的一技之长,那更是再好不过的了。至于此人才具体是哪方面的人才,根本无伤大雅。只需他的确有实力,那他便称得上是一个新世纪的人才。
对于人才的选拔,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应该从他的出身背景或是其他某些无关因素出发考虑。三十六行,行行都能出状元。怀着一颗真诚的想要选拔人才的心去界定他们,才能发觉真正的优秀人才,人才不被埋没,祖国的明天才能更加辉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